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5 N+ b6 j; \( U! T
+ E% g" b. ^0 ` 耗资八亿美元的“水下无人机”合同,标志着五角大楼对无人技术的兴趣日益浓厚。8月6日美国《星条旗报》网站的消息,揭开了美国庞大水下无人系统计划的冰山一角。其中投入到水下无人机的研制金额高达八亿美元。水下无人机是水下无人系统的通俗说法,它所涉及的用途领域涵盖情报收集、侦察监视、作战打击和后勤支援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价值。和空中无人机一样,水下无人系统能够代替载人平台执行恶劣和危险环境下的任务,可以极大地扩展海军作战能力。根据7月30日发布的合同公告,五角大楼已经选择了23家公司竞标这一合同,包括开发、制造、装配和保障整个水下无人系统。该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7月完成。去年1月9日,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发布了2016年10月完成的《下一代水下无人系统》报告,这份报告对于美国国防部在下一个10年及今后如何维持水下优势提出了重要建议。 4 c0 O- j( a' [( U7 E4 I+ b2 [1 A0 q
那么,美军为什么对水下无人机如此重视呢?
% i6 Y% z2 z1 B3 Z# i5 n2 Q 军事问题专家杜文龙分析,美国肯定有这么几个考虑,首先水下对小目标的探测是全球公认的难题。现在美国和西方国家把海上作战分了几个大的问题,第一反潜,第二反导,第三反水雷。这三件事好像谁都没有解决太好,反潜排在第一,而且始终是排在第一位。如果在大洋上,找个几千吨的潜艇都不好找,那在近海要找一个小UUV(无人潜航器)就根本找不到。
0 r! C' u% K4 E6 i/ o
8 b; v' J; T& d 杜文龙介绍,这种所谓的探测短板,让它在水下对各个国家抵近侦察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技术路径。如此一个小东西,你发现不了它,它却天天在水下看,所以今后的抵近侦察包括水下攻击,可不能光只看天上的RC-135、EP-3,在水下可能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它的位置很近,有可能就在海军军港航道的外沿,就在渔民养殖箱的外沿,这样对任何一个国家的近海都会构成比较大的影响。
]% U$ v! k) |9 ?4 S 杜文龙还分析,美国有一种所谓畸形的忧患意识,它认为天上的GPS包括卫星很好打,如果各国防空反导武器装备有发展,率先可以把这“眼睛”全部打掉。所以美国认为与其把“眼睛”放在天上等着被人打,不如放在海里更安全,比如水下无人机,包括潜航器。 5 f9 w& `6 f3 E
如果水下无人机载荷越来越大,今后在全球部署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水下建一套水下GPS,通过声呐和其他的通讯信号,在水下起到导航目标指引作用也将成为现实。
. `) ]: o/ r p5 f5 C 杜文龙介绍,所谓的潜航器如果像GPS那样在水下均匀分布,通过声呐信号和其他信号指引,在水中航行的鱼雷、潜艇等只要能够接收到三个基站的信号,就会做出位置判断,跟接收GPS无线电信号是一样的。如果今后把水下版的GPS建成,那其他国家再想干扰再想破坏都无从下手,找都找不见。可见对水下无人机的投入,美国是把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统一到了一起。(央视网编辑华笙)
8 k: m; l1 O6 f% b( e( b4 }! ~
1 p) z0 v' M! u' a' ?- v
9 D$ b. a i7 u: {( X& D$ J# G, v8 P
" _# J0 ^0 ^3 j v/ S
+ z* O- ^2 |% \- q8 x8 h#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