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S* a8 Y& h/ n9 f
原标题:海洋灾害|认识厄尔尼诺现象
2 @3 H2 r J, s. f7 K
" e: T: i/ r2 d6 m. N \2 k- E0 z0 {4 t, K/ y9 `. h3 J
厄尔尼诺现象是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变暖的气候现象,对环赤道太平洋地区的气候影响非常显著。异常的气候变化通过海气作用还可以影响到其他地区,使一些地区遭受干旱、另一些地区饱受洪涝之苦。中国也常受到这一现象的影响。
A+ i v Z7 S4 j/ ]% O7 F6 z 变暖的海水
7 Z. f7 R' y& d, r: T) F" m4 \; \ 19世纪初,南美洲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发现:每隔几年,海洋里就会莫名其妙地出现一股沿着海岸向南移动的暖流,使大洋表面的海水温度比平时明显升高。冷水鱼类不能适应海水温度的变化而大量死亡,使渔民遭受巨大的损失。由于海水变暖现象通常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因此渔民敬畏地将其称为“圣婴”现象。现在,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厄尔尼诺”现象。 9 r% j @$ p. } Q
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洋流的流向 , {( V5 Y+ B6 m" K
$ H. T5 @) b I! p 秘鲁渔场
' D, J: h% t( V4 I 秘鲁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海产资源十分丰富。这是由于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可以将海底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带到海洋上层,为浮游生物的繁殖提供物质基础。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暖流与寒流相遇,会导致鱼类大幅减产。
- O1 G7 H+ y9 v: E: }- S- t 东南信风是诱因
, K$ [. j" F/ [& D 东南信风是在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形成的东南风。在赤道附近,海水在信风的带动下自东向西流动,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流出的海水通过下层海水上升而得到补充。由于下层海水温度较低,所以该海域水温低于四周海域。如果东南信风减弱,冷水上泛就会减少或停止,使海水温度比平时高,并且形成大范围的水温异常升高现象。 , m0 w) j8 |8 J/ F
2 |& ]4 S3 K7 L0 u8 P
厄尔尼诺现象的反常征兆
5 h [% B7 U) X3 t 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前,地球上部分区域会出现种种反常的变化:南太平洋的信风减弱或者改变方向;印度洋和澳大利亚一带气压会显著上升,太平洋部分区域海面气压下降;秘鲁附近的暖空气上升,由太平洋西岸扩散至太 平 洋 东 面 、 印度洋地区;美洲地区出现暴雨,东南亚地区出现干旱;南极半岛海冰减少,两极发生多次日食。 ( a; A: |: Q) M. y! q* E: F* v& E6 ]
5 B+ o" V& X8 K. L& j 巨大灾害
. Z2 h* V M8 ^9 f O$ K9 W 厄尔尼诺现象不仅会使海水温度异常升高 , 还会带来反常的气候变化。1997—1998年,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太平 洋 东 部 至 中 部 表层 海 水 温 度 明 显 增高,比正常温度高出3℃~4℃。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中国华南地区持续降下暴雨,长江流域出现洪水,西南5省区出现严重的旱情,给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5 \/ g( k+ }3 m$ t: R
$ [6 X+ `, p+ {/ g0 U 全流域型洪水 * f) w9 \6 H; p9 w! J H3 C
1998 年厄尔尼诺现象期间,中国发生了 20 世纪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灾。据初步统计,全国共有29个省区受到洪涝灾害,受灾面积达 3.18 亿亩,成灾面积接近 1.96 亿亩,受灾人口达 2.23 亿人,死亡 3004 人,倒塌房屋 685 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达 1666 亿元。
4 ]0 c, Q5 t% i! V; l+ s8 a% f) o2 M& S5 n( X! ]/ l
判定 一般认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表层温度连续 3 个月比平均值高 0.5℃以上就可以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现象。
: f5 n6 R8 g" Q0 J: t' F 最强厄尔尼诺现象1982 年 4 月至 1983 年 7 月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几个世纪以来影响最为严重的一次,造成全世界 1300 ~ 1500 人丧生,经济损失约为百亿美元。 2 @- e8 @$ Y. C" E5 ^5 F
转载声明:本文为小海米编辑部原创稿件,内容出自青岛出版社认识海洋之《海洋灾害》,主编盖广生,若需转载,若需修改原文,请后台联系“探秘君”修改权限。 3 |" r; J6 j& X$ ^% ^- `3 x1 e
中国海洋意识必读丛书
! |1 i3 k2 j# }) L! U7 O 青岛市中小学海洋知识竞赛参考用书
5 d+ J6 C; W8 A+ n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f$ H# l$ ^, E0 D5 d. Q9 ~% y( J" ~/ m
责任编辑: ! [3 Y X% j/ e; c, u0 }+ h
& `8 W; i/ j0 m
; C$ d* z# ~! a* S. I6 g) t, c+ `3 t& c
* I' ^/ L) v9 @* Q D) h7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