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R% o0 T: v3 J; K; D6 g1 c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 \6 u4 B/ B& z7 r2 r- r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1 T: a5 b' P4 k( b 撰文 七君 7 Y' i- z J. H4 J5 x; ]
: F2 ?/ s3 ~5 O. S e; R& V( B# Y 美国花样游泳运动员 Anita Alvarez 在今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在泳池里晕倒。图片来源:AFP-JIJI
* \0 \0 u- ?# T. e8 v$ X; Z 最近一则新闻上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头条。在今年6月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美国花样游泳运动员 Anita Alvarez 在泳池中晕厥,她的教练 Andrea Fuentes Fache 发现状况不对后迅速将她救起。
h) ^6 W# W: t# P3 o1 w @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这个运动员并没有吐泡泡,也就是说她在水下晕厥后并没有呼吸。这也太可怕了吧,不呼吸岂不是会缺氧而死?
4 Y+ B8 f3 V; y 实际上,这是人体在水下的一种自动化保护机制,而比这种保护机制更可怕的则是这位运动员昏迷的原因。
- F( j6 F: ?; w" O: \0 v 先来看这种保护机制:喉痉挛(laryngospasm)。 3 t l2 J. w: b' ] i9 u
喉痉挛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你在水下自主呼吸,因为肺部进水比短暂缺氧更致命。喉痉挛是不由自主的,不受意识控制,而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喉痉挛。 : I2 g6 _7 K5 [
; t, u" h% O4 |3 U" p
$ z. ?8 C0 b8 Y. N- q0 @) ]
/ r. ] o& B2 @. p 喉痉挛发生时,气管因为声带(那个小洞)闭锁而被封上了。图片来源:Mooncat Publications ( J2 K7 q8 D A* f- V2 H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喉痉挛? 0 t2 p. B1 M/ r& T: t8 v6 y
触发喉痉挛的条件一般是声带进水。当然了,声带进血或异物(比如手术插管),或者服用某些药物(如氯胺酮)时也会引发喉痉挛。 8 v e/ o( v ^2 d1 j$ @" r1 G- D( f
那么,如果一直没有人救会怎样呢?
! X+ q& H9 e# k7 i% |2 N" E. L+ o 喉痉挛一般持续不到1分钟,在喉痉挛后期,人体消耗完了所有的氧气,此时喉痉挛消失,身体会出现一次孤注一掷的自救式呼吸。如果这个时候溺水者还在水下那就会遭遇不幸。实际上,大约10%的溺水者死于喉痉挛。
- t+ {1 m+ B+ s1 w6 B/ y 8 d' [ {" }. r3 ]" f
8 L7 i" l% ]* l, X; G1 x% I# S
2 ?" E c5 u3 z$ s+ j 所以第二个问题就来了,作为专业运动员,她怎么会不知道自己喘不上气了呢? 5 u: ^1 o4 J* u8 \- V6 x
实际上,这个选手很可能发生了在专业人士身上常见的浅水昏迷(shallow water blackout)。
2 H" j+ O9 _# @& b2 d 潜水员从水下深处回到水面的过程中常发生昏迷,“浅水昏迷”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浅水昏迷的主要原因是缺氧,因此也叫缺氧昏迷(Hypoxic Blackout)。
) c0 A3 P+ H' p9 t2 @/ T. D
+ E* B# j0 y- K m 图片为演员示意。图片来源:wikiwand
4 Q1 [, h; ^4 t 从水下上升到水面的过程中,血液中氧气的分压降低,因此潜水员会缺氧昏迷。那么一直在水面附近游泳的人怎么会发生浅水昏迷呢?
3 R1 c2 E+ k7 I* m) X6 k# y0 ~ 运动员发生浅水昏迷是因为闭气太久,这就是为什么浅水昏迷常发生在专业潜水员和游泳健将身上,普通人反而不容易发生浅水昏迷。
3 d5 h1 \9 S: g( I: a) e 浅水昏迷预防组织(Shallow Water Blackout Prevention)介绍,即使是专业游泳运动员、海豹突击队队员、以潜水为生的渔夫都难逃浅水昏迷的魔咒。 ' H$ |, d# z: z
2 u/ F- c5 F9 A2 a/ d, X. w
3 Z6 K1 [7 g; C5 F" i& S/ S
+ y3 L8 C5 J* T) Q/ K) n1 x 你可能觉得奇怪,一个人,尤其是训练有素的游泳健将难道不知道自己缺氧了吗?
8 _0 h2 T& T. ^ W% ^- m7 g' P 是的,其实你意识不到自己缺氧了,因为让人有呼吸冲动的是血液中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而不是过低的氧气浓度。
2 d# y7 v$ f+ z6 h 一般情况下,随着体内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会相应上升。因此在憋气一段时间后,由于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你会感觉必须要换气。
) e; W4 s- ?, C+ U8 [) r
) K# b9 n+ e* e7 U Z8 c 正常情况下,憋气(蓝色区间)时间越久,血液中氧气(红色)浓度越低,而二氧化碳(蓝色)浓度越高,二氧化碳的高浓度促发呼吸反射。图片来源:wikiwand
+ Y3 V5 `: W9 a8 P& Y& e& a 但是在专业游泳运动员身上则是另一种情况了。专业选手必须要接受高强度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在经历了长久的憋气训练后,他们可以在下水前进行过度换气(hyperventilate),也就是大量排出二氧化碳,让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降到很低的水平,即获得低碳酸血(hypocapnia)。
; n3 ^8 j$ K* H- W2 k# } 而由于过度换气,在潜水时,他们体内积聚的二氧化碳的水平保持在相对低位,但氧气却被提前消耗完了,这就是浅水昏迷趁虚而入的好时机。
& M+ A& q8 [! n ) h4 {0 A' V$ q
专业人士潜水前若过度换气,那么在二氧化碳(蓝色)触发呼吸反射前(蓝色区间),血液中氧气(红色)浓度就会到达警戒值(红点),诱发昏迷(红色区间)。图片来源:wikiwand
. b( Z( b3 Z" ]- s" l9 T& G9 H- m 浅水昏迷发生时没有任何征兆。更诡异的是,人体不但不会对缺氧感到恐惧,有些人甚至还会在缺氧时感到一种诡异的快感。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指出,一些人在缺氧的情况下会感到很幸福,觉得自己一切都好,虽然他们此时的认知能力连说出自己的名字也做不到。
( L" K! Q, A7 S" \# F9 u; N 这就是为什么,发生浅水昏迷的人不但不知道自己缺氧,甚至有可能在快感的驱动下持续闭气。 0 s0 h/ d& `' ~/ t5 ~
; v7 E8 _0 e" W# r% f! d 因为缺氧而发蓝的手。图片来源:wikipedia ' R; W6 Q7 U s+ {& y2 |
更可怕的是,浅水昏迷的杀人速度比一般溺水快多了。一般的溺水者在6-8分钟后才会出现脑损伤和死亡。但是浅水昏迷发生后,离脑损伤只有大约2分半的时间。 + c# e8 }4 p) N1 d, {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在2019年的某次国际自由潜水比赛上,这些运动员身上浅水昏迷的发生速度有多么快,多么无情,多么无理取闹: , N P" v2 h4 Y3 H
/ F8 r+ v/ }, Q5 W2 _9 H
, p, b' r. v& w8 k8 P
8 Z: X/ w. o" Y, p, @/ d* w" \ 0 l! T0 b/ P5 C8 ~# U' K- M
F* ~3 q: Z# E# G: f' G: w
& q3 ?% _+ q& A4 O r4 p
& Y9 R' Y7 C' ?$ m
- o5 b$ W' ^' Z. Z. @; N
# |3 W/ j) |$ g2 c% Z4 A* [ 2019年的某次自由潜水比赛上不少选手发生了浅水昏迷。图片来源:valerio.l105 , G- f$ N8 |" ^. V/ }
你看,这些职业选手在众多救援人员的看护下,在游泳池里发生浅水昏迷都如此惊悚了,更不要说独自逞强时的意外了。
( s( B- c5 ~2 E 浅水昏迷方面的专家、Aquatic Safety Research Group(水中运动安全研究组织)的创立者、美国医生 Tom Griffith 指出,浅水昏迷是专业游泳运动员溺水的第一大原因,而死于浅水昏迷的大多是健康的年轻人。 , s+ i5 [% ~* N w- n
# d+ V. N; l/ V8 x$ M' E
图片来源:wikimedia 4 A5 ~# X3 V, F6 Y* U5 F1 P
虽然在专业游泳和潜水课上老师可能会提到这个危险,但是大多数普通人对此毫不知情。 ' P8 O2 ^! F1 ^5 K
当然,这一点也不能怪大家。虽然人类划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成为人类之前,但是关于浅水昏迷的记录却令人意外地年轻。可能古人无法将浅水昏迷和普通溺水区别开来吧。 . U, G/ M3 e! X6 C% C
Griffith 表示,浅水昏迷的最早记录只能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现象才在圈内人士中逐渐普及开来,而到了千禧年左右,浅水昏迷才开始大众的视野。
" l7 F$ C, ~! P K 总之你现在明白了吧,人是有可能憋死自己的,而且还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
8 S& D r, G. O, ?; i 溺水选手气量广,缺氧病人幻乐多 - ~+ _7 S* ?- A g' C5 @, {* ?
封面来源:AFP-JIJI ! g1 B& k8 l2 S+ g S* i
参考资料: 5 c! `% ]/ ^" V! e8 \( f
https://docs.qq.com/doc/DVFJnSHVNUmFZdUJS
+ J- {8 ^- Y% O" u5 q& y; u 不过瘾?关注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网打尽! : m1 E) w/ j8 X9 I3 \. B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M) t! W) ~3 [' a3 C) ^. y% |4 m' F2 m2 H u- R: X/ |( }! |! _
/ D( d. Z) g) H+ Z2 ^2 }: g0 |7 o: {- H' `, ?
; B' _, K/ y# L* f' P% f'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