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6 _8 ^6 x# C7 e$ r
4 U, K- D0 K5 t; p7 s 7月8日,长江水利委员会继续发布长江中下游干流监利以下江段、洞庭湖湖区、鄱阳湖湖区、水阳江洪水黄色预警。此时,长三角地区暴雨、天文大潮与长江1号洪水即将“会师”,形成“三碰头”严峻局面。连日来,在苏通长江大桥附近的江面上,一群防汛测报的“哨兵”正顶着暴雨大风,抢测徐六泾测流断面高水期水位流量,为防汛救灾提供水文技术支撑。 & l Y! H) h* c4 r( c- S4 }8 w
2 U* m* |3 H l- K6 T0 r$ Q
. i- `6 V: t# e0 ]) [. ~2 @ 在洪水爆发时,水文测站就像是坚守在防汛一线的 “哨兵”,实时记录雨量、流量、流速等水情信息,为长江防汛和应急抢险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5 E: \( m* w" S
+ D ]$ n; q* q0 d m- Q 9 @- L. k4 t4 y+ t/ k
0 Y3 B* N$ H6 h3 s6 r; p " V, q. {: D4 {; f
& q2 @2 H' r- A" ?) X5 b
, Y8 h& v7 e1 ^/ ^- d8 X 1 ]9 N0 C0 g/ e5 _2 `6 k
, h: L) l0 K4 B) m4 L, Z. ]0 | 位于长江下游入海口的国家基本水文站徐六泾站的江中测流平台自动监测着长江水情。资料照片 张静摄 ( c* I. O- Z5 ^' L ~) W
) H. P# n0 v. g
; W8 D5 D- D" {) Y+ | ]1 n- Z% R( N 徐六泾水文站位于长江河口“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咽喉之处,苏通长江大桥上游2公里处,是长江干流最下游的控制站,也是长江口水文要素观测最齐全的国家基本站。 自今年5月长江进入主汛期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工程师们在这里日夜轮值,密切关注着水、雨情变化,及时抢测高水期水位、流量等信息,保证水情24小时连续不间断,及时上报国家防总,为保护长江口上海及长三角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默默坚守。 3 G& n# r4 G" G- E7 h8 M
- U1 B! e! }( {: l $ ~- k/ J; t. C
2020年的这场“大洪水”也把他们拉进了我们的视野。
' E, x9 `5 b, O7 q3 J4 ?
: V7 v- t3 \: B3 k- F, V' d , O# e k% M; `
/ ]+ S1 A1 D6 g4 q% b+ \% A; w% H
. E+ G& G; z+ A' d5 e
% `4 s. K; p Y+ P* q( f9 r+ { 7 {9 U7 P& d. n/ v- v
0 E& ^( t1 `- |- \4 z
& u4 f* `3 H7 \( R2 [' F
: ~- ^: ]1 z# Z1 h1 I4 ]. n$ U! W8 j + H2 m) {0 y$ t% L
2 L: c0 N$ G1 ~$ ~) T 水文测员抢测高水期水位流量及水样。刘以白摄 4 M: W! X. |4 Q5 }9 h$ p
* a! j3 W- n) D* h! \* Y 9 {) u$ b) M5 `2 U* ^
观水测潮,服务长江口综合治理
4 e8 j/ Q N* z# ] 1 Q4 Q g8 G( d- }
* `" K6 [7 F: z! r$ \! K
万里长江,浩浩汤汤,宛如一条巨龙,托举起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千百年来,充沛的水流挟带着巨量泥沙,在长江入海口沉积,孕育了富饶广阔的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龙头”所在。
6 j! J/ l; @% l% D. Y8 J 0 |: }& C" E3 m4 P" O* j4 m
% | [8 c8 W ]- T9 j 长江口自江苏江阴鹅鼻嘴起到入海口,长约232公里,平面形态为喇叭形,呈“三级分叉、四口入海”的河势格局。与上游不同,为潮汐河段,受长江泾流和海洋潮汐的双重影响,水流动力条件极其复杂,河势不稳定,河道淤浅多变,沿江水患灾害时有发生。 4 {" M, D9 L6 G6 j/ H: V
5 R6 x' `: k- s F
7 t. b* k8 h/ t" }- u! ]
2 \- k. n6 j! W5 s! \& N
; n; h/ e: V" {+ w b ( E( \* {# U f2 h, V
货船行驶在广阔的长江口河段上。陈仲原摄
: D$ Q0 Q0 \) ^$ E, z! M5 o * Z& @" V1 Q' `4 n
& t X) ^/ Y7 s% n+ J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长江口综合规划和治理工作。为让长江黄金水道充分发挥作用,1979年5月,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江苏太仓浏河镇设立了长江河口实验站(现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对这里的复杂水情进行监测,为实施长江口综合治理系统地收集水文、河道基本资料。自此,在奔腾长江与广阔东海的相拥之处,一群水文人开启了逐浪而行、观水测潮、把脉长江的峥嵘岁月。
% d0 T' C- `. r0 { ' @% M' N# f* {3 F( K7 t3 q
% |! k3 l2 V% a
. t. i3 n4 J( i3 \! F' a+ A' x : X" A8 N: w$ b) J; V
4 N3 ?6 V2 o4 s+ L3 e9 o" v* \
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分流鱼嘴。长江口航道管理局供图
* G+ u4 Q! s. I" F4 N5 E
$ t) _! n) a- g' j p7 ?$ s
) r* A( Z8 r1 i9 Q6 ^. l. Z$ ?6 s . A/ P. u& ]( u0 W8 k4 J6 e4 T
/ T( r1 g) q5 _. h) K" K/ d
: N, G9 A% Z- e8 Q+ x. P - t# G7 M/ x8 E+ H7 C: D2 s
! p7 l* `$ t5 K* A' j& _4 ], o) u
1 B2 h, l( u4 P; f* ], v9 N & o9 K6 L% w& _0 n& W7 p! s6 U7 m
# C+ ~6 G* i# U9 e1 z! `
/ t" m: ?0 I9 C* [1 i$ K 1984年,位于江苏太仓浏河镇的长江河口实验站。 7 x( A' T& {% t4 v2 n) o. F) [" T
# n, e! I# C" M# g+ ~" k # B, |9 F1 D1 L0 W
自力更生,逐步发展壮大
& k: X+ ~ z# O) q* q
$ e3 C, {3 k% k5 @, y$ b! e ; |; B( s2 q" W5 d$ [' L5 N$ Q, y! M
1981年,停测已久的徐六泾水位站恢复设立,开始观测水位。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水位均是靠人工观测,一次完整的涨落潮昼夜观测至少在50次以上,工作量极大。直到1983年,长江委水文局研制出第一台压力式水位自记仪,才逐渐使人工水位观测被自动化仪器替代。此后,长江口水文人又陆续开始了长江口全潮水文测验、江阴至长江口长程水道地形测量和泥沙和水化分析,长江口水文河道地形水质等综合监测逐渐迈入了正轨。
5 ?+ T1 k( l* i5 u: Y 5 V$ D. U+ U& y6 A/ o/ V, B0 @
! t5 c1 n; G3 h* N' X
1983年10月,水利电力部首次下达在长江口徐六泾、青龙港、三条港等处进行同步全潮观测任务,收集长江口不同潮型的流量、泥沙、含盐度等变化资料。当时,采用的是在上游河流上简单易行的多船锚定法,然而该方法在长江口河段明显“水土不服”,出动测员410人,测轮20艘,效率低下,不仅测流困难,还十分耗时,测验的成果质量也难以保证。泥沙水化更是艰巨的体力活,仅测流的水样箱就多达几百箱,全靠测员手抬肩扛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
5 J3 Y4 E$ j( T/ J
( N3 {6 Z3 F. Y% M. |
7 [6 Q$ E; H: K- }/ z: \. s
: V5 Z2 O( L' k9 c5 ]/ S / ?, s g0 [$ r' F7 P/ L* Y
* O/ G- ]" t/ e4 }
1983年,开展长江口首次全潮水文测验。 ! Q% M- q) G! Z% s
) L3 z$ P, s# K8 X4 G. F
" _) g7 W# u+ X* d5 e- e5 H' U5 h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长江口水文人也没有退缩,他们积极投入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观测手段由人工逐步发展到浮子、压力、气界等自记、存贮和传输自动化。逐步提升了水文观测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大力建设观测基础设施,相继增设了杨林、六滧、连兴港、崇明洲头、共青圩、灵甸港水位站,完成了长江口200余公里的河道测绘任务,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发展壮大起来。
: Z5 T, ^. A2 |- o3 F
! b3 v% i( O. j$ r) P! M7 @ 2 o/ L; m' B0 ^# a. }
( V0 M* u+ Y1 ]$ D3 v5 H& d! m9 m
$ b7 {% J/ ?) l& H9 M1 l
; ], s- z5 l) @8 @$ B 90年代为长江口综合治理需要引进当时先进的水文观测设备。
; b) J$ T. w- H k$ `" [0 C# X
7 `( W8 K6 Q3 {( ? 1 a6 t0 T% F! S& y
科技立局,实现跨越发展
8 l* D ^% I: ^2 U9 b! ^+ o, ] 9 B$ C' w& b0 k2 f( ?
; B( t/ h& H- \ 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渴求进步的长江口水文人把目光紧紧盯住世界水文发展的最前沿,于是ADCP等先进仪器进入了他们的视野,1991年引进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观测仪器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和542微波定位仪,作为“王牌”武器,在后续的流域防汛测报和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z" ?9 w J. a6 C6 }& _" k
* o+ `$ y6 v9 k/ ^2 R6 t+ X 0 X7 {- f% \& l! Z
. M/ X' M2 F! c4 P6 K# W# J' V5 p5 W6 J . v+ V/ H+ A( g$ y' }! }
$ _* i5 G+ ~ v* H. w 1991年,运用542微波定位仪进行测量。资料图片
' Q& ?( v$ i& O3 A ( A$ T; V4 M1 B- s6 c3 x2 B) x
1 j f7 E' H5 m; m% o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首次应用ADCP测出洪峰流量在长江口消落过程。1999年,为上海洋山深水港建设进行前期可研论证,成功运用ADCP在水深达90米的洋山港水域进行了水文勘察。但是引进新仪器、新设备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长江口水文人付出的努力只有自己知道,这里还有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 F$ q: o2 B1 c" s ?" |
( g% X# O i/ f; u
7 J5 x/ j! s c! B( t; E2 v' E0 a5 j 1991年6月,从美国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水文测流仪器ADCP,大家打开随机附带的说明书及技术文件,顿时傻眼了,原来上面密密麻麻的技术名词与他们此前所学完全不同。ADCP全称为多普勒剖面流速仪,是由美国生产的用于海洋及河口地区测流速的关键仪器,它只需在船上沿着河道走一圈,就能实时显现所到之处的各项水文数据,并自动记录、自动储存、自动处理,较传统的流速仪是革命性的跨越。美方专家对ADCP进行了为期5天总费用4000美元的现场安装调试和技术培训。长江口水文人破天荒地买来了录像机,像追星族一般录制下美国专家的一举一动。送走美方专家后,长江口水文人历时一个月对这台ADCP进行适应性开发,完成了最初的编程。1992年10月,ADCP比测成果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验收,成为全国第一家全面掌握ADCP测流技术的单位。
0 k& D% b2 t) b" c( E! p
% U) o y& |0 d M6 Z
& H9 r, I$ j5 x' k7 p' d + D- j) R' R" f0 R
! ]8 P U8 ]+ p* E: B . e* l" [' u$ Y ?) I( d
1992年,运用国内第一台ADCP测流。资料图片
0 M e( J8 i$ L, c( W6 f, \2 C3 T 0 _* X. l- Z" [ m* W$ f
+ Y$ D2 D; l" V4 K1 r
% _1 a* h' j8 f3 u+ W1 m. h
! O3 W5 a1 o# r& x Q ! V% ?: a0 r. @0 C8 b3 |- C
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及堆场。上海洋山深水港建设指挥部供图 " s! F1 d5 W8 V% r! e' X
3 }# i: _7 t5 I% ] 4 Z! A; j" a8 s) }5 v" w1 @. e
1994年,长江河口实验站正式更名为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延续技术立局思路,引进世界顶尖的测量仪器,如多波束、侧扫声呐、OBS等,不断开拓领域,壮大技术实力,逐步形成了水文测验、河道测绘、水质监测与工程安全监测四大专业优势。 ' H8 z+ @1 Z: R3 [
! L" x9 Z1 W% l% Y0 W5 ^: {
* W- f1 k8 J, W2 r Y! @' u + d/ i8 V. E: a) K, D B1 v, I
2 N. P! ~4 @5 J' _, W. }; U1 E
. |% H4 w+ Y, ^* u& s# C+ X 水质检测分析。张静摄
. u5 l3 s1 _/ ?- g& `4 j$ F2 J 4 e8 O- [# S) ?2 y( Y" N2 s
6 ^, \2 j- M1 Q! P P
3 O1 R1 [: l, A" i; \( {( {
3 a; G$ Y) _* y5 U, v7 W ; _5 g1 D+ [: E/ a- d+ L+ }
长江口河道地形测量。徐昕摄
0 `, M9 N0 R7 j1 b |; J 5 S5 j( j# F& M! T1 |- ~ L
7 m `9 d' c z. B5 \! M 2005年,徐六泾潮流量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建成,填补了国内河口潮流全天候实时监测的空白。2012年,又增加了60余项水质参数的自动化监测。如今,徐六泾水文站全天候自动化水文水质监测信息已与水利部、生态环境部、交通部等部委相关单位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为长江口地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航运安全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 E* o+ h* D" J- H7 x ! d8 N3 x9 V5 n$ j
7 n6 Y8 ]; ]2 q3 O2 Q9 I' @) |
, q3 U) d1 s& u
: C+ A. C* f* n6 M, I$ A% P
$ r1 p% V1 h, \" x) Q: F7 \6 I4 W 2007年5月,从江苏太仓整体搬迁至上海浦东。航拍资料
& C& }! l5 Q4 C/ S8 h6 g' B . D4 }. n. x* j1 K Y& K) Z
& w! }* ^' o2 j" s
逐浪而行,服务长江经济带
) N' [+ K5 N- E, W5 a9 `$ t / F# o' M4 r `5 U1 W
1 b' ]( b/ J# i/ X" B
2007年,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从江苏太仓搬迁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大上海,如同长江口的潮起潮落,当年的“长江河口实验站”的业务领域也随着水文现代化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融入更多新的职能:负责长江干流江阴以下及长江口地区水文工作规划、建设和管理水文、河道、水环境监测站网;水文、河道、水质基本资料收集及分析整编;重大突发水污染、水生态事件的水文应急监测;收集防汛抗旱的水文及相关信息,发布水情情报;水文水资源调査评价、河势演变分析、水环境评价;参与辖区内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设计,参与编制水资源公报、泥沙公报。
- y& F% t; _; D* I) H: g
, c! ] A. c, c; j" [! Y( R8 h' I
% s% X w0 s& Z: r! o ; m& l: l% r* l7 p+ M
' @1 F, E, n. Y/ m# R. R$ l4 r5 e
) J2 W1 |, n A3 H' ]2 ~/ m 长江水文浏河码头。
+ w' w0 p3 j) [3 M; b
8 u5 e& s+ [9 r1 W; d
3 W3 `- F" d+ w% G- L6 e) |2 r, S' C 2016年9月,国务院《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长江口水文人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基础水文测绘服务及科研攻关,先后荣获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航海科技进步一等奖、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优秀测绘工程金奖、白金奖等省部级奖二十余项。
8 G8 L; T ~0 G C6 t! R6 G5 }
4 r K' W; E) p) p4 W
5 F) B" Z# Z- m9 E1 r( [6 | 1 \" K! N: \- Q% v5 ?
" q" F0 ^. V& i6 y
. y& }4 z" U9 P( d6 ]! Q7 | 长江堤防安全监测 。 6 Z) O/ }2 X; @$ B& O$ p f% l9 E
5 C$ k9 A1 t2 j6 H# T# \
+ _) e% r2 e3 j! U' O/ Q( @/ v
* r& Q% H- P9 n3 f4 ?+ n) i
' D8 S9 l) g: \ 2 o; k1 t) D& `2 v' c
利用侧扫声纳进行水文应急监测。 3 J7 v3 m7 h$ n
, I$ a$ w/ ]8 d. u0 F / j8 G$ p2 z" u) g& N
在多次事故监测、应急抢险、水体污染等突发水灾害事件中,长江口水文人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抢测一手资料,为防汛抢险救灾处置提供依据。2020年5月7日夜里,长江口水域发生集装箱落水事件,长江口水文人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成立应急测量队携带双频侧扫声呐系统,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扫测了航道和锚地水域,获取了水下疑似沉箱影像和位置信息,为事故水域的航道恢复通航发挥了重要作用。 ( f, t+ Z+ p# |& R; K5 \
8 C9 {, [% w5 O0 [( K, ]0 n0 U' ? . P; A- t& `& q9 B
他们还积极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参与三峡、长江口深水航道、洋山深水港、上海青草沙水库、苏通长江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们的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大河,更沿着“一带一路”走出了国门。 7 q) P& ]! T: a" W; E0 w" t
# D2 Q- i& T. i5 }% ?1 ]9 c- Q, ]* N* t' v; x
& D4 L( d4 u2 a
上海青草沙水库龙口围堰合龙监测。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供图 . j( {- ~* i& t6 a
0 C# K! g3 B+ i, n4 S) [' g7 n
9 m0 A% L! U5 G* A 不忘初心,守护江河安澜 - n3 a0 o) A: H& I( K8 }" q! P
6 X" Q2 _' c1 R o3 U! v
8 }$ s" i# h- n% }2 v. ] 近年来,长江沿江各地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黄金水道绿色发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生态画卷正在铺展。长江口水文人积极参与长江干流河道建设项目专项核查、入河排污口治理、水生态修复,海洋环境调查,共抓长江大保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 C! z$ N+ Q6 M8 |' E3 G; |' F" H
4 z" U. @! |8 k3 K, o ' w1 |3 Q2 d" `/ z
2018年5月,长江口水文人首次承担了上海市近海海洋综合调查,范围涵盖杭州湾北岸、洋山港港区内及岛屿附近、长江口外海域,最远的观测点位于离岸160余公里,共布设12个定点、52个大面观测点和2条ADCP走航断面,包括海洋水文、水质、沉积物、气象、波浪海况等五大类50余项参数,弥补了上海近海海域缺乏海洋水文定期、系统的监测资料缺失。同年,承担了上海市嘉定、金山、松江区县总计1864 条河(湖)水质监测任务,为上海市中小河湖治理,实现绿色发展做出了贡献。 % w' Q z! g, D. v) x& K9 o
7 B4 u+ u: e+ w$ Q6 S. _+ F# C
5 @' S* J5 e. o
% ^& _: t1 F' P L9 K2 ~
长江岸线监测。 5 e# f0 |) Y3 q
b% I5 k9 ]- B8 e8 U
! X1 B: A/ i7 c$ J( J9 Q- l
! T e, h9 e9 U- k$ I) P
取长江水样进行检测分析。 & E( \, k! p( D9 v: n' m. h2 N, Y
: `# s3 @. G9 j" {) s
2 B$ {$ H' j& y 在改革、创新、发展的水文现代化之路上,长江口水文人精益求精,砥砺前行。先后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水利系统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全江集体一等功、全国水利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等光荣称号。治水尖兵,逐梦长江。新时代奋进勃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长江口水文事业风帆正劲,长江口水文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方针为指引,把“科学、求实、创新、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融入到对长江水文事业的无限热爱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守卫江河安澜耳目尖兵。(陈松平、张静) / p' |( Z! ?' ^- `3 }% D! u
, x$ C" ]7 Y& U+ v: X) s 9 B# a( J( W) o2 _
举报/反馈
: B" A8 h8 w4 T8 c ! [! D! N1 S9 k1 B& U- ]1 Q. t3 P
& ~" O3 w* [+ _) T, d
: m& c8 m, h; b6 B% b3 s! Z* j) U- P/ l* u
9 d; J6 K! D9 l7 ~: U. N% F( W,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