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D/ c$ c" d, x( h ^, ]8 j 原位实验室在深海海底作业的画面。 李秋莹 供图
J9 d7 X D: ~) J. v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中科院)27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在该院所属多家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最新航次任务中,科研人员顺利完成配置兆瓦时(1000千瓦时)级锂电能源系统的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在海底的布设试验,科考船近日已返回三亚。
E& W3 ` Z9 T& u7 L4 ` 探索二号科考船。 高怀宁 供图 ! N# B+ m* }; v$ M
这是首次实现兆瓦时级别的固态锂电池在深海装备上的集成,也是当前深海装备携带的最大能源容量,在能量密度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并在能源系统集成与管理技术上实现突破。同时,“探索二号”科考船此次在千米级深海进行试验应用,验证了能源及其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F% U( n: }, s6 M3 j& w$ u6 Z 本航次由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0家机构参与实施,主要任务是开展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深海/深渊智能技术及海底原位科学实验站”所研制系列装备的海试任务,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参试装备包括海底基站、原位实验室、滑翔机等多型装备。
; R$ b f6 L" Z" @" F% B 海底基站作业画面。 李秋莹 供图
' }+ l' {3 w7 Z 此次完成海底布设试验的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采用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深海所联合研制的国产技术,其兆瓦时级能源系统将为原位实验室所携带的高性能传感探测设备等实验系统提供长期能源供给,支撑开展无人无缆值守条件下的智能探测与原位实验。整个系统将在航次结束后继续在海底进行运行试验,并在后续接入更多的智能化无人实验、探测及信息传输系统,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 o; m3 N( B9 _; m! t5 \1 ~+ H
本航次海试还实施海底深海/深渊基站-原位实验室-“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水下联合作业,通过“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进行海底基站与原位实验室的水下连接。
. @5 u/ [0 u) @9 p) {* ?7 I 据介绍,利用海底基站所拥有的大容量电能,本次海试对基站的海底航行能力及自主位点移动功能进行验证,这项功能可以实现基站在海底的精确布放以及满足多个位点的作业需求。基站可以支持如原位实验室等平台在海底接入,并向其供电,同时各平台间信息互联,开展长期、协同探测,作业模式更为灵活。 $ B w# j( ^7 a
“探索二号”科考船在大洋上开展航次任务的滑翔机。 李秋莹 供图
& \9 s" Q9 R6 _; s2 e8 l 本次海试还对原位实验室的自主运行模式切换功能及电感耦合无线通信功能进行验证,实现通过载人潜水器实时获取原位实验室所搭载的高性能传感探测设备监测数据的需求。整个原位科学实验站系统在海底全自主工作,能够进行自身状态监测和智能管理,所有数据通过深海滑翔机中继通信定期传回岸基控制中心,同时也可以对科学实验站进行远程控制。(完) ; H( z+ u* Q5 s5 m+ o7 l, q
8 _7 `1 V& L1 t2 B* X6 {/ Y9 E
* ?0 @- A9 N- w6 |$ [7 h
7 O9 |* K$ e* W# F3 t9 W: `8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