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防汛抗洪|预报更精准,抢险更及时——科技“利器”提升一线防汛救灾硬实力 - 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cp

[复制链接]
0 I5 ]1 U1 y8 k: y1 t

新华社长沙7月4日电 题:预报更精准,抢险更及时——科技“利器”提升一线防汛救灾硬实力

5 f5 Z( h/ u) N% a0 ^' _( G" i) I$ `

新华社记者

! q2 w: l" C6 M* \$ C a

连日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洪涝灾害。在防汛抗洪一线,不仅有大量救援人员奋战的身影,也有许多“硬核”科技装备在发挥作用。在这些防汛“利器”的加持下,预报预测、巡险查险、抢险救灾的质效均大大提升,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好保障。

* p* F! j, n2 _- g( w, E3 v- h

“黑科技”高效精准预测 助力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4 _( E9 U F; v: G5 i1 J2 p, o* W' A

实现精准高效的气象、水文预测,及早进行预警,是筑牢防汛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

% T/ _1 ?% h4 R+ ?" N& t# t* z

地处湘西山区的浦市水文站,是一个河道跨度476米的大河站。如此大跨度的河段,以往只能采用测流缆道悬挂转子流速仪测量洪水流量,至少需要3个人操作,1个多小时才能完成一次流量测验。洪水汹涌时,测流设备还容易受到河面漂浮物冲击,操作难度非常大。

# F+ ?: ^* _* q( W5 c

“今年汛期,我们采用无人机搭载雷达波流速仪进行流量测验,1个人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浦市水文站工作人员向恒对记者说,通过全自动航行模式,无人机悬停在水面上方10米即可实现“一键稳定测流”,精度高、效率高。

- @. M. A* {1 ?( m" l7 c

图为湖南省水文中心水情会商中心。(湖南省水文中心供图)

. |6 u) t; b$ z1 w; R, p

“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各类预报模型参数,应用水利测雨雷达、‘水文智慧大脑’,有效提高了预报精度。”湖南省水文中心水情与信息化部部长江冬青说,在本轮洪水发生初期,水文部门提前18小时精准预报资江邵阳站洪峰水位,与实际水位仅相差7厘米,为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提供重要支撑。

" x; |5 z4 n, D# ~" O: `5 L; l

湖南岳阳水文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应急测流。(湖南省水文中心供图)

+ X' k6 r: d% u2 w3 E3 B

在安徽省无为市,气象部门利用相控阵雷达等新技术,让气象预测更加高效。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仅需6分钟就能为预报员提供更为精细化的雷达产品数据,提高了天气过程监测预警准确度、灵敏度。无为市气象局还建立气象灾害电话叫应平台,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所有责任人,明显加快了防灾速度。

, T4 k% L8 ?9 j& o( R/ C, d5 |+ P

给大堤做“CT” 巡险查险更加“耳聪目明”

% Q+ H- M9 q2 t9 {

最近,江西多地连续暴雨,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堤坝承压明显。6月30日,在广昌县甘竹镇的堤坝上,一场针对堤坝的“CT”检测正在进行中。

1 e) \2 A- t# Y" g/ F1 L

工作现场,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的技术团队利用探地雷达、双分布式三维电阻率成像系统,通过电缆将钉入堤坡土体内的钢钎(电极)连接起来。

# m+ P3 z8 i' {' g( x, [( m

“这些是金属电极,我们根据需要布设好电极后,就能给堤坝做‘CT’了。”团队负责人王烁介绍,通过电阻率曲线成像,可以“透视”坝体结构,快速判断堤坝是否存在空洞、裂缝、土层松散、管涌、渗流等安全隐患。此前,巡查人员主要靠经验判断堤坝是否稳固,如今科技手段让这项工作更为高效可靠。

) Q# a I5 @. r

7月1日,地处洞庭湖畔的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高洪压境。

6 @. o7 p I- Y/ k! K; x% w H

在资阳区沙头镇资江甘溪港航标站段,技术人员沿着堤岸在水下布设光纤堤坝险情探测仪。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宋翱告诉记者,当堤坝发生管涌时,入水点会在水下形成声波信号,一旦感知到声波信号,通过回传的光信号和岸上的设备解调,加上已有的算法,可探测管涌入水口位置等情况。

3 _8 b6 t% d/ n

资阳区应急管理局政工室主任孙扬说,从传统巡堤到科技巡堤,查险精度得到提升,巡险查险变得更加“耳聪目明”。

@8 K3 P, @/ W

机器取代人工 抢险“神器”大显身手

/ Z9 g5 Z* ~. |8 W

近日,湖南省平江县遭遇特大洪水袭击,城区大面积被淹,多处山体滑坡,道路和桥梁中断。

6 Z p$ l2 k: }; X0 r- ^6 n

7月3日,在平江县安定镇大桥村10千伏思秋线杨树桥支线抢修现场,国网岳阳供电公司的抢修突击队队员彭讲书操作无人机牵引绳,开展跨河放线工作。“过去需要人工涉河作业,至少要1小时才能完成放线作业,现在通过无人机,5分钟就能搞定。”

: z1 Z2 l" S! Z, J

图为7月3日拍摄的平江县安定镇大桥村10千伏思秋线杨树桥支线抢修现场。(国网岳阳供电公司供图)

7 u; F% t/ C* |/ M

记者了解到,在平江抗洪抢险中,国网岳阳供电公司紧急调配无人机25台,首次在岳阳地区将无人机放线运用到低压抢修中,完成了10千伏思秋线、长邵线、宝时线的无人机跨河放线作业,原来需要3天才能完成的抢修任务,仅用12小时就做到线路全面架通。

- c' F# [* \5 u- w9 u( n/ `* _

7月3日凌晨1点,中国安能的救援力量抵达受灾严重的平江后,迅速在城区多个受淹区域展开排涝抢险任务。扬程高、排水量大、智能化……一款新型的“龙吸水”排涝车很快布置到位。这台排涝设备体积不大、能量却很大,每小时最大可排3000立方米积水,而传统排涝机器1小时只能抽50多立方米。

l% }3 U8 m* U& V. b

7月3日,在平江县金财花园小区,中国安能的救援队员在地下车库进行排涝工作。新华社记者陈思汗 摄

$ E j7 b- m' Q) b% w \! x' f8 S ~

“它还有一个显著优点,能够深入狭窄区域抽排积水。”中国安能长沙救援基地的工作人员易材杰告诉记者,此次平江大量地下车库受淹严重,这款排涝车着实派上了大用场。

* M* W9 I2 m: x- [

“龙吸水”、动力舟桥、无人艇……在各地的抗洪抢险中,众多科技“利器”被运用到一线,让我们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有了更足的底气。

+ k1 q8 ~1 z3 a' a 0 d+ D+ `7 |3 {/ P( p9 c4 ? 6 R; v9 C% y3 Z3 A8 \0 N & C" g8 P+ X5 E( T7 D T, |- Y0 G$ r8 s3 C% Z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魏辉兵
活跃在2025-1-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