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的发展阻碍在哪? - 沿海城市发展

[复制链接]
6 P- S6 c2 z# j- I
/ e3 T4 |( j; w1 V; n4 w! }

连云港夹在山东与苏南之间,交通地理条件优渥,是中国现代第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然而正是这个尴尬的地理环境阻碍了连云港的发展,且看这苏北第一大港如何求生?

2 h# y+ K* h1 G: A/ c' F

官方宣传语境下,连云港地处江苏省东北部,位于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的中部,南连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向日韩,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是沟通东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枢纽。

* E* u# g A C+ U2 v S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中西部省区从连云港进出口货物比天津、青岛、日照、上海等港口缩短运距在309至537公里之间。

4 ^* s( @1 [- D& f% F2 l

连云港与环渤海、长三角、日韩、中西部

0 D8 |/ G/ d9 ]6 N# H! T

+ `, W- B6 k2 K! q 0 ~. _; N$ Q2 P- J7 e% {" N" g
# M8 S5 V& B8 K! \

当前,国家大力推行“一带一路”战略,连云港也提出要争当一带一路交汇点。

& Z, z, F, S! ~7 f2 R

欧亚大陆桥+海上丝绸之路,

% Q% h2 g( d0 n' Y

连云港就是交汇点了...

5 E+ H2 L. \* K

9 a+ J+ W- S* M, G1 E , k: ?4 {& g$ {
! L# c r3 @5 J

自1984年连云港被确立为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来,连云港就将港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连云港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力图以港口带动城市发展

; i$ R4 ^! R& y u. w

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 O$ v7 ?/ l; a2 m% t

( K9 u; v* \( x8 { # s) t7 q9 m; z1 j* u& E% K$ P
4 L o: M2 C/ K, `

但是连云港在此前的改革开放、大陆桥、长三角一体化、沿海开发、创新城市等一系列战略机遇中依然没能成为一个相对发达城市。时过三十年,连云港只拿出了一份不太亮眼的成绩单。

% e( P8 c) w2 E6 Q3 j! U

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

u+ |! N) K! M8 x9 [% f. T. u

9 X+ x' k( n4 V8 T/ n5 {, _2 ` 8 R% g8 o1 z$ d' G; T, m
! l2 ?1 M( K2 L: C2 r0 ~8 w6 E) v

连云港长期强调其交通地理优势并引以为傲,然而事实上,尴尬的地理位置上的恰恰是连云港至今仍然处于相对落后境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0 _1 y& Y9 D4 u* w" D h

在地图上看,连云港位于环渤海湾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中间地带之间,处在沿海经济带和陇海兰新产业带的结合部。广义上沿陇海线若干城市同时具有这种区位优势,但是发展起来的是徐州和郑州,却不是连云港。

" r7 W! C3 }. t! y/ L

5 J. o% D0 `$ o4 C8 C! Y- Y. V ) ?" P0 b3 w: b; n( T0 |
1 Y0 q4 X5 d, W0 p( X P) ~+ B u

从海路上看,连云港港位于黄海的肚脐位置,远离京津冀与长三角乃至珠三角的航线主干道。由于本地缺乏足够的产业和强大的经济腹地,南北来往船只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绕道连云港港进行转运。

j! j7 m$ k* N. m9 e7 |

鲁南苏北地区分到的航运量本就不多,

- A7 Q! D! U, l* e; s; M7 w

连云港还要和日照、青岛竞争...

( w, p! B: |& o1 z

O7 |, Q" g( B/ f6 C8 X' H ) w) h( W% F m ^6 i6 t. n) u
" W+ \( e1 O) W5 W3 |4 i2 c

从陆路上看,京沪、京九、京广三条南北大动脉分别连接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由此成就了徐州和郑州的辉煌。

* Z2 T9 k% Q4 w

我们以衡量火车站规模的重要指标旅客发送量为例,徐州站2015年发送旅客量有1902.47万人,郑州站日均接发列车近400列、日均发送旅客10万人。与之相对,连云港站2014年发送旅客仅为170万人次。

/ r1 y/ [- A/ F2 h) E6 C

实际上近三十年来,位于陇海铁路最东段的连云港恰如被遗弃的角落,铁路交通仅有东西向,没有南北向。

) r5 K: v/ l) P! ?9 b0 `

一个旅客如果想坐火车去上海,只有两种选择,一是乘坐普通客车(连云港至徐州段至今未通高铁)经徐州至上海,全程需要12个小时。二是乘坐汽车或者火车至徐州,换乘高铁至上海。北上京津也一样,要么花费十几个小时坐普客,要么到徐州换高铁。

$ u }$ f @9 l* z1 B

B9 ?4 Q0 L5 o* o8 P0 S2 O$ A+ C ! y }: E7 o! T! a9 o8 O9 B
: l: d$ E) Q& s# U

连接鲁南与江苏的胶新线、新长线北起山东胶州,途经徐州市下属的新沂市与陇海线交汇,南至浙江长兴,分流了京沪线部分客流,承担起联通鲁南、苏北、苏中、苏南与浙北广大地区的重任,连云港却被完全绕过。

' T7 K, ~; n1 x$ z, q, O- d

而位于此条铁路线上的临沂市2016年GDP为4016.75亿元,并建成了北方小商品重要集散中心之一——临沂小商品城。

1 u% A( Q! _% t! ?) W

绕开连云港的胶新线、新长线

2 T9 g( m' A# r* H1 y5 q& f' t

; f Z0 o4 u) S. d% ] ! U' N+ p$ i, ^) B u S+ D
; n- ?5 K% s& T

很强大的样子。。

- R/ w; m* e7 m

9 P- p, ~2 \+ b! A" K# V ) f: Q7 w- o4 |* e
' o9 e# {/ k9 A& x, }

新沂作为徐州下辖最东边的县级市,2016年GDP为507.63亿元。连云港市较富裕的东海县距离连云港市区仅有30公里,2016年GDP却只有433.43亿元。

8 S3 _3 S- M+ w' \8 s0 g( V+ v, K! z

可见,港口虽被连云港市寄予厚望,却未能为这座城市带来足够的荣耀与福祉。市港口管理局局长甚至一度跻身市委常委行列,算是连云港特色。

7 ?; J9 m, c4 w. i

山东半岛与苏南之间的

$ E/ N# ~9 q1 r

淮海四大重镇?

4 ]: T8 O& Y7 R" N3 H: o# V

/ U1 G. `# G6 _3 T9 t8 O
1 w& ~+ b" d: H

今日的连云港港更多的是一个原材料进出口港口,主要以铁矿石、煤炭、钢铁、焦炭、有色矿、红土镍矿、胶合板氧化铝等为主要货物。

/ E' w, D+ Q. j+ w* f5 Y

连云港本地的镔鑫特钢、亚新钢铁、兴鑫钢铁等钢铁企业规模较小,本地也缺乏足够的大型重工业企业消化这些原材料,因此大部分属于过境货物,并未对本地经济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

+ I. B# Y: E) M" J1 T

强大的连云港港。。

& L7 W" h6 M7 q$ Y7 D* {

" f* w) v' F2 F5 c6 ^ ( e8 K# Y: x# g) [2 }% }# [
" e; O: ]1 @( u+ F
( x' r7 ` H k* w: `& F
/ K0 r$ B: `1 L) \4 U

提到连云港港,不得不提到连云港的邻居日照港。日照港南部的岚山港区距连云港港不足 40km ,长期以来,煤炭 、铁矿石、集装箱、化肥及农药、氧化铝是连云港港的五大支柱性货种。

/ t+ D& k/ Q" w5 U; m

然而 ,煤炭、矿石和集装箱也是日照港的支柱货种。相近的货种、过近的地缘、重合的腹地、行政区划划分等带来的市场化矛盾等诸多因素导致两港在发展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导致了激烈的竞争。

# L2 E& I2 T1 m7 r; C

连云港的压力真是不小

' M7 s( Y. ^+ t v- l: y) P- ?

, z7 L$ V& B$ [( K8 _5 \' o3 d 4 ]+ [0 [: E9 r; Y, @
6 ] {& M @6 I0 X7 A. \% l

日照港

t$ e& z0 O; |- ^0 a% d

4 w: A S; ]* [3 u- b , L+ [0 H9 F! A3 m# ?
% K( F: A% W T' Y* v( F s

从2004年开始,日照港跻身全国十大港口之列,连云港被挤出全国港口前十位。2015年,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年报营业收入为437,792.08万元,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居全国第一。同期连云港港口集团年报营业收入为124,285.42 万元,已经被日照港远远甩在身后。

2 m0 d4 [! w& w0 {, K5 x7 Y! @

括号内为2015年排名,

- a' }* \( G' B! r

黄色为排名发生变化的港口

0 K5 |6 v# r1 _9 J/ q* i$ m5 \# X

2 N1 p/ {. z& a8 ^. ~9 r/ h% S! @ / y2 q3 S' A2 M, m) k/ ?8 h( U
6 } u1 ~) Z2 K5 B- B( K

连云港的经济腹地可谓是大而不强,分流严重。广义上连云港经济腹地涵盖江苏、安徽、河南、山西、山西、四川、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

' `0 M8 A3 u- t$ _

然而令人不能忽视的事实是,陇海兰新经济带沿途30度个地市中,一半以上的城市经济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相当多的省区货物往往通过四通八达的铁路网,被沿海其他港口分流。

6 N6 D: m; E" q: t9 d7 `

从狭义上看,其直接经济腹地黄淮海地区又为我国发展较为落后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落后。

, R9 W: k Q# m b i; c" A; S

2015年全国人均GDP分布。

3 _: Z |# g' N( }. {$ _( M

连云港的经济腹地显然不太富裕

: P' p" x5 c2 j7 O# U

/ I( c& B9 Q0 k2 H5 c2 P3 p 7 T2 Z0 B* N+ @8 ]2 h
6 [# X6 t% H. s& X

据有关资料显示, 2014年,宿迁市进出口贸易总值20.7亿美元,进出口货物海运约占出口货物运输量的98%,其中,约45%货物通过上海港报关出口,约15%货物通过青岛等其他口岸报关出口,只有约40%的货物是通过连云港口岸报关出口。

+ k- b+ H/ ?/ }+ _: W- D, c# m. [

距离优势感觉已经没啥用了。。

# S$ n, @7 l" ?5 B

! i9 Q' W$ r' c' c ) _* \2 p3 v% P+ J5 G8 S- w
2 E5 q! [7 _! j( D) j

交通距离近不再是内地省市进出口货物的单一考量标准,港杂费、报关、清关、检验检疫服务等相关便捷服务以及手续费成为企业进出口考虑的综合因素。

& i2 ^$ |8 B: k/ Z9 a$ z' A

江苏省内特殊的重沿江轻沿海,重苏南轻苏北的发展情况,成为连云港发展尴尬的又一重要原因。环顾中国沿海各省份,大概除了江苏省,其他各省都以拥抱大海,发展外向型经济重要发展战略。

: G9 _6 I9 q' m

大连、烟台、青岛、宁波、厦门、深圳、珠海等一干城市依靠海洋优势,在各自省内各领风骚,江苏成为唯一的异类。由于历史因素和资源禀赋等多方面影响,江苏的经济重心在苏南和沿江,而非沿海的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市。

; h9 u% v7 e* q, O, j- R; ]$ }

除了依靠上海港以外,沿江各市的南京港、镇江港、泰州港、江阴港、苏州港、南通港等也都具有良好的通航条件和巨大的吞吐量,货物进出口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绕道连云港。

2 x7 n. x) I3 [) |# m) B. l1 G+ d

苏南苏北的巨大差别

: x( \9 [, t/ t, f

( b( ?! c' E) L4 C- I& S ( M2 g4 K& T' C
% _! e) [2 l/ A! k$ Q% w

江苏沿海滩涂地质条件差,盐碱化重,主要城区都远离海岸线。沿海三市中的南通市向南拥抱上海,盐城地广人多,形成了汽车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体系。

% b R( M4 c0 A9 I" I

就苏北而言,除了江苏省最晚建市的宿迁与连云港经济不相上下外,地处内陆的淮安、徐州经济都强于连云港,这也明显不符合一般沿海经济强、内地经济弱的规律。

# X2 p6 H0 m9 c8 ]

2015年江苏各市GDP与人均GDP

$ v8 i+ G3 }1 m

(连云港倒数第二)

( \( Q* \$ A' @' D

! d p: u# b% H& S% Y" ]0 A 8 b9 l) R1 w! s1 ?$ @' n" f# N
4 `9 o# V) E3 \

连云港孤零零的北悬于江苏最东北端,由于省际竞争的关系,北部融不进山东的半岛开发大战略,面临青岛、日照等近在眼前港口和城市的激烈竞争,南部又很难承接来自苏南的产业转移,西部的经济腹地又难以对港口形成强大的支撑,处境十分尴尬。

6 {& ]8 x2 L( m: x

6 J! l& ]( t8 b/ V s8 |! F7 R! b5 H. u& {9 j
/ R- \8 r" N. O R3 m

与之相对应,山东省则异常重视以青岛为首的沿海城市群建设。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各市发展水平居于全省前列。依托沿海城市群,中部的潍坊、淄博、济南等各市发展各有侧重,产业搭配合理,海洋经济欣欣向荣。

5 v$ q8 r: v, k+ q! b

山东的思路很明确,就是要充分利用和放大沿海优势,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7 V! |6 U8 W6 G. }2 t

沿海与沿江

/ [6 B ?- e3 g* E x# j

2 a/ r' J0 n: S) b; Z $ ^& B4 t' S8 d
8 a% N, X& r+ B: W w7 j! ~( W4 g; K

连云港本身的地理条件,对于城市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历史上,其今日主城区海州区、连云区等皆为海洋。后经过长期演变,才形成今日的海岸线格局。

, q8 I* F3 d3 Q- t

西汉历史地图,当时的连云港还在海里,

# M/ u, E Z1 N7 | i _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1 r/ A+ M9 v3 w; y- A

5 u, X/ j O4 O # }2 r$ }# _- C" }$ d4 q
2 p) l1 i" |7 s

连云港市沿海海岸线长162公里,却有相当长的一段海岸线为盐碱地,在过去不适宜发展农业,近代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城市和工厂也集中在距离海岸线较远的地方。

8 j/ P0 n, G: j7 B7 m

目前港口距离主城区海州区有30多公里。港口所在的连云区人口仅占主城区人口的四分之一,科教文卫资源也集中在海州区,分配严重不均,可以说,连云港市并未真正做到融入大海。

' G4 x. x0 p) @! E& R: i# u, z
- l d9 E- L# m9 N3 q! P2 [

+ s* g5 N0 T2 D2 E3 |! o . u( x$ X7 I! J
" R- B2 b' X* G D2 X

10年以来,连云港市提出一心三极,以连云新城为核心,赣榆区徐圩新区和海州区分为三级。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 K) g1 R# L, r! Z# u2 T( D) X

首先,连云港市作为人口输出城市,缺乏足够的人口填充范围如此之广的未来城区;其次,缺乏足够的产业支撑;第三,缺乏必要足够的资金去支撑如此规模的城市建设,下大力气建设的连云港新城至今仍然十分荒凉。这种尴尬的局面造成港口与城市未能有效衔接,产生发展合力。

2 @+ x1 O) V T2 W5 k# u- _

做规划的人都懂。。

- f, X4 T( s6 R2 v1 V

规划图基本是过于乐观的

" O/ ?; Y/ f) a

% Y2 f. p- ]! }0 ` % F. e7 {$ z1 S' Z' [4 \
- ]) G4 v/ Y' H2 H

此外,连云港本地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不仅未能对港口发展形成强大推力,又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本地经济发展。港口离开了产业支撑,无异于无根之萍。

& B: [. Q# F) u: @0 \

根据相关资料,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连云港市工业投资增速明显下滑,曾经连续7个季度居苏北末位。

4 R, j/ l e, k: V- j

尽管近两年来,当地政府提出“产业兴市、工业立市”的口号,对工业发展有一定重视,工业投资增速在全省位居前列,但是由于基数小,2016连云港市16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为6225.87亿元,仅比宿迁4313.56亿元略高,其他苏北、苏中兄弟城市徐州为14113.93亿元,淮安市为7476.27亿元,盐城市为9205.7亿元。

) x7 A1 }1 t: a6 t* _' S! L

没有产业作支撑,单纯作为货物中转港,对于城市发展并无太大助力。由于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经济没有明显优势,对于人才、资金和技术的吸引力自然进一步下降。因此在沿海城市中形成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 |& z2 Z- l7 \ p9 M; Q8 [8 x

尽管连云港现阶段的发展面临各种挑战,但是面对未来,发展也并非全无机会。主要是以下几点:

/ q/ X$ S0 q; E5 j4 O

一、交通条件将会得到一定改善。“十三五”期间,以连云港市为中心,连徐、连青、连盐、连淮扬镇四条高铁的修建,将极大改善连云港市长期以来交通尴尬的处境。四条铁路全部完成后,连云港北上京津、南下沪宁、西进中原的时间将极大的缩短。连云港将成为一个区域铁路中心。

/ a4 f" L" F/ S" Y" \( Q

可能成为区域铁路中心的连云港

5 P0 N6 T9 ?, z9 @, c

& B6 u5 j& A* b! Z: [ S 7 U- y8 z3 M1 Q) P6 t
6 r2 X/ S% D& g- N1 ^

二、产业转移出现一线契机。连云港市东部的徐圩新区被国家规划为全国七个世界级石化基地之一。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倾尽全力推动若干重大石化项目落地。

! n3 d3 U3 M# G

2016年,江苏省出台《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对沿江沿太湖的化工产业进行重点治理,不合格的将坚决关闭。对于拥有相对富余土地(盐碱地)资源和港口条件的连云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 ^! m6 m A- T, V" D

三、省内港口整合有利于统一发展消除内耗。新一任省委书记在省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加大沿江、沿海港口整合力度”,据传将连云港港、太仓港、南京港等港口整合为一家港口企业,统筹发展。此举也许为连云港港发展带来一线希望。

. t4 V/ y* V7 v6 P. c/ G

无论是作为交通枢纽,还是作为港口城市,都只是硬件。一座城市想要发展起来,不仅要靠硬件,还要靠技术、创新、人才、城市发展理念、产业布局等软件环境。过于执着硬件,忽视软件打造,没有城市发展特色,再美好的规划蓝图,也难免竹篮打水一场空

. A- c) O$ T {- M: F- i T4 p! s
% L; R% a* z9 r5 k * ?; V3 X) ]5 ^! ?1 f5 ~2 t ; O+ q" ]: U: K$ P4 ^: A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文星雨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