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雄:世界上任何潜艇的声纳和白鱀豚、江豚的声纳相比,都太落伍了!

[复制链接]
1 i/ F* O% r6 L2 h! G: y+ X

原标题:王克雄:世界上任何潜艇的声纳和白鱀豚、江豚的声纳相比,都太落伍了!

9 Z1 q. {" B9 \$ W; u1 P0 k/ h9 H' i1 W3 V/ Z; r 6 J" ]3 F4 q [3 [6 w2 ~/ m8 ~ 8 W y. i A1 F+ U

近日,由东湖高新区管委会指导,天使翼主办的“2019光谷科创赋能成果转化·追光演讲”活动已圆满落幕。活动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给我们带来《走进长江江豚和中华白海豚的声世界》的“追光”演讲,以下内容是由王克雄的演讲文字速录整理,略有删减。

* I: |3 r2 o0 h# m" w7 Z9 r/ B8 K; M+ c

王克雄团队主要研究长江江豚和中华白海豚声学,以及生态、繁殖、遗传等。

/ s, G* Z4 r. k! e; @, _& M

保护水生物物种并不只有基础的研究工作,实际上跟科学技术还有应用结合的领域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研究工作需要大量的仪器设备,从事水生物研究40年,这么多年所用的很多研究仪器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很可惜!——王克雄

' R+ O7 s6 P# c' J

有历史的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

( ]1 V ?* N1 o _9 R* I/ y" `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实际上是一个公益机构,成立的比较早,96年成立,当时我们国家的长江里面的国宝就是白鱀豚,那时候数量较多,国家经济不是很发达,用来投入保护白鱀豚的物种和保护长江环境的资金非常有限。当时武汉报上去的有三家基金会,一家是我们白鱀豚保护基金会,还有一家是陈伯华汉剧基金会,还有一家是中山舰基金会,经正式批准同意的就是我们的百鱀豚基金会。

) o( U. A$ t# j9 r# @ , ]6 _" a% i% D5 N" p0 d+ M

基金会做的主要事情一个是计划长江沿线建50所长江江豚保护示范学校,不是新建学校,是利用现有学校在校园里修一个比较大的江豚雕塑。二是设置一教室,展示江豚和长江生物生活的视频。基金会和武汉一家外墙的壁画合作,绘制和江豚、长江有关的壁画。

( U$ q3 Z8 l: i7 l3 h6 G! Y+ m

白鱀豚在长江里生活了2500万年

$ ^* R" a, n5 p; v$ k: c6 E/ m

很多人不太知道白鱀豚曾是长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种,它生活在长江有多少年呢?有2500万年。可惜白鱀豚还没被大家所熟悉就已经消亡了,我是84年参加工作,当时白鱀豚数量还有400头,后来慢慢下降不到100头。

# S+ {, {+ a# b! `, `

我们2006年做了一次规模非常大的考察,七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这个工作,考察将近40天,从宜昌到上海,然后从上海回到宜昌,没有看到白鱀豚。上岸时,一位德国的女科学家难过地说:“我们现在从船上到岸上就一步,但这一步很可能终结了百鱀豚2500万年长江里的生活历史。”

5 s% S. e6 B: w( d3 Q0 h+ I

小江豚每天吃奶上百次,每次吃奶几秒钟

1 V7 z; l( U1 ^, H! Z

2019年9月2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白鱀豚馆一头新生雌性小江豚F9C满百天。这是人工环境中出生并成活的第4头长江江豚,也是全人工环境中首次成功繁育的第二代长江江豚。(来源:湖北新闻)

y4 u( n4 F) a9 p 4 {; A: h; r0 H8 l9 z

2019年6月11日,科技人员观察确认胎儿尾叶末梢露出,随即启动江豚分娩和母幼行为建立技术预案,整个分娩过程非常顺利,分娩时长约150分钟。

; r5 G* R% f* s* D0 {6 [1 e, n& ^; _( t

母幼关系能否成功建立是小江豚出生后面临的第一关。如果分娩后的一段时间内,良好的母幼关系不能及时正常建立,会导致母豚不哺乳或幼豚不摄乳,严重时极可能会导致新生幼豚因体力不支而夭折。

. D! d# n3 W: F; f4 l c* ~ 9 H) P( ]* u" b4 a8 [9 [" {

得益于有效的环境营造和妊娠期间的母性激发训练,个性谨慎的福久和新生小豚F9C的母幼关系建立总体上非常顺利,F9C平安度过了生命中最关键的前100天。福久生产后,营养需求越来越大,科技人员继续采用饵料营养辅助技术确保其每天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摄入以及充沛的奶水供应。满月之后的小江豚F9C行为越来越丰富,开始表现出含鱼、吐水、追逐活鱼等嬉戏行为。

& L3 o2 q* c0 S ?" X- X

长江江豚它起源于海洋,趁着海水回涨时随着海水进到长江里,海水慢慢退去,它就一直留在长江里。长江江豚在江里面生活了大概20万年。中华白海豚,是我们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分布的范围更广一些,从福建的厦门那边到广东、广西甚至海南都有分。

; q/ i6 o1 ~1 z

我们现在的精力主要在长江江豚的保护。江豚探测接收它的回声是非常灵敏。比如一头刚生下来的小海豚,他是立起来出水的,这是一种行为的净化,长江里面浪头比较高,刚出生时它眼睛看不见,老往障碍物上撞,出生四个小时后,他的声纳功能马上恢复。母豚和幼豚交流主要靠声纳。

: I$ }$ c' C1 n. |

小江豚出生后吃奶的频率非常高,每天需要喂上百次,而每次吃奶才几秒,他吃奶要吃三个月,第四个月到六个月小江豚会吃一些鱼,母江豚哺育小江豚过程很艰辛。为什么要保护水生生物,除了生态环保原因外,人和哺乳动物情感也是相通的。

A( Z* X( S/ U. x

中华白海豚—以色识豚

( s' E, W/ ^/ |4 O

中华白海豚,它年龄越大皮肤越白,小时候身体是灰的黑的,可以通过颜色看到它的基本年龄,它的范围分布很广,包括澳大利亚、南非那边都有分布。

* A+ W; R$ T8 z* d1 M7 I+ {! q. b

我国研究更多一些,中华白海豚在我们国家现在有五个地方分布。从厦门包括台湾海峡等等都有,一直到北部湾那边都有分布,但是群体最大的就是广东珠江口。白海豚的声音我们是听得见的,是个体之间进行通讯,我们在许多海域我们在水下放了检测设备,在野外要设备需求量特别大,海里面稍微不注意设备就不见了。

/ v7 T( f: K( Q- Z

江豚的外耳道一带是真正接收声音的通道

2 J2 o4 [0 {7 K& M) f8 a

世界上任何潜艇的声纳和白鱀豚、江豚的声纳来比真的太落伍了。

, X% E0 [8 A+ [4 ~" w8 O- e

水生物种长期生活在水里面,水里面的光线、视觉基本上对它起不了作用。尤其长江里,白鱀豚的视觉100%退化,长江江豚在长江生活时间不够长,所以它的视力还是有一点,它完全是通过声纳。

; r# j% `8 d2 y( Z# \" i; ?

江豚它发出的声纳信号,他们每时每刻在发声,超声不是我们人类能听见,所以我们说声音是超声。长江上的船舶噪音很强,尤其螺旋桨产生噪音对江豚影响非常大。研究这些物种的发声的规律,就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有效的防范措施来预防保护这些物种。

- C% v5 x* _% x& F( u 9 B* S1 J+ i/ c

我们还研究他们的听觉能力,到底听得见多大频率声音多强的声音。江豚前面没有长嘴巴,声音怎么传进去的,后面我们做了实验,给它发信号,发现它的外耳道一带是它真正接收声音的通道。

% n4 s0 N% G5 i4 ^* r, ]9 t

施工的噪声到底对江豚产生什么影响?测量很简单,用不同频率的声音干扰它,干扰之后再去测它的听觉能力,看噪音干扰多长停止之后它的听力能够恢复正常的状态。

( p8 G: S: P' t7 ]

科技助力了解江豚行为规律

* y* H) _& E5 Y+ x

江豚在水下生活,要了解它的行为规律非常困难,你看不到它,你潜水下去视力也达不到它活动的范围,所以在它的身上装设备。

) k9 b+ h8 X A+ ^+ e. i0 ?

例如江豚找鱼觅食的过程,很远的地方发现鱼,声纳的间隔比较长一些,因为声音发出去之后回声回来它要有一个分析的过程,声音间隔比较长,离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间隔会非常非常短,最后这就是最后鱼没有抓到,鱼跑了。

* @9 Q' @ G+ W* U! G

江豚的发声都是连续的,有间隔,间隔时候有风险,假如说有一个什么东西对它有伤害,它采取另一个策略,他发声探索一下,他认为比较安全的空间它往前走一点,但是它不会游过它所有探测的距离,这就是它适应水下环境的模式。

. k0 O( P! x) [& Q4 n9 D! s) e% B

很早我们野外做工作,动物捕捞起来,把设备放它身上,然后测它的水下的行为活动情况,很小的一个东西,长度也就是12厘米还不到,它在动物上身之后大概是几天,最后脱落之后漂在水面,我们可以把找回来数据下载就进行分析。

7 ^: E+ t( Y' _ m& ]

非常遗憾这个设备是我们是跟日本人一起合作申请的专利,在日本一个很小的企业做的,实际上那个企业也就是三个人。任何基础研究工作,实际上可以和技术还有应用能够很好的结合,从我们早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40年,这些研究用的仪器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实际上有些设备从设计到制作,从理论上来说很容易实现。

6 d3 v% ]7 j' }% ]

生态保护和现代工程的角逐较量

7 t9 h4 b; e2 l1 W& H# f& o

鄱阳湖里夏天的时候水涨的非常高,湖面很大一片,秋冬的时候季节湖水会退,退的时候空间非常小,湖面最大时鄱阳湖有450头江豚。到了冬天不可能容纳那么多,大量江豚变会往江里去了。每一年春天夏天的时候水涨时江豚从江里面到湖里面去。

5 b, m6 {& G% j/ W) ^& p

现在鄱阳湖口那边建了一座公路桥和一座铁路桥,又有一座公路桥,接下来还会建鄱阳湖水利枢纽,还要修建一个很长的闸,闸要把水拦住,我们觉得这些工程会对江豚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冬季鄱阳湖的江豚回不了长江,而春夏的时候江豚回不了鄱阳湖。

1 T Y& }4 f) A- ~0 T8 f: M9 d! I- y0 C

如果鄱阳湖水利枢纽一旦建起来,将来可能对鄱阳湖江豚来讲是个很大的风险。

, h" A: s; j4 m) E* z3 B7 v

长江航运和长江江豚的共存

' p3 \/ q% ]8 h; K9 u# l9 ^% C

现在长江航运很繁忙,长江准备全年禁鱼,一禁要禁十年,鱼的活动对海豚影响会比较弱会下降,相反航运对它影响会越来越大,因为会产生噪音。航运和江豚是共用一片航运,如果能让所有航运上装一个实时的监测到江豚在那出现和没出现的装置,这个装置包括分析的声音,我们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

/ |" p6 |4 q# W; z3 l$ n

但如果把这个程序移植到野外的设备上去,尤其江豚分布密度高的时候它会收到预警,这样航行的时候速度会降下来,加强观察,这样对江豚保护起来就会有很大的价值很大的作用。基础研究技术我们没问题,希望有制造商愿意在物种保护上面投入一些事情,投入一些时间,做起来不用半年就可以实现产业化。

) E3 t0 w! P }1 }: p% D

天使翼(微信ID:tianshiyi_kxm)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家以投资思维做创业服务的创新型创业服务机构,作为投资人+联合创始人的独特角色,专注服务科技精英精益创业者和最具市场价值的黑技术项目。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我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7 X6 O+ \% w4 u9 o* [" v# P# N + i/ ]$ d2 {! q- U0 C) ~

责任编辑:

% m) v0 O- P; [+ Q, F' [ . P% }+ E4 i& s4 ~. B% [% L7 A6 i4 Q1 Y! T: { 6 Z7 B8 T6 ?9 s/ K0 w7 K 6 _2 Y$ a5 S& c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天笃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