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5 G3 u7 X9 w9 O' @2 E! T3 Z
我国南海海域除了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之外,还遗留着大量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研究我国古代先民在这片水域活动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也是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的重要见证。 3 [0 l6 z, g5 ]6 E7 \6 J6 D
而能见度低、暗流湍急、泥沙掩埋对于海洋考古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7 K" C2 q, ]- n. ^ 怎么勘测具体位置、如何打捞、打捞之后如何保护研究、展示与综合利用,这涉及诸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是需要多方合力实现的长期工程。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外观" y* n# Z/ h# p9 x/ r9 k4 M
12月19日,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澳门城市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会议旨在为海洋研究学者提供跨学科讨论的机会,为海洋文化遗产研究注入新思路、新方法。
+ u' Z2 e5 N8 S* N* \8 L q8 C 会议现场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副主任王辉及来自广东省文物局、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海南省博物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四十多家文博单位、高校及科研机构、文化遗产相关领域企业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开幕式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副主任王辉介绍了实验室创新团队建设基本情况。他表示,实验室的考古科研创新团队是极具特色的文理交融的科研团队,致力于海洋文化遗产的勘测、考古、保护、展示与综合利用等领域,并与欧美各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要学术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为未来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海洋考古研究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希望未来考古创新团队进一步加强国内外海洋考古合作研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副主任王辉在会上发言广东省文物局代表表示,广东省是海洋大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水下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广东省文物局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如何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最大程度上发现、体现并实现它们的当代价值,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希望学者和嘉宾借此次会议的机会,关注广东省海洋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利用的课题,为广东海洋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持。 广东省文物局代表发言开幕式后,36位与会嘉宾就海洋文化遗产勘测技术、海洋文化遗产保护、海洋文化遗产考古与文化交流、海洋文化遗产旅游与文创四个主要议题作了报告发言与学术讨论。* T W$ E: _% C R. o1 g R
' w4 Y- j Y0 j$ b
1 h8 h( T+ l& A; H. t. ~
6 T* C4 j% W1 T/ j+ C& Q0 M 2 j4 b8 g; {% l" h
' m' d* ]/ V. r, X 关闭
' a& \' a& W; W# M' ?: ^ 观看更多
' h$ J) S5 s! o% I 更多
5 V6 o$ V i( ?6 d
& V7 |! @/ d4 }
! M Z! h: r& t# I; a0 j; @3 b * L ?- @0 R. Z- j) K
正在加载
0 E1 G; l' c. Y, C! _2 m 正在加载 ; E- ]* O' L. K4 ^
7 O( b' v/ U, W( A
; n) p6 e, }+ \ % l+ v( g% v" B; N% U6 t# v
- X5 M( f( }5 i) k
6 G% y6 u7 e+ x1 U1 S ! A4 p2 G9 {! _. _
7 s- e n- h3 T
退出全屏 . y- p0 Z3 d& m- N0 r- v2 P
7 c3 C4 n" {( y+ D7 z& R, W
7 n2 ^8 c0 b. p4 G8 Z 8 I, \4 t9 x+ Z
d6 F5 T7 H8 \( T
* G& J( g9 {" ?- V2 k
3 {5 L( m2 Q7 n, o. S% J7 h
2 F: @5 D6 ~% a* y8 u/ F
/ h2 ^' I# p# p+ @" I0 B+ ] ! } |7 A" P* C1 e# R6 k7 b+ V
1 ?2 |$ i$ Z% p: Q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 d3 K2 d# V$ r) E3 V5 a" X& a
1 r/ ]6 _2 H1 F# _4 m9 F 8 E1 m `2 D/ b2 P
8 L2 R! ]$ _, \& y e% d6 z " m- B( n0 y# ] b0 t- E
9 X# M( P7 @+ u
- j2 ]$ K7 N9 p1 s$ s
) J7 G; `0 \$ f- N1 S 8 P- W7 M% S# E
3 ]+ O# }6 ?4 }7 S( d9 z& s6 B
. V" m8 W& p) {2 Q) Z3 o 水下勘测技术 * P" {; n" M0 x( B8 p- f6 f
来自七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分享了西樵山石燕岩水下调查情况、该遗址水下的情况和研究进展,怪石滩遗址、谭蓬运河和洲尾遗址三个遗址的新发现、广西地区沿海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存,南海岛礁和水下的考古发现、海南省博物馆目前的水下考古工作开展情况,旁侧声呐等技术对新丰江水库水下古城镇遗址勘探、讨论客家民居建筑形制,声学探测技术在海洋考古中的应用以及三维浅剖声呐技术,AUV(智能水下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其在海洋考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古科研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詹长法研究员以意大利南部地区水下考古遗产登录项目为例,总结了包括前期调研、海上研究、文献研究、统计及呈现方式等在内的海洋文化遗产科学调查方法。
3 C T" J* I2 s2 @, C, }0 x 文物保护技术 6 D7 V) l5 m" P' I3 j
发言嘉宾以海洋出水有机质文物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如硫铁化合物的脱除理论、脱盐设备的实验室设计应用、华光礁1号、南海一号出水文物的脱盐处理等;海洋出水陶瓷器的脱盐方法、必要性及处理效果;南海I号”船体微生物的鉴定、生物防治方法以及效果对比;以“华光礁I号”沉船出水瓷器为例,研究不同清洗剂对瓷器表面造成的损伤;“半洋礁I号”、“华光礁I号”、“南澳I号”与“南海I号”四处古沉船遗址的保护模式为主要内容,分享了我国海洋文物保护技术成果。其中有两位嘉宾分别分享了对清代通草画进行制作工艺及病害处理的研究,以科学方法对油画进行检测和修复研究。
( ?" I2 ~: n! l* D' x 考古与文化交流
0 j; @* F0 l, K% D+ b6 Z- U6 _ 此议题内容丰富,涉及历史、艺术、文化交流、申遗等各个方面。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了秦始皇五次出巡与他长生不老观念形成的关系,并研究了徐福东渡日本的可靠性;介绍了光释光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应用;通过对香港九龙半岛九龙湾西侧的圣山遗址发现的大批聚落遗址和陶瓷器进行研究,揭示出其对有关宋元史事和海上丝绸之路等具有重要价值;对明末清初的深汕赤石老厝山窑址与香港大埔窑和广东地区其他的一些窑口进行了对比;介绍了历史上的广州和海上丝绸之路,广州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海丝申遗相关工作;通过欧亚大草原的一些典型文化及其发展历程,展现了当前时代背景下亚欧大陆北方“一带一路”的研究意义和价值;通过对比分析黑石号、广州地区和岭南其他地区发现的长沙窑瓷器,引出对黑石号沉船的相关思考;通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研究,对16世纪中国东南及东南亚岛屿地区战船的船载火器、船形设计的变化进行梳理,总结出对应的研究方法;以海洋文物(玻璃珠等)的科技分析作为依据,分析其沿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路径与影响;通过对七里镇窑址出土酱釉瓷进行的ε-Fe2O3(氧化铁)研究,对酱釉瓷中氧化铁析晶过程影响因素分析;通过展示宋元时期广西地区的陶瓷对外贸易,介绍广西地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科技分析对陶瓷贸易与技术交流的重要作用。
/ x8 C+ e3 c9 r3 }" _# ]0 \ j" o 旅游与文创
d! s$ g' l2 D- Q* c4 a" c8 l6 I 来自高校、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的嘉宾分以案例的形式分享了各自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思考。内容包括: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的类型、目标和内容体系;海上丝绸之路对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数字化广绣对其保护与研究的重要意义;考古科普活动的网络宣传的重要性,媒体与专业学者合作模式的发展前景;以湛江为例,利用量化方法对疫情影响下的“VFR(探亲访友式)”旅游模式进行分析;国内外的旅行型海岛研究综述及问题和展望;对老挝的社会体制与信仰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提出活化相关文化遗产的三种路径;海洋文化遗产在旅游活化中的困境,文旅IP的发展经验;成功的丝路主题文创产品案例,总结了将文化遗产融入当代文创设计实践的经验与意义。
& z- ?6 H1 o* M% S) P4 ^ 小链接:
) y+ L9 C+ I# V! R3 j$ ~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考古创新团队简介 + q( x7 N3 e0 y1 p; p* b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考古创新团队以跨学科、跨部门、跨国境的研究为主,以遥感、磁学、声呐、海洋地质、海工装备、考古学等多学科、专业交叉为优势,旨在促进海洋文化遗产研究多学科融合,推动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搭建多学科多技术的古沉船考古勘测平台,以古沉船的搜寻为契机,开展若干文理交叉的研究,如:水下沉船、各类文物的打捞工作方法与保护机理,以及出水文物历史轨迹的再现。对南海区域内岛礁以及古代沉船等文化遗产进行综合研究:包括勘测、考古、保护与展示。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古代沉船勘测与打捞、水下文化遗产与出水文物保护、以及岛屿考古学调查与研究等方面的能力,确保我国在南海海洋考古中的地位。 投稿邮箱:wenwuzhisheng@126.com 文物之声 编辑:芈韫婧 审核:李文昌
1 c( [* [- D% N1 u/ U2 E0 }: V+ a( D7 s* G7 @6 H( P- h
. {# T! d9 [' f2 {+ M- `! M @5 g2 A;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