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构造解析工程 -海底构造地貌

[复制链接]
3 a4 F. Y9 K% _4 F1 {

9 z. A, K0 U9 H0 R! [! S

海洋开发之人工海岛淡水资源

. U3 c$ ^1 D/ Q

【母题来源】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2 ~2 F" e }. d- l+ x

【母题题文】

+ F1 z% g. x( D- n& h( A7 a! h

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图3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7~8题。

+ H4 j, f8 N2 F h7 q8 a& d

- j* R. ] c( g* l; b( B

图3

8 n2 o* g# x0 z; U3 b1 o7 s1 H

7.参照图3,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 E1 E7 D3 y: u9 r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

% p: [ l" i# @( c3 S8 l- N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 T" E6 p: {7 c% L ^

8.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 P9 D, ~) V. }2 X$ i: D. U6 ]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答案解析5 z/ P; {9 `# [+ z- w/ F5 O

【答案】7.B  8.D

- j; L, v9 Y6 q9 ^* ]

【解析】7.图中岛内的淡/咸水界限,说明该区域地下淡水的水位与地下咸水区水位、海平面水位三者基本平齐。若要地下淡水区保持相对稳定,必须保持地下淡水的水位不低于咸水区水位和海平面水位,这样就需要有“季节分配均匀且降水充沛”的条件;如果降水季节变化大就会导致淡/咸水界限变化大,岛内地下淡水区空间变化大;只有人工岛足够宽,才可以使得人工岛中心附近地下水受海洋咸水影响小,所以选B。

4 S# X6 f8 a' \6 \

8.人工岛一般面积不大,人工岛没有足够宽度,容易受海洋咸水的影响,导致人工岛的地下淡水的区域小,地下淡水储量较少,地下淡水储量不能满足日常生产生活的需求,即选D。此题容易错选水质较差,水质差是受到海水影响的地下水咸水区,地下水淡水区水质没有问题。

5 y7 z) z6 \* Z$ m) k# f! ]: G

【点睛】该题需要充分理解图中信息,明白图中人工岛的地下淡水区的面积及其变化特点。从而才能把握这组试题的命题思路和答题方向。

" Q$ a1 _1 i# k" R1 n

【命题意图】

/ u0 @; h6 _( q3 D% h% O) c

3 M. G3 w" u* W

人工岛永暑岛长3.77公里,宽约1公里,陆地面积2.8平方公里,港口面积0.7平方公里。相对于南沙群岛自然岛屿面积,永暑岛可以说属于巨型岛屿了,永暑岛等岛屿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我国在南沙群岛的攻防劣势。岛上的淡水资源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上和生活上的作用。该本题组以永暑岛淡水资源为背景材料,考查水循环、水资源等相关知识。

! |$ P" s1 [- ~- o

【得分要点】

5 ]5 b! V2 r5 _9 {6 a, N

永暑岛四周都是海水,为何岛屿地下快速出现淡水资源?

# F2 T4 c2 y6 S; B, X

●丰富的降雨为淡水提供来源

2 Z$ ~0 C3 [$ [5 F

永暑岛之所以能够在地下快速形成淡水,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雨水充沛!永暑岛位于北纬9°附近,属于海洋性热带雨林气候, 降雨量十分充沛。平均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是我国最湿润的地区之一。

4 y1 N$ [" p+ ]8 N6 b/ }* L, b9 p

丰富的降雨不仅能够为岛屿带来充足的淡水来源,而且这些淡水能够快速冲刷岛屿土地的盐分。因为永暑岛填岛材料是海底砂砾,拥有大量盐分,经过雨水冲刷,盐分很快被雨水冲刷干净,为岛屿形成地下淡水资源提供条件。

8 [# w# y) M1 s( @

●岛屿地质有助于留住”雨水

$ T( |; n; v E) K: h/ ?; X1 c

我们知道永暑岛为人工岛,通过大型挖泥船,将海底的岩层打碎,然后通过吹填进行造岛。这样永暑岛地质主要是砂砾结构,非常利于雨水的渗透。而大多数自然海岛,尤其是小岛,则是由坚硬的岩石构成。虽然有降雨,但是都形成地表水流重新流入大海,很难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 Q {, I" b7 O8 y p# [- h

●岛屿足够大,存的住淡水

# a8 r, `$ t7 j8 }5 k) _6 n. U

南沙群岛拥有230个岛礁、沙洲、暗礁等,其中自然岛屿11个,正存在淡水资源的岛屿只有太平岛、中业岛和西月岛。这三个岛是南沙群岛面积最大的三个自然岛,很明显岛屿面积也是存在淡水的必要条件。只有当岛屿面积,或者说岛屿宽度达到某个值时,才能够确保地下淡水的存在。

5 [, q' M1 a: b' g- y$ `

: }. P" t- V: l+ F7 v; f7 o! Z" J

(2020·安徽淮北一中高三)永暑礁位于南沙群岛,近年来经过大规模吹沙填海形成约3平方千米的岛后,当地发现了可以直接饮用的地下淡水资源。永暑岛出现地下淡水资源的主要原因是“淡水透镜体”的作用,即因咸、淡水的密度差异导致地下淡水漂浮在咸水之上,中央厚、边缘薄,宛如透镜体形状。下图示意“淡水透镜体”的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q( B8 q, M. \) o

- u) ~1 f7 |! k! o

1.当地地下淡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

# | B6 i$ g. x0 l, |/ f& T6 k* @

A.大气降水                                        B.地下咸水过滤                                      

: C6 B7 q2 d- A3 p/ `# n t' H. o

  C.海水淡化                                        D.陆地淡水调入

; T- v( F3 c F% ]1 C _# U

2.吹沙填海对当地出现淡水资源的积极作用包括

& y; j7 X5 ^. Z& r

①陆地面积扩大增加了当地降水量②提供了足够大的集水面积

5 X. p1 X. p5 P9 Y

③砂石的集中堆砌减弱了海水渗入④砂石可过滤海水中的盐分

8 g* j1 X1 T5 f" b3 c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⑧④

- M. e G8 W! @; Y4 \+ ^, f

3.虽然有“淡水透镜体”的作用,但当地淡水资源仍然非常缺乏,其主要原因是

- Z5 c u7 K# R$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面积小,储存淡水条件较差

4 k4 z: N# w* G$ C: C4 O+ B

C.植被茂密,蒸腾强                                        D.重化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

答案解析3 W$ s( R {. Q) |% I% f

【答案】1.A  2.C  3.B 

) s( }6 ^, `$ d6 r

【解析】【分析】1.据材料可知,“淡水透镜体”大规模吹沙填海形成约3平方千米的永暑岛后开始起作用,促使大气降水通过下渗转变为地下淡水资源,A合理,B、C、D三个选项材料中没有信息可以说明,也不符合客观实际。故选A。

$ D# D+ o% ^2 b6 l9 v; |- U

2.据图文材料可知,大规模吹沙填海扩大了陆地面积,使大气降水下渗增多,从而引发“淡水透镜体”作用;集中堆砌的砂石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弱海水渗入程度,但是无法过滤海水中的盐分,当地降水量也不会因陆地面积扩大而增加,②③正确。故选C。

1 t! C# c' p+ h/ C; E0 R

3.永暑岛位于南沙群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A错误;近年来经大规模吹沙填海后,永暑岛的面积也仅仅约3平方千米,缺乏足够的淡水储存空间,B正确;C、D都不符合当地客观实际。故选B。

* v, k. V% @5 V3 M w/ j! b6 M! z

【点睛】淡水透镜体一般指埋藏于地下不很深,不在大范围内上下层面稳定延伸的地下水,由于这种地下淡水赋存介质(含水层)呈透镜体状分布(象凸透镜性状,水平为主分布),故叫做浅层地下淡水透镜体。

0 k B( q, d. G8 e X

(2020·四川高三)珊瑚岛的地下淡水漂浮于地下咸水之上,中央厚,边缘薄、宛如透镜体形状存在(见下图),形成了海岛独特的地下淡水资源——淡水透镜体。它是珊瑚岛上十分重要的淡水资源,具有重大的社会、生态价值。但一般的珊瑚岛礁因雨水下渗时间不足难以形成淡水透镜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S: k* t7 ]8 b7 {. P i+ H

) E9 e2 N+ Q: [ U

4.淡水透镜体能够漂浮于地下咸水之上,是基于

9 n- o2 k7 K* z I( `+ k

A.密度差异                                        B.水位高低

1 Y$ t3 t+ o s! D( S; C% ?+ B( l3 r

C.地质构造                                        D.岛屿形状

V! W5 L3 P% l% o

5.与淡水透镜体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b1 N/ F9 t+ v6 A. b

A.气候特征                                        B.岛屿面积

$ n0 @1 {8 A% _& p) j- g! B2 q$ S

C.地质状况                                        D.海浪大小

, {- ]! l$ H7 B1 S% J: f

6.珊瑚岛上的淡水透镜体的典型特征为

% n- F3 l/ G! [- X

A.水量大                                        B.更新慢

! v2 v- g7 U0 f( V& d0 a, M" G, X8 |

C.易破坏                                        D.水质优

答案解析 7 Y+ l1 N u2 U# L0 H

【答案】4.A  5.D  6.C 

) \6 u0 k' W+ |- j8 G" _

【解析】【分析】4.本题考查淡水透镜体中淡水与咸水的差异,结合材料珊瑚岛的地下淡水漂浮于地下咸水之上,说明淡水与咸水相比,淡水的密度小,咸水的密度大,因此在垂直方向上咸水位于下面,淡水位于上面,据此判断A正确;因此与水位高低 、地质构造和岛屿形状没有直接的关系。BCD错误,故选A。

7 z$ i* X) D/ m: p

5.本题考查淡水透镜体的成因,结合图示分析,海水透镜体是雨水降落到地面后,经过下渗到地下,地下由于淡水密度低,海水密度高,导致淡水位于海水层以上的一种特殊水体,因此与降水量的多少、岛屿面积(岛屿面积越大,集水面积越大,淡水透镜体的范围越大),地质状况(地质结构是否有利于储水)等有关,与海浪大小无关,ABC正确,D错误,故选D。

+ c' c5 T# S- W" ]( ^8 H, e3 i

6.本题考查海水透镜体的特点,结合前面分析,珊瑚岛由于面积小,储水区域有限,导致淡水透镜体水量小,A错误;淡水透镜体直接由降水补给,更新速度快,B错误; 淡水透镜体底层为咸水,易受影响,水质较差,且容易遭到破坏,D错误,C正确,故选C。

- G4 I8 o9 R: z( p" _$ Z

【点睛】本题以珊瑚岛中华淡水透镜体为背景,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关键在于对材料的提取。

/ W& w; j3 d l6 ~

(2019·云南高考模拟)马拉若岛位于亚马孙河河口,为世界最大的冲积岛,该岛东北沿岸面对大西洋,周围完全被淡水包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o7 Q5 D9 n& ?1 z" R% E; i# c9 V

8 i$ X h) L- c1 |- A

7.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的主要原因是

0 q5 h8 O2 E: z2 o5 n8 t

A.降水量大                                        B.地下径流大

/ W6 J2 V4 G# `( q9 N0 J

C.蒸发量小                                        D.地表径流大

; \: |- Z- `) w

8.马拉若岛能够成为世界最大的冲积岛,说明该区域

) x6 y* T1 g/ J# q5 w1 Z% ~' D

A.河流含沙量大                                                                  B.河流输沙量大

1 ?- P5 X6 p2 y, I7 o( f# k

C.侵蚀作用强烈                         

- V! G% Y' K5 J2 x" |( Z5 q

D.海潮作用强烈

答案解析 , `" n6 k5 ?7 r( P

【答案】7.D  8.B 

. D/ ? K6 t+ w, @1 I

【解析】7.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全是淡水,说明马拉若岛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海水被大量淡水稀释,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量更大,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但大量的降水不可能仅降落到该岛周围,AC错;该岛海拔低,地下径流并不能对海水起到如此大的稀释作用,B错;根据图示,该岛位于世界第一大河亚马孙河的入海口处,该河携带的大量径流对该岛周围起到巨大的稀释作用,水体成为淡水。据此分析选D。

$ \* E0 Z% u m7 |; F

8.河口冲积岛属于河流沉积地貌。马拉若岛能够成为世界最大的冲积岛,说明该区域以沉积作用为主,C错。成为最大冲积岛,说明河流向入海口的输沙量大,B对;含沙量大不一定在入海口沉积,且该河流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植被较多,河流含沙量并不大,A错;海潮作用强烈会导致泥沙溯流而上,会使冲积岛向海一侧面积减小。据此分析选B。

3 g0 v3 P3 u+ \9 @

【点睛】

' m" E7 y" m9 ~" L: ]. Z; E1 n

河流地貌的发育:

& O, ?2 ?6 C& \+ x5 t0 f

一般而言,河流在上游多为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 (如下图所示)。

, R3 u" X+ `, w+ o/ H$ Y) G9 B

' k# S* z4 p& w7 [+ V! F2 p0 P

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3 S" J3 t% M; M! F/ v

材料一  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示意图。

! x2 Q" P: y; c. u

; n* v4 P/ [8 ]

材料二  2012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 u4 Q! p4 h% C$ U

(1)永兴岛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但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试分析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并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的两种可能方式。(8分)

. |- D. K! }' ^+ Z7 ^/ l

(2)简述三沙市地理位置的重要性。(4分)

' N A p/ w8 h* Y1 J r

(3)说明新加坡炼油工业布局特点,并分析新加坡发展炼油工业的优势条件。(8分)

答案解析% k$ P3 b. n7 p, {

【答案】(1)原因:永兴岛是珊瑚岛,面积小,地势低平无河流、湖泊,难以集水;四面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所以降落到地表的水大部分流入海洋中。(任答两点得4分)

4 `- S! ^. v8 h( b" q9 P3 S1 R0 O2 l

方式:收集雨水;海水淡化;从岛外输水;节约用水;循环用水。(任答两点的4分)

/ {2 [# Z# u' v

(2)重要性:三沙市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交通要道),是联系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4分)

1 g. p7 i$ N6 t' v

(3)特点分布在南部岛屿(或马六甲海峡沿岸),与主要居住区分隔。(2分)

5 V; W) v. C* B, d L

条件:靠近东南亚和西亚石油产区;岛国且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海运便利,利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输出;工业基础好,技术先进;地处世界主要航道,过往船只众多,对燃料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8分)

! }6 c6 z [. ~+ p; q5 |# c

【解析】(1)淡水缺乏原因有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对永兴岛来说属水源性缺水。从材料中分析,永兴岛属珊瑚岛,岛上无河流、湖泊,淡水无法储存;陆地面积小,雨水很快汇集,流入海洋

+ l/ W% \% q' t" j9 ~9 R

(2)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有开源和节流两种途经。结合永兴岛的情况来说,开源的措施可以通过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进口淡水、海水淡化,该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可收集雨水来实现;节流的措施可以通过废水回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来实现。

9 i4 g% ^( H, c- k

(3)观察图,新加坡炼油工业驻澳分布在南部岛屿,因炼油工业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故与居住区分开。

, c$ h6 p" W( h

炼油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原料、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交通运输便利;马六甲海峡主要从西亚运输石油,加之临近东南亚石油产区,原料丰富;马六甲海峡为世界重要海上通道,往来船只多,对能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新加坡炼油工业基础好。

1 @6 }7 V* K6 @" R' O

考点:永兴岛淡水缺乏原因;解决淡水短缺的措施;新加坡炼油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 U r/ ?0 |! ^

10.(2020·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 j; g' p7 v2 r4 Q9 M

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水下泥沙堆积体)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角洲以南的江苏岸外浅海区,规模巨大。沙脊群由辐聚辐散的潮流将周边泥沙带至该处塑造发育形成, 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沙脊间的潮汐水道深而稳定。

. J9 R, \; [. D; k7 K* T

2010年,“南黄海辐射沙脊群空间开发利用及环境生态评价技术”项目启动,项目之一拟在“东沙”修建超大型人工岛,下图为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示意图。

# J9 \7 N' m9 X5 f% u7 v; v7 I, g" M: U/ ^

* _ R- @% `2 |

(1)指出形成该沙脊群泥沙的主要来源。

/ E/ Q/ L+ H7 T# [0 U: f

(2)监测表明,东沙面积缩小,中部淤高,试分析其原因。

) l; B7 I8 ^4 S4 q( Y' q

(3)分析在东沙修建大型人工岛的优势及面临的困难。

+ z7 _; y: N3 G( r

(4)依托该区域海洋资源条件,请你为东沙人工岛的产业开发提出建议。

答案解析5 _% ]2 V- g+ C- K

【答案】(1)旧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现代长江入海泥沙;海岸及海底的侵蚀物。(任答2点)

" j# B' l" r9 E- i$ O6 y& q; c

(2)黄河改道,泥沙来源减少;边缘受海浪侵蚀,面积缩小;部分侵蚀泥沙向东沙内部推移,使中部逐渐淤高。

3 {9 S1 [! j$ U6 {) g5 z1 ?

(3)优势:潮间滩浅且面积较大,建岛相对容易(相对沙脊,填海工程量较小);距大陆较近,建成后利用方便(建设过程中,便于设备及材料运输)。

8 w4 g7 x( h; C$ D% _

困难:多台风、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工程施工;潮滩环境,淡水资源缺乏。

0 ]9 I; V" }* u9 c; P. \. E

(4)沙脊间潮汐水道深而稳定,可修建港口,发展航运;区域生物资源丰富, 可发展水产养殖、捕捞及水产加工业;利用海岛发展临港加工贸易产业;利用独特的海岸景观及优质天然环境,发展滨海旅游业。

& t9 @/ X. B' h8 ]

【解析】【分析】本题以南黄海辐射状沙脊群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海岸地貌的成因、海岸带的开发等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与解读,结合所学地理基本原理,灵活分析作答。

; ?4 b) u; K! d

【详解】

: H% M- \# ^6 B! ]* \' w

(1)其泥沙来源结合该沙脊群的地理位置回答。根据材料“位于现代长江三角洲以北,旧黄河三角洲以南的江苏岸外浅海区”以及“沙脊群由辐聚辐散的潮流将周边泥沙带至该处塑造发育形成”等信息可知,其泥沙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旧黄河携带入海的泥沙,二是现代长江入海的泥沙,三是海岸及海底的侵蚀物。

4 s u% N6 N2 I1 _

(2)面积缩小表明沉积物来源减少,同时外力侵蚀作用加强,中部淤高表明泥沙运移方向发生变化。首先,由于黄河的改道,导致泥沙来源减少,沉积物来源减少,同时,边缘受海浪侵蚀作用,所以面积缩小;其次,根据图中1973~2004年东沙轮廓信息可推测,部分侵蚀泥沙向东沙内部推移,从而使得东沙中部逐渐淤高。

9 @- C( ?* p* c

(3)修建人工岛的优势以及面临的困难需要结合图示信息以及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抓住东沙的地理位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东沙为潮流浅滩,填海工程量较小,且潮流浅滩的面积较大,同时,东沙距离江苏较近,建设过程中有利于设备和材料的运输,建设完成后人工岛的利用也较为方便。但是,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不利于工程施工;同时,该地为潮滩环境,受海洋咸水的影响强,淡水资源缺乏。

) {; p* j4 p3 f/ a

(4)该地地理位置优越,根据材料“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沙脊间的潮汐水道深而稳定”可知,一方面,该区域生物资源丰富,可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发展水产养殖、捕捞及水产加工业;另一方面,该地区沙脊间潮汐水道深而稳定,该地又临近江苏,因此可以可修建港口,发展航运业,同时依托海岛发展临港加工贸易产业等;最后,该区域海岸景观独特,生态环境较好,距离客源市场较近,可发展滨海旅游业。

往期精彩内容↓↓↓2020年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汇总……2020-07-082020年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已更新!考生必看!2020-07-08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汇总……2020-07-08▐ 标签:高考地理  学习生活▐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平台:高考地理 ID:gkdl100- ?% h0 |, P- y4 T- C5 @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见 & {1 ]5 E6 d U8 V* \/ ?* ^; k1 {1 X4 D " b! k/ g x' }0 t, ? F+ V6 U) E1 l1 ? 1 C( |. H3 D6 C+ L6 d! ]3 x, \ 8 N5 h* p4 ?4 t. Y+ V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蕙兰心质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