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V$ E& K2 i: E* c5 ?1 E
你可能听说过微塑料,却不知道它是什么? 0 d2 D( Q. u |: h7 R; A
$ A) q3 v5 Z. K2 @4 S4 Q
0 f+ D9 k2 f# d$ z, E/ V
+ K# G+ r: s- s; b 从过去人们对微塑料的认知,可能只是来自环境方面,如海洋等,但实际上,它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在一项调查上表示,人类可能每小时就会吸入大约16块左右的微塑料,你可能会说,我怎么什么感觉都没有?
3 |; z, O8 B" A$ ^* S 那是因为微塑料是肉眼看不到的,但它却无处不在。曾有动物实验上发现,给予老鼠微塑料后,任由微塑料在体内,大约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便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到了大脑,而它本身是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
% v/ U6 e3 j4 J3 c 1 e9 Z s* k" ^
在当时人们首次发现微塑料后,把微塑料称为是海洋中的PM2.5,可如今,微塑料出现在人体内,如它可以通过皮肤、饮食、空气三种方式进入人体。 : O' W1 G& s$ K* r9 ] ]( z
在一项关于环境科学期刊中刊登的实验表示,微塑料可能会进入人体内的肝细胞、肺细胞,甚至由于体内积攒的微塑料成分越来越多后,增加肠胃内的炎症反应。 & X/ u0 x: [: K4 D" w
5 P) v) p! v2 |1 M# D( K ~
- E& m& e8 o, f Y& j& z
' F' w, h" ~. L- c5 ?$ j
随着科学家们不断对微塑料的探索,证明微塑料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大家要当心无处不在的微塑料,远离为上上之策。 " {7 L" m) J7 t
不仅如此,它还在日常的膳食中,经过对人体粪便的检测,发现大便中都存在微塑料,还有不能小看的化妆品、牙膏、洗发露、防晒霜、口红、衣服等都可能含有微塑料。 ) t1 B. d9 X6 H. y1 B5 f
* i8 r! Z0 D8 ? e7 A
尤其今天要和大家强调的从口入的“微塑料”,你需要小心了:
+ N6 u# R& _. x& O7 f2 | 瓶装水:瓶装水中可能会有微塑料,尤其是可回收利用的塑料瓶中, 要注意其中的水资源,这需要大家一定要去正规地方购买。在每次喝完之后的矿泉水瓶、纯净水瓶切勿重复利用,因多次的使用,一旦塑料表面出现破损,就有可能让微塑料释放到水中,人饮用后就相当于吃进了微塑料,对身体健康不利。 1 h2 b! ^( w, f
2 \& y! g; i% d F# J & J+ Q; s( o: `3 S6 [
6 |: u! L, [- ^9 a {1 i* ?% M 外卖食品:对于常吃外卖食品的人,你可知因为长期接触一次性餐盒、餐具,甚至有的人多次使用这种外卖餐盒,当作烹饪工具等都有可能在无形中吃进微塑料,特别喜欢直接把餐盒里的饭菜,连同餐盒一起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 k# G1 m9 [! k c8 ~
同理,还有吸管,用塑料袋装食物、一次性水杯等等,建议大家少接触,尤其与食物相关,不要随意丢弃。比如,现在的可降解塑料袋所采用的都是可降解塑料制品,所以需要大家来维护。
7 j7 O: h$ i- w, e0 W+ x* k5 O- z4 O( X5 R9 o% a6 I% U
( p' g: C/ S& u" u' r1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