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海底地貌

[复制链接]
海底地貌(submarine landform): c/ ]) X2 @0 G  |, G

: X- T1 J/ g7 h  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
- Z6 g) m5 m+ z" M6 g " a; t, t- ~$ ^5 O" ^0 [
  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8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大洋最深点11034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8846.27米)。
. Q2 `- I  A0 E- p" d: @
6 h% d$ y6 Y# a/ @+ j0 S9 h3 }  深海平原坡度小于千分之一,其平坦程度超过大陆平原。
7 w8 n5 {1 a1 F3 P, b8 ~7 N
# H4 a3 ], C1 W8 n$ k8 i0 \  整个海底可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单元,及若干次一级的海底地貌单元。% O; m; o1 U2 Y+ o, n& H: Z  t

( Q( W; L& i4 K

3 n4 P0 J7 E3 g7 K9 ?1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 L8 }# E2 K$ o0 _ 3 ?7 x) d; R+ l# U) K9 [7 `
  ①  大陆边缘。为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的过渡地带,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通常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又称被动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又称活动大陆边缘)。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3个单元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周缘地带。后者陆架狭窄,陆坡陡峭,大陆隆不发育,而被海沟取代,可分为两类: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直逼陆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
# A* u* a4 s/ [ 2 d. E$ h# T3 |6 I+ b7 {5 t
  ②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一侧与中脊平缓的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隆或海沟相邻,占海洋总面积的45%。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分割,构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轴状,水深约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称海盆。宽度较大、两坡较缓的长条状海底洼地,叫海槽。海盆底部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长条状的海底高地称海岭或海脊,宽缓的海底高地称海隆,顶图面平坦、四周边坡较陡的海底高地称海台。
4 l* ^( m/ x" r8 ?# Z* c5 s: e 4 e5 s6 L4 W( o; U* `& l% j
  ③大洋中脊。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的山系,占海洋总面积的33%。大洋中脊分脊顶区和脊翼区。脊顶区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岭脊和谷地相间组成。脊顶为新生洋壳,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岖。脊翼区随洋壳年龄增大和沉积层加厚,岭脊和谷地间的高差逐渐减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积物充填成台阶状,远离脊顶的翼部可出现较平滑的地形。
) G: v% S; e7 N" g * ~# J( e" n( G6 r: C
  海底地貌与陆地地貌一样,是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的结果。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内力作用的直接产物,与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活动息息相关。& d) T/ T' H" A& J9 P

" Y" y8 s. ^/ X& |. X, e' y  大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深洋底缺乏陆上那种挤压性的褶皱山系,海岭与海山的形成多与火山、断块作用有关。
: Z7 P' |: J% a; b+ }% H5 N3 `9 ^   N- Z: Y/ y  ^3 i6 B# P8 u7 h3 x
  外营力在塑造海底地貌中也起一定作用。较强盛的沉积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岖的火山、构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 U- L; K( u+ J5 w+ B$ d1 ^
2 U% r9 A& }1 Y" l% C9 }/ S
  海底峡谷则是浊流侵蚀作用最壮观的表现,但除大陆边缘地区外,在塑造洋底地形过程中,侵蚀作用远不如陆上重要。波浪、潮汐和海流对海岸和浅海区地形有深刻的影响……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缪7331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