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q B# j% `5 C3 S" e
) o# c" A3 K3 T8 D3 I7 P
, ], Q. l* H" m& D6 N 7 O9 o. d& u4 o- A1 a; G/ r
3 f0 N. F3 {$ G% G, Q& h; o6 Q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海洋 段佳贤
2 E, v) s. D) Y$ _' K* u. [1 c' Y( e
5 m! D: A/ p4 A( _3 ~* r' s
4 n2 O9 r) z* K( X# A3 @3 [ 长江从远古走向未来,从源头流向大海,一路奔腾不息。在烟波浩渺的洞庭之滨,在闻名遐迩的岳阳楼下,有一座已有118年历史的水文站,它就是洞庭湖汇入长江的出口控制站--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
, V6 n& z: X. E2 Q& q( u 5 c5 V- A& O( K4 G
7 P) e, t5 k6 i' o X: ^3 ^ 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位于岳阳市七里山,测验河段为洞庭湖出口洪道,水道全长7.5公里,上起岳阳市北门,下至城陵矶,河段顺直,断面位于江湖汇合口上游3.5公里处,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基层测站。
7 F ^8 Y5 S! K- l4 r3 ~) ?) ^
* M0 r. M+ u9 E; t8 {) x
$ t: j/ i. e# a0 J# H5 m 一桌、一图、一计总是情 2 Z! t4 x. D* h4 H7 L
, k: |5 }$ z7 U ) E9 x4 a6 R0 M4 G5 m
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是洞庭湖出口水文控制站,国家重要水文站。2018年4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被誉为洞庭湖及长江流域水情“晴雨表”的城陵矶水文站。该站是长江流域国家重要自动报汛站之一,绿顶、红柱、黄墙的水文站像一位坚强的“哨兵”值守在洞庭湖与长江交汇处,守望着流经眼前的江水。别看这个“哨兵”着装简单——在伸出堤坝近十米的平台上,立着一间小小的八角亭,亭子里只一张桌、一幅挂图、一个“浮子水位计”的装置而已,但它日夜不停记录的数据,为抗击长江和洞庭湖的历次大洪水提供了准确的水情资料。 " ^! R4 \. [/ X; y) W3 j" `6 n
9 C# f/ D! }. i4 M; ~
p& Z: I; U6 x; e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岳阳分局局长黄长红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水文站水位主要还靠人工观测、水情靠电话电报传输。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期间,由于水位过高,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成为了一座孤岛。在这种情况下,胡立、林红武、张怀球三位水文职工在孤岛之上坚守数月,向外发送水文数据,直到洪水退去。进入新世纪,城陵矶站先后重建了水位自记台、站房,配置更新了水位雨量自记以及固态存储器、双信道水位雨量自动报汛系统,装备添置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水文测船、微机测流系统、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DCP)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基本实现了水文数据测报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这些设施设备的建设和添置,极大地缩短了测验历时,测验历时由原来的5-6小时缩短到目前的1-2小时左右,提高了测流的时效性。 * g5 U' j( q* }' Z3 N
! F9 G: }" P6 e2 `0 s8 q% O
@. ^% b+ M) \9 ~ 为湖区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2 S- g$ n x& [# F$ C1 C! h / j3 @" I+ b& }/ S8 e
2 z. y" K ]( S$ l1 C 著名的风景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衔远山、吞长江,碧波万顷,浩无涯际,素以气象万千、美丽富饶闻名天下。这一绝世美景,不仅吸引了万千游客,更是越冬候鸟的栖息归巢。近年来,俄罗斯的黑天鹅也定居于此,为人水和谐的湿地美景增添一抹亮色。
% X4 I4 k' S3 |/ V" {0 | Z ! V) A2 x, [2 i& C
! M% `8 x( y& h/ F% d/ x$ `9 u1 t 对于生态治理,城陵矶水文站的水质监测数据“功不可没”。据了解,城陵矶(七里山)断面监控了洞庭湖的总出湖水量、沙量及出湖水质状况。城陵矶断面的水沙构成主要是湘、资、沅、澧四水及长 0 y! k# l- F, K& u5 N U1 C
- ?" l J4 n2 n4 w ! N' J) M* ~* q4 G
江的松滋、太平、藕池三口的来水来沙,另有汨罗江及新墙河注入,断面下游3.5公里就是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口,可谓“四水三口二河,九水归一”。目前,岳阳分局有城陵矶(七里山)、螺山两个泥沙监测断面及鹿角、君山、城陵矶(七里山)、莲花塘、螺山五个水质监测断面,其监测到的泥沙数据,能反映洞庭湖来沙和排沙情况,了解现代人类活动影响下河流、湖泊的水沙运动规律。通过对含沙量、总氮、总磷等项目的持续监测,可勾勒出河流的生态变化情况。水文局提供的水量变化、水质情况等数据,是湿地保护的重要依据,为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及湖区生态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1 U: W! l! R2 j+ h1 J: J
" a2 p0 O7 V3 s7 q
$ A9 W6 q, n% @2 x s/ `/ S% q
" E5 {/ ~; s, h; I- ~1 q
0 A& X. W: J3 V
m. M& s$ S* @ 绿色环保锚地岸电助力生态保护
5 E9 G5 T* {2 o1 X) k' q 7 J( {2 s# J+ ` \
; C* ^$ C; }$ {, f 洞庭湖是我省唯一吞吐长江的通江湖泊,独特的水文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奠定了它长江中游洪水重要调蓄场所和国际重要湿地的地位。岳阳扁山至城陵矶三江口12.4公里水域是长江中游及洞庭湖最大的水上物资过驳基地,每年过驳货物超过3000万吨,由于这些浮吊船舶普遍采用柴油作为动力,不仅泄漏的油污会对水体造成大面积污染,其动力系统产生的巨大噪音,也会对珍稀水生动物造成伤害。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为不负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大力推动“锚地岸电”“生态廊道建设”“强力推进污染防治”等多项洞庭湖和长江生态保护项目。 , g3 F2 {& n% q0 D1 e9 M9 y
2 h9 n7 e7 g: Y' ?- W ( k7 `* L& G9 `, ]! c
随着岳阳锚地岸电环保示范工程完成试调并投入使用,不仅大幅改善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于国内其他通航水域的相关环保改造工程也起到积极示范作用,为我省大宗散货水水中转提供了绿色环保的过驳基地。为我省钢厂、电厂等重点骨干企业生产保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提供物流支撑。整个项目每年可替代电量66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6610吨、二氧化硫180吨、氮氧化物86.39吨。 4 G$ G3 x& c8 a& b/ R: M
9 \. [9 }5 P! G3 h% i
7 j# ` U4 I1 R2 ]% J, p h 据了解,该项目由国网湖南电力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岳阳江南物流有限公司配套3000万元,将洞庭湖锚地以柴油作为动力的32艘浮吊船舶,全部改造为采用电能作为动力的绿色过驳作业平台。
" `9 h" K# H* ^% o! G/ e" h $ A2 d& O' O: c/ c
! t- d4 Z$ Q" v0 v% B/ ~ 岳阳江南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征说,与以往移动的浮吊船舶不同,改造后的绿色过驳作业平台整齐规范地固定摆放于锚地水域中,由专用的箱变趸船及岸电系统为绿色过驳作业平台以及进出港靠泊作业的货运船舶,提供清洁的电力能源。这不仅保证了平台设备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更为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了洞庭湖上浮吊作业时排气管“冒黑烟”的历史,杜绝了原来柴油发电的污染排放。平台使用电力后,作业噪音也大幅降低。此外,平台还配套完善了各项环保设施,基本杜绝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货物洒漏和扬尘等污染问题,同时也为水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8 k2 F- p: W6 N* d% x ?5 y
) N: Q4 I8 E' X0 ^ ( _+ D% R- y/ t; O, O
2021年7月5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的资料显示,2020年底,洞庭湖区累计清退欧美黑杨38.64万亩,修复清理迹地及洲滩、岸线44.42万亩;54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总体保持稳定,黑鹳、中华秋沙鸭和银杉、南方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种群保持稳定,洞庭湖越冬候鸟达28.8万只,创同步调查记录以来数量新高。 $ R! q) U; T/ r! y, H4 P
- z" r7 Z. N6 y
3 ?+ L4 j4 F! y3 O$ ^5 B8 ~ 举报/反馈
) I8 i) t( g! t! W 2 s) t4 `, c, e/ b6 u" b
8 l: L2 s4 @* y4 V! Q
' w8 t+ k( Q6 U0 n: z8 P2 H: p
, U" s3 f/ d4 v P
, e0 C2 F6 G3 @4 l5 K%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