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历史演化记录 -海底地质现象

[复制链接]
! j ]4 i& q( Z" D6 X; N" H! G

今天我们讲泥盆纪!内容可能比较多,我先介绍一下主要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坚持看完。

. i* `) g) J8 a* Z

该文章为视频讲稿,如果想提高视觉体验欢迎收看海民大叔的视频。

- a: ^, p, c( `2 `; H1 G5 a$ a

我们主要讲鱼类及我们祖先是怎么登上陆地的,两栖动物的出现以及泥盆纪的植物。

& G* ^( T3 ]! F$ l
7 `9 ^+ k7 y4 j3 n T3 W4 W- J4 L! c

泥盆纪简介

2 _# v3 v9 E4 M% e; `4 G2 i7 T

泥盆纪(英语:Devonian,符号D)是地质时代古生代中的第四个纪,也是晚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开始于约4.19亿年前,结束于约3.59亿年前。

$ I- B( N( m1 P& ~# f$ F
8 H7 N6 j; K6 y- ~- Z; Y& B" |( S

泥盆纪的地球主要由南方的超大陆冈瓦那大陆、西伯利亚大陆及欧美大陆(劳伦大陆与波罗地大陆刚刚合并成)。之间则有古特提斯洋。泥盆纪的全球气候温暖干燥,与冰期环境截然相反。极地与赤道的温差也小于今天。

' t: _; x5 o8 z; }

泥盆纪的由来

! k9 I) d' O8 j; B( }/ o7 @. D1 a
' _9 V9 P K0 G' N& ]9 {

泥盆纪地层最早在英国德文郡研究,所以以其名字Devonian命名了泥盆纪。其实欧洲其它地方的地层和古生物都比英国这一时期要好,但是最早研究命名在先,也就只能依从了。日本音译后被我国引用。

, d! b* r! C' Q" J z1 n- o
F" R n9 Q2 W- a' [9 |8 ?" y

泥盆纪作为地质时期的确立是一场重大争论的结果。最终英国地质学家莫企逊与亚当·塞奇威克在1839年共同确立了泥盆纪。这两个人是不是很熟悉?前面我们讲过多次了,想了解的可以翻一翻以前的视频。

% J/ _0 B3 d' b* _
& _( t y' A7 M3 r f* Y

当时欧洲地质学家的研究集中在泥盆纪靠近赤道的地区,而世界其他地区的气候较冷,错误的将泥盆纪称为“温室时代”或“蕨类植物时代”。

6 ~8 E/ r b% p0 s/ o' l

生物向陆地大规模进军

( s: @% S5 {4 |& U5 ~

泥盆纪是地球生物界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如果说志留纪是生物登陆的开始,那么泥盆纪就是大批生物由海洋向陆地大规模进军。

, e) l1 t0 d' X9 q' Z
7 K- U n& I) _/ {

向陆地进军是这一时期最突出、最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这也被称作辐射适应,使生物遍布了陆地和淡水的几乎大部分区域。

, L6 Y$ z( p8 y

(适应辐射:指从原始的一般种类演变至多种多样、各自适应于独特生活方式的专门物种的过程。而这些新物种虽有差别,却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始物种的某些构造特点。适应辐射这个概念适用于进化史中一个短的时段内。)

* p: `2 a+ }4 j% @/ O5 x

泥盆纪——“鱼类时代”

# ^ H; }. T5 ^' U( m: Y
* w. B& u2 r& j% B9 o/ N8 w) _# {

泥盆纪时的鱼类呈现高度的多样化,因此这个时代又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 C- R N. t9 U# _+ B

现在的鱼类只有三个分支:硬骨鱼、软骨鱼、圆口鱼。

- r4 q7 Y- q# S3 [$ c4 o% E
% P: s0 X; C6 }% S9 F( T; y

狭义上,硬骨鱼就是目前海洋或者河流中的有坚硬脊椎骨的鱼类。广义上,硬骨鱼类也包括所有陆地的脊椎动物,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软骨鱼类是现存有颌鱼类中最基干的类群,除了牙齿为硬骨外,骨骼全部由软骨组成。典型代表就是各类鲨鱼。

4 I/ \ |2 \( \6 _9 G( Z9 A9 p( T
* ?2 l9 B& r4 y+ @

圆口鱼是无颌鱼类,现在仅存的为:七鳃鳗和盲鳗。这个我们奥陶纪生物那一期讲过,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 u4 v5 X. c+ d& w) d9 U C

泥盆纪时还有另外两种:头甲鱼和盾皮鱼,其中盾皮鱼是海洋的主宰者。

1 D! Y! w0 q+ w, N& O
5 ~( B' ?: E3 o' o* N8 L3 h4 D

有颌鱼类中的肉鳍鱼类主宰了淡水环境;肉鳍鱼类在泥盆纪晚期开始爬上陆地,腹鳍与胸鳍演化成强健的四肢。这是四足动物出现很关键的一环。今天陆地上的所有脊椎动物都属于肉鳍鱼的后代。

( h; B! {* N6 ?; e! F2 u a

现有研究表明,包括人类在内的陆生脊椎动物(即四足动物)有可能是在大约 3.6 亿年前从肉鳍鱼类中的蝶柱鱼演化而来。

, E8 a9 n+ @" w1 J
/ ~ K, g& D) O9 J4 w

肉鳍鱼最早出现在志留纪晚期,大部分于晚白垩纪灭绝。其中的腔棘鱼曾被认为完全灭绝,直到1938年才在非洲东南海域深海捕捉到活体,之后并在印度等地区多次被发现而证实仍然存活于深海中。目前仅存一目二种,即矛尾鱼,被认为是鱼类中的活化石。

( I& x( H& v/ @( q% H

两栖动物出现

4 X% a1 B; |" P5 Y; x

“加里东运动”完结后,形成全球范围的海域缩退,陆地面积进一步扩充,气候变得干燥炎热。在泥盆纪早期,适宜这种环境的裸蕨植物获得了迅速发展,泥盆纪晚期,石松类和真蕨类(链束植物)形成了成片的森林。

/ e- t6 l7 P w
/ Z* _$ W* X8 j: B& u, r

这为陆生生物的发展准备了条件,由于干燥炎热,水体逐渐干涸促使一部分鱼类不得不用鳍在泥沼中爬行,促使肉鳍演变成四肢,使它们能够爬到树林中去时,这就形成了早期的两栖类。  

# f2 x q$ V% T) G6 d1 j

泥盆纪的植物

8 A# D* k8 x0 t! H0 P. O

石松类与真蕨类(链束植物)的植物在陆地上遍布,在各地形成茂密的森林。昆虫也开始出现,节肢动物遍布了整个陆地的森林。

7 R8 R$ e- |' y0 s# `, s) C9 a7 l! R$ K
6 q+ |1 f$ O' u& R

泥盆纪早期石松类植物,多为形态简单、个体不大的草本类型。链束植物比起较原始的石松门多了真正的叶子,但比起较进化的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则缺少了种子。

" B0 x, V' P' ~8 _2 h

到了泥盆纪中期时,部分植物已经演化出叶片与根。在泥盆纪晚期时,则出现以种子进行繁殖的种子蕨。

& I. T0 S8 p0 t4 O 4 Z. t0 B0 W0 }' v+ \' G! p 2 t& o- d B& }- W- [ b, O 2 i2 h2 R' ^# p; E- d" K! u5 ?# g% V. @0 ?& Z1 u5 w6 ^# o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弱水三千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