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图

[复制链接]
1 W- [. c D5 U+ w2 H
/ Z# u X4 ^6 K( J7 R R7 Y

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早期的铅锤测深法,费时多,精度低。20世纪20年代以来,船舰在航行途中运用了回声测深仪,能够快速地测出海底深度,结合精确定位,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

! j$ c. u0 W3 s" _; f

基本单元

8 @; K `4 h3 J: ^0 F* n: D

在地球表面上大陆和洋底呈现为两个不同的台阶面,陆地大部分地区海拔高度在0~1公里,洋底大部

$ P& l8 Q" s' k$ C% [" e; d6 t# J
# E2 K% j a1 m4 D

海底地形

' [2 g3 L2 c/ r

分地区深度在4~6公里。整个海底可分为三大基本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大洋盆地一语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泛指大陆架和大陆坡以外的整个大洋;狭义的指大洋中脊和大陆边缘之间的深洋底。这里所用为后一种含义。三大地形单元又可进一步划出一些次一级的海底地形单元。

7 Y2 l3 Q0 W* J3 M& b

折叠

$ ~2 \! x- I+ u D' e# }

大陆边缘

4 F* J% v+ }9 E4 X7 [9 u+ k

为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广阔的过渡地带。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通常将大陆边缘划分为大西洋

& [5 f) P2 s+ s
9 m; x" N7 T& G( M `8 t

被动大陆边缘的演化

8 S2 I/ ~5 j/ h

型大陆边缘(也称被动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也称活动大陆边缘)。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三单元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的大部分周缘地带;后者陆架狭窄,陆坡陡峭,大陆隆不发育,而被海沟取代,可分两类: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直逼陆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大陆架是滨临海岸、向海缓斜的浅海地带。陆架外缘水深多为100~200米,这里坡度发生明显转折,下延为陡斜的大陆坡。大陆坡是地球上最绵长、壮观的斜坡,其上有深刻的海底峡谷,主要由浊流冲刷而成,为陆源沉积物输入深海底的重要通道,峡谷口外常有沉积物堆积成的海底扇。大陆坡向下或过渡为大陆隆(在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或陡降至深海沟(在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大陆隆是大陆坡麓部,由沉积物堆积成的和缓坡

4 h( j0 I8 i( J$ u% A' @
6 D4 s. N# H# I# ?: ~+ s

海底地形

( M6 s' d& @& U' T4 z

地,向洋侧,过渡为坡度更缓的深海平原。海沟约比相邻的大洋盆地深2~4公里,横剖面呈不对称的V字形,其陆侧斜坡较陡,洋侧斜坡较缓。洋侧坡过渡为大洋盆地处,有时发育与海沟平行延伸的宽缓的外缘隆起,高出深海平原约500米。岛弧陆侧为弧后盆地(也称边缘盆地),水深浅于大洋盆地,与相邻的岛弧和海沟组成统一的沟-弧-盆体系。另有些大陆边缘地形复杂,为交替出现的盆地和岭脊,称大陆边缘地,如南加利福尼亚岸外。陆架以外水深较大的台阶,称边缘海台,如美国东南岸外的布莱克海台。

q* c- ~0 { q8 D, \

折叠

. F) Y7 W! U; R X* `- [% G

大洋盆地

/ `2 ]8 f; K; G5 j8 N5 a

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它的一侧与中脊平缓的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隆(大西洋型大陆边

# \2 n0 a9 Y E9 ?% L
/ R; T, f, q2 d Z% B! n) `1 p. k

深海平原

( L" H; S# _0 ]$ F9 R

缘)或海沟(太平洋型大陆边缘)相邻。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所分割,构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轴状,水深约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称海盆。宽度较大、两坡较缓的长条状海底洼地,叫做海槽。海盆底部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

0 Y! @$ k P& m. s

深海平原是起伏的玄武岩基底被厚沉积物披盖而成,坡度小于千分之一。除赤道生物高产带外,深海平原的形成多与源自大陆或岛屿的浊流沉积物的大面积铺盖有关。通常分布于邻接大陆隆处。若盆底沉积物无几,则为熔岩流或岩盖组成的深海丘陵,有的个体呈小型盾状火山,起伏为几十至几百米。深海丘陵常分布于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一侧。太平洋边缘展布着海沟,浊流沉积等陆源的物质难以越过海沟输送到洋盆区,来自上覆水层的远洋沉积一般为量有限,不足以铺覆成深海平原,故太平洋中深海丘陵约占洋底面积的80~85%。而大西洋中深海平原却十分发育。

- O8 H+ C+ ?% v/ [1 I& v$ J

长条状的海底高地称海岭或海脊。洋盆中的海岭几乎没有地震活动,叫无震海岭。

- ^4 b3 S w% h! e4 X
% A7 p) m: [- a) l* r% J. [. F% x

海底地形

' d' W! Y6 y- F4 e/ _

海山多属火山成因,有些海山孤立地散布于洋盆中,规模巨大露出水面的构成火山岛。还有些海山出现平坦的顶面,称平顶海山,顶面水深数百米至2000余米不等,是火山岛被海蚀作用削平后沉没而成。三大洋内还散布着宽缓的海底高地,称海隆,如百慕大海隆。一些顶面平坦,四周边坡较陡的海台(也称海底高原),或由熔岩堆积形成,或具有花岗岩基底,后者亦称微型陆块,如印度洋中塞舌尔群岛所在的马斯卡林海台。海台在印度洋中最为发育。

4 v @) Z @7 @

折叠

% x" D5 @! K/ p+ Y- e

大洋中脊

* E. A! `" \6 u6 v1 a

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占海洋总面积的33%。太平洋内,山系位置偏东,起伏程度小于大

6 J; v- N- T- l( S$ _
9 O" C% H$ n, b) G" ^, c0 U* r

大洋中脊

- u L5 H* t; w' t( s5 a3 I

西洋中脊,称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轮廓平行(图2)。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连接,北端分别经浅海或海湾潜伏进大陆。大洋中脊轴部高出两侧洋盆底部约1~3公里,脊顶水深一般为2~3公里,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岛。中脊被一系列与山系走向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断裂错开,沿断裂带出现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断裂带两侧海底被分割成深度不同的台阶。 大洋中脊分脊顶区和脊翼区。脊顶区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岭脊和谷地相间组成。脊顶为新生洋壳,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岖。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轴部,一般有深约1~3公里的裂谷夹峙于两侧裂谷山脊之间。至脊翼区,随着洋壳年龄增大和沉积层加厚,岭脊和谷地间的高差逐渐减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积物充填呈台阶状,远离脊顶的翼部可出现较平滑的地形。

/ e/ p8 S8 t9 _( T* @4 S. w

折叠

& h9 V1 X% V+ H+ k. L; ?6 C" ~7 M

编辑本段

& @. H0 y$ |& R9 r6 B& H

形成机制

/ O; ?( z6 P0 _

海底地形与陆地地形一样,是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的结果。不过,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内力作用的直接产

# q% Q7 J/ ~6 K, }$ Z
5 H. ~7 l/ s4 f& ?

海底地形分析

' `9 a: }: S0 g& p O+ @+ G1 I6 W u

物,与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活动息息相关。大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宏伟的中脊地形实际上是上涌的热膨胀地幔物质的反映。海底在向两侧扩张的过程中伴随着冷却下沉。海底扩张慢,有充分时间冷却沉陷,中脊两坡较陡,如大西洋中脊;海底扩张快,则两坡较缓,如东太平洋海隆。自中脊轴带向两侧,随着海底年龄变老,水深加大,沉积层加厚;相应地大洋中脊过渡为大洋盆地,中脊顶部崎岖的地形被深海丘陵以致深海平原所代替。深洋底缺乏陆上那种挤压性的褶皱山系,海岭和海山的形成多与火山、断块作用有关。自大洋盆地向大陆一侧,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未发生板块俯冲活动,形成宽缓的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二是板块的俯冲形成深邃的海沟与伴生的火山弧(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地形高差悬殊,火山弧陆侧可因弧后扩张作用形成边缘盆地。 外营力在塑造海底地形中也起一定作用。较强盛的沉积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岖的火山、构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深海平原和深海丘陵地貌上的差异实际上取决于沉积厚度的大小。海底峡谷则是浊流侵蚀作用最壮观的表现。波浪、潮汐和海流对海岸和浅海区地形有深刻的影响。海底滑坡、深海底流等也会造成海底陡崖、流痕等小地形或微地形。但除大陆边缘地区外,在塑造洋底地形的过程中,侵蚀作用远不如陆上重要。

& d. i% E! G3 j

折叠

3 d7 Z# R0 M \9 l( u

编辑本段

: }* D3 a4 Q$ g: O

海底大陆架

+ q% N3 j0 O9 O: [ D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原来沿海的平原被海水淹没了,就成为大陆架浅海。大陆架浅海环绕陆地像一个花环,但它总的面积有 27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非洲大陆的面积。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的大部分,都在大陆架上。

; x( P: g$ E9 ]( Y( G/ B/ W/ H# Y

我们吃的鱼虾等海产品,主要是从大陆架浅海捕到的,大陆架浅海的水产品占整个海洋水产品的80%。

1 B: O- L: N: O0 L

大陆架海底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约占全世界的1/3。而陆地上许多石油矿,也是在大陆架海底环境中生成的。 秀美的浅海风光 。

4 d- ]! I* W3 C% t0 p

折叠

5 s& S$ v2 ^8 a- B- w* R

编辑本段

% N+ r2 A+ h$ ~* q

海底扩张

7 X1 X( d4 ^: \, q

到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家们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测绘出海底世界。测绘结果显示:海底有座相当高耸的海洋"山脊",形成了一道水下"山脉",绵延约83683.6千米,穿过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海洋底部的"山脊"也叫断裂谷,断裂谷里不断地冒出岩浆,岩浆冷却后,在大洋底部造成了一条条蜿蜒起伏的新生海底山脉,这个过程就叫海底扩张,而这些新生的海底山脉则称为海岭。由于断裂谷里添了新岩石,断裂谷两边的岩石就逐渐远离了洋脊中央。所以,距离"山脉"越远的岩石就越古老。

' L5 g x4 a4 w

当海岭和新的海底平原形成后,断裂谷的岩浆还会继续喷出,它们起着"传送带"的作用,把一条条新海岭从地壳岩层中推送出来,同时又把它们慢慢地从地壳岩层中推落下去,重新熔化到地幔中去,达到新生和消长的平衡。

/ W) W. F- v% t7 d' B

折叠

6 `* l& ^3 ~) p# l, C

编辑本段

. U( k; j x7 Q& L% H/ a0 s

特点

2 I P1 K5 c! U: g" \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 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大陆边缘地形通常又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和岛屿等次一级地形单元。大陆边缘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变化最大,同时也是地质矿产比较丰富、开采最有利的地区。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地形广阔而平坦,占海洋面积的45%左右。大洋盆地倾斜度小,大约在0°20′~0°40′左右,深度从大陆隆起一直可以延伸到6000米左右。在宽阔的大洋盆地中,由于没有光线和温度很低,所以大洋深处的海底动物群非常稀少,其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繁殖在大洋表层上面的浮游生物的钙质和硅质骨骼沉到海底加入软泥中,形成钙质软泥及硅质软泥。在深度大于4700米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分布广泛、储量很大的锰结核资源。 大洋底部很重要的地势特征是呈脉状分布的、具有全球规模的海底隆起。它像屹立在大洋底部的巨大山脉,延伸四大洋。这些洋底"山脉",称为大洋中脊,规模超过陆地最大山谷,其物质组成为硅镁质火山岩。这里有火山、地震活动。

3 \$ u9 m- N0 j; ? [% e

折叠

+ R+ X5 D% q( Y+ `% v, l A3 B. B1 _

编辑本段

1 @. c! [, [% V# [, V& b

中国海底

+ l, Q1 U& |5 h2 c( m, i1 K

中国近海及毗邻海域尤其是渤、黄、东海的海底地形,总的特点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从中国海南省南

1 u6 D: ^/ F. ^
' Z" K3 N7 m. i8 P% u# q" T: w" }- @' {

中国东海

, _+ o0 `6 {4 r. `/ w9 p! n" d

面经台湾省至日本九州以西的五岛列岛联成一线,可把渤、黄、东海及南海北部的海底地形分成两个不同的区域:西面的海底起伏甚微,坡度小,地势较平坦;东面的海底地势急转直下,坡度骤然变陡,并有海沟、海槽和海脊。至于南海,是一个深度较大、较为封闭、地势复杂、四周浅中央深的大海盆,盆地中央平均深度在3000米左右,海盆中还有几处隆起的礁岛。

C# h" X! y0 c% M" p

中国海不仅有广阔的大陆架,还有大陆坡、深海盆和深海槽。大陆架是围绕大陆周围、向海缓倾延伸的浅水地带。它虽被海水淹没,实为大陆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其宽度从低潮线起算向海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大陆架具有深度浅、坡度平缓、为大陆地形的延伸等特点。渤海和黄海全属大陆架,东海约2/3的区域属大陆架,南海的大陆架也很宽广。

w/ p% s7 e- f* g) x& Z ?- \2 n

中国海的大陆坡,除东海大陆架东南侧有一小块外,主要分布在南海。深海盆地只存在于南海。

# ~! V Y: | p) V) E- `1 O

1.渤海的海底地形

@% A ~8 V& |% ~" [6 ?' Z# W! {. y

渤海为一东北-西南向的浅海。海底地势从3个海湾向渤海中央及渤海海峡倾斜,坡度平缓,平均坡度只有0′28″。沿岸区水深都在10米以内,辽河口,海河口附近水深约5米,黄河口最浅处水深不过半米。渤海平均水深18米,最大深度在渤海海峡老铁山水道附近,约80米。辽东湾的地势是从湾顶及两岸向中央倾斜,且东侧较西侧深,最深处30余米。渤海湾地势也从湾顶向渤海中央倾斜,湾内水深很浅,一般均小于20米。莱州湾以黄河三角洲向海凸出而与渤海湾分隔开,湾内地势平坦,略向渤海中央倾斜,水深一般为10~15米,最深约18米。渤海中央盆地是一个北窄南宽近于三角形的浅水洼地,地势较平坦,中部低下,东北部稍高,水深20~25米。

+ }/ g0 |) I5 H7 g

2.黄海的海底地形

- U+ l2 B6 o0 T# @8 L6 L& C

黄海为一近似南北向的半封闭浅海。海底地势由北、东、西三面向黄海中央及东南方向倾斜,但坡度不大,平均坡度为1′21″,地势比较平坦。深度由东南向北逐渐变浅,如同一个口朝南的簸箕。它有一个明显的由东南向北的低槽--黄海槽,海槽水深60~80米,自济州岛以南开始沿黄海中部向西北伸延,分别进入北黄海、青岛外海和海州湾。

3 S0 k$ l. \: e

黄海近岸水深多在60米以内,唯南黄海中央及东南水深在80米以上,最深处在济州岛北侧,水深103米。黄海平均水深44米,其中北黄海平均水深38米,南黄海平均水深46米。

( v: P, c# f+ ^! S2 c7 x. @% |4 w

黄海西岸的苏北海岸是一片广阔的滩涂、浅水地带,水深不足20米,并有一些水下三角洲,如古黄河水下三角洲及长江水下三角洲等,因此浅滩、沙洲很多,如大沙、北沙、金家沙、郎家沙、勿南沙等。黄海东侧朝鲜半岛沿岸的水深大于西侧沿岸,北部有许多与海岸近于垂直的水下沙脊,南部岛屿林立,水下地地形复杂。黄海南部地势向东南倾斜,但存在几个水下小岩礁,如苏岩礁、虎皮礁等,它们与济州岛联成一条东北向的岛礁线,构成黄海与东海的天然分界线。

% B" a, A1 {7 V! j

3.东海的海底地形

' l( R4 f+ b3 z/ q* N

总的说是西北高、东南低。海区平均水深349米,最大深度2 717米。依海底地形趋势,可分为两个区域:西部大陆架浅水区和东部冲绳海槽深水区。

. m' \& _; G/ d0 E( `* \# V! Z

东海大陆架特别发育,最大宽度达640公里,是世界上最宽阔的陆架之一。大陆架面积约占整个海区的66%,北宽南窄。海底地势向东南缓倾,平均坡度1′17″。平均水深72米,大部分海域水深60~140米。陆架外缘在水深120~140米处。东海大陆架又可以50~60米水深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岛屿众多,水下地形复杂,坡度稍陡;东部开阔平缓,只在其东南边缘处有些水下高地,中国钓鱼岛等岛屿便位于其上。东海大陆架上延展着长江的沉溺河谷,它从长江口向东南方向延伸,穿过大陆坡,进入冲绳海槽。

, o% ]# b. {5 w6 T

沿东海大陆架外缘分布的大陆坡呈东北-西南向延伸,向东南方向成弧带状,约占东海总面积的33%。地形陡峻,坡度3~10°。陆坡主体为冲绳海槽,是一个深水槽,形似新月,向东南方向凸出。海槽南深北浅:北部水深600~800米,坡度较小;南部水深2000~2 500米,坡度也大,最大深度 2 717米。海槽在剖面上呈"U"字形,谷底平缓,两侧斜坡陡峭,西坡约3°,东坡可达10°。冲绳海槽以东,为露出海面的琉球群岛、九州及各岛屿在水下的岛架。岛架宽度狭窄,九州处为30~50海里,琉球群岛附近为2~20海里。岛架地形复杂,沙滩、岩滩众多。琉球群岛是西太平洋边缘岛孤的一部分,为东海与太平洋的天然界线。

+ Z' W. X! j0 s

4.南海的海底地形

% K ?; @: K$ o& {3 W6 S) `

南海的深度比渤、黄、东海要大。除北、西、南三面靠大陆附近深度较浅外,中部和东部水深大都在2 000米以上。南海平均水深1100米,最大深度5 567米。

" D0 P. i$ v) o# k! j

南海的海底地貌类型齐全,既有宽广的大陆架,又有较陡的大陆坡和辽阔的深海盆地。海底地势西北高,东部和中部低。海盆四周边缘分布着大陆架;大陆架以外为阶梯状下降的大陆坡,中国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等即为分布在大陆坡山脊上的礁岛;在大陆坡的终止处进入南海深海盆地。在南海东部,从我国台湾岛至吕宋、巴拉皇岛等地,出现一系列岛弧和海槽(沟)相伴分布的格局。

% o4 |' x" Z2 M% D, l

南海大陆架非常宽广,主要分布在北、西、南三面。其中,南部大陆架宽度最宽,北部次之,西部和东部狭窄。北部和西北部大陆架,大致为中国台湾南端至海南岛以南的华南沿岸及越南北部沿岸的浅水区,海底坡度平均为3′40″。陆架宽190~280公里,一般超过250公里。北部湾为水深小于100米的浅海,平均水深40米左右,全属大陆架。该湾地形与渤海颇为相似,北部和西部较浅(20~40米),中部和东南部较深(50~60米)。该湾海底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深处在海南岛西南近海,达90多米。南海西部越南沿海大陆架较窄,南北两端宽约50公里,中间仅20公里;坡度较大。南海东部均为岛架,台湾岛至吕宋岛一带岛架很窄,仅 5~10公里,坡度达50′~1°40′。巴拉望附近岛架宽30~60公里,坡度一般为17′。南海南部和西南部大陆架为巽他陆架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宽度超过300公里。南海西部和东部陆架是以侵蚀为主的侵蚀-堆积型陆架,而南部和北部的大陆架则为堆积型陆架。

& t# G- S' h3 L+ p' x4 f

南海的大陆坡分布在水深150~3 600米之间,呈阶梯状下降,大致从150米开始,海底坡度明显地逐渐变陡,由平坦的大陆架变为陡坡,并隔以深沟。约在1000~1800米深处,地形转缓,成为断续相连的平坦面,宽达数百公里。在平坦面的外侧,又是个急陡坡,至3600米附近大陆坡终止,到达南海深海平原。

+ f! A p# o! }, }

南海大陆坡围绕着海盆四周可分为4个区:北陆坡、西坡阶地、南陆坡和东陆坡。

" f% v6 c/ f) m$ z/ c, J% o- d

北陆坡约位于中国台湾以南至珠江口大陆架的外缘。陆坡上为波状起伏的平原,并有隆起的暗礁。在东沙群岛附近水深增至1000~2 000米,地势向南凸出。

J2 T! V. W$ x3 n9 x; V

西坡阶地又叫海南岛南部大陆坡,宽达300海里,位于珠江口外的深海洼地和越南南部陆坡之间,水深1000~1500米处。它具有显著的阶梯状,坡度较大(5~10°),等深线密集,呈南北向分布。西沙和中沙群岛就分布在西坡阶地上。西坡阶地上有许多水下峡谷,把阶梯状的陆坡分割为许多地块。西坡阶地的坡麓有一狭长拗陷,深5 567米,为目前已知南海的最深处。

' d8 W3 D& S0 b0 i

南陆坡也是阶梯状的大陆坡,南部与巽他陆架相接,东南部与巴拉望海槽相邻。陆坡中部有一海底高原,水深1000~2 000米,中国南沙群岛即位于这个高原的山脊上。因地形复杂,水深变化多端,成为航海上的"危险地区"。

7 t8 f' o8 M: v8 |/ b

东陆坡位于吕宋、民都洛及巴拉望西侧的岛架外缘。陆坡范围很窄,坡度陡峻(10°之多),呈狭窄的阶梯状下降,并受许多水下峡谷切割,形成许多海峡与通道。介于中国西沙、中沙与南沙群岛的大陆坡之间,有一个东北-西南向的狭长海盆,称为南海中央盆地,纵长1600公里,最宽处达700公里,水深约3 600米。由于海盆内大部分地区比较平坦,故可视作一个"深海平原"(实际上地形仍很复杂),大体上可分为平坦的北部和多山的南部。北部较浅,约3400米;南部较深,约4 200~4 400米。海盆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在深海平原中央有一群孤立的丘陵和海山,大部分不露出海面,可能是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

$ A, D m. h/ U3 d. F# N' X

在南海东部岛坡内和坡麓下,分布着巨大的长条洼陷,自北而南为吕宋海槽、马尼拉海沟及巴拉望海槽。

3 Q( H8 I/ R+ L% i0 U( k; H

吕宋海槽位于吕宋岛以西的岛坡中部,呈南北向延伸,与海岸平行。大致以北纬16~17°间的海底隆起及阶地为界,北段称北吕宋海槽,南段称西吕宋海槽。后者长约225公里,平均宽约50公里,槽底平坦,水深2500米左右;前者长约620公里,水深约3400米。

8 V' H% k y' b4 ?6 }' j

马尼拉海沟位于马尼拉湾外的岛坡坡麓之下,也呈南北向延伸。长约350公里,沟底宽仅10公里,深约4800米,最深5377米。海沟西壁坡度平均为1°30′,而东壁坡度达13°。

0 q2 j, ?4 R4 I& ]1 Z

巴拉望海槽位于巴拉望岛西南方,正处于南沙台阶隆起地块与巴拉望-加里曼丹岛地块之间的狭长洼地部位。长约675公里,槽底宽约65公里,深约2800~3000米,最大深度3211米。槽底平缓,局部有小丘陵。

7 i- f2 f: }! D% g: `, s

折叠

" S+ V3 d( B. m* s! X# U

编辑本段

% J+ b+ Y4 @& z% L6 t

太平洋海底

/ K/ m) m: @! g. v1 R% p: ]7 O( U

太平洋的海底地貌起伏较大。在太平洋东部。有一条大洋中脊和纵贯南北的海底山岭,约占太平洋总面

' j$ ^% ]9 F8 K b. A
% d! A# K1 |) S" |! w! }9 f

太平洋海底

: ~% I, X2 c+ N5 A$ G+ \$ a

积的35%.大洋中脊是巨大的弧形,北从阿留申海盆开始,经阿拉斯加湾、加利福尼亚湾、加拉帕戈斯群岛,与东太平洋海区相连,再向西与印度洋中脊系统相接。它的北段被美国太平洋沿岸大陆所淹埋,南段是比较明显的东太平洋海岭。大洋中脊是一种巨型构造地带,被一系列与纬度线平行的长达数千千米的断裂带所切割。

. m3 b) U6 y0 N+ O. w+ V

在太平洋中部,有一条略呈西北东南走向的雄伟的海底山脉.北起堪察加半岛,经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至上阿莫士群岛,绵延一万多千米,把太平洋分成东西两部分。在这条中太平洋山脉以西,除有西北海盆、中太平洋海盆和南太平洋海盆外,还有一片繁星般分散的海底山。这些海底山有的沉没在深海中,有的耸立于海面之上成为岛屿。夏威夷岛就是中太平洋海底山脉中的一些山峰.它们从5000多米深的海底升起,加上岛上的主峰高出海面427O米,绝对高度达9270多米,超过了陆地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可见,海底山的规模是非常宏大的。在中太平洋山脉以东,除北太平洋海盆、东太平洋海盆和秘鲁~智利海盆外.还有辽阔的东太平洋高原和阿尔巴特罗斯海台等。

9 I2 J. g& M, ]

有趣的是,太平洋最深的地方,不是在中央地带.而是在西部的大陆架地区。在这个地区,有一系列巨大的岛弧和海沟带。岛弧和海沟紧挨在一起.构成地球表面起伏最剧烈的地带,地形高差达 15000米。在岛弧内侧与大陆之间是一系列边缘海,岛弧外侧紧挨着深达的海沟.其中深度超过一万米的有 4个,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就分布在这里。

9 m' A% l l% N: c4 U

在太平洋东部、南北美洲沿海一带,没有岛弧,只有海沟,深度超过6000米的海沟有10多个。其中秘鲁一智利海沟逶迤近长达5900千米,是世界海洋中最长的海沟。太平洋边缘的大陆架、大陆坡、岛弧和海沟,约占太平洋底总面积的10%。

( r- ~' P) Z8 T x9 F% f" P' {/ n

折叠

( W8 b( ?- a' ]1 E H5 a

编辑本段

, [7 \! S# Z2 s3 [/ ?" j) y

大西洋海底

. h1 N" O# H4 g9 t) Y3 ?

在大西洋的中部,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西洋海岭。它从冰岛海岸起向南延伸,穿过大西洋南部,直到南

P$ X' T. x+ g
3 D* u1 |, \/ S$ U* z

大西洋

' V2 w* U r7 p' t/ k H& i* k

极洲附近.南北全长达15000千米。海岭走向与大西洋的表面形态基本一致,也略呈"S"型。海岭宽度一般在1500~2000千米,约占大西洋总宽度的1/3。高度一般在200~4000米。海岭的中央地带最高,也最陡峭,山峰距海面只有1500米,有的甚至露出海面成为高峻的岛屿,如亚速尔群岛的山地,从海底升起高出海面 2000多米。沿着大西洋海岭的脊部有一条非常陡峭深邃的大裂谷,深度达 2000米,宽30~40千米,长1000多千米。它是地壳的一个大裂缝。海岭由许多横向断裂带切断,这些断裂带在地貌上表现为一系列海脊和狭窄的线状槽沟。其中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的罗曼在断裂带,全长350千米,深达7864米。是沟通东西两部分大洋底流的主要通道。它把大西洋海岭明显的分为南北两部分。

: j0 N7 e: |/ ~1 j# y

大西洋海岭和洋底高地分割了海底,在其东西两侧各形成了一系列深海海盆。东侧主要有西欧海盆、伊比利亚海盆、加那利海盆、佛得角海盆、几内亚海盆、安哥拉海盆和开普顿海盆。西侧主要有北美海盆,巴西海盆和阿根廷海盆。在大西洋的南部,还有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这些海盆一般深度在5000米左右,中央很宽广,比较平坦,盆地中堆积着大量的深海软泥。在这些海盆之间,又有几条岭脉、高地突起,有的出露水面形成岛屿。如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等。这些海盆约占整个大西洋底面积的1/3。

' @+ ~" m) P ~5 C

大西洋边缘地区的梅底地获十分复杂,有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起(海台)、海底峡谷、水下冲积锥和岛弧海沟带。大陆架面积仅次于太平洋的大陆架面积,为620万平方千米。约占大西洋总面积的8.7%。大陆架宽度变化很大。他几十千米到1000千米不等。如几内亚湾沿岸、巴西高原东段、伊比利亚半岛西侧的大陆架,都很狭窄。一般不超过50千米;而在不列颠群岛周围,包括整个北海地区,以及南美南部巴塔哥尼亚高原以东的大陆架,宽度常达1000千米左右。大西洋的大陆坡,各海域也不相同。沿欧、非洲的陡峻狭窄,沿美洲的较宽较缓。在大西洋海底大陆坡和深海盆之间,分布着一些大陆隆起,较大的有格陵兰一冰岛隆起、冰岛一法罗隆起、布茵克隆起和马尔维纳斯隆起。在格陵兰岛与拉布拉多半岛之间的中大西洋海底峡谷和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刚果河、莱茵河等河流河口附近.分布着一些半锥状的水下冲积锥,规模一般只有数百平方米。此外,大西洋还有两个岛弧海沟带,即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双重岛弧海沟带和南美南端与南极半岛之间的岛弧海沟带。其中大安的列斯岛弧北侧的波多黎各海沟,长达1550千米,宽120千米,深达8648米,是大西洋的最深点。[1]

3 m9 D" v8 n% J/ b

折叠

" [* Q! E8 W' U' M

编辑本段

# E% p8 P) Q7 M8 M2 z1 P! P

印度洋海底

! [% M5 ~+ t& K9 D% m

在印度洋海底中部,分布着"入"字形的中央梅岭。它是由中印度洋海岭、西印度洋海岭和南极一澳大利

; Y7 _4 ~9 s: l
- {$ s( _3 R4 G# K2 C

印度洋

& h: y, J6 _" q

亚海丘组成的,三者在罗德里格斯岛交汇。中印度洋海岭是中央梅岭的北部分支,由一系列岭脊组成,一般高出两侧海盆1300~2500米,个别出面海面形成岛屿,如罗德里格斯岛、阿姆斯特丹岛等。中印度洋海岭向西北叫阿拉伯一印度梅岭,再向西延伸进入亚丁湾,与红海和东非裂谷系统相连。西印度洋海岭是中央海岭的西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附近与中印度洋海岭相连,经爱德华群岛后,称为大西洋一印度洋海丘,与大西洋海岭南端相连。南极一澳大利亚海丘是中央梅岭的东南分支,在阿姆斯特丹岛附近与中印度洋海岭相连。印度洋中央梅岭由一系列平行于中脊轴的岭脊组成,岭脉崎岖错杂,宽度最大的达1500千米,其间还分布着许多横向的断裂带。

1 {+ X* t8 a. R0 ?7 v

"入"字形的中央海岭,把印度洋分为东部、西部和南部三大海域。东郊区域被东印度洋海岭分隔为中印度洋海盆、西澳大利亚海盆和南澳大利亚海盆。这些海盆都比较广阔,海水较深。西部区域海岭交错分布,分隔出一系列海盆,主要有索马里海盆、马斯克林海盆、马达加斯加海盆和厄加勒斯海盆。这些海盆面积较小,海水较浅。南部区域地形较为简单,有克罗泽海盆、大西洋一印度洋海盆和南极东印度洋海盆。这些海盆一般深度为 4500~5000米。

3 A+ l1 o3 {! N4 r( a+ C# I

印度洋周围浅海区域大陆架面积为230万平方千米,约占印度洋总面积4.1%,是四个大洋中大陆架面积最小的一个大洋。而且大陆架普遍比较狭窄,只是在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澳大利亚北部、马来半岛西部和印度半岛西部边缘的大陆架宽度较大一些。大陆坡也不宽,但有一些大陆隆起以及水下冲积锥。主要的大陆隆起有非洲沿岸的厄加勒斯海台、莫桑比克海台、查戈斯拉克代夫海台等。水下冲积锥主要分布在恒河和印度河人海口附近地区。此外,印度洋底还有一个岛弧海沟带,它自安达曼群岛以西,到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以南,是印度一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形成的。其中爪哇海沟长4500千米,深达7729米,是印度洋的最深点。[2]

3 Q% L9 ]4 l1 k5 J$ ^' a

折叠

8 N3 o! |- g5 ?$ R

编辑本段

) x8 A/ {5 J( p- Y

北冰洋海底

& m+ u( d ~$ X. W) q# {' k

在北冰洋中部,横卧着两条海岭,即罗蒙诺索夫海岭和门捷列夫海岭。罗蒙诺索夫海岭略呈西北东南走向,从新西伯利亚群岛起,经北极的中央部分,直达格陵兰海岸。门捷列夫海岭与罗蒙诺索夫海岭大致平行,在东西伯利亚海域符兰格尔岛与加拿大最北端的埃尔斯米尔岛之间,规模比罗蒙诺索夫海岭要小一些。两条海岭把北冰洋海底分为三个海盆,即南森海盆、加拿大海盆和马卡罗夫海盆。其中南森海盆深度5449米,是北冰洋的最深处。

/ d& L6 ^( A! m' O% J

北冰洋海底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陆架非常宽广,总面积达440万平方千米,占北冰洋总面积的33.6%,是世界四个大洋中大陆架面积占大洋总面积比例最大的一个洋。大陆架在北冰洋边缘地区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一侧的东西伯利亚梅、拉普帖夫海、喀拉海、巴伦支海、挪威海以及格陵兰海海域。在大陆架地区,有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沿海岛屿有煤、铁、铜、铅、锌等矿藏。

( V& x* I L7 D- `% k0 W. ]$ {- P
4 V: A0 _7 p# @3 ~9 d" B" G) Q ' V% s; l3 N0 i# y% R5 @ " F4 ^! V3 ]5 y ! Y1 U2 ]) f Q: o/ X) {0 t& g& F+ t- w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恒厚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