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N/ P7 x! M0 C$ f& p
1 A/ K0 L6 M E& ~ @& T
/ l6 ^& \! G4 M% O
2021年4月28日上午,中国-东盟智慧海洋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科学图书馆一层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中国海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曲探宙、自然资源部南海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欧阳永忠、大连海洋大学教授李颖、中国船舶集团707研究所科技委主任赵子阳、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信息化部主任姜晓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产业发展部处长王志平、中共海阳市辛安镇委副书记董帅现场出席了会议,教育部国际司亚非处于胜楠、印尼泗水理工学院Raja Oloan Saut Gurning教授、Edwin Setiawan博士、泰国玛希隆大学Boonsit Yimwadasana博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Feng Zhu、中国-东盟智慧海洋中心副主任魏克新在线上参加了会议,中国-东盟智慧海洋中心领导及研究员,天津大学海洋学院领导及教师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由天津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振主持。1 D: I ?- n& w2 f
8 K/ P! }- o' Q0 E, s
0 l! d" x+ N; D, p! b# A6 S. _0 ]
" ]! T( r$ ]1 l: ^# u9 u( Z
, A5 S5 }6 m3 y4 }$ T2 T$ a! \
0 K8 ^' D( R/ G+ S7 z7 T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苏荣欣做2020年度中心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计划汇报。2020年,面对全球疫情大考,中心克服重重困难新增获批三项国际合作项目,创新性地开展一系列线上活动,增进教育资源共享。中心开展智慧海洋创新课程、实践课程培训,组织学生视频大赛,构建智慧海洋教育网络平台并出台多份发展报告,推进海洋科普事业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中心将继续从人员交流、教育培训、特色活动、资源共享、科技合作与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
6 q, D' g9 w3 o, x5 k5 r7 ^$ T" k; Z8 p' D. ]" x T
1 `3 f& u; e7 A, E1 I# ?/ D: `/ u/ L% P9 j! Q0 i6 l" e" S9 x
6 p) Z- q1 [( B- V
0 p; M& m8 `, _4 V* I' \* X9 u会议研讨部分由潘德炉院士主持,学术委员会成员围绕工作汇报分别展开讨论,从教学、研究、科普、智库等各个角度,为中心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希望中心继续加强与大学、研究院所的联合建设,全面提升海洋教、科、研各方面的优势,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提升中心工作的现实意义,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来自东盟高校的代表表示,期待进一步与中心开展合作,加强学术交流和学生项目的频次与质量,以形成更多的教育和科研成果。最后,潘德炉院士总结发言。首先,他对中心2020年的各项工作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在全球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中心迅速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完成了《东盟科技发展报告》、《东盟教育发展报告》,初步建立了中国-东盟海洋大数据平台,中国-东盟智慧海洋中心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和高校合作的名片。其次,潘院士对中心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在教育教学上,中心要加大线上培训的探索力度,在培训内容上形成中心的特色,立足中国-东盟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与需求,在东盟学生、家长中建立良好地口碑;二是在科技创新上,中国-东盟智慧海洋数据库下一步应该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学者的合作,建立起长效的科技合作机制;三是智库建设上,中国-东盟智慧海洋中心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若想实现更好地发展,还需要各行各业的海洋工作者通力配合。中心应紧抓国际重大需求,加强中国与东盟合作海洋观测技术及系统的建设,为监测全球环境变化、早日实现碳中和做出应有贡献。最后,潘院士寄语中心工作要“做活、做实、做好”。5 V4 ]1 E+ P# ]8 {( J# A
7 `, U! v2 K; K0 w E6 v: F
7 b4 o8 F8 g7 F& l
. w; H! A8 i+ K7 B3 Y+ c n4 X8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C; f. r& R) r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