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E9 y$ v; h( w* m9 s2 \: { 近年来,我国非法围填海时有发生,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严重损害,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承载着来自陆海的双重污染和开发压力,海洋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个全国人大代表和民主党派中央关注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呼吁为保护红树林、治理海洋微塑料等立法,构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体系。 N d/ A; w, y! s! ~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是要对海洋有着充分的了解,探索认知海洋,摸清楚海洋的"脾气",才能更好的研究海洋、保护海洋。对于海洋观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专家学子们已经付出了不少努力。
1 u( G" R, f _8 G* A- \ 解密海洋观测,南信大人参与中法海洋卫星项目; W4 ?: L# |' y& W& p
& j0 C" q4 G% l+ P% z
2018年10月29日8时43分,随着一句句指令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出,发动机的轰鸣打破戈壁清晨的宁静,一道闪耀的火焰划过大漠长空,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搭载着中法海洋卫星直奔浩瀚宇宙。南信大海科院院长何宜军教授团队正是中法海洋卫星项目地面处理系统的核心成员之一。中法海洋卫星搭载的散射计和波谱仪是两个核心测量单元,它们是两国科学家团队安装在卫星上的"顺风耳"和"千里眼",散射计负责观测风场,波谱仪负责观测海浪。怎样让这两个测量单元既满足科研要求,又符合卫星平台的载荷限制,联合科学工作组需要在各种限定条件下辗转腾挪。何宜军团队担负着中法海洋卫星项目中的散射计载和波谱仪数据反演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团队出色完成了预定的科研目标。 3 S) `; r# u* {
( t2 [! N1 |6 Y& h0 o% f
中-法地球流体国际旋转实验平台
# k- W8 Y! a+ D 4 ]# o2 B* _( Z! m7 N
探索深海,南信大人担当科考大任5 Q7 B- q9 ~: z. W
大洋科考,常人眼中充满神秘的科研活动,南信大研究生在其中也担当大任。在中国大洋第48航次科学考察任务中,南信大海科院董昌明教授团队成员时海云同学圆满完成第一航段为期50天的科学考察任务。 ' V- k6 u3 r4 J) n% |3 A
. J; ^2 q1 X$ L4 E, ?
时海云同学在航段中担任水文组组长,负责CTD(海水温度盐度深度测量系统)和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作业和数据处理,负责ROV(无人缆控潜水器)挂载CTD设备的作业以及部分甲板作业任务。 5 s# C+ P& u( f8 D; f
& J4 B2 Q% F* n! }8 e( z 使用CTD测量海水的温度、盐度、深度,在室内通过电脑控制甲板单元,这看似轻松的工作,却常常是科考过程中最令人痛苦的。"投放CTD测量数据时,我需要全程守在电脑前,观测并做好记录。如果遇到海水较深的区域,我就必须一直盯着电脑屏幕(比如说海水深约5千米,观测过程就得持续6小时左右)。"时海云还说,"尽管测量工作辛苦,但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不论是地质、化学、生物还是其他学科的研究都需要基于我们出海所测的物理参数。"
# _7 B! Q" C( D& Q3 Z5 L; Y6 M
' H: c" ?* b0 g* e W 采集到的生物样品
' f+ H5 G: a. j# q 2 Y- I- c1 ]2 F% y8 U. p9 K
这是时海云同学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第二次出海科考,而海科院很多同学都有过出海科考的经历。徐广珺同学曾前往南海北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科考;蒋星亮是学校首位参加大洋科考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他曾以水文组组长的身份参与了中国大洋40航次第3、4航段的调查任务;余洋同学曾随"东方红2号"科考船的最后一次出海,在黄渤海上进行了为期20天左右的海上科考;谢泽林同学曾作为「Araon」号上的探空观测员之一在北极进行了为期39天的科考,收集大气、海洋和地质的观测样本。
# Q. D0 P! W; p; Q " k. D! D+ h) K1 V. O
海科院2017届研究生谢泽林同学在北极科考
. X7 L8 P0 `1 `: \, t9 l+ o1 G
, P5 j& D& H: L7 z 参与海洋卫星项目,担当科考大任,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人其实都来自南信大同一所学院——海洋科学学院。
) h) B" S9 q. X 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重点建设学院,近年来,海洋科学学院围绕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指导思想,建有省级训练中心和省级科普基地多个,教学体系成熟,教学设备齐全,为海洋学科的建设与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8 s( V' `* z' M( @4 m
学科实力强劲,海洋科学发展迅速
. A9 ^& p* ?. D r 海科院前身为学校大气科学学院下设的海洋科学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2005年组建海洋科学系,2008年获评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点专业,2012年成立海洋科学学院,学院设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海洋资源与环境3个本科专业,其中,海洋科学专业入选教育部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经教育部备案和审批,为今年南信大新增本科专业。2012年自主设置海洋气象硕士和博士点,2017年获批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6 q& z2 H5 ]' x3 {% p! b 9 U& S' y' Y1 o$ y
全方位发展,科研团队屡获奖励
& }- h- o* F3 [0 a 目前,经过学科凝练与队伍建设,海洋科学学院已形成了海洋微波遥感、海洋数值模拟与观测、大气海洋动力学团队、海洋光学与遥感、海岸带环境遥感、海气相互作用及预报、极地海洋生态数值模拟与观测、海洋资源与环境、应用海洋学等9支科研团队,其中包含江苏省双创团队2个。
; |. p, l! k$ i p: ~
7 ?& z! d4 g4 X% o 近5年来,团队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近120项,科研到账经费超过一亿元,以第一单位或合作单位发表论文近450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42项,出版教材和专著共8部。学院教师以学校为第一单位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
8 {# w/ u! @: X
/ S" U' E1 L f0 T9 S+ z
8 U7 U) I# t6 ~/ B6 A 2017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9 ~- i4 a0 u% p
) f, L: k& \5 m; J. Y 教学设备齐全,拥有12个教学科研实习创新基地
% k @% \% h7 l2 B: r 海洋科学学院教学实验设备齐全,建有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基础流体力学实验室、海洋生化综合实验室、海洋动力遥感与声学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环境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海洋数值模拟与观测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海洋科学教学实验中心获批江苏省海洋科学综合训练中心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学院还与全国涉海机构及单位建立了12个教学科研实习创新基地。
4 E9 k/ |; I; P% h8 w ' s; f4 S0 E- s; f6 Z
实践教学一流体力学基础实验室
! r; G8 N$ Z3 } Z, B ( U/ Q& X, l+ V* Z1 m% L9 q
$ Z+ {$ q: J0 P" ^3 M ?
, {. n2 [' X; w9 U4 D , V5 o5 {2 P: t4 V& [# Y
人才培养成果显著,闪耀全国大赛0 ^+ B9 ?0 T5 p* X/ b( B
南信大海洋科学学院人才培养重基础、强实践,在"学科竞赛、阅读经典、快乐运动"三个引导育人理念指导下,通过导师制、教学实习、创新实践、各类学科竞赛等,从观念到制度、软件到硬件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创新人才。
+ t8 G) j# G0 N2 C- t ) w4 V9 f% i/ f' |+ O" Y, z5 k
蔚蓝海洋协会东海分局社会实践 4 n: v) f/ h& b f/ g3 \
W8 I4 l3 F0 O* P& V
3 H0 M6 i% |& t0 ?
海洋科学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 " \8 r1 W& O& E5 Q9 k5 I
^3 O. C' B; `' s2 h
# S5 w6 V. y% F# v& p* G
优秀学生国际交流学习 6 V' H; j' X+ A" ^+ r8 O1 z
% t7 B2 E6 G4 Q, d- F: _) m: y: R
学院90多名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50多名学生在全国高校气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英语、海洋知识、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等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学生获评科技发明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5项。
7 R; b" I7 a& u4 ?; Q& ~8 ]
9 d% N9 }' w( |6 p* n 海科院赵章喆、张莉、戴亮洁同学获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
& g, ~! D' A6 M$ s, n4 [ / c; @/ @6 Y$ b
- {6 ~: i& }* {! @* }1 ^* C
陈冲同学等获全国高校气象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 k ?2 z" Y* }- p7 e8 p& c
& k: q4 p! A7 a& d3 }: B p 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坚持走海洋自主创新、科技进步之路,强化海洋调查与探测,构建预测海洋的综合性、基础性信息平台,实现海洋环境监测全过程信息化。同时,学院还整合科研机构研发力量,培养和选拔海洋科技和海洋管理人才,促进国家"海洋软实力"的提升。为海洋强国建设汇聚强大智慧与力量,为中国海洋事业破浪前行,南信大人一直在路上……
4 G e; E& R/ O; b9 @8 ? 关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 V! Y3 v5 ^0 X; F- q; ^4 W% ? 本文素材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网、官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官微
& S' }# e9 p6 O% p, Y. [- z4 i( s* i$ I7 u0 m+ {: y1 Q/ h* ]
1 Y. n8 t5 j9 q8 u; T, O
5 p4 D7 T# i$ A( v/ O$ R& y$ {& w'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