【高考作文】议论文常见论证方法运用经典举例

[复制链接]
7 d5 @% k1 G) U

原标题:【高考作文】议论文常见论证方法运用经典举例

) c- m C4 f) O4 H8 E" Z$ @ " X; d6 A5 k) S2 I

来源:乙九说语文 作者: 乙九先生

# {4 A7 @9 o8 P; ] 9 I% f- |! R2 K! A9 s @

3 f6 Y l) ?5 ?) N/ l, N& U" ^

原标题:

4 ]! L& u4 U* m+ w" X# I$ E2 |( B

议论文专题:论证方法(范文评析)

9 ~: K, b9 U" p# `

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它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如果说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那么论证则用来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本篇针对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假言因果法、正反对比论证法)举例指导。

, ~, [3 b8 P9 ?: @: b

一、例证法

" l) Z! A3 B; v. R' [7 U

例证法就是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个别事例来论证论点。这种方法是学生作文中最宜掌握,使用频率高,同时又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m: p+ d' c2 ?$ t; f$ r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a7 e2 A' x- r7 z

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 K# |# ^2 U1 i& a. g) `' r' m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否则容易犯文体不分的错误。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 g. I$ c) v: s/ c& Y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 c- F7 p+ M: U# X! n- N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3 {7 ^5 _) m: h

【典型范文】

, ^4 p6 I! Q. S2 U5 @

谈骨气

) c. ~) P' }' S7 a. |

吴晗

! T1 j( i' v/ y" V4 t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章首句提出中心论点,全文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论点)

2 T1 q3 P+ v3 u" m8 R0 ` @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 R' P3 H0 q7 H6 y9 j+ q1 i* T$ g

(用孟子的话来阐释骨气的含义,注意:如果引用文言文,要用现代汉语对其进行解释)

) \% S3 _+ @. s4 p- q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5 I; S# m/ v7 n* w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b# @, C" I" F1 |. D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9 @# x. O0 h& k0 P0 u" o( J1 ~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 O, W6 \( L6 P/ N

(文天祥一例突出“富贵不能淫”)

+ [- a7 F# F- Z$ N; X8 a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9 D. F4 ^1 ]. b- q$ g! c8 e* [0 f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不食嗟来之食一例突出“贫贱不能移”)

+ D0 g: s: R2 m+ W4 O3 i- O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闻一多一例突出“威武不能屈”)

h, H& o, e! G6 ?5 ~9 B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2000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首尾照应——一是以孟子的话开头,以孟子的话结尾;二是点题<点标题、强化中心论点>)

( W) _, R& @4 l3 |$ W

U6 M, D" E( \& E, x

二、引证法

; d: |( m- R; \" C( X

引证法就是用事理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所谓事理,一般包括经典作家的言论、科学上的公理和原理、众人皆知的常识以至内涵精警的格言成语等。

, U$ m( \: A: ~3 x& F8 d( _

引证法只是一种辅助性论证方法,往往要同其它论证方法结合使用,运用时要注意两点:

9 [8 d @% a1 E, u

1.引用要准确,即所引言论、事理,要注意内容的科学性、理解的正确性、运用的针对性。

8 i; H) b4 ?& l

2.引用要精粹,即少而精,不可连篇累牍,堆砌言论事理,而缺乏生动实例和具体分析。

' `% B8 i( C* F8 r

【典型范文】

$ r; e) M5 `. {0 W! S- `

谈勤奋

$ {" a8 ], h9 [7 U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像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祖冲之;著名的文学家鲁迅、高尔基;著名的艺术家贝多芬、梅兰芳等等。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人都是天才。”可是,纵览古今,横观中外,无论哪一个有建树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无不是经过一番勤奋、苦斗,才取得成就的。(首段反面切入,提出文章中心论点)

) Q0 U& N& A. D* J7 `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爱讲废话而又不肯勤奋学习的青年,整天缠着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要他公开科学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被他缠得没办法了,就给他写了一个公式:A=X+Y+Z。然后告诉他:“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包含着真理,它表明:一个人要想在科学上取得一点成绩是不容易的,它既要求人们在学习时要有正确的方法,又要求人们少说废话,多干事实,更重要的是要求人们有一个“勤”字。(引用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话分析论证)

5 j+ G$ G+ r/ A8 x

革命导师也要求我们在学习上要“勤奋”。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 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天起早摸黑,废寝忘食地工作和学习。为了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坚持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风雨无阻,寒暑不辍,用辛勤的汗水浇灌他亲手栽下的科学之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四十年哪,终于结出了胜利的果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研究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巨著——《资本论》。(引用马克思的话分析论证)

& W3 L( s0 r# B: y$ [7 H3 _

“不经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这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俞振飞老先生在向青年演员传授技艺经验时说的,也是他发自肺腑的感受。确实,经过一番勤学苦练才成为著名表演艺术家的俞振飞老先生,走过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艺术道路。在这崎岖的道路上,他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费尽了毕生的心血,经过一番“冰霜苦”,终得“梅花放清香”。(引用著名表演艺术家俞振飞的话进行分析论证)

4 |7 ?1 Q8 `/ g/ ~( I* C9 @3 b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家韩愈留给后人的名言。也就是说:勤奋可以使学业更加精深,松懈就会使学业荒废。现在我们的知识还是很贫乏、肤浅的,如果不勤奋学习,今后就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勤”字应该成为我们学习上的座右铭。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本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我们正像饥饿的人非常需要面包一样,非常需要学习,需要勤奋地学习。(引用韩愈、高尔基的名言进行论证)

7 L5 o- b2 H8 g8 e+ j- m( J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悟出其中的道理:只要勤奋学习,我们才能在科学和艺术上取得成就,勤奋,是通往科学、艺术高峰的阶梯。(结尾做到首尾照应和强化中心论点)

, c* f* T/ x5 A' F* Z$ C Y

三、假言因果法

/ X# q3 u- T) t& Y8 @3 F0 D

假言因果法,即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

g8 t7 c2 N6 R+ i7 B0 E( c

基本方法: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5 L t [- B. l$ E+ T* i

示例1.话题: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3 I1 B |% v. {7 t; H0 R

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X$ i- J2 |0 ^3 D+ t3 g; M

(一句话得出论断)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开始假设)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小结,得出结论)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Y0 w+ H- z% R. h

示例2.话题:人才与国家 素材:《孙膑与庞涓》

0 d! X3 ]* m0 w: f& y# f) u( H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一句话点明人物身份)当他在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使孙膑被挖去了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终于,孙膑指挥齐军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击败魏军,从此魏国一蹶不振,而齐国则成为强国之一。(开始假设,三种情况)设若庞涓不是只为私利,妒贤嫉能,而是唯才是举,他就不会在桂陵之战中惨败,在马陵之战中被活活逼死。设若魏王能像齐王一样任贤用能,魏国就不会由强国沦为二等国家;设若齐王像魏王一样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齐国就不会在齐、魏争雄具有决定意义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取胜,最终成为强国之一。(小结,得出结论)可见,任用人才就能使国家更加强盛。

$ @$ r* B. @( q- _3 ~

示例3.话题:一步与一生 素材:《孙膑与庞涓》

" N/ P+ F- J Y8 U+ H3 B, w6 b

孙膑与庞涓曾经是结拜兄弟,却因为庞涓的嫉妒心,两人最后竟成为了死对头。庞涓踏出了致孙膑于死地的一步后,就处心积虑谋害孙膑,使孙膑受到了“膑刑”。最终两人在马陵交锋,庞涓战败,拨剑自杀,为自己的嫉妒心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 Y5 x2 U4 { Q5 |9 A5 N4 ^8 I

倘若当初庞涓念及兄弟之情,没有产生妒忌,没有踏出那致他人于死地的一步,没有向魏王进谗言,那么,他就不会和孙膑结怨,由兄弟变成死对头,也就不会这么快断送了自己的一生。倘若当初庞涓顾及兄弟之情,与孙膑同进退,不嫉妒孙膑的才能,那么,凭着他们的才能,必能在政坛上施展出各自的才华,这样才会相得益彰,赢得光彩的一生,所以说,一步决定人的一生,我们要慎重地走好每一步,成就自己的一生。

# h# _+ z+ m8 G" |. G+ i

示例4.话题:沉稳

2 Y6 O* {9 [& V4 q7 n

(点题)刘邦的成功,在于他的沉稳。(一刀)因为沉稳,刘邦才能在危险突降,手足无措之时很快调整情绪,与前来告密的项伯攀亲结缘,拿到成功的第一张王牌;因为沉稳,刘邦才能虚心听取谋士张良的正确意见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成功赢得了足够的时间;因为沉稳,刘邦才能在处处杀机,步步惊心的鸿门宴上机智应对,从容谈笑,为获取项羽的信任与最后的胜利赢得了先机。(三斩)假如刘邦不够沉稳,在面对项伯时露出慌乱的神态,那么很可能会被项伯认为是个不能成大事的人,那么一切历史有可能皆要改写;假如刘邦不够沉稳,那么不可能冷静的听取张良的意见,那么成功也许就是属于项羽的了;假如刘邦不够沉稳,那么他不可能在鸿门宴上谈笑风生,把项羽玩弄于股掌之中,为最后的胜利奠定基础。(点题,总结)所以说沉稳是做一切大事的基础。

* i1 c- X% E* X* V3 B

示例5.话题:人格、人性、谦让、恭敬

% o& ?& `3 |, {6 Y# a! R9 ]) L

(一刀)鸿门宴中杀机重重,刘邦得以全身而出得益于恭敬、礼让的人格。因为懂得恭敬、礼让,刘邦才能在危险突降之际得到张良的出谋划策、鼎力相助;因为懂得恭敬、礼让,刘邦才会与前来告密的项伯攀亲结缘,拿到成功的第一张王牌;因为懂得恭敬、礼让,刘邦才会甘心放下身份,对心浮气躁的项羽低声下气,从而扫除了项羽的嫉恨;因为懂得恭敬、礼让,刘邦才会在自己逃离之后用贵重礼物稳住项羽。(三斩)假如刘邦不是对张良礼贤下士,张良就不会将项军欲进攻的消息告诉他;假如刘邦不是恭敬对项伯,他就不会答案刘邦火速结亲的要求,更不会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辩护;假如刘邦不是恭敬对项羽,项羽不可能轻信刘邦,甚至在亚父“数目”之下依然未动杀心。没有恭敬、礼让的人格,刘邦或许已成为项羽刀下野鬼,历史的发展也很可能要因此而改变。(小结,点题)所以说,恭敬、礼让的人格有助于成功。

$ `" U) E8 t& c$ n. N+ ?, h6 ?8 z h! {. C d1 A; s1 B

3 L; ? g. Z5 m9 }- z

四、正反对比论证法

2 f% O% \7 m. U X

所谓对比,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7 ~% ~$ A8 m% z

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须要对所要论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是人对人、物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通过事物之间的正反对比,从而证实某个论点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方法,就叫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 E+ A) w! }+ ^0 G7 H! {

例1.论点: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 l" ]- X: ^9 M4 ?. a1 c( X

素材:《孙膑与庞涓》

# P' ~( n/ w2 s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转到另外一个方面,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 E: V2 k! v3 [; v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然而,又出现“而”了,又转向另一面了。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 ?# U4 S4 h3 L6 H2 ~

例2.

3 G+ Z& R) p x8 J

. o; S$ }7 ?* r8 a9 m3 i" I+ L7 {3 U3 a

示例1:[常式例文]

$ y2 F# ^- W2 t" V

学然后知不足

3 ^/ G& H) m# o s5 y" W2 v

河水来到浩瀚的大海,就会望洋兴叹,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井底之蛙跳出井底,看到无垠的天宇,就会自惭孤陋寡闻;我们通过学习,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

0 M( H/ E( R# M# G

学习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谦虚地去学习。不断的学习过程就是对知识领域不断开拓的过程,每开拓出一片知识的荒地,就可以种下一片智慧的种子,以努力作阳光,把汗水作基肥,智慧的种子就会生出智慧之芽,开出智慧之花,结出智慧之果。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增多,就会发生从量到质的变化,从狭小的知识境界到更广阔的知识境界的升华。人们常说,“登高”便可以“远望”,远望才能够开阔视野。在知识的海洋里,知识境界愈高,视野就愈开阔;视野愈开阔,就愈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过“大海之一滴”而已,于是便愈知己之不足;愈知己之不足,便愈是谦逊虚心,学习起来便愈是勤苦,所以他达到的知识境界就愈高。

8 l7 s2 Q) [4 ~# f" o/ |

不学习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总是自高自大,不可一世。其实,这种人的知识太浅薄不过了,任何博学多才的人都不会自满自足。学习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这种人即便有满腹的才学,也会像高空中洋洋自得、自做美梦的云雀一样,从虚幻的云雾中坠落下来,摔在现实的岩石上。不是吗?夜郎自大的清王朝,以“天朝”自居,不愿意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闭关自守,结果使中国变成一个匍匐在洋人铁蹄之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 N* g1 L/ M3 R/ \

不学无术,自高自大,同样是我们做学问的劲敌。由此看来,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自谦自励,才能在探求知识的道路上永不知足,永远进取。

/ n( h* K R7 r

6 w' l& P/ n, t7 U i2 v9 p

示例2:[变式例文]

) c/ v3 R6 h% f W4 A- |

学然后知不足

9 o5 p* v2 m y9 r- N( M6 Q; a, D3 K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是多么辽阔,而自己又是多么的渺小;小溪只有在奔入大海时,才知道海洋是多么宽广,而自己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同样,一个人只有当他学得愈多时,才知道学海无涯,而自己学到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罢了,他才懂得要永无止境地进取,用句俗话说,就是“学然后知不足”。

& f9 N( |9 E/ o3 ^$ f1 H3 e. L6 |5 }

有些人往往不愿意学习,不愿学习当然就与未知领域接触得少,也就不知道未知领域是多么深远奥妙,自然不会感到自己的不足,反而以为自己还很有知识。这正如井底之蛙,不愿跳出井口,不知天高地厚而自鸣得意。我国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早年以文章著名,被誉为“江南才子”,后来他不思进取,不愿继续学习,最后留下了“江郎才尽”的笑话。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学习驾船的故事。起初他的师傅在平静的水面教他,不几日,他便能操舟自如。于是他以为自己“尽操舟之术”,不愿继续学习,就辞退了师傅。后来他驾舟到江里去,江里浪涛翻滚,他只落得“四顾胆落,坠桨失舵”的结局。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深入学习就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也就不能真正掌握一门知识。

; q1 T* l( F! i- W8 l8 B# E

相反,学习就能使人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学得愈多,就愈感到不足。著名科学家芝诺曾经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道理。他用一个圆的内部来表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用圆的外部表示未知的知识,他说一个人知识越多,这个圆就越大,这个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与未知领域的接触也越大。因此,他对他的学生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不知道的东西比你们多些。”这位科学家正是始终不满足,不断地进取,才在科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4 Q Q' x8 s+ ?# b4 f4 H

学然后知不足,首先必须学,而且要不断地学,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才能更感到自己的不足,也只有永不满足,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取。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列宁说:“最有害的,就是自以为我们总还懂得一点什么。”巴甫洛夫说:“你们在任何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不管别人怎样器重你们,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没有知识。”’这些教诲,从不同的侧面告诉我们,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 D! W' O2 B8 J) \1 n; G3 M* D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知识比作那渠中的清水,那么学习就是知识源泉的源头。只有永不满足地学习,才能使知识的源泉永不干涸,永远流出清澈的泉水,浇灌出智慧的花朵,结出丰收的硕果。

, |9 F2 ~& S' g: K% T) H3 s5 S

" ^$ v7 ?! H: B0 e. ^; ]

例3.

& v: \2 x( k; q9 t$ O

遗人玫瑰,手有余香

" k) q0 Y% |, @; Y R, ]

(某年山东高考题――话题“双赢的智慧”)

# ]7 z$ u9 t6 T

外国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说过: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不会坐视不管,我会尽力帮助他,这样做不但不会让我损失什么,反而会给我带来荣誉,让我的事业更加顺利。这便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无形之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赢得竞争中的优势。

3 E" C: @7 |( @1 _+ S1 V U

因此,我们应善于利用双赢的智慧,用自己的长处来弥补别人的短处,从而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彰显。

; T3 a9 y* C( P2 V! `. ~

当我们能够积极帮助别人时,自身的价值便会得到体现,会使自己获得极高的信誉。二战结束后,各国经济极度萧条,企业由于受到战争的破坏,资金匮乏。而此时各国银行大多停止了接济困难企业。然而,此时的花旗银行却积极办理各项贷款业务,尽力挽救各国企业,幸运的是,企业由于受到援助,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并按时归还了花旗银行的贷款。花旗银行的这一友好举措,不但没有使自己蒙受经济损失,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极高的信誉。在此后的发展中,花旗银行凭借良好的信誉,使自己成为世界知名银行之一。这一双赢的做法不但救活了企业,而且让花旗银行彰显了自己的长处。

i& g$ G9 O# a; d* s5 e

相反,当我们不善于采取双赢的智慧,不乐于施助于人时,那么自己本身的发展便会极为缓慢,因为我们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外国一位传教士曾经说过:“当他们去攻击革命党的时候,因为这与我无关,所以我保持沉默;当他们去攻击农民军的时候,因为这与我无关,所以我保持沉默;而现在他们来攻击我了,我该怎么办呢?”这名传教士由于以前没有帮助过别人,现在便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现在的一些企业利用诋毁别人的手段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这样做是极不明智的,它不会赢得买家的信任,反而会败坏自己的声誉。

3 [ F/ L- Y* v

由此可见,通过帮助别人来彰现自己的长处,这种双赢的智慧可以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

! C0 E) \( @! }( F( G6 w

那么,我们要懂得帮助别人,自己身处危难之时,别人也会来帮助我们,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前进。

' q1 z9 W: ]9 l# p. g2 q3 w% G$ z

“双赢的智慧”让你我共同享利,并有利于自己长处的彰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1 w% E) r2 @$ k1 B8 a! D 5 {4 e# m/ s+ h6 {$ t0 p B

责任编辑:

6 F5 k" l/ ^, l2 h( C# K/ l: q8 H2 K' f , }' z# |. m+ ` u3 ^6 J* b3 \: W# R2 k! r / V+ Z6 N% }$ s- O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永不堕落
活跃在2024-11-3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