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绿、美景如画,威海荣成东楮岛,我国北方最典型的胶东名村。村子东、南、北三面环海,陆域面积125公顷,海岸线却长达7.5公里。碧波之中绵延不绝的海草,自古与这里的生活息息相关。
5 x" _7 d5 F1 ^, D& }) {6 h+ R% c- y$ E: T
( F( t. E8 s. B r+ _
) a, [9 C v0 v0 A* [1 Y
荣成东楮岛水产有限公司 王军威:- N: ?7 A! Q" F5 k$ W0 \1 P3 V, z
8 A5 P( W1 L1 H/ V, O/ P! u5 l U( d, ~ @8 X
从我记事开始,我们村就是海草房,我们这个海草是从海里面收集上来的,老一辈用海里的石头,加海里的草搭建房子。; O- v, u8 X+ l
, F0 B! E6 t$ `$ i
& c8 ?6 v& b2 i$ a
6 o+ B, F3 K+ S6 W: D
8 B/ h k/ o6 g: K/ n) o: C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东楮岛村,拥有许多古老的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以及极具海文化特色的渔家民俗。全村现存海草房650间,是胶东地区海草房保留最完整的村庄之一,被誉为生态民居的活标本,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静悄悄的村子,走在斑驳的青石小巷,仿佛行走在岁月的长廊里,一排排海草房沉默矗立着,犹如饱经沧桑的老人,注视着来来往往的岁月和旅人。时光在这些海草房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后来追忆遥远岁月的线索。历经风风雨雨,这一株株海草与海草苫顶的海草房,融入时光的血脉,延传而来,就是一部渔村记忆。
$ o0 ?' q4 B' K. N# T! k) L7 @$ ]" s7 h7 i7 r$ j! r
3 X3 T3 b9 X4 W c: Y! A7 b- @( U# I& V! R" n5 |1 K7 f
9 B- f* ~& l, `8 V* Z$ {6 i & ~; x& N7 D1 o: Q; G8 ^7 G
东楮岛村世世代代用来做海草房的海草,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叶藻,学名鳗草,在上世纪90年代越来越少。海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它构筑的海草床可以稳固海洋底质,吸收营养,为鱼虾等多种海洋生物提供栖息、繁衍的生境和摄食场所,海草脱落的碎屑为海洋食物链提供基础。7 o- m9 Q* p, R
6 q: t; r; M$ x
; j" x( \7 D/ P1 X9 I- D% r. P0 W4 I- L) V: _9 [, Y# b9 O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高亚平:* O$ J0 W" {' n/ q$ s
因为海草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退化非常严重的状态,桑沟湾的海草从原来的遍布整个桑沟湾,到现在只在楮岛或者是八河港海域。面对慢慢衰退的状况,我们能做一些什么呢?肯定就是通过我们的一个是保护修复,使它的生物链恢复起来,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海洋的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水质的净化能力,这样才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的路径,保持浅海的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稳定和产出。+ }0 N- f! v5 k: N8 v
' x4 Q; k5 q6 _9 c# V4 l" b5 k海草床生态系统重建,成为东楮岛历史古村最紧迫、最棘手的问题。然而破坏容易重建难,栽植一株海草,播种海底草原,它的背后是海洋生态环境的全方位保护和重建。
* q: ^, h* U4 u! p6 ]9 @3 T# T( F: z# Y3 _; s: ^
* s7 d3 x( s0 ~3 D& q1 C
* H9 B% X1 k: x6 D2 i
/ W% J" F/ }" E$ m4 [( F" A( ?8 `7 Y( v4 ?& a9 h* K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蒋增杰:
/ D0 Z6 _4 P% f我们团队最初的目的是生态保护,我们的桑沟湾要发展,还要保护,我们和楮岛公司也是2000年前后就一块合作,也是把东楮岛作为研发基地,开展一些综合养殖的实验,包括标准化的实施,还有包括鳗草的保护。
; w% j: ^3 t6 |0 u+ q5 a: j7 G. i3 O4 b" V; ]( f
1 k; I) \$ ]9 o* n& E5 n
二十多年来,一批批科研学者扎根桑沟湾海域,开展系列科研活动,首当其冲就是海草床的重建。别小看了这一株小小的鳗草,能让它在汪洋大海中扎根生长、繁衍成片,很不简单。0 N2 J4 x2 t! q k% |& e: E! I
# r6 G$ ~" K% L" c% e8 B3 n( n- W& q! }8 ?% t
; [& ?9 d0 p6 L! p$ a& G1 L1 N
. N- \9 P, `9 A8 m9 c" A) u5 g: Y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高亚平:
i: p2 [, q. Q! y方法我们归结为:一个是整体的草块移植、根茎移植,以及基于生境恢复和种子的恢复。常用的是根茎移植,比如会用到钉书针法、框架法、贝壳法等,实现海草的移植恢复。种子是另外一种常用的方法,包括种子的包被,用浮标或者麻袋的播种。在海草的恢复上,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针对于桑沟湾具体的环境下,我们尝试过框架法进行根茎的移植,但效果不太理想。
/ R1 n [ H; `" \$ H( e# W* W m$ q8 g; e }0 f) q" W. L( B
e3 a" X/ _+ e( ]) C/ i
% u: e- B# n' [0 e+ C9 i- N+ `查遍世界范围内海草移植的相关资料记录,各种方法都试了,效果却都不甚理想。怎么办?“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而扎根东楮岛的这群科研人员,就是最初的探路者。5 I Q k, p: L# R: ?
/ D d2 j/ l2 G4 H4 I2 M2 ]6 H! r: I; C
8 U* f! q: W3 R
怎样让一株海草在海底扎根繁衍?2014年,唐启升院士工作站落户东楮岛,历史古村“海底种草”这一世界难题如何实现新突破?海洋频道请继续关注。
) ~# ~; O& q( @! S0 ~/ z1 B, V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4 m$ u6 k9 H/ H G: _1 c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