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d1 B ` D' `/ h* t4 s* @. E
6 T8 Y2 R) X% t" X: C
) R5 D- a+ G* | 为了促进高校间优秀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青年学生对海洋学科的了解,选拔优秀学生攻读研究生,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以下简称海洋系)将于2019年7月11日-12日举办第二期夏令营活动,对2020年推免硕士生、直博生和境外联合培养博士生进行提前选拔。欢迎全国的优秀学子踊跃报名! & b ]) S% q$ h2 o k+ W
项目概述
3 ~) Z# }' }- S0 }# E. S 2018年南方科技大学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南科大从2019年开始独立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海洋系将依托力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进行招生。同时,南科大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多所境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授予合作院校学位。
6 {# q5 a" v8 E, c4 m% e 南科大将为录取的优秀学子提供丰厚奖助学金。
k2 p, [ F, f4 h 活动安排 5 ^( z) I2 s) ^ x. P) A% r
活动时间:2019年7月11日-12日 4 i9 \& F7 i7 o7 L8 q1 a" y
活动安排:夏令营期间,同学们将有机会参加名师讲堂、师生互动交流、参观校园及实验室等活动。
" q5 T% G- `+ [6 b* k7 i! V 活动费用:
R4 e" e. Y- @9 F) ?2 u3 d (1)南科大海洋系将为异地学校营员提供夏令营期间的免费食宿,并给予部分交通补贴(请务必保留好票据)。深圳地区高校学生原则上不提供住宿,但提供免费用餐。 ( e+ a, T" k& q" I
(2)夏令营期间为每位营员购买意外保险一份,在此期间因个人行为产生的医疗费用或导致的意外事故,由营员本人承担相应责任。 & Q5 d! n3 h/ ]$ r3 [$ b" Z
申请资格
, O" S- W# w% m: o9 x 就读于海洋科学(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和海洋工程相关专业的同学,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T' Q( b. ~; j. M9 e/ \; g- b 1、“双一流”建设高校或相关专业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本科前三学年学习成绩专业排名前25%的2020届本科毕业生;
0 X, `, \( L* r' C 2、其他成绩优异(本科成绩专业排名前10%),学术研究兴趣浓厚且潜质突出的应往届本科生和应往届硕士生。
, y* B. z8 L1 g- M 申请方式
2 M O |. s/ o4 P 1、所有申请人需要将报名所需材料打包发送至南科大海洋系系研招办邮箱oceanyzb@sustech.edu.cn,邮件统一命名为“夏令营+学校+专业+姓名”
; s) V. R' a5 \# }2 L& n. b 2、所需要提交材料包括:
* o. p7 o( d! x P6 y (1)南方科技大学2019年夏令营申请表(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海洋系官网下载表格);
, V7 B' e' H/ `: U \ (2)学生证复印件(仅在校生提供)或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复印件(仅往届生提供);
) V9 u. ^4 [6 c3 k& P$ d) W (3)身份证复印件(1份); ' e$ o9 B8 [) d$ C# d# K, e
(4)包含所修全部课程的正式成绩单(院系或教务公章,硕士生需同时提交本科成绩单); 7 I8 y. C' d6 ?% L! h
(5)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四、六级英语,托福、GRE、雅思等证书);
8 \' L) t1 l7 Y3 t; @6 ~, O: a (6)副教授以上专家书面推荐信2份(格式不限,硕士生必须提交,本科学生自愿提交)
! M& D2 L6 s' w6 x2 Y (7)其它证明材料(体现个人学术水平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首页,各类获奖证书等)。 W) S- q7 [6 w4 s5 l9 k6 r. z w
3、申请截止时间:2019年7月8日
% g$ `$ w ^% G& r" E3 Q 审核选拔
6 O" r( c; _* H8 } 海洋系夏令营评审工作小组将对学生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通过资格审者将以电子邮件或网上公示的形式通知公布。 # G; y* v$ y( S. B$ _
夏令营咨询 4 c# f4 y1 f3 k- z# l- R4 `
邮箱:oceanyzb@sustech.edu.cn(请以“夏令营咨询”为题目发送邮件)
0 ]. [. D: n1 {. r3 h) |" [$ }: H1 B 电话:0755-88018758(郭老师)
6 N, [, Y' X7 _7 F QQ群:656208162(加群备注:姓名-学校-专业)
& e6 e$ D1 C1 S 海洋系简介
+ e) i2 v4 b x( @ z% e"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1 j6 M2 C3 @/ B) ]0 u1 d( g% \& a
南科大海洋系自2015年7月创系以来,凝聚了国内外优势的科研力量,致力于在重大国际海洋科学问题上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建系目标是成为国际知名的海洋科学和工程研究基地和国际化、高层次深海研究人才培养基地。
% T y f9 K! Z' t0 I 海洋系始终把海外人才引进和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学院发展的首位,截止到2019年3月,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师资队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特聘教授2人,国家特聘专家5人,国家“杰青”2人,“百人计划”1人。教学科研序列教师12人(包括7名教授),研究序列教师15人。海洋系教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海洋板块和地球内部结构、海洋岩石圈与边缘海相互作用、海洋沉积与油气和矿产资源;海洋地质微生物、海洋微生物资源、生物地球化学;大洋环流与气候、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工程技术、海洋工程结构、深海探测仪器研发等。 - |1 I" V$ ]/ T* n6 s" p1 n1 Z3 I
截至目前,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已获批了三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发改委资助建设的深圳海底地震仪设备与技术工程实验室和深圳海洋油气钻采装备与管缆工程实验室;深圳市科创委资助的深圳市海洋地球古菌组学重点实验室。 ' ^; e4 y/ W* n$ ^9 \) u
借助深圳海洋研究院提供的海洋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海洋科学与工程系将迅速建成拥有科学考察船(深圳号)、码头、以及海洋装备和工程技术实验室的多学科交叉海洋研究中心,跻身世界领先海洋研究机构行列。乘国家“进军深海”的强劲东风 ,为深圳建设国际海洋中心城市做贡献。 导师情况介绍
* a& B2 c" L* T* a8 b' { 陈永顺 讲席教授 4 {% W) Q# j' @* C
海洋地球物理学 $ V5 U5 G0 P0 C, ~* L- X
johnyc@sustech.edu.cn
" N8 k, W* N) s6 L+ A 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教育部特聘教授,杰出青年,曾任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国际大洋中脊协会主席。主要从事海洋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大地构造学等方面的研究。曾在海洋扩张板块边界动力学和海洋地壳形成机制等方面作出开创性的贡献。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完全他引2038次,单篇最高他引270次。主持10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0 q6 O7 r2 y& y- W" Z 张传伦 讲席教授 , e) T4 p2 i4 ?' z5 B( W4 y
微生物海洋学
( N4 ]2 A; }" w zhangcl@sustech.edu.cn
3 z& E# J1 ^: N7 A) Z4 L 德克萨斯A&M大学博士,国家特聘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在环境及能源、地质历史演化及全球变化中的作用。主持多项美国及中国自然科学等类别基金项目,参加多次大洋航次。在国际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150篇被SCI收录,引用次数超过6300次,H-index为50。
/ Z" x; V& r% r5 }0 ?# |; K 徐景平 教授
% Z5 C$ h$ n& b9 B- \4 J 海洋地质学
- K5 Z' Q5 C) O xujp@sustech.edu.cn
) v6 c4 @$ _# d! Q8 C' G 弗吉尼亚海洋研究所博士,中国海洋大学“筑峰工程”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 IODP中国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地质海洋学、海洋环境、和海洋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7年至2014年任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海洋学研究员(Oceanographer)。自1990年至今在国际地学主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引用次数超1700次,h指数23。 * e/ x( V! s" m7 V
刘青松 教授 2 f- G! u2 e! `7 B* m4 K
海洋磁学 " b& A( u) r6 B; x
qsliu@sustech.edu.cn / h7 p/ ^7 r: @$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教育部特聘教授,杰出青年,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主要从事古地磁学基本理论及其在地学中应用的基础与综合研究,在岩石与矿物的复杂磁性机理、沉积剩磁获得机理与地球磁场演化、海洋磁学、大陆架沉积物年代学与古环境演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发表SCI论文180余篇,SCI引用5300余次,H因子39。
% b4 k' }* t% l. _+ k+ d* S* Y* { e 白勇 教授
" ]9 M6 g( C. T$ ~& L 海洋管道和立管 4 A' r% e' d# H( q9 F- T) L
baiy@sustech.edu.cn ( ?. `! s$ Y' P% v3 l
日本广岛大学博士,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主持了数十个大型船舶结构、海底管线/立管、水下生产系统、海洋平台结构设计、分析与风险评估项目。先后在丹麦技术大学、挪威科技大学和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博士后教学科研工作,发表论文200多篇,英文学术专著8本,中文合著8本。
- K q9 ?3 j( b 杨挺 教授 / F8 t: h6 n9 q* {- b
海洋地球物理学 8 C" U3 I8 H/ z' z
tyang@sustech.edu.cn . o. v0 p: s, ~. X
美国罗德岛大学博士,曾任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和上海市“浦江人才” 获得者。研究领域包括被动源海底地震观测及仪器,海洋地球物理,应用于地球内部结构研究的天然地震学,热点及洋中脊的相互作用,大陆边缘动力学。 / X8 h V- J! C$ A* E. _$ P
李莹 助理教授 6 w; x3 l9 x9 B. A6 t+ b
海洋大气环境
8 o, ]$ v" P* c8 s+ b$ X liy66@sustech.edu.cn 7 g: P" ]5 G0 x" z3 \; \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主要研究大气环境,尤其是应用大气遥感和空气质量模拟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尤其在珠三角大气污染机理和控制)方面。承担和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涉及到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多个重要环节(观测数据分析、源排放清单处理、空气质量模型构建、源解析分析、大气遥感和空气质量模型综合应用和控制策略研究以及健康曝露等)。在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文章8篇)。
V& |; Q- `* a, J2 [ 李芯芯 助理教授 6 k" ?( j: r+ O" t% i
海洋生物有机地球化学 8 I7 s* Q/ x! d: a% T4 a
lixinxin@sustech.edu.cn
2 y% G, j: L4 D( c 德州农工大学博士,美国地球学会和美国科学发展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海洋有机碳循环及海洋环境中的有机生物标志物,近岸及三角洲地区碳循环的生物有机地球化学,海洋富营养化和缺氧效应以及环境海洋学。在海洋学科知名学术期刊上已发表11篇论文和一篇国际海水营养盐标准报告(共76名作者),被引约360余次(2018年10月,Google Scholar)。 % r. U( k I# |
周祐民 助理教授 2 f3 j' X; V3 ^' @" j* o
古地磁学 ]& L6 g8 J3 O) ~& D
zhouym3@sustech.edu.cn - Z& `; h; c$ o# f; ^: |7 c) s
法国塞吉-蓬图瓦兹大学博士与台湾大学博士,主要从事海洋地质、地震活动断层磁学和石笋高精度地磁记录研究,在地震断层活动机制、海洋地质学、海洋磁学以及地质年代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论文。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PNAS,Geology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共发表文章18余篇。
2 S( C- x0 g6 p" t) ~* E 郭震 助理教授 " E" o) e& A; z' o
地震与大地构造学 " R: i! x6 G9 q3 t1 H
guoz3@sustech.edu.cn 0 D0 _! r I- G$ h9 f
北京大学博士,主要从事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和对地球内部结构成像,地球物理联合反演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2012年至今在国际知名地学杂志发表论文16篇。其中,2016年度发表于EPSL题为“Seismic evidence of on-going sublithosphere upper mantle convection for intra-plate volcanism in Northeast China”(一作)的文章为Web of Science年度高引用文献(前1%)
9 N: P" l5 S; w' D 刘志强 助理教授
5 ^: x1 V% H0 D: Y6 J7 E 物理海洋学
7 L5 ^7 l0 [' X, v4 N! q liuzq@sustech.edu.cn
0 g- q* g. H. } X* w) \5 d' b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主要从事西北太平洋-中国海中多尺度物理海洋动力过程、变异及其调控机理的观测研究和数值模拟。2013年起在物理海洋学领域主要杂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oceans和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以主要作者发表论文8篇(第一作者6篇),引用超过 90次(Google Scholar)。 —END—信息来源:南科大海洋系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信息及海洋知圈编排 大家都在看- m' e' O3 H' F
官方授权独家首发《珊瑚礁科学概论》 # Y6 w5 Y: Z3 ?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海洋环境监测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
2 D* ~( v) v8 Z9 {- n* m( q6 ? 《10000个科学难题(海洋卷)》全网独家首发:海洋基础科学问题研究主要聚焦在?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二级学科有哪些?| 7 Q9 t# @- j0 d2 T1 ~
《渤黄东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专著出版发行 |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员等编撰
- k1 D1 R5 ?5 Q, f6 `' O3 [ 《物理海洋学导论》出版啦!董昌明教授主编 | 物理海洋方程式: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式的建立 - l a8 {! s. b& h2 Z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调查历史(重要发现列表、近期海底热液活动调查、我国海底热液活动调查)|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 著 , `; y/ g1 n# H d
D2 J& P9 c4 H1 a& J
海洋知圈
& v$ `" i! V- A9 F" m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 C; S& p; Y% `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5 Z2 Y+ f' P5 j. e% N
% h+ K2 Y7 Z; Z: }" G
$ [- d5 n5 z J7 n0 L, e+ B
9 P. `, A4 t. |: @& T
6 f: V4 G( b7 Q7 u L$ ~( i' u
, ^* O! K, Y! q,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