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9 {5 |9 y9 C7 V5 @7 M5 P6 @
' Q1 f/ r0 M2 t5 \7 t- y
- h- _6 O' }$ e" w0 s4 ^ - L' R! j) V( ]/ J% n( d& V% _
- H+ t" _1 X4 S* v
* C/ `% z% f$ [) i$ [ 编者按:水文站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测站文化,讲好长江水文故事,长江水文网分期推出长江委国家重要水文站“站史站志”。
# q# P, {* z3 i4 A* m1 p4 |
今天,推出“站史站志”第29期,让我们一起走近徐六泾水文站。
" D) A/ `3 Y! E7 t ^. c: c% h$ |
长江水文网
0 e2 S! D4 z7 ]% w& k 出品
2 o8 ~. _% W$ j# I. I8 M7 T 基本情况
" e; L' z; g1 M( c: H/ }2 T 徐六泾水文站是长江下游干流的入海控制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碧溪新区,隶属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六泾分局。该站主要观测项目有潮水位、潮流量、含沙量、悬移质颗分、床沙颗分、盐度、地下水、降水量、水温、波浪、风向风速和水质等。
' a5 B) ]4 X3 t- p * D5 h0 F, }# F4 U. ]2 j/ J, |2 L
/ M" Q: I9 N }7 U; L1 T/ [3 d. V1 `
W% p2 K* @3 w4 a+ F
. Z) A2 Y/ |0 @; w ; e# e3 J1 [3 W3 h, r: \/ C
▲ 徐六泾水文趸船(2014年9月摄)
~8 A" ]1 G+ W
+ i7 y d- |; Q6 G5 p: n: A
' j# I/ z% ^( C3 o+ l3 P
7 b. Q! O- R8 x; {0 l! Y 1 [7 k R% W2 s" T7 F* ~6 a
% }5 W; d; ?0 l, l) p ▲ 徐六泾水文站水文水质在线监测平台及水文测船(2017年7月摄)
9 F V2 W1 j- p1 z, T7 f2 z 8 g1 W$ C9 g/ o' R3 x- V. u
# p0 ~4 W' D$ t; P * Y% ^3 a7 k0 ^0 E) H/ q
+ {" u2 |8 ?% ~" J3 l
3 L9 f/ i! s: ]) D ▲ 徐六泾水位站站房(2019年摄)
w3 m' i6 z1 u5 j/ E; p8 c
历史沿革
0 Q, D& |+ Y/ f, R, [
徐六泾水文站前身是徐六泾水位站,设立于1953年12月,1961年停测,1981年恢复潮水位观测;1984年1月,徐六泾水位站升级为徐六泾水文站。恢复建站初期潮水位观测是人工观测,站房建在长江大堤外侧江边(见下图),最高潮位发生于1997年8月18日~19日(受9711号台风在长江口区登陆影响)。2015年1月,基本水尺断面下迁600米,更名为徐六泾(二)水文站。
9 v4 K8 E" e! J4 E 自1984年以来,周明、曹平、田淳、胡国栋、浦泽良、张良平先后担任过徐六泾水文站站长。
" n& ~4 d4 `% a8 ?, B, ~ % r7 f* R" H! K4 v% U
: j' [/ z0 b4 P
a3 g4 V7 `# w3 R + F# [4 w; f+ W4 c4 f; w4 k+ P$ Y6 d
6 ?5 \. L( H3 O( c2 h+ ]1 I" ~
▲ 徐六泾水位站站房(上世纪80年代摄)
+ i+ d% d0 B% v4 s& O
# b% V/ O' H2 F6 O. E! S
/ m# X' Q7 c3 w; V& p * B" @$ e% f* u5 K) B" F$ U2 Y
O: G; v6 [* _/ ` / K7 A7 H1 Z. ?6 o
▲ 徐六泾水文站(上世纪80年代摄)
2 k. K* R5 J' P5 V
. u6 Z5 n, s5 D7 G9 y
$ h5 G0 [! L9 w* M* z" v
# c1 S [8 _$ z: w4 u
8 D8 N9 [ A- ^) H( p& m! c0 ?. L R+ e q: M7 b/ s5 M j( h
▲ 水利系统引进的第一台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
ADCP)在徐六泾水文站投入使用(上世纪90年代摄)
, Q/ Q. [0 b$ q9 }
5 x$ i/ Z5 `: u+ K) k
0 E9 w; g3 l* p' d, e5 u
3 s& x8 i( T8 u1 q7 v" B" [1 e
5 Z- Y y0 P- o0 |0 U/ h4 k! H 1 A3 U3 U+ e/ e/ H2 `& D4 W! E. `
▲ 1992年竣工的徐六泾水文站断面2号测验平台(2014年摄)
/ v, R. L8 N6 |6 ?
地理环境
# I% [. U. ?4 o7 ] N' T: J! U6 `
千百年来,长江充沛的水流挟带着巨量的泥沙,在长江河口沉积,孕育了广袤富饶的长江河口三角洲。长江河口段受径潮流共同作用,双向水沙运动是本河段的基本特征 ,水动力条件和泥沙运动异常复杂,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河口。徐六泾测流断面位于长江口河段的徐六泾节点段,上接澄通河段通州沙汊道段,下连长江口河段白茆沙汊道河段。徐六泾测流断面下游约15千米是长江口南支、北支分流口,断面上下游水上交通航运繁忙。
$ ~" C j1 Q" I/ z8 [
技术发展
9 G2 b2 K% G. I/ \5 k5 o7 e/ A (一)潮流量在线监测
3 e, I# |9 E) d5 ~) r
徐六泾测流断面宽约5千米。2004年,徐六泾潮流泥沙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成。监测系统由4个测流浮标、1个江中测验平台和接收中心站组成。每个测流浮标中安装了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红外测沙仪、定位仪、数据处理与传输设备。依托潮流泥沙实时在线监测技术,研究开发了测验整编技术方案,提高了长江入海水量和沙量的测量精度,为长江口地区防汛防台,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综合整治、深水航道建设和维护等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2 \5 H( G9 a& z f* b S
徐六泾水文站还实时提供潮水位、潮流量、降水量等重要的基础资料,并与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等部委和地方省市相关部门实现了实时信息共享,为保障长江口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航运安全及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 u2 S$ v% }% _% X; ?4 f
+ D. F5 s" D1 P6 o
4 o' x' @5 ~3 ~- ~
3 `, `, L- @! D& U7 M: F) A% r
/ w ]3 P8 w5 F) T, H ; @" ?' W( }5 [7 p& A& Q5 d# g
▲ 徐六泾水文断面在线流量泥沙监测系统
8 q# [: h4 ?8 B8 w! f
! v; R9 g% {& W2 h/ }- l + d2 `- F' x' p9 I- j6 T& p
* g/ M: v G/ m, h* o3 n
2 L1 I0 f: j) j; A% _2 E4 ?6 k
& w, L# Q+ E/ V4 M/ U6 {9 j P ▲ 在线流量泥沙监测系统4#浮标(2019年7月摄)
; ~* e- m1 `3 i
(二)水质在线监测
' A4 j8 d( ?# _8 ^* v3 U% h% Z 徐六泾站建有两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一个为岸边站,另一个位于江中,为测流断面平台站。
& M+ v/ |) s6 v P$ p 岸边水质自动监测站位于徐六泾(二)基本水尺断面上游约50米的常熟港兴华码头引桥上,距离岸边100米,于2012年4月建成。监测参数包括水温、pH、电导率、浊度、溶解氧、盐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TOC(总有机碳)等11项。
/ u0 M5 f7 _, s$ t3 F% I
' ?9 ^% K* `9 s' e6 n: C
$ X4 [* p* X- T8 m8 l. F% h! ~
% U1 i t4 @4 W! O6 J
3 }% v( F/ y7 M
7 O- I* F4 m! P ▲ 徐六泾岸边水质监测站(2019年摄)
) W( x7 z% {4 Y* e; u 2017年,长江口局利用徐六泾2号平台成功改建水质自动监测站,平台监测参数包括水温、pH、电导率、浊度、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TOC(总有机碳)、挥发酚、生物毒性、石油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共14项67个参数,综合监测项目齐全,更好地发挥了徐六泾水质监测资料的预警作用,在长江大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 T2 ^+ F$ \! r4 Q
: i. B6 m4 j/ y: u+ H
Z4 G+ G( C( K2 F
+ v5 J$ I" N6 }, y+ I4 u) W
/ T8 K5 i' ~0 i4 D) K8 X
: y7 |$ k2 ?, ~; e8 y ▲ 徐六泾水文站江中2号平台(2019年摄)
7 i% O$ c; N# T/ e , P7 p# a; h' f0 [& q
, G2 V8 \8 m: s/ Q
% H) r/ e5 \+ s, `+ R
0 g1 D- L- m2 g4 Q7 M
& |+ J T; d% d. d0 l9 z! P ▲ 徐六泾水文站职工在长江口河段开展高洪应急演练(2019年4月摄)
/ P9 Y8 K+ z4 E& B) H ~& l9 |0 r/ X7 m8 l 主要荣誉
1 p" Q% n7 D6 x# W2 A
徐六泾水文站荣获2020年度长江委长江抗洪先进集体。《长江入海控制站水沙通量实时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获2013年度大禹水利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长江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胡国栋同志获1998年全国水文系统先进个人、第一届长江委水文局优秀站队长称号;张良平同志获第二届长江委水文局优秀站队长称号,在2020年长江防汛抗洪工作中因表现突出受到长江委嘉奖。
3 p) \9 w6 @' z; n
难忘故事
e. O3 Q8 k: r9 o. `
1991年6月,长江委水文局引进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运至位于江苏省太仓县浏河镇的长江口水文实验站(编制注:1994年更名为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007年整体搬迁至上海浦东)。为做好全国水利系统第一台ADCP引进后的安装调试、培训及开发利用,按照当时的技术攻关要求,水文局、长实站、徐六泾水文站三级单位都成立了ADCP开发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小组。
( n# W, |7 |- G% B. _7 U( L
徐六泾水文站小组历时三个月对这台ADCP进行适应性开发,完成了最初的编程。为进一步研究ADCP参数设置和优化,小组人员于1992年4月乘徐六泾水文站水文208轮从江苏常熟浒浦港出发到九江水文站和大通水文站进行专项比测。当年,徐六泾水文站全体男职工还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徐六泾断面的比测任务,以验证对比ADCP所测流量与常规方法所测流量的关系。第一组在断面北面租船抛锚测流,第二组在徐六泾平台测流,第三组在水文208号测船挂ADCP开展动船测流。多数测流人员几乎一个月没有上岸。当时,徐六泾平台上有7个人,平台仅有20平方米左右,7个人挤在一起,朝夕相处,每天喝的是用明矾澄清的江水。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一心,竭力而为,胜利完成了任务,收集到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 K& ]5 a2 {, j; _1 T" a8 {2 R7 L ADCP在引进时,由于徐六泾水文站水文208号测船没有配置电罗经,当时只有磁罗经,只能提供测验断面的流量值,不能提供流速、流向,为解决流速、流向测验问题,提高ADCP流量测验精度,还专门对国内生产电罗经的厂家进行了调研、选配,并成功进行电罗经信号与ADCP接收的匹配试验,安装调试一次性成功。
$ ~& Q5 @, b! Q 来源:长江水文网
4 e: L" ]+ T: G7 r, ~ 作者:张静、杜亚南、周才扬、胡国栋、浦泽良
# U" j9 d# l& B/ [" N' m% ~. B 编辑:张静、郑力
( f+ E4 i! h- l) O 责任编辑:周明
3 z( g; Q ^8 h) B% M ! F; F: S7 K1 E
0 I, V: e' U" A: k. H1 d3 M: n
# M) f4 e5 \. [: J p$ H/ J+ g
! p) e& s- u& h6 y' P
, x0 J9 q7 _: g9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