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_* b( l; c9 Y+ r& E" I 在诗人杜牧眼中,海有“浩渺苍茫净人心”的效果;在诗人李白笔下,海有“波澜壮阔魂纷飞”的奇景;在诗人王之涣心中,海有“海鸥翱翔舞蓝霞”的勃勃生机……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
6 ]2 T1 b0 G7 f$ |& C. G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利用,海洋旅游在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助力建设海洋强国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v! g7 Q: G! E
蓝色魅力 赢得游客青睐
/ c h/ N1 V' Q' Y4 { 近年来,各海洋旅游目的地积极挖掘潜力,配置最优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将海洋风情展现在游客面前。 ( g- k6 P+ J _+ f# a1 k4 G- o
今年以来,辽宁大连“港东五街”成为全国文旅市场“热词”,大批游客慕名而来,观看“巨轮过街”的奇景。与此同时,东方水城的圣马可广场钟楼飞鸽、缓缓驶来的贡多拉游船、满载艺术气息的世界音乐博物馆……整个东港商务区的精彩逐一展现给市民游客。
+ }9 j, A5 ]% y8 E" J& x; W1 w “拍出来的照片真的很‘港风’,大连就是那种接地气的美,让我感受到了这条街的魅力。”大连本地摄影师刘先生正对着“新鲜出炉”的照片啧啧称奇。 & R$ V% n I! _& u: X
“一市傍两海”是大连独特的地理优势。为了加快文旅产业发展,大连创新文旅营销方式,捕捉网络流行元素。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继续统筹山海风光和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海湾—海岛—海洋’的滨海旅游产品体系,推动45个重点提升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创新消费打卡场景。”
5 u5 z2 J2 R3 p 坐上游船,在乘风破浪中感受这座活力海洋之都的历史人文风情和时尚浪漫风采,这是来青岛游玩的“必选项”。随着海洋旅游的蓬勃发展,青岛旅游集团新增了潮齐音乐会专线、极速兜风快艇、栈桥经典环游、海上巴士1号线等9条海洋旅游线路,巧妙地将青岛沿海的各个知名景点串联起来,游客可一站式体验“海上观青岛”,在游船上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景色尽收眼底。
0 n# @" r7 k& Y4 A. N “当前,各地日益重视发展海洋旅游,但开发海洋旅游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海洋旅游地应根据当地情况统筹各种旅游类型进行开发,以通过优化配置资源达到提高旅游开发效益、节约成本的目的。”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陈辉说。 8 x' c" s. d) ?9 b$ J {# N' r
海纳百川 业态融合创新 + O4 X- l5 j. n, ^
近年来,各沿海省市纷纷发展海洋旅游,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各地也尝试融入越来越多的新玩法,让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海洋文化的魅力。 $ S3 p( @8 z& Q d& C' [( A* C4 [
近年来,“游艇+海钓”“游艇+潜水”“游艇+摄影”等新玩法、新产品,让三亚海洋旅游市场异常火爆,游艇租赁市场供不应求。形式多样的海上项目,更是让游客玩得开心,大呼过瘾。端午假期,来自青海的游客甘先生在三亚见识了“千帆竞发”的游艇出海场面。他说,在海上度过了愉悦的一天,“海钓、骑摩托艇,玩得很开心。”
' T" U3 h2 |8 x a1 A; |! ? 三五好友,吹着海风、听着音乐、吃着烤串,天津东疆的海洋旅游,是不少游客“向往的生活”。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近日启动“日出东疆毕业季”主题活动,面向京津冀大学生、高考生推出了多种文旅项目,参与者凭大学生学生证或高考准考证可以享受住宿、展馆、景区等价格优惠政策。 " G* ~" j* O! j0 B+ }& A
“近年来,我们依托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东疆湾沙滩等资源,推出了工业游、产业游、休闲游3条精品线路。”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苏頔说,东疆将围绕“消夏”主题,推出更多度假和亲子主题产品。同时,举办更多特色主题邮轮文旅活动,让更多海内外游客深度体验东疆的海洋文化和海洋魅力。
; N4 ~9 W$ M9 n3 F1 d% i0 s1 h0 u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推出“雨林秘境”穿越丛林之旅、“野性呼唤”自然百科之旅、“寻迹琼州”非遗民俗之旅等12条精品研学线路,让孩子们的海洋之旅有了新的“打开方式”,不仅可以了解海洋生物,丰富海洋知识,还可以体验帆船、桨板、潜水、冲浪等与海洋有关的活动,感受神奇梦幻的海洋世界。 3 s% s1 `8 N' @$ {3 ]5 Z
“海洋旅游产品可以纵向延伸,从浅海逐渐扩展至深海,进一步丰富产品体系。”海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葛明明说。 1 v) M2 }9 y3 i# a3 z9 T
立足长远 谋划产业蓝海
/ w3 f# l8 D7 B; S. E( y' _8 M 近年来,各沿海省市出台政策措施,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助力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
- P/ Z! H% R" O {6 |. a- D 2023年1月,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印发《关于加强海洋旅游业用海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在海洋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域或在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周边重点发展海洋旅游产业。在不破坏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布局潜水区域及潜水平台和浮动栈桥,并允许建设及维护海洋旅游、海上体育运动相关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和必要公共设施。
1 c7 `* V* H3 r 2023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全区至少创建2个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5个自治区级滨海旅游度假区、5个国家4A级滨海旅游景区,北海文化产业园力争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单位。
& G2 _: V. J1 p. x 2023年12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0部门印发《推进海洋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4—2026年)》。方案提出,坚持生态优先、陆海统筹、城海一体、人海和谐,发挥山东省海岸带比较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休闲度假旅游体系,一体推进沿黄渤海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打造国内最长的温带海滨休闲度假连绵带,推动全省海洋旅游发展提速、品质提升、市场扩容。
5 w) Q7 x# @* {6 q, W* c4 ~ “我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与空间类型,蕴含着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全面、科学的海洋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不同地区的开发定位、发展目标和路径,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院长谢朝武建议,丰富“海洋+运动”“海洋+研学”等四季均衡的产品体系,结合不同季节和节日,策划海洋主题的节事活动,推进海洋旅游全季利用;培育夜间消费热点,激发夜间消费活力。
, l, p+ O% A" C8 ?5 K2 i 葛明明认为,在做好产品的同时,企业也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引导游客文明出游,避免对海洋生态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 |' {! J$ ~3 Q) f' ]" R* \
(本报采访组 采访组成员:吴开诗 杨丽敏 肖相波 牛佳欣 执笔:牛佳欣)
5 c8 G, K" L( w 来源: 中国旅游报 . w; a( o" z( B- \' D
3 S1 m N/ _' d: c' q3 J9 a9 h$ \5 W+ Z5 S3 G2 ]6 s
4 B* o% H3 e- z1 X& Q: V, `6 B
9 _( V: ^: Y; Y' B3 F3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