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碳捕集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入选腾讯碳寻计划Top30获奖项目!

[复制链接]
, j" g  c) e# v* _$ Q# ?-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A' g2 H- ]' j7 h5 v
, F+ j! \' ?; K( Q5 u, D) p6 x图1 生物过程/化学技术手段的负排放技术! D- N/ e( p# O" R( N- e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目前,仅依靠二氧化碳减排技术难以实现巴黎协定制定的升温控制目标。借助自然或人工手段实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是推进碳中和目标的碳负排重要路径(图1)。2 G" ]9 `$ h& J; A3 Q& D  G& f
碳寻计划是由腾讯发起,联合产业和投资合作伙伴,投入灵活的催化性资本,并连接产业力量推动前沿低碳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历经7个月的启动、申请和两轮路演,评审专家从全国300多个项目中优选出TOP30获奖项目,并于2023年9月18日,在深圳腾讯滨海大厦举行碳寻计划首轮颁奖仪式暨终选启动会(图2)。, R8 c# k, O: Y4 |1 y7 S. q
) o' z% u' @+ n' J8 ?%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L; f9 [% B# H. s' T. |: G! m! r7 P* M! v. O* F( F
图2 碳寻计划颁奖仪式(冯景春教授,第二排右起第二). A1 @" Z3 n+ @' X
广东工业大学冯景春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联合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和本地养殖公司共同申报的《贝类碳捕集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希望通过调控海洋生物生长模式,人工增强生物矿化等过程,实现长周期捕碳/储碳和碳利用,推进技术规模化应用并最终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图3)。
3 }1 n' n% U/ \
+ K/ r1 V4 C8 U; M2 d% p: R'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M( t/ t/ R* c6 g# f
+ s. z! O, e& J) ~# Z- O6 V2 N/ z图3 项目路演
! {. l/ @/ g2 ]) j1 J+ ^项目以自养和异养型贝类(牡蛎、蛤、扇贝、贻贝及濒危旗舰贝类砗磲)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子和细胞工程育种技术,调节贝类生长能量流向和碳吸收效率,提高贝类碳捕集效率; 运用碳同位素示踪技术,核算不同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下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识别影响贝类养殖碳捕集和储碳的效率、经济成本、环境成本的主控因素; 从高效生物矿化和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视角研究生物碳捕集方法, 建立环境友好、低能耗、高效率的贝类养殖碳捕集示范区 (图 4 )。) ?2 J  M/ o4 p/ w( _
9 e8 ^; y' c0 K* m+ P$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H* p' F# C% m
" A0 l/ F; g$ X1 c/ @% K( W图4 项目示意图5 x( j1 }  y: M* T6 S

( \9 Z; B4 \  T, X<ul><li id="248G6T1R">
: A; c2 t$ Y4 Z" `* J

7 G4 z  v6 \; x3 Y1 [* I4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S* g1 P1 K+ i8 ~! M' v
) Z9 L8 ]( p0 n5 b* ~<li id="248G6T1S">$ k8 V* I! x4 t. s9 A1 t' c9 q
3 Q2 @% E$ E8 c$ m1 M' S8 U) y
信息来源:滨海与深海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n6 X; x/ z7 @: j& j2 K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