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军院士等:国际海洋科学装备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药物资源、空间资源、海水资源和多种能源,是人类解决资源短缺、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战略必争之地。深入认知海洋科学奥秘、高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环境、有力维护海洋权益都离不开海洋科学的发展和海洋科学装备的支撑。6 ?2 _- J' d, X, r
海洋科学装备是在自然条件下观测海洋中自然现象、规律所采用的工具,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主要分为:①海洋观测 / 探测传感器,如干涉高度计、海洋激光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通量传感器、温盐深传感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海洋生物探测仪、多类型声学传感器、多类型地磁探测传感器等;②海洋观测 / 探测平台,如海洋遥感卫星、水面科考船、多类型水面浮标、多类型水下潜标、多类型深潜器、多参数水下滑翔机、自沉浮式剖面探测浮标等;③海洋通信传输装备,如空中无线通信装备、水面微波通信装备、水下声学通信装备、水气界面通信中继装备、海洋数据智能处理分析装备等。5 u& N' d6 D2 c3 a7 X
国内外高度重视海洋科学装备的研发,发布了一系列科技发展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支持高端海洋科考船、海洋观测设备、海洋探测平台的建设。随着海洋研究领域朝着深远海、南北极拓展,知海、用海、护海对智能化、自动化、高端化的海洋科学装备提出了新要求,未来 15 年将是高端海洋科学装备发展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海洋科学装备的发展现状,凝练我国相关装备的短板和不足,思考我国海洋科学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海洋科学装备的快速稳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3 l: a3 ]! T  I
国际海洋科学装备发展现状
5 T8 d8 w  @/ e0 B6 j0 D1 N7 i, o8 ]
! ^: r; H1 @: U7 [9 J" |
(一)海气界面观测装备2 k& a/ r+ z% V  J! D/ H
海水与大气的交界面即为海气界面,海洋与大气在此区域发生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海气界面观测为基础研究提供支撑,如海气多尺度相互作用、跨圈层气–流–固耦合机制等。
( I+ a( i1 N  U5 E8 j! y1. 海洋遥感卫星
9 Q7 ]0 d+ I& ~7 T) q美国 1978 年发射了世界首颗专用海洋卫星,搭载主动式和被动式微波传感器、雷达高度仪、微波测风散度计、合成孔径雷达等探测设备,波高测量精度约为 2~20 cm ;后续发射了海洋水色专用监测卫星、海面风速测量卫星、海面风场测量卫星,建成了第三代“白云”电子侦察型海洋监视卫星系统。欧洲重点发展综合观测卫星系统,由多颗海洋遥感卫星构成;2010 年发射的“冷卫星–2”观测卫星携带合成孔径干涉雷达高度计,测量对极地冰盖的表面高度变化率、海洋浮冰厚度和面积等。1967—1989 年,苏联发射了 32 颗实用型海洋监测卫星,建成了“宇宙”卫星系统,由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核动力雷达海洋监视卫星构成。日本 2012 年发射的“水珠”号卫星配备了微波辐射计,空间分辨率较高,可对全球降水量、水蒸气量、海洋风速、温度等参数进行测量;后续发射了多颗海洋监测专用卫星,构建了全球海洋 24 h 监测体制。$ q# l6 s5 `1 a# {
2. 海洋科考船
. G# o/ }  m9 P& g美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设备最先进的海洋科考船队,含全球级科考船 16 艘、大洋级科考船 23艘、地区级科考船6艘、当地级科考船6艘;例如,“斯库里奥克号”极地科考船配备了艏侧推器,静水最大航速为 26.3 km/h,破冰等级为 PC5,自持力为 45 d 。欧洲拥有数量庞大、设备先进的科考船队,如英国拥有大洋级科考船 3 艘,法国拥有大洋级科考船 4 艘,德国拥有全球级新型综合科考船。英国“RSS 大卫·阿滕伯勒爵士号”极地科考船,破冰等级为 PC4,静水最大航速为 31.9 km/h,自持力为 60 d;配置专业科考仪器和设备,对大气、海洋、海底圈层进行科考研究。此外,日本“Kaimei 号”海洋科考船续航能力为 1.67×104 km,航速约为 22.22 km/h,配备动力定位系统、3000 m 长 4 缆三维地震测量系统、12 000 m 长温盐深剖面仪装置, 3000 米级无人缆控深潜器(ROV)海底资源取样装置等,可执行海底资源分布、生成环境调查,大气及海洋环境变化调查等科考研究。
( `+ D0 {4 h% D: |% u. P9 R) Z, @% t9 U3 o) R8 x
9 d8 c1 d1 W) a) a$ R' |  r) S
(二)水下移动式观测装备
, R7 F% w0 z) a' M! w: P! _- d水下移动式观测装备一般分为载人深潜器(HOV)、ROV、无人自主式深潜器(AUV)、水下滑翔机等,可以搭载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和采集设备,对海面到海底大范围区域进行详细探测。
, b5 x9 w+ @/ ]4 J# _1. 载人深潜器
: p/ c, R6 X2 W( D1 o5 w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是是世界上最早的载人深潜器,设计下潜深度为 1829 m,可到达全球约 63% 的海底,单次下潜作业时长为 6~8 h,主要用于海洋生物采集、海洋地质调查、海洋遗迹考察等;2012 年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升级改造了“阿尔文号”,使其设计下潜深度拓展至 6500 m;累计完成下潜作业超过 5000 次 [10]。法国“鹦鹉螺号”深潜器建于 1985 年,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 6000 m,累积下潜作业 1700 余次,主要用于多金属结核区域勘探、深海海底生态系统调查和沉船、有害废料搜索等。日本“深海 6500”载人深潜器建于 1989 年,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 6500 m,单次下潜作业时长为 8 h,累计下潜 1000 余次,完成了海洋斜坡、断层调查,日本海域地震、海啸观测研究。' L6 i8 p  A- U# O  R
2. 无人缆控深潜器4 S/ k0 W) I3 n' v
美国“Jason 号”ROV 由配套母船提供动力并控制作业,深潜器本身采用高耐压浮力材料,在下水作业过程中处于自由悬浮状态;最大下潜深度为 6500 m,配备了声呐、影像、照明、数字采样系统,具有高精度的水下探测和采样能力;累计下潜作业超过 1000 次,平均下潜作业时长为 21 h,最大下潜作业时长达 100 h。其他代表性装备有法国 6000 米级 Victor6000 ROV,英国 1000~3000 米级 Demon、Venom 系列 ROV,日本 7000 米级 Kailo ROV 等。4 S4 l2 b( B2 A/ N( [/ U& Q
3. 无人自主式深潜器
7 w+ g$ A) ]- U# B/ N5 cAUV 能够自主控制水下航行、自主进行水下探测,在军事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世界海洋强国高度重视此类深潜器的研制。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Sentry 号”“REMUS 号”深潜器:前者设计下潜深度为 6000 m,通过智能算法控制深潜器规避水下障碍物,实现水下完全自主航行,既可水下独立作业,又可与其他 HOV 或 AUV 协同作业;后者作为多任务小型潜水器,体积和重量更小、能耗更低、续航能力更强,可携带远程环境监测装置,目前已形成谱系化装备。
/ J* V# H* K0 J/ S8 {4. 水下滑翔机
( ?; q9 H9 N- ]+ y# l4 f  A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移动式观测装备,通过调整净浮力和姿态角度获得推进力,能耗极小,具有效率高、续航能力强、维护费用低、可重复使用的优点,适用于长周期、大范围的海洋探索。美国水下滑翔机技术非常成熟,发展了斯洛库姆、Spray、海洋滑翔机等多个系列,可靠性和实用化程度较高,部分产品实现商业化。2008 年,法国 ACSA 公司发布了商业化的混合推动水下滑翔机,可在 AUV、滑翔机工作模式之间切换,结合水下声学定位系统可实现水下自主定位,适用于长期海洋监测和冰下测量。
; P3 }( o+ U& @
+ V! ~. _" p1 N+ |
: P! E' H% B, n7 _1 I* \6 v  Z
(三)海底观测网络
% m; i* n- @! z( A# h海底观测网络指将多种观测仪器设备安置在海底,对海水层、海底层、海底岩石层进行全天候、长期、动态、实时原位观测的平台,一般由海底观测节点、海岸基站组成;通过电缆网络将海底基站和各观测节点(分布在海底)连接起来形成系统,观测数据可用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海洋生态系统研究。
3 n9 D8 w5 ], B2 r美国海洋观测网(OOI)属于有缆长期观测网络,2016 年建成,分为区域网、近岸网、全球网三部分:区域观测网是由长度为 880 km 的海底光纤电缆将 7 个海底主节点串联而成,近岸观测网、全球观测网均由深海试验平台和移动式观测平台组成。OOI 实现了从海面到海底全范围的立体观测、从厘米级到百米级的跨尺度观测、从秒级到年代级的跨时空观测,主要用于海洋化学循环、极端环境生命、海洋地质过程、海洋动力变化、海啸等关键性海洋过程的精确观测。  l; K1 s1 R* J, h- d/ s
加拿大海底观测网络(ONC)为有缆观测网络,包括维多利亚海底试验站、“海王星”海底观测网:前者为海洋观测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原位试验提供试验平台,同时配备了用于研究 300 m 水深海洋和生物作用的多类型传感器;后者是由长度为 800 km 的海底光纤电缆将 5 个海底主节点进行串联而形成的主干网络,可对离岸 300 km,水深 20~2660 m 的海洋环境进行长期、动态观测。ONC 重点开展海底地质过程、生物过程、化学过程的长期、实时、连续观测,在海气相互作用、海洋灾害监测、海洋污染监控、海洋资源勘探、海洋权益于海洋安全、海洋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 |) S) T, s+ B( ?0 |; C0 E
欧洲海底观测网络(EMSO)是覆盖欧洲主要海域的分散式科研观测网络系统,由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海底及水体观测装备组成,包含 4 个浅海海底试验节点、11 个深海海底节点;对海洋水体、海洋生物、海底圈层及其相关作用过程进行长期、连续、实时观测,为海洋气候变化、海洋灾害预测、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等研究提供观测数据。EMSO 的特色在于发展多学科、多目标、多时空尺度的海洋观测能力,但受限于经费、环境许可等因素,相关能力尚未完全建成;部分节点已经处于运行状态,获得了丰富的观测数据。- U) b& `6 L; h9 L* {/ u
日本在其领海布设了地震和海啸观测密集网络(DONET、DONET2),在日本海沟海底构建了地震海啸观测网络(S-set)。DONET 包含 22 个密集观测点(间距约为 15~20 km),以有线方式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DONET2 通过长度为 450 km 的复合缆将 2 个登陆点、7 个科学节点、29 个观测平台连接在一起,形成实时观测网络能力。DONET、DONET2 密集覆盖了日本从近岸到海沟的广阔海域,为日本南部海域地震和海啸预警提供了实时监测数据。S-net 观测网络由 6 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包含长度为 800 km 的复合缆线、25 个观测站),连接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复合缆线总长度约为 5700 km,覆盖海域面积达 2.5×105 km2 ;实现了每个里氏 7.5 级地震源区配置 1 个观测站的布局目标,使地震预警有望提前 30 s,海啸预警提前 20 min 。( x5 |8 }6 T: g
海洋科学装备领域未来发展趋势
! |" Q( Q7 E, C8 ~- ]8 ^0 i) z4 z( [7 I
/ k9 n. t! c0 v- h
' F# |; {: v! C" w- ?& q4 E
(一)海洋科学装备的智能化、无人化' j0 ?4 p; G/ Z$ J, I# B% F! W
随着海洋开发活动逐渐走向深远海,人类干预海洋探测 / 监测设备的活动将越来越困难,深远海探测 / 观测将逐步发展到无人值守自动化、智能化。例如,新型智能潜器可以长期潜伏在设定海域,监测范围内出现异常情况时,探测传感器自动激活设备,对目标进行智能跟踪;新型智能浮标、潜标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动选择合适的信息传输、供电方式,各子系统根据海况自主选择适当的工作模式;水下航行器可搭载人工智能(AI)、深度学习技术,自动识别海底障碍物、控制推进器进行自主规避。
0 E. z5 W. j  k; C6 l
1 X3 j  @/ f; W- k+ |  n- h+ P
. x- @8 ~! g1 a; \, D
(二)海洋科学装备谱系化、观测系统立体化- n/ w0 [( g' G8 Y4 p
随着应用水深的增加、观测参数类型的变化,功能单一的海洋科学装备无法满足未来探测和观测的综合需求,多参数、多功能、谱系化成为相关装备的发展方向。在长期探测 / 观测作业的过程中,倾向于采用多类型海洋科学设备联合协同作业的模式,即多种类型的海洋科学设备通过功能分工和互补,构成立体化的观测系统。例如,美国、日本的海洋观测系统一般由空基设备(卫星、飞机、无人机)、陆基设备(水文观测站、数据管理中心)、海基设备(科考船、无人艇、水面浮标)、海床基设备(水下潜标、水下潜器、水下传感器)组成,通过协同作业实现单一装备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
( }! S' t& L- L" s" M( e2 M) _

7 m$ n  c) |( t+ H+ g$ C! L4 C(三)海洋科学装备的综合化、全球化& k, y5 C9 D- a, [; y
海洋作为一个联系紧密的系统,某个区域的变化将会引起其他区域的连锁反应;但海洋体量过于庞大,仅凭少数国家无法建立覆盖整个海洋的探测 / 观测体系。各国协作建立全球化的海洋探测 / 观测体系,将是海洋科学技术与装备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我国在发展海洋科学装备的过程中,应重视海洋探测 / 观测技术创新的全球化趋势,参与制定国际探测 / 观测计划、国际标准,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高效推进领域的创新发展。
- \7 p" M! p7 s1 h( C0 F) N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Y- e9 g; y( g5 H7 N$ g6 c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