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d2 g; I+ Q% H1 _3 G( u: W8 \$ n" Y 原创 刘凇佐 电子与信息学报 4 t9 m) C) n' d4 z" l5 C
1 g3 G1 J. F) l: `& k
% h( i* l4 O! C5 Y y! ~" i
# o4 X: X- Q: m- r' N! t- T ) w% c; u/ q: _+ @- l, I) W
刘凇佐教授:仿生水下通信技术研究进展与现状(PPT)
# D$ W9 ]1 Q' d! r5 e( m( a ( e( S* e9 Z) a* R1 [0 ?5 P
2022年6月,《电子与信息学报》正式出版了“先进水声通信与信号处理”前沿专题。7月8日“E家之言”第21期论坛共邀请了5位水声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该主题进行了特邀报告和深入探讨,下面为您分享哈尔滨工程大学刘凇佐教授带来的特邀报告《仿生水下通信技术研究进展与现状》,附视频回放和PPT,希望能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9 K/ [1 w: d2 ?9 t& \" l
- B2 K2 U0 p4 H9 g' a% M- V8 W) r
- q8 r% r U- M4 q * l$ x6 D j0 b% s6 `
报告嘉宾: 4 C( v0 X: s5 m
刘凇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Z5 e- _6 s$ s0 n* g
报告介绍
2 E9 G- @( p# ? 报告人简介:
" d |8 H; E4 D: D/ U 刘凇佐,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导,意大利罗马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声通信与网络技术,海洋生物声学,声学释放器。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任水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舰船研究》编委,《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i》青年编委,《Remote Sensing》特邀编辑,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IEEE senior member。发表SCI/EI检索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软件著作权8项。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得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一),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等评审专家。曾多次担任IEEE OCEANS、COA、FIT、IFOI、CPMI、ICNAME等国际会议分会主席。 6 e6 i5 r* c1 t/ _- K/ P
报告题目:仿生水下通信技术研究进展与现状 1 |4 ]7 F0 J& K. E% g) q
报告摘要: ! r4 Y9 H6 P: R. e5 k" I$ [$ A Q
仿生隐蔽水声通信技术是通过对海洋生物叫声信号特征进行研究,以海豚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声信号采集、检测、分类、特征分析等方法,探索其发声机理和信息交换的方式,采用真实或模拟的生物信号实现水下通信,允许通信信号被探测声纳检测到,但在识别过程中被当作海洋环境噪声排除,达到仿生声隐蔽通信的效果。本报告对仿生隐蔽水声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背景、研究概况、研究现状、关键技术等进行介绍,并讨论了仿生隐蔽水声通信技术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报告PPT
- P. \7 A* g& ~ w . {7 ?+ i* v8 f/ s( L# v
" S5 x- }. { N$ t; z: d
A! y/ O9 E) A " g! g$ M- d4 w
3 d, p1 _9 z$ \3 X
$ I) R' h+ i: o0 z
# z2 v( k2 [5 V* ^ I 5 D) B& W6 m; k+ q3 Z
; G- A2 ?) W5 d4 w6 F$ j , d/ G$ O. n3 }
) L6 @8 U4 m- k) Y8 y
: y. g8 |! ]+ `( @- T8 H3 B! d: W
5 d- U- J! @; h. e( l! C' @5 O
5 `; w5 c. r, d2 H7 V: t) F; x; a; h
( u, i+ ]/ ^# i6 r1 e- p$ } 9 K+ W6 C! q) Y6 ~% d% t: e6 c
8 x! N5 C" x u3 M( e
) M# C9 y$ P& P- G' U7 S; s) R
# c) P: U. G/ I' ?
! \, v" o" O7 P w# ?+ b
. b4 a9 e4 _0 v6 P; B$ E' P
8 r/ d T9 g7 Y: l' H& c. m( p! w. ~2 ?4 p& |6 y4 ]2 O: l
& ]5 w( I4 z" q$ q3 `5 f' r. F
+ `% X8 i7 s/ T0 ]3 k3 S0 s: h% k/ l3 e1 w6 P! G6 v: _
+ u' V% J8 n8 r5 h0 U4 M4 l
9 `- z6 i V, I4 z! E6 T2 t 关注更多精彩学术前沿报告请关注《电子与信息学报》微信订阅号和视频号! ( x8 b Z6 Q6 v8 L. \$ L! P1 q$ ?
& z. s: f+ V9 c! \ V8 O
# Q2 G% z* n# T3 T w* \6 R
美 编:余 蓉 , ]. p8 e' L d% u3 Y+ r4 C
校 对:马秀强、刘艳玲 % Z H/ }. S {4 i! U, F
审 核:陈 倩声 明 ; U; W# j2 q. {6 E" p
本文系《电子与信息学报》独家稿件,内容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属于原作者。欢迎评论、转载和分享本公众号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本号联系授权,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 本号发布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等问题,请在2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电子与信息学报》拥有最终解释权。
! s& L9 l' O: _# N# h5 ~. U9 W% |4 p' F
: ]) p y c/ J5 l) v1 C0 y8 w1 a( ]2 C
' H6 E9 F) Z4 L9 m2 ~
{! i5 |+ A3 [0 U r+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