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海带新品种“中宝1号”上榜 推动我国海带良种产业化发展

[复制链接]
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1年审定通过的水产新品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种质库团队和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联合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海带“中宝1号”(品种号:GS-02-002-2021)榜上有名。& R# A- G$ r3 g  p3 m4 H

: ?2 G& B* j; t0 a- I,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 V2 w% N, w- c/ J8 O
海带“中宝1号”
- b* [0 ?/ ~1 S
, C: R9 S: |. d,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t, b/ f  o( U) B
海带“中宝1号”

/ @  `7 ^- i; `# R' ?& l海带1927年从日本引种到我国,属于外来物种。因其富含碘、褐藻酸、甘露醇和各类微量元素、矿物质,具有药用、食用及重要的工业用途,是我国产量最高、养殖历史最长、养殖分布面最广的大型经济海藻,养殖历史已有70多年,主产区在山东、福建和辽宁沿海等地。我国的海带夏苗技术、新品种选育技术持续多年领先世界各国。2020年,我国年产海带166万吨干品,折合成鲜品超过1000万吨,是单种海洋水产品养殖产量第一名。( \! O& q  U" l  U3 H' Y8 F  l

6 B& ]- e# A5 [# Z3 O! d,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v0 f7 P. a0 f. v1 d8 u4 W
生长中的“中宝1号”小苗

0 ~+ y3 j' `* I( k2 U; W. B
" Z- E3 F" e/ `* S( s"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s" o- f2 N  c  @0 D5 C. W
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现场检查
2 k: x5 ^; U+ n  n& L  Z
目前,我国海带生长过程,存在着种苗生产企业使用少量亲本培育大量种苗的生产方式,这导致不同品种的栽培种群遗传多样性越来越低,后代优良栽培农学性状逐渐丢失,主要表现为海带成体藻胶含量显著下降、藻体变脆,淡干海带发黄分层,假根退化导致脱菜及产量下降,孢子囊形成时间越来越早,影响加工品品质。
1 Z- E' q1 r6 p) l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种质库团队自2008年开始与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海带种质收集保存和品种选育工作。团队采用海带地理隔离种群杂交,结合定向选育、微卫星分子标记辅助等技术手段,历时10年成功培育成“中宝1号”。在规模生产中,采用单倍体克隆杂交方法完成制种,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采孢子制种。
- }' r; h) g( {. c" d6 R4 C
4 i% U' M& ~* q; ?+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G# u6 E" V0 r' K1 \+ {, v' b
进入收获季的“中宝1号”
2 h: S/ S; ~* p8 Z9 i  i) n5 _" z
“中宝1号”具有产量高、藻体宽阔、烫菜加工颜色深绿、出成率高、栽培期不形成孢子囊的显著优点,在北方地区的相同栽培条件下,与普通养殖海带相比,7月中下旬产量平均提高63.9%,烫菜加工出成率提高10%以上,适宜在辽宁、山东等沿海人工可控的海水水体中栽培,深受海带养殖企业喜爱。
, u" O# ?4 ]9 y( e. q依托大连海宝渔业有限公司2015年建设的辽东半岛第一个年产10亿海带苗的海带育苗场,以及2017年获批国家藻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团队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藻种质库团队的全力技术支持,“中宝1号”目前已在辽东和山东(长岛)产区得到规模化推广应用。未来海带“中宝1号”的大规模应用将有力推动我国海带良种产业化的发展,提升良种覆盖率,助力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高效绿色发展。
5 a( P( I' S: E' r* T0 o  N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D& I' M% D/ T9 f! f- a4 P( D- Z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