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成“海中PM2.5”,可能随食物链传递危害人体,生态环境部:塑料垃圾已占到海洋垃圾八成 - 海洋微塑料影响

[复制链接]
* u' U( k0 t5 g h7 O% Z1 J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微塑料存在着进入人类食物链的风险。

* T& I4 ^1 M4 H9 q

9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霍传林介绍,2019年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海洋表层水体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4027个/平方千米,塑料垃圾占海洋垃圾80%左右。

" r/ m, D4 v% C1 p, C

: T% C u: ~7 }; h1 L- R5 c* s

图片来源:新华社

2 `- L, _* {9 a

塑料垃圾占海洋垃圾八成

' S5 I6 @4 I% n3 H, d4 {7 V1 A

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一类水质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0%,比2018年上升0.7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28340平方千米,比2018年减少4930平方千米。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 V# s& f( B$ X

备受关注的渤海生态环境方面,渤海近岸海域水质总体呈向好趋势。2019年,水质优良(一、二类水质)比例大幅度提高至77.9%;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分别达到79.4%和81.6%,与2019年同比增加9.4个和2.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初步监测评价结果显示,渤海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为87.1%,继续呈现向好态势。

) [5 p, ^/ c( n" S b

霍传林介绍,从全国看,近岸海域整体水质亦有明显提升,2019年全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为76.6%,同比增加5.3个百分点;2020年春季为79.8%,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夏季初步监测评价结果显示,全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为78.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 j! N2 [7 C O2 I

但是,近年来,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 t' [' }, B3 b

霍传林称,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防治工作。2007年正式启动海洋垃圾监测工作,2016年将海洋微塑料纳入监测范围。2019年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海洋表层水体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4027个/平方千米,与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区域处于同一水平(低于北大西洋中部环流区热带区域、东北太平洋和黑潮区域)。

0 c' _1 C8 U* j; x# Q, y6 x

“如果从海洋垃圾的角度来讲,塑料垃圾确确实实是海洋垃圾里面占比最大的,占80%左右。这也是我们一直关注塑料垃圾的原因。”霍传林说。

3 f+ \' {2 w1 B9 Z

针对微塑料,霍传林指出,我国渤海和东海近海海域表层水体微塑料的平均密度为0.82个/立方米和0.25个/立方米,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海表层水体微塑料含量处于中低水平。

, Z3 r) y. Z [; n# k0 x

对于微塑料的危害,华东师范大学海洋塑料研究中心主任李道季曾撰文指出,研究表明,微塑料能够被海洋生物摄食,阻塞其摄食辅助器官和消化道,造成物理伤害和毒理学效应。

# i+ O0 v# n9 s8 T

由于能从环境富集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的特性,微塑料还会带来复合化学污染。这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累积并随食物链传递,进而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

+ z4 {9 ?" l. Z* p' U

将强化微塑料污染的监管

/ N3 l9 N! N/ ^, S& T+ e

霍传林说,海洋微塑料按来源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是以微小粒径形态直接释放到环境中的塑料颗粒,次生微塑料是进入环境中的大尺寸塑料垃圾在紫外线、波浪等作用下逐步破碎分解形成的塑料颗粒。针对不同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 D! ?9 Z( g2 s$ e- M

我国在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治理上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 b+ W% M; l. L! ^4 z4 r

一是源头减量,即对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出管理要求,明确规定禁限期限。

5 ]' `3 ?* W$ o! M) h% |

二是替代使用,推广使用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可降解地膜等。

& e V: `! K8 i" m* f' h

三是加强回收,回收利用和处置塑料废弃物,禁止随意堆放、倾倒造成塑料垃圾污染,规范废旧渔网渔具回收处置。

- C1 r6 h4 w, l( x& Y! |2 x

四是开展清理,即开展生活垃圾清理、港湾塑料垃圾清理、清洁海滩行动。

/ ]9 e# D/ q! Q+ ?

霍传林强调,下一步,生态环境部拟结合《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立足自身职责,研究微塑料污染方面强化监管措施和治理途径,从减存量、控增量、强监管等几个方面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加强海洋微塑料污染监管和源头治理,减少微塑料源头产生量,形成长效管控机制。

$ G9 ^8 a4 l% o

与此同时,要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减塑限塑。此外,还将不断提升海洋微塑料长期监测和研究水平,为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和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 Q& L1 o6 X) O$ Y: p+ R/ E9 i) }. x6 r p! P8 `" I* ^ U4 J% o% | . C; [! Z f: L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瘦竹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