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然的海岸带蓝碳增汇措施及其技术体系研究

[复制链接]
, A7 c( ^; c, t8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v" e, `  ?# S
. f" d! J1 h% n+ l: C& n! Z0 r' D5 `2 D( F5 b$ i% _
海岸带碳汇类型多、潜力大,不仅是重要的碳源/汇空间,具有强大的碳捕获、碳埋藏能力,是推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区域基于海岸带及海岸带蓝碳自然禀赋特征分析,结合红树林盐沼湿地和海草床三种生态系统,从自然修复、人工修复等角度开展研究,综合分析了现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修复与增汇技术并总结归纳其优缺点;探索构建现实可达的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将其分为修复技术、辅助技术、管理与价值化技术;面向未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科学问题和管理需求,以期为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提供一定科学参考。( e  |. E1 V& ^6 {
6 f$ H% s- E5 W0 ~/ n+ f8 _! o% y$ `

" ^" B9 H& P5 S* H+ e1 G
7 u) N9 S6 m%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9 w; D: W" p# h) G( e
& |4 l9 e* g% A- g9 {
9 s2 M, \: H6 O/ P2 Q4 _0 e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碳库之一,海洋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岸带是海洋碳汇的重要区域,位于海岸带区域的盐沼、红树林、海草等生态系统近年来被广泛关注,是地球上高效的固碳热点,其固定的碳被称为“海岸带蓝碳”[1-2]。与陆地生态系统不同,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由于长期处于海水覆盖的厌氧环境中,其固定的碳体量大且可长期封存[3-4],营养盐的输入也使得近海区域具有高于大洋的初级生产力[5]以红树林为例,其平均碳储量为956 t C/ha,是热带雨林的4[6]。与海洋生态系统亦不同,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虽只占不到0.2%的海洋面积,却贡献了全球海洋沉积物有机碳埋藏总量的50%[4]据估计,包括河口和近海陆架在内的全球海岸带年碳埋藏量相当于每年20%35%的人CO2排放量[7]。因此,海岸带地区是重要的碳汇空间,具有强大的碳捕获与碳埋藏能力。8 C" }4 O- w" s* _5 U
因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在固碳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海岸带碳汇相关研究。目前,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主要有:①核算碳汇储量与通量(埋藏/累积速率)[8-9];②揭示碳汇时空变化与调控机制[10-11];③提供碳收支清单及不确定性[12];④评估碳汇可持续性及增汇模式[13]。然而,有关海岸带碳汇的相关研究在增汇措施上仍存在如下问题:当前研究大多聚焦在某些增汇技术方案阐述和具体修复技术研发,尚未形成一个基于自然环境特点的、系统的海岸带蓝碳固碳增汇技术框架。因此,本文根据海岸带区域碳汇能力的自然禀赋,总结归纳海岸带碳汇增汇措施,探索构建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以期为推动海岸带地区海洋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 L6 _) E. g, z6 k$ l; u1  海岸带蓝碳的自然禀赋特征2 m; h9 G9 J0 |) Z. Q8 G
海岸带是陆地与海洋交互作用的带状区域,受到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共同作用。河流在流向海洋过程中携带了大量的悬移质及其吸附元素,并在海岸带地区因滨海地形平坦、河流流速降低等因素停止搬运而发生沉积作用,使其沉积了全球50%以上的碳酸盐和80%的有机残体[14];在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作用下,物质和能量被海洋源源不断地输运向陆地,但因下垫面阻尼等影响,物质通量相对较少[15]。复杂的陆海相互作用使得海岸带既不同于陆地区域,也区别于深海大洋,环境特征十分鲜明。在这种独特的环境影响下,海岸带存在复杂的物理-生物-化学-人类活动耦合与分异过程,促使沿海地区形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进而成就了海岸带强大的固碳能力。$ b! x1 \* m8 @1 D0 b/ t
1.1 海岸带属性
6 z4 X( s8 D( Q# F2 j) Z( \海岸带独特的区位条件,造就了其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与环境条件;由此也使得海岸带人口密度持续增高,承载了海量的生产消费活动,从而面临着自然和人为双重压力下的威胁与挑战,表现出明显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海岸带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Y) v$ @' ~1 M* S" R- Y
1)复合性。海岸带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形态。因独特的区位条件,海岸带陆海两类经济集聚,成为社会经济高度融合的区域。在我国大陆,沿海11省(区、市区)以约占陆地13.5%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50%以上的大城市43%的人口和57%的国内生产总值[16]。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社会经济子系统相依存的是,自然子系统每时每刻都发生着无数的物理、化学、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转换过程,为社会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产品与生态服务,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开发利用活动均产生重要影响,最终令海岸带形成了自然和人为各种过程交织的特点[17]
% S% m' v, k9 Q% ~  c2)脆弱性。海岸带地区由于受特殊地理位置、环境变化梯度大等因素限制,同时承受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人类活动和自然活动的多重作用,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具有明显的易受干扰性和不可恢复性,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生态脆弱带”。因此,海岸带在面对干扰时其生态结构和功能更容易遭到损害。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岸带面临的波浪和海流体系、气候、地形变化过程等自然干扰日益增加,使得海岸带的风险暴露度增加、脆弱性增强;同时,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无序与过度利用,如城市化建设、海水养殖、采砂与采矿等,海岸带生态结构和功能更加容易遭到剧烈破坏。
+ v( [% k: B1 I% f3 r! C. {% `3)多样性。海岸带是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主要储库[18]。通过自然输送和人为投放等多途径,使近海拥有相当丰富的营养盐,显著提升了海岸带地区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且四大圈层结构间错综复杂,相互渗透影响,再辅之潮汐、潮流和波浪等外部动力的不同组合和变换影响,造就了海岸带地区丰富的海岸类型,并使得不同类型海岸下的地貌平面格局和形态特征各具特色。如山地丘陵海岸通常有沙坝、潟湖、河口三角洲等地貌体。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稳定充盈的营养要素促使海岸带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体和生态系统,如红树林、海草床、盐沼湿地等。
7 ?( [) P! U& W8 U! N- h; q1.2  海岸带蓝碳属性% @5 T5 }' K) j  v* q7 z- I) C9 b
海岸带独特的环境体系注定了其与众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单一、有限”的元素循环,受二者交互作用的海岸带,在表现出生态系统脆弱性一面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物种以及复杂的元素循环过程,聚焦于碳汇,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5 K/ G$ r* s  r" c* a8 a# O- e
1固碳效率高。海岸带具有丰富的湿地物种,包括盐沼草、红树植物、贝类等。其中,海岸带蓝碳植被可通过光合作用来捕获CO2,将其转移到植物组织中,同化为各种含碳有机物。而植被凋落物和根系则会在厌氧的土壤中缓慢分解,进而形成储存在沉积物中的碳。据有关研究显示,相比于森林生态系统,海岸带蓝碳的单位面积固碳效率高其几十倍到数百倍[19]。此外,蓝碳植被地上结构会促进潮水中有机颗粒物的沉降[20];海水中大量的SO42-也会限制微生物排放CH4[21],这些均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海岸带固碳效率。
9 W  S/ W* k" ~% W( t( w- V2)固碳周期长。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有限性以及碳封存不稳定性不同,潮汐往复作用极大地减缓了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累积碳的分解。一是由于潮水淹没后,海岸带土壤中形成了厌氧环境,氧化还原电位相对更低,土壤中微生物呼吸和降解作用减弱[22];二是由于潮汐会改变不同梯度下的环境因子,使其形成环境梯度差异,进而影响海岸带蓝碳植被CO2通量大小[23]。且随着海平面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大量滨海湿地将被海水所淹没,从而使得海岸带土壤碳储量不存在碳饱和现象,而是持续不断地垂直累积。因此,海岸带地区的植物碳可以储存数年至数十年,土壤碳则甚至可以封存数千年之久[19]
+ e6 O4 r" L# ^3)“双向”过程强。在垂直方向上,海岸带固碳过程包括生物-大气系统和土壤-大气界面,前者是指海岸带蓝碳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CO2进行生物固碳;后者则是指生活在海岸带区域的土壤自养微生物同化大气中CO2的过程。在陆-海水平方向上,河流会向近海地区输送大量陆源有机碳;而受到海浪、潮汐等扰动,海岸带蓝碳植被也会从邻近生态系统中捕获悬浮物质,并利用茎和密集的气孔减少湍流能量来影响沉降[21]。其中,因粒径差异,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会就近加速沉积到海底沉积物中;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则会随海水运动被输送到近海海域里,并在微生物碳泵作用下从可被利用的活性态转化为不可利用的惰性溶解有机碳(Recalcitrant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RDOC),进而实现对碳的长期封存[12]5 V0 p  J* l. y' @% M
2  基于自然的海岸带蓝碳增汇措施
& l8 P# d7 o- [1 l1 j% B" m提高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重要的基于海洋的气候变化治理方法,属于“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而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需要在制订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方案时,尊重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科学地选择修复方法,尽量避免修复和重建过程中存在人工过度干预和工程化情况。目前基于高生产力和人工可调控等特性,海岸带碳循环的主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包括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9,24]* ~; R0 r( e/ S" u
2.1  红树林增汇技术
6 ~4 R. v+ f' {3 b( C, y. X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突出特征是冠层相对整齐密集、根部和地表空疏,在固碳储碳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红树林生态系统对碳的固存主要以原位植物的高生产力输入、降低根部及凋落物分解速率输出为主,外来碳源加强沉降为辅[25]。“开源节流”式的碳循环过程使得红树林成为海岸带蓝碳碳汇的主要贡献者。且受潮汐淹水干扰,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陆海水平界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梯度变化。因此,目前红树林增汇主要依靠扩大宜林生境面积和修复增强原有红树林固碳能力两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是否改造地形以及是否人工种植植被,将现有的红树林增汇技术分为自然恢复技术、人工改造恢复技术和重建造林技术[26]等。
1 g8 e: X; `6 S$ t" r: R) [2.1.1  自然恢复技术& o- u; [# U! X/ J
对于受损未超负荷、存在轻度退化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退化影响因素清除或减弱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替,可逐渐恢复成健康状态。与人工修复相比,自然恢复投入低,且恢复后的生态系统不仅更适应当地环境,生态系结构也更稳定。但自然恢复并不适用于所有退化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条件限制,即退化后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可能在人工或自然等因素干扰后,使其原本生境条件发生了较大改变,不再适合红树植物生长。所以,针对退化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境条件进行调查和评估,是确定能否采用自然恢复的先决条件。一般而言,地形开阔平坦的河口宜优先应用红树林自然恢复的方法[27-28]
7 ^# I! ]# G6 y4 r# A! Z2.1.2  人工改造恢复技术
; T# R  U4 p0 }8 E3 r$ O; C& C. [1 j; H人工改造恢复实质上是人工促进生态系统修复过程,当红树林生态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干扰,处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半瘫痪状态时,可通过一定的生物、物理、化学等人工干预,促进其自然定植和次生演替过程,增强退化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例如,彭辉武等[29]采用生物与物理相结合的控制方法,成功在珠海淇澳岛种植了无瓣海桑和海桑,并以其短期速生成林的特性,减少林下植被光照,进一步达到了治理互花米草的效果。应注意的是,虽然大量种植外来速生树种,如无瓣海桑和拉关木,有利于实现短期、高效的人工改造红树林修复。但是,这也往往容易引起病虫灾害、生物入侵和生态破坏加剧等问题。因此,为确保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安全,宜优先推广本土红树植物树种的应用[27]; r* U; Q7 R* m" @- `9 ^5 G- I
2.1.3  造林技术* M, k6 q6 h- C8 D' d4 X* e: }/ L8 o: c
为缓解红树林面积快速下降的趋势,我国自21世纪初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滩涂造林工作。造林主要发生在以下2种情形:①红树林受损超过生态系统承载力,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彻底瘫痪;②为扩增红树林生态系统面积,在无红树林生长记录的崭新区域新建。无论是何种情况,造林的技术要求基本一致。首先是选址问题。红树林大多生长在风平浪静的滩涂,对潮滩高程、海岸冲淤、敌害生物等自然因素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27]。其次是树种选择。不同潮滩的环境条件往往相差较大,且不同树种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也各有差别,需因地制宜地选取合适树种进行种植,以确保红树植物的存活和正常生长。再者,与前两者相比,造林强调“从无到有”的质变,因而需要极高的成本进行宜林生境构建。: q% J0 x. z  _
2.2  海草床增汇技术6 ?$ D5 c, H( k% m
海草床是海岸带最有效的碳捕获和碳封存生态系统之一,其固碳能力主要来源于4方面:①较高水平的初级生产力。除了海草自身外,整个海草床初级生产力的20%~60%还来自于在海草床固着和繁衍的附生生物群落[5];②沉积物中的大量含碳物质难以被氧化降解,增强了碳封存的稳定性;③海草具有可延伸且长期存活的根状茎,能截获大量有机悬浮颗粒物,并加速其沉积过程;④海草床的沉积物处于氮、磷等营养盐低浓度环境之下,限制了海底微生物的生长[30]。由于海草对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以及现有科学技术的可达性,目前海草床增汇技术以恢复原有海草床规模为主,在其他区域进行海草床试验性培育为辅。( H, ^4 g( s1 I9 T9 A
2.2.1  自然恢复技术
- a! n. R# ^1 U5 m; E' |. _# O, N自然恢复技术是凭借保护、改善或者恢复生境,利用海草的自然繁殖,逐步实现受损海草床面积和质量的恢复。由于不同区域的海草种类以及影响海草生长的因素均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31],海草床自然恢复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境适宜性,唯有明确影响修复区域海草生长的因子,方能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科学的恢复方案。其次,为避免修复过程对原有海草床生态系统产生剧烈扰动,应通过改善生境、恢复生物多样性、厚植植被等措施,增强海草床的自净和修复能力,从而改善海草床的生态健康状况与演替趋势。
: ~) Y# H3 T1 y, u7 A2 P2.2.2  移植法
: M# h0 g( Q0 Y移植法是指在适宜生长的海域将海草苗或成熟植株与固定物(枚订、石块等)一起移植到待修复区域,并使其在新生境下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根据海草移植方式和数量不同,移植法可归为草皮法、草块法和根状茎法[32]。草皮法是将采集到的一定单位面积的海草皮平铺于待修复区域[33]。但该方法未将移植单元固定在修复区域底质中,容易受水体流动、人类活动等影响,被水流冲走或人为破坏。为改善这一境况,草块法则是利用空心工具采集一定体积的草块移植到待修复区域,从而使得移植植株的留存率和成活率显著提高[34-35]。然而,与草皮法相同,该方法对海草种源地破坏也较大。基于此,根状茎法应运而生。其通过采集单一植株,采用优化固定方式,如直插法、沉子法、枚订法、框架法等[32]进行海草移植,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破坏性小等特点。/ {$ K4 J, W1 L6 `1 H
2.2.3  种子法
0 g( _3 i6 e* }4 k# ?( d作为唯一能够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海草维持种群大小主要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其中,有性繁殖是利用雌雄授粉相交而结成种子来繁殖后代的方法,有利于提高遗传多样性,强化海草对外界干扰的抵抗与恢复能力;且海草结成的种子体积小,可无损化或弱损化收集原海草床的种子[33]。因此,种子法逐步成为了海草场生态修复的新方法。然而,当前针对如何有效地收集和保存种子、清晰地界定最佳播种方式和播种时节等科学问题尚未明确,难以将种子法大规模应用到修复海草床的实践之中。* a2 O/ J7 s4 S. T
2.3  盐沼增汇技术
2 w  R" n& W* X% i盐沼是在潮汐作用下经历周期性的干-湿交替过程、土壤盐渍化并长有盐生植物的地段,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具有较高的碳沉降率和碳埋藏能力。盐沼植被根冠比可达1.4~5.0,大量初级生产力所固定的碳积聚在根系,再由此周转进入土壤[5],故而土壤碳库是盐沼湿地碳埋藏的核心。盐沼生态系统虽然碳封存效率高,但受纬度、温度、水文等自然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即不同区域的盐沼中相似植物群落生物量存在一定差异[36],不同盐沼植被类型的固碳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如崇明东滩芦苇群落净初级生产力为911.30~1 247.98g C/(m2·a),而莎草科植物群丛净初级生产力仅为18.92~125.32 g C/(m2·a)[37]。综上所述,按照修复对象划分,盐沼增汇技术分为盐沼生境环境要素修复和盐沼关键生物资源保育。$ q+ U3 g( o4 M, m5 D
2.3.1  生境环境要素修复2 A5 U- X4 c  q6 E6 e6 Q/ ?
盐沼生境由于地处海岸带区域,兼具海岸带的自然禀赋,即滨海盐沼湿地的生境易受极端天气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干扰而产生损坏,进而引起整个盐沼生态系统的退化[38]。通常来说,盐沼湿地生境的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水文情势和土壤环境。水文条件决定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土壤环境则为盐沼生物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并为盐沼植被提供了根系伸展、固持的介质。因此,可对受损盐沼生态系统从这两方面进行生境修复。其中,针对不同情况下的水文环境问题,可综合运用生态补水、微地形改造、航道工程等修复措施,对湿地水文状况进行系统整治,以实现盐沼湿地多重生态修复效应。受滨海地区人类活动频繁所影响,盐沼湿地的土壤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所以土壤修复重点在于准确把握修复植物对污染要素的适应范围,利用污染控制、土壤肥力恢复等技术,确保修复植物和微生物协同净化土壤污染物[39]
* p4 o7 ?/ z' q6 G* K6 |2.3.2  关键生物资源保育
) r7 C$ E7 ?( r/ D, ^  X盐沼湿地生物是盐沼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盐沼湿地生物资源的修复,有助于促进盐沼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的恢复,以及改善盐沼生境生态状况。盐沼生物资源主要分为植被资源及其他生物资源。盐沼植被是盐沼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石,可以维持盐沼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应通过植被种植与灾害防治以及整治控制外来入侵物种来实现盐沼植被修复。而针对微生物、鱼类、贝类等其他生物资源,首先通过调查分析明确拟要恢复的生物资源类型,再以此制定具体的其他生物资源修复方案[38]3 e7 i8 Y+ Z/ \' e/ F' P
3  基于自然的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框架* i# e7 P1 K7 T1 ^
区分于黑碳“控制”、绿碳“扩增”,蓝碳的发展理念应该是“养护和健康”[8]。除了对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从而实现增汇的目的外,还可通过开展超级生态工程、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体系、制定蓝碳相关法律等措施来严格保护现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如今,中国有超过75%的天然红树林面积受到保护,得益于已建立的38个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地。因此,目前海岸带蓝碳增汇可使用的技术虽尚处于研发阶段,但基本形成了以基于自然的修复技术为核心、以“统筹规划”思想指导的辅助技术为抓手、以管理与价值化技术为配套支撑的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图1)。1 c! i5 I( Q5 V4 @* P* P, Z
3.1  修复技术  }8 G; T' v, J! N( j3 i
修复技术是通过改善或恢复原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增强其固碳作用的增汇手段。作为一个高度复合的有机体,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在生态修复过程中不仅仅要重视碳汇,也需注重实现蓝色碳汇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岸滩稳定、净化水质等其他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提升。过度强调单一要素修复效果,易形成局部最优,而忽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整体修复的情形,限制了生态修复的实际效果[40],且健康状态下的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和增加碳固存也至关重要[41-42]。如范航清等[43]提出的基于红树林植被恢复和生态养殖相结合的废弃虾塘修复技术,就实现了增加红树林的面积和固碳潜力、提升海水养殖的可持续性和增进沿海社区的福祉的综合目标。此外,在初步完成修复过程后,需通过环境监测、生态调查等方法,定期评估修复效果,及时根据恢复状况调整,保证海岸带蓝碳生态环境恢复可持续。
+ |- u0 ?4 [3 p) f) W ; W* z) Z# V6 }

" L1 A1 s6 z'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7 o8 n+ b) ]+ {) d
1  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的体系框架

9 a9 s- T* u% f. C
Fig.1  System framework of blue carbon sink enhancement technology in coastal zone
  h  L) z* x" C, U( w& n; r2 U4 @1 I
3.2  辅助技术0 g. R* \7 g- G7 @  V, n! t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岸带资源。巨大的海岸带蓝色碳汇自然基础注定我国海岸带蓝碳增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的海岸带固碳增汇过程。为更好地实现总体提升的目的,海岸带蓝碳增汇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辅助技术,按照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原则,使全国海岸带蓝碳系统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相协调。因此,辅助技术就是从系统论出发,实现海岸带系统整体增汇最优的综合化的组织和管理方式。' I* ?2 V, x& q& v  a
生态工程的实施是提升海岸带蓝碳碳汇能力的重要抓手。不同于微观层面的生态修复固碳增汇技术,生态工程是立足于宏观视角,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系统特征,促进海岸带区域生态、减灾协同增效的超级工程。“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南红北柳”生态工程,计划新增红树林2500 hm2,年新增碳汇量可达1.5t CO2。在这基础上,若继续实施“蓝色港湾”整治行动,扩大“南红北柳”等湿地修复工程支持的范围与力度,形成高质量的海岸带蓝碳碳汇体系[44],有望实现海岸带蓝碳碳汇的持续稳定增长。另外,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开展人工蓝碳增汇试点示范工程,也可有效促进海岸带生境恢复重建。
* T8 E4 R- j! h, K自然保护地是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的核心载体,除了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重要生态保护功能外,也可确保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得到长久维持。且生态修复后的滨海湿地短期内在固碳能力上不能立刻达到自然状态下的水平,如盐沼碳汇功能约需要100 a才恢复到与自然水平相当[45]。因此,应将碳汇功能纳入保护地规划布局考虑因素,并按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原真性、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合理划分海岸带蓝碳保护地范围,为海岸带蓝碳碳汇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6 L# W, a# {: S5 O5 Y0 ]. B" y
海岸带地区存在大量营养盐随雨水冲刷经河流进入海洋的问题。而超量的陆源营养物质输入又让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及其近海环境中的活性有机碳浓度大幅增加,导致藻类爆发、低氧区等富营养化问题,令相当部分陆源有机碳被重新转化成CO2[46]。作为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国土空间规划应在考虑营造和修复滨海湿地面积等数量目标的同时,科学设置碳储量及其增量等质量目标[47],管控陆源污染物入海活动,并对碳汇不稳定区域进行动态监督,实现通过整体布局提升海岸带蓝碳碳汇高质量化的目的。( t% J9 \: [' f2 ?
3.3  管理与价值化技术
# C. p1 b" m8 y$ h$ C; L由于海岸带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保护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就是目前最有效的固碳方式。因此,管理部门需完善海岸带蓝碳保护法律法规,一方面强化海岸带蓝碳资源管控,另一方面推动海岸带蓝碳价值化,探索制定关于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专项规划,坚决守住海岸带蓝碳生态安全底线。" u" }- E" b! V/ ?. P/ S) e
完备的海岸带蓝碳管理体系是海岸带蓝碳增汇过程的可靠保障,有利于提升海岸带蓝碳植被生态修复成效,促进海岸带增汇稳定可持续。海岸带蓝碳管理体系是一个政府主导、公众有效参与、社会组织深入协助和企业相互协同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因海岸带区域人类活动频繁,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再加上海岸带时常遭受各种极端天气干扰,极易毁坏修复过程中种植的幼苗、幼树。因此,海岸带蓝碳植物的抚育和管理对植物的成活非常重要[26]。此外,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明确各方参与者的职责和权益,规范化修复、养护等操作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以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系统、海洋督察、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等为基础的海岸带蓝碳管理保障措施。# R/ R, F/ o" v3 L  C4 E
构建海岸带蓝碳开发流程及交易机制是海岸带蓝碳增汇技术体系的关键资金支撑。蓝碳潜力的维持既要对现有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管理,也需要建立相应的开发流程及交易机制,以维持并强化蓝碳提供生计的能力。其中,生计一方面是指提高蓝碳生态系统周边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是指海岸带蓝碳价值的生态资本化,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化、市场化管理进程,减少国家日常维护所付出的成本。具体来说,首先要通过产权确权将海岸带碳汇资源转化为产权明晰的蓝碳资产;然后在现有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础上,解决交易覆盖范围、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Monitoring-Reporting-VerificationMRV)体系构建等关键问题,建立符合国情的海岸带蓝碳价值评估体系,将规范量化后的碳汇进行认证并纳入市场交易[26],最终打通海岸带蓝碳碳汇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和实现路径。3 }9 \$ u3 C% v3 R) ~7 X( u
4 结论与展望
3 M; a5 k; t7 G/ k3 H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同时拥有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国家之一。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空间逐步向海洋推进,我国相继经历了围海晒盐、围海造田、围海养殖、填海造地等大规模围填海浪潮,导致约219hm2滩涂消失[48];同时近海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威胁,严重损害了海岸带蓝碳的固碳潜力。面对此情形,对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进行生物性修复和碳汇功能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修复措施和系统性的增汇体系是亟须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管理需求。
3 t7 S; p# w: o( [, D展望未来,从宏观层面应关注以下问题:①如何运用辅助技术充分协同提升海岸带蓝碳修复增汇成效?②海岸带蓝碳碳汇价值化的基本逻辑与运行机制是什么?③结合自然禀赋,针对性地提出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具体对策等。从微观层面应关注以下问题:①阐明各类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海岸带蓝色碳汇的影响过程;②明确海岸带蓝碳资源环境现状以及不同区域、不同海岸带蓝碳植物最适宜的种植修复模式;③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等变化对海岸带蓝色碳汇影响的内在机理;④研发并推广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等。; f5 ~5 a: ]# n$ H
, a# M; M8 }9 h5 g; f/ [+ e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 _# D6 Z# z. X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dmoqhholgb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