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8 c. J7 Y n, I7 k 原标题:1970年美苏两国核潜艇相撞事件 差点地球就没了 + ]( s- i- k2 |* T4 p
: c0 N7 i6 K* Q: t* M8 A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监视苏联,曾派潜艇长期潜伏苏联东大门外的太平洋。据当年参与潜伏的艇员杜恩今年4月24日在美国《卡萨格兰德峡谷报》披露,1970年,美军秘密潜伏的核潜艇突然与苏联核潜艇相撞,不得不逃回太平洋舰队总部“疗伤”。 4 o2 |0 B3 _! Q7 j X7 {7 M
! k; `9 m" I E) @8 D( I6 x$ b5 T
美国潜艇秘密潜伏 9 B: E, o4 ~' i/ I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监视苏联,下令海军派出潜艇长期潜伏苏联东大门外。一旦需要,美军潜艇随时可以向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经过仔细侦察,美军发现苏联在其东部勘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设立了大型海军基地,经常有潜艇出没。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认为,如果苏联对美国有重大军事行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必出现异常。因此,太平洋舰队应派潜艇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沿海不远处潜伏监视。杜恩透露说,起初,美国海军潜伏的是常规潜艇。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研制成功世界第一艘核潜艇。太平洋舰队开始派核潜艇在苏联东大门外进行长年累月的秘密活动。 6 E5 u( E. e; Y5 Z
杜恩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海军服役的。1958年,21岁的他开始进行秘密潜伏任务培训。杜恩回忆说,特训十分辛苦。由于潜艇长期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艇员各方面,包括身体和心理几大方面的素质要求很高,在训练期间,必须通过心理测试、压力测试和从大约30米深的潜水塔“吹泡”上浮求生等高难度科目。潜伏潜艇随时可能出现意外。如果潜艇下潜太深,巨大海水压力很可能使潜艇发生爆炸。
3 I4 v1 ?/ R% ] “虾虎鱼”跟踪苏军潜艇 3 g7 s: ?! v& C* p6 @7 U: M# ]
杜恩执行跟踪任务的第一艘潜艇是常规动力的快速攻击型“虾虎鱼”号。该艇执行任务期间,每名艇员不仅要熟练掌握自己的工作流程,还要熟悉其他艇员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艇员。艇员们知道,一旦潜艇出事,反应时间很可能只有几秒。那时,“全能”舰员甚至可以拯救整个潜艇。为此,杜恩整整花了半年多时间,才初步了解其他
& S, r" n$ U9 C1 s4 o4 e+ \ 艇员的工作特性。 + H/ `' c e }* ]( a) l o! k
他回忆说,“虾虎鱼”潜艇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沿海跟踪苏军潜艇时,曾使用地图和“罗兰”导航系统。其中,“罗兰”系统可以根据沿岸3个以上苏军低频无线电发射机发射信号的间隔,把苏军水下潜艇的具体位置精确测到16~26公里范围。
3 Y) \. x" D( Z& g# S 杜恩透露说,美苏虽然处于冷战阶段,然而,每当美军潜艇跟踪苏军潜艇,大家心里并不把苏军潜艇艇员看作是敌人,而是看作不得不执行任务的“兄弟艇员”。
' V) Z, G. v' |7 J1 B 新型核潜艇出动
0 j! W& `( N0 c& x! p 杜恩在参加西北太平洋秘密行动中,还曾乘坐另外两艘常规潜艇和两艘核动力攻击型潜艇。其中,1969年12月,他调到新部署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隆头鱼”号执行秘密监视任务。 4 x/ c4 B) H, h9 U* M
杜恩回忆说,该艇可在大约300米深的水下以25节的速度行驶,每次水下执行任务可达数月。他是“隆头鱼”核潜艇的导航员,使用极为先进的卫星跟踪系统探测和监视苏军潜艇在西北太平洋的秘密活动。然而,该艇长期潜伏水下,淡水十分缺乏,不得不从海水中提取淡水,甚至用海水制造氧气。该艇内部到处是作战系统,显得十分拥挤。“隆头鱼”核潜艇床铺不够。有时,一名艇员值班观察,另一名艇员就在其床铺休息。 $ v# {1 b- e: E' L# G. P% h. T" V
两艘核潜艇相撞 0 V# E0 U* u" \7 H& F
1970年6月23日,“隆头鱼”刚在苏联东大门外水下执行秘密任务两周,就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西部大约22公里海域水下发现苏军回声-2级新型巡航导弹核潜艇。苏军第一艘回声-2级核潜艇于1962年开始建造,水下排水量为6000吨,可在20分钟内发射8枚巡航导弹打击美军航母作战群。当时,那艘新建的回声-2级核潜艇正在水下试航,做着前后行驶、急转弯和下潜等动作。“隆头鱼”紧跟其后,监视其一举一动。 / {2 X2 n# l: K; O' j D l0 c
“隆头鱼”整整跟踪了一天,终于出事。6月24日下午2时许,“隆头鱼”声呐兵突然发现回声-2核潜艇失踪。那时,杜恩刚完成观察躺床休息。突然,外面传来剧烈的金属撞击声,他被一股神秘力量扔到了床铺角落里。杜恩立即光着脚丫和上身跑到控制室。报告很快出来:苏军核潜艇撞上了“隆头鱼”潜望塔,撞裂了“隆头鱼”顶部舱盖。海水涌进了潜望塔通道!艇长知道如果“隆头鱼”继续待在那儿,有可能沉没,也可能被迫浮出海面。他急忙下令“隆头鱼”下潜到水下大约300米深的地方掉头南撤。
/ e( r( y$ g$ O! j “隆头鱼”行驶数天后,终于抵达太平洋舰队总部――夏威夷珍珠港。“隆头鱼”虽然晚上9时许抵达,但直到次日凌晨1时才被允许上浮水面。原来,太平洋舰队不想让人发现这艘核潜艇受到损害,不想暴露其绝密行动。“隆头鱼”上浮水面时,艇员们发现了苏军核潜艇螺旋桨撞入潜望塔的碎片。 0 D7 N4 J- X4 s
美军太平洋舰队特地派出两艘驱逐舰护在“隆头鱼”两旁,以免引起苏军间谍卫星等侦察系统的注意。同时,“隆头鱼”损坏的潜望塔也包上了防水油布。美国海军情报官对艇员们统一口径说:“隆头鱼”撞上了冰山!要求该艇所有艇员对此次相撞事件不得对外透露任何风声。3周后,潜望塔修好。“隆头鱼”又驶回苏联东大门外,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继续对苏军潜艇活动进行监视和跟踪。
2 r8 i, ?) f( U# t 据“隆头鱼”声呐兵说,根据探测到的声音,苏军核潜艇相撞后很可能下沉解体。杜恩担心苏军核潜艇130名艇员很可能一同葬身海底,恐惧袭上心头。2006年夏,访问俄罗斯的杜恩终于知道,当年的苏军核潜艇受伤后曾下沉,但艇长下令采取紧急措施上浮,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 @+ g! W6 Z8 L* d. q 编号为SS-567的“虾虎鱼”号潜艇全长90米左右,宽约8米,1952年11月服役于太平洋舰队。其水下排水量只有2700吨,能够很隐蔽地潜伏苏联沿海水下进行侦察。该艇水下航速只有18节,一旦遭到苏军反潜飞机和战舰追杀,难以快速逃命。“虾虎鱼”在水下100多米深的海域以5~6节速度缓慢行驶,每天必须两次上浮潜望镜深度换气。
5 x) ^) G2 X* _1 a7 f- ?' a; H “隆头鱼”核潜艇编号为SSN-639,1968年8月才服役,全长大约90米,宽约9米,水下排水量只有4600多吨,水下最大航速为25节,人员编制为108人,配备了Mk-48鱼雷、Mk-57深水水雷和“鱼叉”反舰导弹等武器,拥有雷达和声呐等探测系统。“隆头鱼”保密性极强,任何艇员决不允许向家庭成员或朋友透露其任何细节,包括具体位置和工作性质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J7 ?/ a1 B# R
% Q) L! {9 b4 a 责任编辑: 2 \/ h8 U! W0 v t$ n" E1 \& u
3 a1 g. W# V+ b# o3 ^2 ^
, v m0 h. s/ X
7 v; w- v* O7 r: U! g; I; o+ i5 L6 x: O" w% u$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