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sklearn中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复制链接]
% n q) X; x1 m! H, y. M) z

简介

$ J, `8 n2 ?/ f- \# P

通过特征提取,我们能得到未经处理的特征,这时的特征可能有以下问题:

不属于同一量纲:即特征的规格不一样,不能够放在一起比较。无量纲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信息冗余:对于某些定量特征,其包含的有效信息为区间划分,例如学习成绩,假若只关心“及格”或不“及格”,那么需要将定量的考分,转换成“1”和“0”表示及格和未及格。二值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定性特征不能直接使用:某些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只能接受定量特征的输入,那么需要将定性特征转换为定量特征。最简单的方式是为每一种定性值指定一个定量值,但是这种方式过于灵活,增加了调参的工作。通常使用哑编码的方式将定性特征转换为定量特征。 假设有N种定性值,则将这一个特征扩展为N种特征,当原始特征值为第i种定性值时,第i个扩展特征赋值为1,其他扩展特征赋值为0。哑编码的方式相比直接指定的方式,不用增加调参的工作,对于线性模型来说,使用哑编码后的特征可达到非线性的效果。存在缺失值:缺失值需要补充。信息利用率低: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对数据中信息的利用是不同的,之前提到在线性模型中,使用对定性特征哑编码可以达到非线性的效果。类似地,对定量变量多项式化,或者进行其他的转换,都能达到非线性的效果。

下面我们使用sklearn中的preproccessing库来进行数据预处理,以覆盖上面遇到的问题。

, _ s* h4 O+ }$ F" K

数据集准备

4 k+ K* k& `9 i% H, J( V% C

首先,加载IRIS数据集,代码如下所示。

K, s) O4 R. \1 }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 导入IRIS数据集& Y1 M ?1 F7 n" Y+ } import numpy as np- |6 i5 P0 f% l; N& I0 o4 w 8 t) v W% r3 T& O iris = load_iris() # 特征矩阵 ) V2 I3 r+ O1 O0 _- F3 x7 S$ b$ B O print(iris.data.shape) # (150, 4)4 @! L `9 x3 P+ H0 k# P' m print(iris.data[:1,:]) # [[5.1 3.5 1.4 0.2]]2 {1 u+ H8 `* G$ O3 n' H2 F4 G' U# f print(np.unique(iris.target)) # [0 1 2] 9 l6 ]* e0 f4 U. q% Z
# p, `1 f) @! r0 s

无量纲化

& b* k$ Q+ B5 z, F7 B$ {# Q

无量纲化是使不同规格的数据转换到同一规格,或不同分布的数据转换到某个特定分布。

7 m6 t* |: e7 a* G: E1 M

在以梯度和矩阵为核心的算法中,譬如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无量纲化可以加快求解速度;而在距离类模型,譬如K近邻,K-Means聚类中,无量纲化可以帮我们提升模型精度,避免某一个取值范围特别大的特征对距离计算造成影响。

$ s6 S% | o2 Z) E3 n: f- I

常见的无量纲化方法有标准化、区间缩放法。

+ l0 i/ i/ e( h6 M; G6 g, ]

标准化的前提是特征值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化后,其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区间缩放法利用了边界值信息,将特征的取值区间缩放到某个特点的范围,例如[0, 1]等。量纲与无量纲的区别

* { T2 Z& T! T# y

量纲:物理量的大小与单位有关。比如,1块钱和1分钱,就是两个不同的量纲,因为度量的单位不同了。

2 d9 M! _7 S3 E, U1 l. H t

无量纲:物理量大小与单位无关。比如,角度、增益、两个长度之比等。

, Q( \! a* U7 g- y! G& T* `% q& N

标准化-零均值标准化(zero-mean normalization)

# W# a/ Y) _9 d7 _! ^

标准化是依照特征矩阵的列处理数据,其通过求z-score的方法,将样本的特征值转换到同一量纲下。

# x) ]3 ^7 C# F+ G' P: M

简而言之,标准化将连续性变量转变为均值0、标准差1的变量,标准化需要计算特征的均值和标准差,其公式表达为:

8 |' i$ b* k) K6 T c! E) U

,其中是均值,是标准差x′=x−x¯σ,其中x¯是均值,σ是标准差{x}=\frac{x-\overline{x}}{\sigma} ,其中\overline{x}是均值,{\sigma}是标准差 \\

' I. G- l3 ^: d0 [+ j) N% d1 b2 A

常用于基于正态分布的算法,比如回归。

* Y! E# M# R, [9 |- A, K+ n( K1 u: K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StandardScaler(基于特征矩阵的列,将属性值转换至服从正态分布)类对数据进行标准化,代码如下:

4 C ~. ^' u, j' M I0 a' r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 _6 Y) Q& e- G$ w% \- n # e# N! T$ ]+ w1 c6 {2 f, ]( `& g # 标准化,返回值为标准化后的数据 . M) P& F$ \ Q$ B2 U9 [% o standard = StandardScaler().fit_transform(iris.data) / p/ Y" G) Z, O% U print(standard[:1,:]) # [[-0.90068117, 1.01900435, -1.34022653, -1.3154443 ]]+ |5 W1 w& O+ C0 d& I
- W& s/ ~9 C) b. c9 U/ t

归一化-区间缩放法

! t4 [' N6 D1 e* x T0 o- t! s

区间缩放法的思路有多种,常见的一种为利用两个最值进行缩放,把原始的连续型变量转换为范围在 [a,b] 或者 [0,1] 之间的变量,公式表达为:

. k( y: r6 O+ ^" a5 @% Q

x′=x−min(x)max(x)−min(x){x}=\frac{x-\mathit{min}(x)}{\mathit{max}(x)-\mathit{min}(x)} \\

( k }, Y5 j/ y: e! [

区间缩放可以提升模型收敛速度,提升模型精度。

( B' T; ^" R; e6 ] R% y

常见用于神经网络。

8 _* Z- l0 V6 t- \, o" n' m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MinMaxScaler(基于最大最小值,将数据转换到[0,1]区间上的)类对数据进行区间缩放,代码如下:

+ m4 d4 e+ U( o! c$ K
# 区间缩放,返回值为缩放到[0, 1]区间的数据 3 \: X& X* X" N b% Y% `. N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 X2 P0 ^" ?8 n, y2 A3 N; u6 E3 w' l b7 k1 t; L7 D min_max = MinMaxScaler().fit_transform(iris.data)6 }) J. V5 A; M. v print(min_max[:1,:]) # [[0.22222222, 0.625 , 0.06779661, 0.04166667]] 9 k5 z- u$ q/ t4 C0 r9 F5 X
7 o# ]$ y* V6 M

正则化(Normalization)

4 f1 s7 s j& [5 o3 t0 b

正则化的过程是将每个样本缩放到单位范数(每个样本的范数为1),正则化的目的在于样本向量在点乘运算或其他核函数计算相似性时,拥有统一的标准。例如,对于两个TF-IDF向量的l2-norm进行点积,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向量的余弦相似性。

/ U1 t6 O# t1 g

常见用于文本分类和聚类。

! L3 {9 p. E0 v2 O

Normalization主要思想是对每个样本计算其p-范数,然后对该样本中每个元素除以该范数,这样处理的结果是使得每个处理后样本的p-范数(l1-norm, l2-norm)等于1。即Normalization的过程是将每个样本缩放到单位范数(结合单位向量进行理解,p=2p=2时为单位向量,其他为单位范数)

, L/ ^! g8 D; ^0 F! a, F; k

LpL_p范数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z: R3 ]0 ~2 _) Q; }1 g' S

||X||p=(|x1|p+|x2|p+...+|xn|p)1p||X||_p = (|x_1|^p+|x_2|^p+...+|x_n|^p)^{\frac {1}{p}} \\

: Q) q0 {! m! A# L- \! @

可见,L2L2范数即为欧式距离,则规则为L2L2的Normalization公式如下所示:

1 M/ G. G# ~% ]4 X) {

x′=x∑jmxj2{x} = \frac {x} {\sqrt{\sum_j^mx_j^2}} \\

+ E$ ^% ^$ Z' C7 j% g$ G

可知,其将每行(条)数据转为相应的“单位向量”。

/ ]# J$ M' |4 b0 c( s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Normalizer(基于矩阵的行,将样本向量转换为单位向量)类对数据进行正则化,其代码如下:

& g6 i4 E6 s) H3 ~( k v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Normalizer ! J6 a/ g3 v; N! _1 l0 C1 V+ y% p norm = Normalizer(norm=l2).fit_transform(iris.data) 4 n! h" o) F* ]7 h print(norm[:1,:]) # [[0.22222222, 0.625 , 0.06779661, 0.04166667] F$ ^ n1 J5 A& \, q* h q
6 a" L/ s2 e' T0 W

参数说明:

4 W$ W( \/ Y; J- u- d: I% Z

norm:可以为l1、l2或max,默认为l2。

若为l1时,样本各个特征值除以各个特征值的绝对值之和若为l2时,样本各个特征值除以各个特征值的平方之和若为max时,样本各个特征值除以样本中特征值最大的值

标准化、归一化与正则化的区别

标准化处理:把特征变量转换成均值为0,方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归一化处理:把特征变量转换为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的区间正则化处理:将每个样本在所有变量上的值缩放到单位范数(即每个样本在所有变量上的值的范数为1)

定性特征和定量特征的区别

( T; O8 b; \ g1 M+ z9 o# t

一般定性都会有相关的描述词,定量的描述都是可以用数字来量化处理。举个例子:

定性:博主很胖、博主很瘦定量:博主有80kg、博主有60kg

对定量特征二值化

: I' ]) Q& s2 E, m" v& ]( s

定量特征二值化的核心在于设定一个阈值,大于阈值的赋值为1,小于等于阈值的赋值为0,公式表达如下:

3 U& f( X! ~2 J6 k4 E# `7 _% M

{threshold} \\ 0 & ,{x} \leq {threshold} \end{cases} \\">,,x′=={1,x>threshold0,x≤threshold {x} == \begin{cases} 1 & , x > {threshold} \\ 0 & ,{x} \leq {threshold} \end{cases} \\

1 `2 r- h) \1 ?! v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Binarizer类对数据进行二值化,代码如下:

0 ?0 X& P* t: H/ x: w4 `* }8 `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Binarizer$ a& }& [0 d2 Z- C& [/ I/ w/ [$ K+ J ' b6 B5 P' l7 q! e+ y1 m' V: z7 t # 二值化,阈值设置为3,返回值为二值化后的数据7 Z- [, k% g. Y6 w* \/ k6 e binary = Binarizer(threshold=3).fit_transform(iris.data) - [$ T2 w' T4 ~! V print(binary[:1,:]) # [[1., 1., 0., 0.]]$ c: W8 Z! i2 S. Y& t" C; n
" Q G6 g- @! |8 e2 G% z

对定性特征独热编码

( Z+ Y" L, |7 g5 U$ c

你的变量不是定量特征的时候,是无法拿去进行训练模型的。独热编码主要是针对定性的特征进行处理,然后得到可以用来训练的特征。

# {# t/ Q; S, o+ Q! T7 s4 V

由于IRIS数据集的特征皆为定量特征,故使用其目标值进行独热编码(实际上是不需要的)。

5 Z4 E9 }4 R- [6 n( w2 k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OneHotEncoder类对数据进行独热编码,代码如下:

: {% G2 J0 c3 ]8 a; ^/ F9 { n
# 独热编码,对IRIS数据集的目标值,返回值为独热编码后的数据 % m4 M/ k7 A6 O5 n, z* F8 V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OneHotEncoder 2 H3 T, v' p! O. U1 O# _ import pandas as pd " }5 C0 `9 @5 ?9 ?% Z) O$ l ! p3 W& c0 C$ F" \8 H* Y+ Y print(iris.target.reshape(-1,1).shape) # (150, 1) 5 c7 x" H; D; j one_hot = OneHotEncoder().fit_transform(iris.target.reshape(-1,1)) * K+ x( d ~5 ? print(one_hot.shape) # (150, 3) & v% x' T/ n" B6 p, s& L3 x/ m0 j( k$ a" C dummy = pd.get_dummies(iris.target)* \7 J( W6 b8 d! P0 } print(dummy.shape) # (150, 3)) E2 q5 y$ P2 s6 j! |) e1 a: J
5 Z- q/ g: x# {6 X" h' E

缺失特征值补全

$ `: L" D" S: [6 ]

由于IRIS数据集没有缺失值,故对数据集新增一个样本,4个特征均赋值为NaN,表示数据缺失。

! t# v' K! e! p+ R, r' e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SimpleImputer类对数据进行缺失值补全,代码如下:

9 J& Z1 d0 C8 m1 z. B" f" ^
from numpy import vstack, array, nan3 E6 i. x [3 X8 i0 V3 S # 缺失值计算,返回值为计算缺失值后的数据6 [" r! t. X3 X% i$ m from sklearn.impute import SimpleImputer . O1 L$ W3 ~, z, H+ c$ R- a k- Z( I6 f) K) D, Q) R& ^. ], ~& C1 Q+ z # 参数missing_value为缺失值的表示形式,默认为NaN% V; p6 M4 O4 i o& F0 g # 参数strategy为缺失值填充方式,默认为mean(均值) 5 I2 _# T9 K9 Y7 c2 G1 I; V imputer = SimpleImputer(missing_values=nan, strategy = "mean") * {2 ~: h$ R# l; R9 f& }& S' w 4 b$ ?1 |3 J2 C& m& ] data = vstack((array([nan, nan, nan, nan]), iris.data)). K3 m9 X; Q9 Z6 I& h8 H- j print(data[0:1,:]) # [[nan nan nan nan]] * y4 X0 j4 p& T+ M& L D result = imputer.fit_transform(data)) G8 Q& R, H6 P8 b0 W print(result[0:1,:]) # [[5.84333333 3.05733333 3.758 1.19933333]] 8 m) _, m% X# u( n p8 y; ?) t
& |2 M; t; r: W

数据变换

& ?; f! v# |' E+ g

常见的数据变换有基于多项式的、基于指数函数的、基于对数函数的。

9 ^- b2 ?4 }9 ~2 S- q7 M% J+ w

基于多项式的数据变换

2 ?2 v! n: a* V3 g

将少数几个特征转换成更多的特征,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 ]% b/ \4 Y- w" C

2个特征(X1,X2X_1, X_2),多项式次数为2的多项式转换公式如下:

6 o/ J2 W/ H @, j$ T, U% ?- Q

(X1′,X2′,X3′,X4′,X5′,X6′)=(1,X1,X2,X12,X1X2,X22)(X_1,X_2,X_3,X_4,X_5,X_6)= (1, X_1, X_2, X_1^2, X_1X_2, X_2^2) \\

" t; n8 E! ]: E- P8 P+ M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PolynomialFeatures类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转换,代码如下:

/ `2 X. q+ _. g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PolynomialFeatures # 多项式转换 $ ` ]0 O6 y( U5 ] # 参数degree,默认值为2, q. @% }' j, T$ ^6 m) E& f ploy = PolynomialFeatures().fit_transform(iris.data) 4 h9 ^2 s/ j* P7 U0 j: L( y! K print(ploy.shape) # (150, 15) / A. D# k. b& \5 G0 R( y% C4 ~ y print(ploy[:1,:]) # [[ 1. 5.1 3.5 1.4 0.2 26.01 17.85 7.14 1.02 12.25 4.9 0.7 1.96 0.28 0.04]] ) Y7 j" j/ I r K p
, X* _3 D2 J: Z; T1 Y! e' x

PolynomialFeatures类的参数说明:

degree:控制多项式的次数;interaction_only:默认为 False,如果指定为 True,那么就不会有特征自己和自己结合的项,组合的特征中没有类似于X12X_1^2X22X_2^2 的项;include_bias:默认为 True ,如果为 True 的话,那么结果中就会有 0 次幂项,即全为 1 这一列。

如果interaction_only=True,3个特征(X1,X2,X3)(X_1, X_2, X_3),多项次数为2的多项式转换公式如下:

. @6 o- D: P ]; F' u; n

(X1′,X2′,X3′,X4′,X5′,X6′,X7′,X8′)=(1,X1,X2,X3,X1X2,X1X3,X2X3,X1X2X3)(X_1,X_2,X_3,X_4,X_5,X_6,X_7,X_8)=(1, X_1, X_2, X_3, X_1X_2, X_1X_3, X_2X_3, X_1X_2X_3) \\

3 \. Q( d; ~+ M( V

基于对数函数的数据变换

9 o. Z$ \3 n8 ^4 ]$ V3 K

对数函数的数据变换是一个基于单变元函数的数据变换。

9 L. y, m8 e* R1 ~& z7 u

使用preproccessing库的FunctionTransformer对数据进行对数函数转换,代码如下:

0 t6 f) a( R, b0 Z) I
from numpy import log1p 7 @( f7 B$ r1 ^: s# L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FunctionTransformer , x; [: _3 Y1 G # FunctionTransformer:自定义预处理函数,进行特征映射 # x: E$ R: j) n # 这里使用自定义转换函数进行对数函数的数据变换 # P8 |4 |2 P! x* s* y0 w7 r! c # 第一个参数是单变元函数7 I- ^% `# R" n9 N2 R log_one = FunctionTransformer(log1p).fit_transform(iris.data)! K/ D, O; R: \$ w8 s print(log_one.shape) # (150, 4)( J! s% V1 v3 l2 _' v+ q+ R1 F print(log_one[:1,:]) # [[1.80828877 1.5040774 0.87546874 0.18232156]] 2 o: {' O" W9 t- d+ g7 _, _/ P) _
2 l5 i8 {( A) [4 b& {

总结

7 [" w4 B: V) o5 U5 J

数据预处理是为了得到整洁的数据,让模型能读懂且更好地学习数据,但预处理过程绝不仅仅只是以上的内容,很多处理过程与数据分析目的紧密结合的,本文只是简要的介绍一些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如下表格所示:

7 J" i8 x- i/ `
/ U. S5 ?0 \: D! Q1 V. H

参考文章

sklearn offical docssklearn中的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使用sklearn做特征工程标准化、归一化、正则化2 |/ T5 g0 ~% q2 S% [ 7 \; c. ?; N+ G$ o6 d% V* H$ |7 z 4 m T( l% O9 v. @( ~5 X' l8 n- _$ T" i3 ~9 y& ?1 i 0 Q! b# G# x! d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