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P$ @0 m% y% N8 s2 L R
从四大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看内地高校学科建设成效。
! q6 a! ]8 ]: B0 t8 J" y0 Y% D3 U( z 7月19日,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ShanghaiRankings Global Ranking of Academic Subjects)发布,中国内地共有138所高校818个学科位居世界100强,其中92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回看2017年,内地仅有75所高校400个学科入围100强,也仅有69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 ; |: |) J' O7 a4 E0 K, P* R
短短几年,中国内地高校自“双一流”建设以来,无论学科数量与质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p5 Z8 a0 D: |# u& O
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关于大学学科的排名,除了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外,还有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以下简称U.S.NEWS)、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排名(以下简称THE)、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以下简称QS)等。为此,综合四大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情况,统计了中国内地高校近5年(2017-2021年)在其中位居第1和10强的数据,来看看哪些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又是哪些一流学科冠绝群伦、站至四大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塔尖”? + y6 \3 j# D: m$ r
问鼎第一,名列十强!
2 F) j9 p. ^/ e+ D, m 在四大排名中,同一高校的同一学科,如果能连续5年斩获世界第一,足以见得该高校该学科的实力已达到“泰山之巅”!
" i8 G4 p- |' H: ~) d/ A 统计5年四大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数据,共5所高校诞生5个冠军学科,它们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仪器科学、清华大学的工程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武汉大学的遥感技术。强悍如斯,这些学科牢牢坐实世界顶级学科的宝座!
/ v2 X* i. D% ^$ ?+ J4 M! M5 _# s 6 t# g' o! H- H. u& N' \1 x5 i- n& p
/ y Y7 ~' X0 ^ 6 a C9 H" }2 f: Q# B
( g% [6 g6 m, r1 A& M
$ c M7 R7 {& [ 在深入推进新一轮“双一流”高校的进程中,学科建设是关键着力点。5年的时间,一批曾经强劲的学科可能消失或跌出顶峰,也有一批新的高校携黑马学科强势入局,大浪淘沙过后,有21所高校的31个学科逆势而上,实力和底气都在,连续5年蝉联四大世界大学学科排名10强,且清一色为“双一流”高校。 - x9 m+ y7 Q5 Y- P9 G
从学科数量来看,清华大学是最大赢家,有7个学科连续5年蝉联10强,其中土木工程连续5年同时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和QS前10;上海交通大学有3个学科上榜,北京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均有2个学科上榜,其余17所高校各有1个学科上榜。
8 o1 E: ]' J) i! b 从学科分布来看,仪器科学上榜频次最多,为6次;冶金工程上榜5次,通信工程上榜4次,船舶与海洋工程和土木工程均上榜3次。这些学科连续5年多次出现在10强学科榜单,反映出内地高校的王牌与优势学科所在,并已然形成“多足鼎立”的稳定格局。
! Q3 q+ I5 Y" u. e+ v, Q
1 z# S1 \+ |7 g, s4 ^7 u + [- f& z0 A: U6 O7 T! C+ x* Z
( R! q- e" p# j ( M; e9 E8 ]( W$ B% H) f- ^
! p% ?: x2 I5 V3 Q: h; ~
黑马学科,强势入局! - q s# Q8 d8 }9 t( V
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国内外强手如林,但只要乾坤未定,起步晚也能创下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的奇迹!聚焦四大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榜单,同样有5所高校的5个学科,铆足一股劲突破、超越、破零,用5年的时间逆袭,最终实现首次登顶世界第一的目标!
0 ?) Q9 U3 ^, _. P 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是当之无愧的最强黑马学科!这一学科在U.S. NEWS和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两大排名中一路进步,同时在2021年喜提“世界第一”!而5年间进步最大的学科,非东南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莫属,在U.S. NEWS排名中,从2017年的世界第25到2021年的世界第1,5年大跨步24个位次,成为“逆袭王”!
1 K2 R1 J) P7 [3 g3 O 此外,清华大学的能源科学与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这2个学科也是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终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顶峰相见! 7 f# n6 q5 q9 {; g7 L* ^# v
& ?9 J; M: o- M* ^) d" O
, y9 P- S3 v* u+ b8 B 0 ]& M! C1 S; D6 n2 }. L# c
: o: o1 C9 S. Y & }/ ^& ]! i4 X: G! n. P9 B% Z, N
再看5年首次进入世界十强的内地高校学科名单,有27所高校的48个学科,实现了质的飞跃!
" n2 C5 W# w0 J" v$ X$ ~ 进步最大的是南京农业大学的兽医学,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从2017年的世界第74到2021年的世界第2,一举前进72名,成为十强学科中可塑性最强、发展最迅猛的学科。其次是清华大学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在U.S. NEWS排名中5年进步54名,并在2021年取得排名世界第10的佳绩。 0 q6 T+ `! ?7 ~' R F- ?
在四大排名中进步位次较大的10强学科还有:西安交通大学的能源科学与工程(进步34名)、武汉理工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进步28名)、北京理工大学的航空航天工程(进步24名)、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进步21名)。
( e1 @ w7 d# D# R: V( }( V0 R 值得一提的是,27所高校中,有2所实力强劲的非“双一流”高校,凭借自身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它们是江苏大学的化学工程,5年进步8名,在2021U.S. NEWS排名世界第9;深圳大学的光学,2021年首次参与U.S. NEWS排名,即取得世界第3的好成绩,可谓出道即巅峰!
9 ~( @0 i" J! Y! R0 I D - T( q- V7 h6 |3 N% D
$ u$ s: U" Q; y4 `
* J6 t2 _" X5 L- B
* b( z* \! m. Z7 C8 D6 k
3 M& }% w, O) p& M- G- u' q 十年磨剑、一朝听锋! ) {9 K4 R4 A! s) a' i" o4 b
只看排名,便是数字上的纸上谈兵,这些冠绝全球的学科,正以强劲的实力,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时代发展,从衣食住行到众多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进步和突破,再到大国崛起神兵利器,他们的身影贯穿始终,汇聚成托举祖国繁盛的伟大力量!
% I+ o% |4 t' a3 a2 R 摘得船舶与海洋工程世界第一的上海交通大学人才辈出,向国家输送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总设计师朱英富院士,中国第一台7000米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中国第一个海防导弹固体发动机总设计师王礼恒院士等杰出人才。同时,科技成果也收获颇丰,“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x8 D* K; T! g4 a! B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紧跟海洋强国战略,不断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上海交通大学在海洋科技的战场,从未缺席! $ C @. f F c# l5 n3 O, ?
. { N Y7 ~( A4 z
( w- a1 x6 r1 u7 m2 K. P ) k: o2 \, A& A; @& a+ x; F
4 R' Q7 r! q1 W7 [4 T: x # q& o% [. n+ j( U9 _- u, F4 t' W
“蛟龙号”的总设计师徐芑南院士 ! E( v* j. v. G% Q% z$ q
武汉大学的遥感技术学科实力强劲,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连续6年蝉联全球第一,不断推动着我国空天信息智能领域的发展。 9 [" h$ p- g- K$ m; y, W: _; a
2019年1月8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武汉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完成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武汉大学深耕智能通信导航与遥感技术,瞄准北斗系统规模化应用的国家重大需求。其北斗定位服务技术体系精准快速,中国高精度位置服务系统稳健可信,核心技术国际领先! 8 C0 s. g1 i# e
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问鼎全球,在隧道与桥梁领域的成绩有目共睹。享有桥梁“珠穆朗玛峰”之名的世界最长大桥港珠澳大桥便由同济大学参与设计,攻克了埋在海底20~30米深处的岛隧工程重大难点。厦门海底隧道、上海长江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等一系列隧道及地下工程均有同济大学的身影。此外,同济大学还完成了多个重要桥梁工程任务。我国首座跨度超千米的悬索桥——江阴大桥(主跨1385m)就是由同济大学联合设计。 % c: p* w8 I+ a1 e' T
/ {* c) u7 {0 d* B7 v I% [
. i) C+ S! s. R( o( e& J
3 c' j. J+ H5 | ) t! v! R9 b, I
( k9 Q% }9 w1 X. ^8 R 港珠澳大桥(图源:新华网)
, N* @9 E. G, A 一流学科,铸一流国家实力!站上高起点,这些全球领先的学科,向世界展现了中国高校实力;一系列依托优势学科的重大科技突破,极大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 [* R0 B1 s6 y, l' `/ h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已启动,它们,正向着世界一流的目标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相信,未来,我国将会有更多的学科跻身世界十强行列,相继在不同的领域夺冠! & Y2 D% Y( o j! _9 H
* h7 ~- e+ g7 s" @& g6 A! M! U+ p# y g
6 J- x- ` _+ a! \0 @0 x# w
m9 J0 w0 ^# i6 J) `) S
2 s9 ` S7 m4 z# w"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