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聚焦 | 威海:奋进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

[复制链接]
威海市锚定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目标,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科学转型用好传统优势,创新突破抢占发展先机,不断集聚壮大海洋发展新动能,奋力争当海洋强国建设排头兵。
1 L- E+ i% T3 Y
1 m) X- {- Q( A: H( k+ ]! t( v" L( O. I, L8 I7 P
[color=rgba(0, 0, 0, 0.9)]
2 v/ ?. t# u" l/ [+ b'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x) W5 E  C$ K  M/ K4 _# T( G6 P
■ 威海市区鸟瞰

& B' F+ q* b  ~) e) p. A. ^* [( F$ j; G9 n& f

- a) }8 A! h5 _6 f$ Q8 F1 W, D$ M  因海而生、依海而兴,山东省威海市以“威震海疆”而取名,海洋是威海最大的特色优势。威海地理区位优越、海洋资源丰富,拥有986公里海岸线,占山东省海岸线长度的1/3、全国1/18,海域面积1.13万平方公里,是其陆地面积的两倍,海洋渔业、海产品加工、滨海旅游等在全省、全国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 l2 b! Q, g% S/ ^- @2 Y3 l
' u* J- w+ U! B2 b' h7 I0 f$ J. E2 ^4 Q5 q$ |1 G5 o. _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威海考察,作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重要指示。经过近五年接续奋斗,生态人居领域国家级荣誉威海基本囊括,近3年连续上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外贸出口贡献度4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67%,均居山东省首位,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占GDP比重达到36.6%,获批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 w+ R( l  ?, o; C. q) p
科学转型借力传统优势  g8 H$ t* }: H# k8 v

5 h0 B, s% N/ v1 T1 P, R8 g& v3 @$ G# C* Q2 J5 I
  威海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经略海洋的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建设创新型国际海洋强市的目标,坚持“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科学转型用好传统优势,创新突破抢占发展先机,不断集聚壮大海洋发展新动能,奋力争当海洋强国建设排头兵。
' Y9 d- n3 j! J0 k
; E) D$ Y% e5 j7 ~/ K# }; f  w* ~8 S! z8 J# f9 e0 r  b  \$ B
  加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威海市注重利用海洋这个资源富集的“聚宝盆”,推动海水养殖加速向绿色集约转型,海洋捕捞加速向远洋拓展,海洋装备产业加速向高端化跨越,滨海旅游业加速向跨界融合转变。4 M% U3 }- k- _, t

( i% x$ m1 m9 t; y% k8 {! S2 r! W. V
2 U- A3 s/ {1 A& x: @( p8 J  威海已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处,海洋牧场面积突破135万亩,被评为首个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目前,威海已拥有国内最大的远洋水产品运输船队和冷链加工物流基地,实际经营远洋渔船489艘,总功率全国第一,包括养殖和捕捞在内的水产品产量长期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去年达到317万吨,人均1.1吨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海上粮仓”。威海研发制造的油田守护船、海洋科考船等先进船舶和装备填补国内空白,高端客滚船、重吊船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70%、80%,入选首批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千里山海·自在威海”自驾游品牌已成为网红路线,并带动“旅游+”多业态协同发展。
5 e, I, G$ p0 K" [( I- y0 \
* l8 i8 |0 A# h8 O- b6 Q* m8 R% O2 _, L0 k
  加快海洋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威海市以海洋为现代科技“新战场”,聚焦海洋产业全链条,有效布局、集聚和配置海洋科技资源,赋能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引领海洋强市建设的强力引擎,获批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市。
; q+ p1 w. f2 L3 ?2 y% Q1 r  |1 ]( [& j" }  L
: o$ N% n- |/ u
  赋能养殖生态化,威海市依托24处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开展良种选育技术攻关,去年海洋种业增加值30亿元,位居全省首位。率先推广“桑沟湾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通过立体式、循环式养殖,亩产效益提高5倍。
( I0 T  Q: }+ u) t
! l6 k) A1 W0 y8 l
& u; K( q" `1 o  c  赋能生产智能,威海作为全国最大的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针对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推行“揭榜挂帅”机制,研发鱿鱼、海参、海带等海产品加工“机器代人”装备,可节约劳动力成本约15亿元,有效解决水产加工行业用工难、用工贵的共性难题。
, b) G2 F$ I. I: ^
% \1 L. f/ q9 p) F/ G6 L: m6 ]7 g4 T3 X
  赋能产品高值化,水下自主航行器、海洋碳纤维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威海水上无人船在海上救援中得到实际应用。通过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威海海洋生物产业从原料级向功能食品、医药级转变,走向价值链高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近五年年均增长12%。- s# [: S  t/ N3 _( M% G9 N9 m

% w) P+ U5 U0 j' B+ w5 }
& k" G  _$ p- h4 W. _$ }, n0 q! ~2 j6 J2 ~7 ^
[color=rgba(0, 0, 0, 0.9)]
7 x& Z; i# K2 W* [: q/ ]7 r.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 R9 v5 U( [: ~
■山东威海荣成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游客乘坐游船前往海上观光平台游玩3 f  o& E2 z0 Q$ \: e+ k' G9 d1 r2 q
陆海统筹打造黄金通道6 F3 }6 y) |) W* O1 o) j

, @& J* E  x  H) A! ?  p1 C+ R' Y& C

, F9 Y" P9 E; j' y6 N, {* ?7 Q: m2 h8 Q' N1 `6 W9 @; r
  威海三面环海,是中国大陆与韩国、日本海上距离最近的城市。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威海统筹海陆设施一体布局,畅通好海洋这个连接五洲的“大通道”,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桥头堡的地位。4 B) z5 b- b$ x* ^( ?

2 W! X! i( B1 }; o# f4 I6 O7 Y9 }& F1 d, F$ l/ d
  海陆空联运,打通国际物流通道。2015年,威海和仁川自由经济区作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被写入了中韩自贸协定。以此为契机,威海提出“四港联动”的创新举措,加快威海海港、空港与仁川海港、空港联动发展,打造“海运价格、空运速度”的跨国物流“高速公路”,持续拓展全球物流“朋友圈”。去年,威海口岸对韩贸易额1629.3亿元,占全国的6.8%,仅次于上海和深圳,居全国第三位。' P' _! }1 a, X# x# N# k

/ s) {/ e6 W: \- L$ z9 \" R% t) Q! W/ ~' @6 {
  “四港联动”构建起以威海和仁川为支点的中韩物流黄金通道,形成立体化的海陆空交通运输体系。空中方面,威海开通至韩国仁川、清州、大邱等地的客运航线;开通至韩国仁川及日本大阪、东京的货运包机,每周24个班次。海上方面,开通至韩国海上航线9条,每周21个航班,对韩海上运输最便捷、航班最密集。铁路方面,开通中欧、中亚、中蒙班列,建成国际物流多式联运中心及配套产业园,提升临港铁路集疏运功能,综合交通网络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 \' |' ~- \; ~% C% W
) V, u5 V7 q. ~" `8 Z% m6 u3 C3 e0 w' U3 W& x( l  E& ]+ l: ~
  “零待时”通关,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口岸营商环境,是威海积极参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围绕赋能国际贸易全链条,威海持续简化证件办理,缩减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种类,实现网上申请及办理;实现非查验进出口货物到港口“秒放”,实行滚装船舶“车船直取”、集装箱船进口“船边直提”和出口“抵港直装”,码头作业时间由2-3小时减至10分钟。去年,威海口岸整体通关时间为进口19.63小时,出口1.19小时,仅为全省平均时间的一半,通关效率保持全国领先。今年2月24日,中韩多式联运谅解备忘录正式生效,货物通关时间将进一步缩短,物流成本预计降低30%左右,会吸引更多国际贸易企业选择这条海上黄金通道。+ P, P1 d0 N  j+ i- J3 \3 |' u

' b- g0 F  E( s- J* Z3 I" N0 l
7 Q. S9 \' s+ \* S  同时,威海积极创新口岸监管模式,定制开发整车物流管理系统,创新推动车辆在海运口岸进出境;实现威海海港非进出口货车载运进出口货物整车出入境查验,成为全国首创;实现“中韩车辆互认”,便于一国车辆在另一国境内行驶。中韩整车运输在国内首次实现陆路口岸与海港口岸功能叠加,使威海成为拥有海陆空铁邮进出口全监管模式的城市。( H3 w4 b# i; b; @2 ~8 V
增强发展海洋事业的系统性科学性
% u+ U+ k  H0 M! i6 t
6 Y" e9 P0 m3 V/ H4 w1 j) V1 k& t$ K8 H5 Q& t* c7 ^/ P
  面对经略海洋的新形势、新挑战,威海将不断增强发展海洋事业的系统性、科学性,争取到2035年,海洋营商环境和服务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优势海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实现更大跨越,人海和谐发展新格局全面形成。
8 d# ]; o7 e4 q% N9 @
: A: V5 }; z. p* B: H
6 m  |4 p6 `- b0 w# s4 {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内涵式增长。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瞄准要素投入、平台建设、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等关键环节集中发力,加快抢占海洋科技制高点。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海洋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研发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提高涉海企业创新能力。
/ \% W: y& Y3 x8 j# t9 O" b# c! \8 W( L- c' r) V" l

  S9 \% P/ W# C1 M, V0 z) M  二是坚持陆海统筹、一体化布局。牢固树立以海定陆、陆海统筹的理念,统筹陆海规划布局、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制度供给,激发陆地活力、释放海洋潜力,建立陆海资源、产业、空间互动协调发展新格局,从陆海融合中获得新动能。0 x' ^0 ]! C1 ]2 R
: N) N. d6 R8 V9 t( r% Z

8 {7 u! l. e5 j, [& E/ F+ @% q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利用。严守海洋生态红线,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抓好陆海污染综合防治,保持良好海域生态。推进海洋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快海洋产业循环低碳发展,探索市场化、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高海洋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水平。
: d4 `* x3 w& U
# ~2 d0 {% ~7 Q, l( _: _% p  q6 l
# `  \) \* R- c3 |* p$ u4 R  海洋在威海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威海人对海洋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情。未来,威海将聚焦聚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努力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威海力量。
, S, y. P, u0 V4 l/ ]8 u; J- U2 Q; i- j0 T* K2 R
: |' _, f' u. t1 M4 r
来源 | 新华社
9 R- o8 J) l! n  P3 K7 ]作者 | 孔凡萍 山东省威海市市长  b8 E8 L2 H9 V; G9 i. \
排版 | 数智海洋公众号
1 Z5 ~+ t2 M$ V: n+ i. C- }! g. ?9 I% d+ S* L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j86k6ro39i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