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有多难?研究生目标月薪三千,本科生愿零工资试用…疫情之外,问题在哪?

[复制链接]
" H3 P* t$ k+ s6 M5 j) m
+ m3 G6 |" P- q9 Q: l- a7 h4 X7 D
- Q7 Y4 e+ @+ e* X* T
9 z7 Z; Q$ z9 k! D

对2020年应届毕业生来说,这个毕业季太难了。

e6 _, D# P1 m% A `) z

疫情之下,企业岗位招聘需求呈现断崖式萎缩甚至是冻结。同时,874万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使得当前应届毕业生这个群体就业压力空前。不少人在社交平台自嘲,“2020年成史上最难毕业季,毕业即失业”。

1 H& N I- b0 |7 @2 X1 @* B# a; d

2019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定调2020年经济工作时强调“全面做好‘六稳’工作”,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稳就业被摆在尤为突出的位置。今年以来,“六稳”工作更是屡被提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人数众多,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无疑是稳就业的重点。

8 ?0 F+ H8 S+ m- h3 |8 K* A

“我们去年挂在网上的招聘需求,1个岗位收到了几百份简历,但是都没要,你知道最夸张的是什么吗?有个应届生直接提出零工资试用,如果3个月表现好再谈工资。”深圳一家金融咨询服务平台CEO张可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这段时间结合我们整体面试情况来看,现在的大学教育在专业培养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 p0 k' u. e1 J

“前段时间我们刚面试了一个研究生,在面试过程中他说他专业就是做动画设计的,而且还拿过很多奖,也符合我们的游戏动画设计师岗位,所以打算让他过来试试,但是试用期做出来的动画效果并不让人满意,所以就没有录用。”深圳南山科技园一家游戏公司HR郑小艳向记者表示,“后面我们在面试的过程中增加了一个环节,现场根据创意进行人物、场景、动作设计,完成我们指定的作业,这样能减少双方的时间成本。但是前来应聘的90%都是学历跟能力不匹配的。”

6 ^7 y" i- z4 E; G! j9 l5 }) Q

当春招遭遇疫情

4 [6 o) N, _2 _1 |+ I

▲▲▲

' {$ T- ^! Z3 z! r: R( a4 ?6 x! g

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系大四生汤可研在今年6月毕业后就能进入武汉一家证券公司担任分析师助理。

+ E: C& w% I& [; M+ w8 `/ Q. m$ l

“我之前因为实习放弃了备战研究生考试,希望通过实习提高能力,然而新冠疫情打乱了公司的人员招聘计划。”汤可研表示,“武汉市区的写字楼复工情况不是很乐观,之前实习的一家证券公司还在实行轮班制,尽量减少人员聚集。我在3月份的时候就收到了HR明确答复,今年公司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我再看看其他工作机会。

2 @, M' j% J ]: a/ }( }. ]9 Z% a

“我已经投了很多份简历,从专业对口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再到不对口的品牌营销,产品策划甚至是房地产销售等岗位都投了,按道理说我的学校也不差,但目前为止只收到2家公司回复。”汤可研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现在整天在家除了上招聘网站刷信息,就剩下焦虑。差一点的公司不想去,好的公司去不了,高不成低不就。实在不行,就备考雅思,出国留学一年再做打算。”

( b: a. @+ }& q% n* L; R. ^

为了方便大学生通过春招求职,2月28日,教育部联合5家社会招聘网站成立了24365校园招聘服务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每天24小时全年365天的网上校园招聘服务,毕业生登陆注册即可参加求职招聘。不过,武汉工商学院大四学生胡思睿向记者表示:“现在很多企业只是在网上挂着招聘岗位,简历投出去后根本收不到回复,也不会有电话沟通和面试。”

" b. \- c4 g2 @3 O; J1 K

据记者了解,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都会独自或者联合举办“2020届毕业生空中双选会”,目的是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在学生注册审核通过后就可投递简历,用人单位进入“学生大厅”查看所有已投递简历,然后可向合适学生发起文字或视频沟通。视频挂断后,单位给出面试结果“合格”或者“不合格”等相关备注,以便学生查看。

$ c1 f6 K+ f$ ]4 \: v; T, L" _5 y

武汉工商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部指导中心的梅老师向记者表示:“今年春招都是网上进行,岗位比去年同期减少70%~80%,今年武汉工商学院的大四毕业生有4000人,签约的学生不到2%,只有50人有单位签约,而且签约的50人中有80%去了互联网教育行业。来招聘的企业,往年我们都是有相对严格的要求,就是需要跟学校的专业对口,但是今年放松要求,一些房地产营销岗位的也都过来招聘,但是招聘需求很少。”

' _8 S& `7 D& k4 a+ C4 d3 ]# K) k

薪水达不到预期也是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因素。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应届生岗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为5838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1%;2020年应届生的薪资期望居高不下,平均期望薪资高达6139元,较2019年增长16.3%。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向记者称,在目前高度激烈的应届生求职环境下,学生应明晰自我认知,快速调整求职期望。

3 N7 P4 Z3 H- A! T

' i* V- \! s J7 M) V& i, Z

继续读书成为毕业生的热门选择。根据教育部公布数据,2020届高校研究生报考人数最终确定为341万人,比去年多50万人。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透露,今年计划将研究生扩招18.9万人,专升本扩招32.2万人,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科研助理等岗位,增加博士后岗位规模。

0 B8 }, N( f. {' G+ S

熊丙奇向记者表示,如果最终实现扩招18.9万,那么今年研究生扩招幅度将超过20%,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可能突破100万大关,这一规模已接近1998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108.36万人)。当前一些学生把考研作为就业避风港,这种以提升学历为导向的考研并不利于提升学生本人竞争力,如果扩招是迎合“应试考研”和“学历情结”,无益于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也会导致研究生进一步贬值。

: C+ O% ?$ U2 C

考公务员也是应届毕业生的一大选择。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应届毕业生春招求职报告》显示,近四成2020届应届毕业生倾向于考公务员。

" y+ `/ P. x* C; W0 Q

企业勒紧裤带过日子

/ u8 h0 B# I; C- w% V

▲▲▲

" V% t, P v3 h) O

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熬过了国内的疫情,现在还要熬过国际疫情。中国第一季度有超过46万家公司停止营业,其中超过一半的公司营业时间超过3年,新注册企业数量也大幅下跌,一季度约有320万家新注册公司成立,同比下跌29%。虽然复工复产在火热进行,但疫情导致海外市场疲软,全球产业链持续断裂,中国外贸企业订单减少,资金周转不易,不少企业难以撑过四五月。缩减成本,熬过疫情,努力活下去是众多企业当下目标。

' ]. U( e# ^" _

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20应届生春招求职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在春招季(2月3日春节假期结束以来)活跃求职的2020年应届生较2019年增加56%,但企业对应届生的招聘需求规模同比下降22%,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作为应届生岗位创造主体的小微企业(100人以下)应届生需求同比降幅达到60%。

6 }8 v/ S8 \' K! X- Q# C* ~0 L8 W$ \

“我们之前一直有做校招,每年通过校招形式录用几十个,2016年~2018年通过校招合计录用175人,试用期后正式入职有71人,2019年并没有实际录用。今年也还在放出招聘岗位,但实际上没有入职应届生。”深圳一家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副总裁Fiona向记者表示,“疫情不确定性下,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公司没有精力再去培养应届生了,不裁员不降薪就已经是很好的公司了,活下去、熬过去才是最重要的。”

# }1 v. q9 C; S( P5 Y L6 u/ O: j

“2020年校招竞争异常激烈,线上线下总计收到8400多份简历,招录比例是1:210,某些岗位竞争甚至比公务员还激烈。”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的HR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今年的招聘见闻。

! A3 O+ d: I( o1 _# V5 i

能否留下来还得看能力

7 v* a' }9 N \* @8 [0 S/ A

▲▲▲

8 y, W: |3 U3 F6 u2 o" {: [8 g

疫情之下,各类云上生活刺激了互联网行业逆势上扬,招聘需求有所扩大。据梧桐果统计,互联网行业春招毕业生需求量同比上升36.51%,在线教育行业毕业生需求量更是同比增长89.17%。

0 t. E6 q5 a w

港股上市公司卓越教育董秘朱常叙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今年的校招和社招是如常进行,今年校招有1000人,社招有600人,没有因为疫情减少,反而今年还加大了对一些好学校的校招力度,排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100名的我们还招了40多个,今年人员招聘还相对容易点,因为就业形势严峻,好学校投递的简历也多,现在招聘线下转为线上,学生就业心态也会更珍惜offer一些。”

& _" X9 _ A) W0 {

值得关注的是,一边是大学生难就业,一边是企业用工找不到合适人才。

M- U4 _6 f# l C" a9 I9 a

“在面试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人学历和能力存在不匹配现象,就是学历很高,但是能力一般。”张可说,“有研究生为了得到工作,主动提出降低薪酬,要求3000元/月。这个还不是少数,现在研究生找工作工资也不会像以前那么高,太多人才涌入,有些岗位其实普通本科生也能做。”

$ K) \: I! R8 d4 X' Q

熊丙奇向记者表示:“我国高等教育在培育人才结构方面是和社会脱节的,大家都是以学历为导向,来规划自己的学业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知识与应用脱节,培养了一批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对口,导致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

4 c: U- A, a8 \9 F5 p

北极光创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此前每年都有春招和秋招惯例,受疫情影响,今年春招计划有变,也缩减了岗位需求。公司会在个别高等院校通过校招方式招聘实习生岗位,是否能留下来还得靠个人能力。

4 [5 k/ Z# p6 b1 t6 i

(应采访对象要求,汤可研、张可、胡思睿、郑小艳均为化名)

- n/ \0 R6 T8 n+ D; R

记者观察丨“研究生抢着干销售”凸显教育与市场错配

( N* R; U9 k# t

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专业不对口、薪水达不到预期等因素导致应届毕业生入职签约率低。考研和出国留学仍是大多数准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 p2 F' k6 N6 Z) z. K7 Q0 _& C

不过,当前的考研热存在诸多不理性成分,有一部分考研学生希望通过提高学历层次来提高就业竞争力。这种以提升学历为导向的考研,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5 F7 w |! a V5 C9 n+ U

因而,在求职招聘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也存在招工难。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与质量与社会劳动力需求脱节的问题,有的专业人才急需但是没有,有些专业的学生又不需要太多。

. _5 ~' H% `0 }: s( I( W: t( h

比如,技工类工作已呈现“用工荒”局面。智联招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技工类岗位针对应届生的需求同比上升37%,而投递人数同比上升7%,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速度。有企业HR表示,在面试过程中有些基础岗位普通本科甚至专科毕业生就能做到,比如销售业务、中介服务类,但在激烈的求职竞争环境下,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也会前来竞争。

0 \9 k" W1 @' i: ]# b

“高学历低就业”现象并不陌生。受教育的劳动力从事了与自身教育水平不匹配的工作,导致出现高学历失业人群,浪费教育资源。过度教育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与教育系统之间的失衡现象值得反思。

0 @7 g% ~0 J3 |5 k s; n& J5 F- r

此外,高等教育的教学手段、师资建设、教育理念和教学课程与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存在落差,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能力与学历不匹配,也给其就业带来压力。我国已明确将重点投放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包括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同时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以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为主。

6 _0 V! Y" h: z& ]- L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企业的迫切需求是吸纳“招之能战、战之能胜、人岗匹配”的人才。因此,大学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培训大学生的实习和实战经验。专业硕士教育,实质更应是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而非以学历为导向,一味追逐研究生或更高学历文凭。

/ u+ w2 K' E- N5 I/ l7 b) P. P* k
3 y; {+ T* b3 U3 V6 G: s4 F/ \5 P
' j) h1 Z8 c9 a3 A
0 H, j! p5 ]% z) a7 l : ?2 ]# n* |7 H( \: o- ?0 s9 D7 V - S: R" t K7 C4 j0 i* G7 f5 } - r9 h( B/ a' m4 `5 D" f; Y2 i4 {8 E3 T( y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象山港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