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第二十一届金水节“海洋微塑料与海洋保护”主题创意作品征集大赛拟获奖作品公示 - 海洋微塑料危害生态系统

[复制链接]
5 j8 j: t( {4 _: r

近期,海洋学院第四届“海洋微塑料与海洋保护”主题创意作品征集大赛活动顺利举办。此次比赛共收集52份作品,经过初步筛选、学院推荐、专家评审,共评出获奖作品13项,现公示如下。

) N4 Y2 Y. f5 Q4 y# K

一等奖

' R1 a# c4 H. O p) h0 U5 ^8 m

《塑化海洋屋》

. ]& G2 r% z5 _9 [

作者姓名:吴艺璇(土木与交通学院)

# s! G: Q G8 M$ X) x* V' \% S

二等奖

% ~0 Y. ~7 } c' Z- c# a) `

《海之呼唤:珍爱蓝色世界》

% z; Q" ]+ a& R4 ]( c$ j

作者姓名:黄毅(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X' m$ x+ l' Y* @3 v0 d* v7 e

《逃离海洋》

4 y f' u' w' o+ [2 @. Y' L0 R

作者姓名:苑豪博(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I2 V* {; W# c9 @( e

三等奖

) P& I% L0 J( Q! b# t

《塑中窥海》

" P- @8 B. S2 w7 k

作者姓名:周逸(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9 E: D0 f1 A$ c; D) X! U9 R

《现代海洋》

( W) U. g6 f+ b- q. c' y

作者姓名:史雯(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5 N" c5 u8 r7 q# W$ T0 @8 Q

《不“塑”之客》

6 K: `1 x/ L! O: ?8 \$ E

作者姓名:李杰(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7 }( ~; K2 N7 A: X; Y

优秀奖

9 `1 N* [6 k; b9 v" ]) n! y' Y

《无法摆脱》

& N. ~+ T) r0 t9 g0 w( L

作者姓名:谢肖(土木与交通学院)

6 S6 _( }! p; D" f& E A

《Save the Ocean》

+ }& Y! O$ W) D7 S: c y$ g

作者姓名:黄仁新(海洋学院)

2 g6 C: m I2 C* X* s, K c! }6 o9 E

《海滩有人打扫,海底呢?》

- t6 k$ [) O; }! Y! o) a6 b

作者姓名:王浩源(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N& G" P/ Y5 n, Z4 \

《“塑”囚》

- t* B" I5 D# T( A' C

作者姓名:封通通(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0 n7 M; I o3 o8 J

《海水,骸水!》

0 H# L4 g5 I) G" X2 @

作者姓名:程雪妍(公共管理学院)

8 B3 A0 r; i" j; c$ Z+ z1 f5 h

《无形之“囚”》

+ e' I% \% Z& R, Q6 ] S- c4 Y

作者姓名:刘益(环境学院)

' H& }3 ^" \# r7 Q

《“塑料鱼”的诞生》

: ]3 E+ }6 K o+ c Q4 j9 w

作者姓名:曹源(海洋学院)

- O* b2 J {$ y( F; Z

一、《塑化海洋屋》

% Q0 D9 f' C, V) s" [; B# Y7 s

作品寓意:作品主题是《塑化海洋屋》,通过空间结构打造了一个立体房间,前后左右是代表性塑化海洋生物,脚下是当前严重的核污水污染事件,头顶是理想中没有污染的、洁净的海洋世界。

6 |: l; x; V! D- d9 W- M0 ]4 G

另有每种塑化污染生物的详细介绍,指出污染灾害的严重性,反向促使人类减少使用塑料产品,保护大海。

b1 ^/ I- k- P+ P

即使脚踩现实,也要仰望星空。

& [4 ?% C9 Y5 a( `

作者姓名:吴艺璇(土木与交通学院)

, B# @' ~* c* W4 f" K+ R( y

二、《海之呼唤:珍爱蓝色世界》

. r5 c9 @+ [: H A, C

作品寓意:众所周知,海洋深邃的蓝色世界孕育了鱼类,这个古老的生态系统已经存在了亿万年。然而,随着人类的登场,我们的生活垃圾不知不觉地涌入了这片宽广的海洋,给海底的生灵带来了严重的冲击,甚至危及了它们的生存。

, U- i8 T @) I2 w

因此,这个作品的旨在唤起人们对海洋母亲和她的孩子们的保护之情。通过两幅精美绘画的分割与融合,最终呈现出一幅如画的海报,宣扬着这一重要的信息。我们应该珍爱、守护这片蔚蓝的海洋,为它和它的众多生灵保驾护航。

4 F- `" F* G0 i. F6 [* L8 u4 c# c/ H

作者姓名:黄毅(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q# Y. Z" L( U, k

三、《逃离海洋》

- k" T+ V( D1 S8 }& S3 }" Z$ ^

作品寓意:随着海洋里面的微塑料垃圾越来越多,海洋里的生物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本电子绘画描述了一只海豚努力逃出海洋,但实际海洋生物却无法离开海洋,海豚的努力反映了海洋生物在微塑料垃圾的影响下的既痛苦又无法离开的现状。希望能够通过该绘画使得大家感受到海洋生物的痛苦与无奈,从而增强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

8 Q$ G4 I8 N O) q

作者姓名:苑豪博(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X/ H/ I- Y+ J7 v3 P

四、《塑中窥海》

4 q% a9 T; x. @# B7 j

作品寓意:在作品中,可以看到鱼群在一片充满塑料垃圾的海域中游动,这些塑料垃圾漂浮在海面上,与海水混为一体,而我们只能拨开这些塑料污染才能窥见污染下海洋的一角,表达了对于塑料垃圾危害生态环境的深深忧虑。通过这一视觉冲击,提醒人们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危害,如果我们持续向海洋中投放污染,那么未来的某一天蔚蓝的大海将会被各种污染物所覆盖,失去他的生机,对其中的海洋生物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这敦促我们采取行动来减少塑料的使用和排放,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环保责任中的角色。

; I$ ?; {9 I, d6 o& y; p( G5 r9 O! x

作者姓名:周逸(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5 b# v; ?# v V7 y; z7 A

五、《现代海洋》

o7 \+ a- w. |% E2 J) z

作品寓意:因为海洋污染,塑料遍布海底,选择鲸鱼作为典型的海洋生物,通过对比,展现海洋污染对于海洋生物的影响。

! l7 P. c+ Q* H! y4 {1 u

作者姓名:史雯(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2 Z! G' m: {. L2 U& Z) z

六、《不“塑”之客》

1 {0 d6 M8 d6 D* ~

作品寓意:作品以《不“塑”之客》为创作主题,作品描绘了经塑料和垃圾污染下的海洋恶劣生态环境,并聚焦一只饱受污染折磨的小海豚,海洋失去了往日的生气。同时,大量的塑料垃圾遮蔽珊瑚礁,阻止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既在伤害海洋生物也在危害人类。通过这种形式在展现出海洋白色污染的严重情况的同时,也警示人们重视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物,维护海洋原始生态环境,共同守卫这颗蔚蓝星球。

9 J1 X9 f7 T$ z) H

作者姓名:李杰(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8 M# \5 u) ^4 r/ n

七、《无法摆脱》

. I$ \( K9 ]3 b/ _5 j

作品寓意:各种塑料废品进入海洋,不仅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且使各种海洋生物暴露在污染之下,鲸鱼等海洋生物被塑料污染缠身,无法摆脱。

7 t8 b: D3 i" x0 J" Z: P

作者姓名:谢肖(土木与交通学院)

: [. g# o1 g* ]5 Q, n

八、《Save the Ocean》

" F+ v. I" ]0 p% t) B, A7 A4 O7 m

作品寓意:图片展示海滩上却散落着许多塑料瓶、袋子和其他垃圾,与远方的美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作品的整体画面笼罩着灰蒙蒙的阴影,一位美人鱼坐在海滩上痛哭,发出求救信号,身旁的标志牌写着“拯救海洋”。寓意:海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应积极采取行动,减少塑料垃圾的使用,回收和处理废弃物,以保护我们的海洋。

6 C8 ~$ P! t9 C+ `" a6 G) ?

作者姓名:黄仁新(海洋学院)

& x$ I) f# r% c3 Z8 E

九、《海滩有人打扫,海底呢?》

0 I) m! l9 u) z# \# o" |

作品寓意:海洋中漂浮着各种塑料垃圾,包括塑料瓶、瓶子和袋子等。图中的沙地既像海滩,又像海底,海滩上的垃圾被人们清扫掉,海底的垃圾谁来清扫呢?

; s5 O8 a' J$ m' g, Q5 {& v1 G4 a

作者姓名:王浩源(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 V! L5 J. p! Z* x3 y3 \- _

十、《“塑”囚》

; N5 Y! ~3 U* j

作品寓意:在蓝色的海洋深处,一只庞大的鲸鱼曾是海洋的自由舞者,她的身体弯曲着优雅地穿梭于波浪之间。然而,现在,她发现自己困在了一座透明的囚笼里。这座囚笼并非金属打造,而是由逐渐腐蚀的塑料垃圾编织而成。透明的墙壁仿佛是一场无形的牢笼,将鲸鱼囚禁在废弃的塑料之中。她的巨大身躯在囚笼中挣扎,但每一次的挣扎都使她更深陷其中。这一幕让我们思考:我们创造的塑料垃圾已经变成了一座无形的囚笼,将海洋生命困在其中。唤起我们的责任心,共同努力解救这片蓝色的自由,让鲸鱼和其他生灵重返海的怀抱。

7 d5 A6 e! I* O

作者姓名:封通通(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

: k4 v2 F/ |; V8 V4 O% m

十一、《海水,骸水!》

: M8 X0 H: ^# p- M2 [& A; J) |: h+ E/ c

作品寓意:在浩瀚的大海中,源源不断的核废水被倾倒进去,如同黑暗的诅咒。大海曾是生机勃勃的乐园,可现在它开始呻吟,宛如受尽痛苦折磨的巨兽。植物凋零,鱼虾消失,生物链彻底崩溃。海洋变成了毫无生气的墓场,沉默无声的是死寂。大海的每一次涛声,都是对我们的呼唤,让我们一起守护,让大海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0 m# I# t/ u7 z

作者姓名:程雪妍(公共管理学院)

; ]; M' |- z9 ^4 G$ e

十二、《无形之“囚”》

) d& C, g& y9 u+ k

作品寓意:倘若任由微塑料继续蔓延而不行动起来,海洋生物甚至是人类终会成为其的阶下囚。

" |: n6 u d6 O5 s! [4 S) X O

作者姓名:刘益(环境学院)

. |1 R; `" O5 {% W5 k

十三、《“塑料鱼”的诞生》

( [: z- K+ s( G4 i+ f

作品寓意:随着人类每年产生越来越多的微塑料汇入海洋,海洋鱼类对微塑料的摄入也越来越多,大量鱼类中毒死亡,而存活下来的小部分鱼也由于微塑料摄入过多,浑身长满了塑料。由于浑身上下都充满毒素,并且身体由塑料构成,因此被称为“塑料鱼”。作品借“塑料鱼”的诞生,想让更多的人关心海洋,关心海洋微塑料污染。“塑料鱼”的诞生应该成为我们重新思考和改变自己行为的契机。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守护者,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保护我们美丽的海洋。

+ E; |3 N7 H/ J1 Q7 @

作者姓名:曹源(海洋学院)

$ L$ I/ k" \1 w3 f$ k u

如发现作品有涉嫌抄袭,不符合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或其他问题,请在12月12日前以书面形式反馈至河海大学海洋学院研究生会,逾期不再受理。

1 Y z; Z( `( H+ O

联系人:赵天择(221311040028@hhu.edu.cn)

刘彩英(20230033@hhu.edu.cn) - m( M- B0 c$ W& F' t' t

编辑:徐雪峰

8 M3 A8 [* {- j: Q+ O! l% ?

审核:安杰晶、刘彩英

9 W' D3 b5 n4 \; f* D, [

/ y$ {+ s- Y; ~* B& M" n, z" u

0 C- u/ z: z! X6 v

我院团委开展2023级“我的大学100天”主题团日活动答辩

, e0 u! |) {5 B$ V' S$ F# A

海洋学院2023年“海洋杯”篮球赛精彩落幕

: a7 t \0 r8 w0 \# i6 N+ O U0 ^( l7 V, W% i- } # _4 N* j/ W% | }. k# s $ E) q1 K1 f2 S8 y1 T 8 V' m$ C1 t2 Z1 r2 B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蒙自博越科技有限公司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