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2 O5 v6 o1 T8 ?! @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导的“海洋十年”于2021年启动以来,世界各地区已实施500多个项目,以增进人类对海洋的了解和保护。在2024年海洋十年大会将国际社会聚于巴塞罗那之际,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对这些重大努力表示欢迎,并呼吁继续保持这一势头。 " D! |" U6 [* p J
$ `3 M. L8 B7 h' x5 n/ _3 I0 B0 _
4月10-12日,教科文组织和西班牙在巴塞罗那举办2024年海洋十年大会,这是今年国际海洋学界规模最大的会议之一,预计有1500多人参会,包括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专家、非政府组织、私营部门合作伙伴等。会议将对教科文组织牵头的“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进展状况开展全面评估,并宣布新的倡议。 1 ?: q$ {8 L, X& u( P1 n0 D
我们以了解、教育、保护这三大支柱为基础,自2021年以来已取得诸多成果。目前,有500多个项目在约60个国家实施,筹集资金超10亿美元。尽管如此,我们仍任重道远。我们必须继续投资于科学,继续教育、警示、提高认识。最大程度地动员各方力量是拯救海洋的唯一选择。 1 H4 p: a1 j: O) n
此次会议将有助于确定未来5年的国际海洋科学发展路线图。它涵盖海洋十年的全部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和海洋生物多样性、自然灾害、污染、可持续蓝色食品和营养等关键问题。会议目标还包括奠定新的基础,以在从全球到局部的各个层面加强海洋可持续管理,推动以科学为基础的创新,发展蓝色经济,不让任何人掉队。 % x V% r+ k3 D5 @8 F4 a V8 @
“海滨之城”:动员沿海及港口城市的新倡议
: O( Y- e6 X9 U+ I9 t 会上教科文组织和13座城市[1]宣布建立“海滨之城”平台。这是教科文组织与沿海及港口城市建立的新联盟,是对本组织和194个会员国之间已开展工作的补充。
2 j# \- x+ m8 X4 v7 ] 全球有75%的特大城市位于沿海地区,其居民受自然和人为海洋灾害——包括海啸、海洋污染、气候破坏等——影响最为严重。他们同时也最先着手应对这些问题的群体,且最有能力在地方层面实施应对策略。
2 A6 i. N. X- q, `9 J. I 教科文组织将通过开发适应这些城市需求的项目来为其提供支持,例如加强教科文组织海啸预警计划,培训城市规划者预测沿海侵蚀风险,或为教科文组织开发的工具(如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收集必要的科学数据。
2 ^- \. K3 h: V- |7 ` 首届国际海滨城市研讨会将于明年在中国最大的海滨城市之一青岛举行,届时平台网络成员将齐聚一堂。在2025年6月于尼斯举办的联合国海洋大会上,该倡议也将是讨论重点之一。 0 D# | w2 E; l. ~" d. x$ x+ d
致力于蓝色经济的海洋十年新中心
4 l/ g0 E- t3 n' m 在周三上午与阿祖莱的会晤中,巴塞罗那市长科尔博尼(Jaume Collboni)正式提议在该市设立新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专注于发展可持续蓝色经济。 % c) s! K7 f; n% w4 Y' g
中心将以巴塞罗那已开展的投资和活动为基础,促进与可持续蓝色经济相关的创新和技术。该领域已占巴塞罗那地区生产总值的4.3%,及就业人数的1.4%。教科文组织将在2024年9 月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期在年底前启动运转。
( L \# [) Y" T! w 自2021年以来,教科文组织已资助建立了12个合作中心,参与协调海洋十年所确定的研究和保护行动。
( i1 V' Y5 D% b0 i 了解、教育、保护
8 g* ~, m9 N* Y, |2 Y; O. R 促进科学知识发展是教科文组织的优先事项。海洋十年活动的开展已推动产生了海量数据和知识,涉及海洋酸化和氧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水深测量等各类问题。教科文组织与国际水文组织合作绘制了覆盖海底面积25%的高分辨率地图,较2017年的6%有了大幅提升。通过海洋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教科文组织还推进了海洋物种测绘工作,汇编了超18万物种的1.26亿个观测数据。
8 g; t7 N4 B8 I8 c1 q t6 x( R" Z 在2021年只有不到一半学校在课程中提及海洋保护;教科文组织目前支持100个会员国在课程中增加环境和海洋教育内容,并重新思考与之相应的教师培训问题。同时,教科文组织还为近20万青少年及成人提供了海洋教育培训,并正在与普拉达合作,领导一项全球海洋教育计划。该计划今年有56个国家的3.4万多名学生参与。 / O) O. y0 z0 n+ C5 n# b# i9 u
教科文组织还通过其全球计划和网络保护生态系统。截至目前,教科文组织已设立240个岛屿和海岸生物圈保护区(涉82国),以及50个海洋世界遗产地(涉37国)。它们涵盖了全球21% 的蓝碳生态系统,尤其是吸储碳的海藻林、红树林和盐碱地。 , C M4 U0 P7 K4 [2 p2 F) n
6 F% y! [$ p6 W( s. n
) ^3 {' s$ G) x! [+ u! T$ W
* i/ p% ~4 r: W: F, Q2 _0 l, J' E8 S/ h9 f9 l1 P( D2 \$ @
: Y% F6 h, \' u2 c4 y1 w
; ~) B- [6 a(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