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S( [( C8 X0 H' d 【军武次位面】:风林火山 ) P0 p+ Y$ J( Y
8月1日,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当天宣布:俄军开始测试"别尔哥罗德"号特种核潜艇,该艇将成为首个搭载"波塞冬"核鱼雷的母艇。自2018年7月首次曝光以来,波塞冬鱼雷一直披着神秘面纱。 * h) r* }2 Y) N5 M7 w0 _
% b. w- p/ Q2 O* i, F3 b
▲波塞冬鱼雷 8 Q1 d N( a0 t ^/ B2 P
据目前曝光的信息:波塞冬核鱼雷实则是一款大型无人潜航器,可搭载百万吨级当量核弹头,主要用于打击海军基地、重要港口和沿海城市,这种巨型核鱼雷无疑是具有颠覆性作战理念的非对称武器。
& Q8 A/ B- M( j; z& i& J8 L; Z$ W 早在冷战时期的1953年,苏联就研制过T-15型核鱼雷。该鱼雷直径为1.5米,长23米,可携带1500吨TNT当量核核弹头。按照计划:T-15鱼雷准备装备在"红十月"级核潜艇上,由于体积巨大,每艘潜艇只能携带一枚。不过随着苏联远程战略打击力量的发展,这种攻击范围有限、性能不可靠的核鱼雷就被放弃了。 " [) ?) P% K3 A; ]; |
4 ^8 ]2 D2 ]. U1 E4 o
▲T-15核鱼雷
7 D/ X: D. e z 而俄罗斯之所以现在要重新研制大型核动力鱼雷,主要原因还是逐渐势微的国力,使得俄军无法仅靠每年几百亿美元的军费,维持与美国同等的战略核打击力量。再加上随着近年来美国不断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严重限制了俄罗斯的战略打击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类似波塞冬核鱼雷、海燕核巡航导弹、先锋高超音速导弹这样的非对称战略武器就成了俄罗斯发展的重点。
1 u3 b4 T6 R2 w) Y! f$ V! x
_3 a/ J. {7 u; q+ O 据目前曝光的资料:波塞冬核鱼雷直径在1.75到2米之间,长度超过30米,外形类似一艘小型核潜艇。由于体型巨大,波塞冬鱼雷只能挂载在潜艇外部。其头部采取水滴式设计,并安装了主被动式声呐;尾舵采取四片全动式尾桨,并用封闭式设计以减小噪音。艇体后部安装了核动力反应堆,其水下航速超过54节,拥有几乎无限的航程。
7 c) m( T5 W! G0 c" D3 I ' |& |1 K& f v, r" g2 ]$ ]
搭载波塞冬鱼雷的核潜艇只需在北冰洋后太平洋发射就能攻击到美国本土。目前美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没有涉及到核鱼雷的问题,因此俄罗斯发展波塞冬这种非对称战略核武器是非常高明的选择。从技术层面分下,波塞冬理论上可避开当今任何防御系统。 0 j: i( Z0 ~! G9 ^8 ?; c
9 Z% _; j- \. w( _ ▲深海反鱼雷对当今各国海军都是巨大的挑战
8 P. b1 o+ j) |) W 目前世界上所有防空系统只能对付空中目标,而鱼雷依靠广袤的海洋作掩护,可完全屏蔽雷达、光电等传统探测手段,只有依靠声呐才能勉强探测到,而且高速航行的鱼雷是很难拦截的,目前常见的手段无非释放一些被动式诱饵。如何在深海探测高速航行的鱼雷,对当今任何海军都是非常巨大的挑战,可以说波塞冬鱼雷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现有的作战形态。
3 v: \$ ?# I# [% n; S
2 z/ ?. J8 f8 ~3 i/ \ ▲改造后的别尔哥罗德号是世界上最长的核潜艇 # |9 O5 t& m- M3 i- N4 J, ~
目前,搭载波塞冬鱼雷的别尔哥罗德号核潜艇即将交付北方舰队,该型潜艇是在奥斯卡II型的基础上研制而来。为了搭载波塞冬鱼雷,别尔哥罗德号将中部的巡航导弹发射舱去掉,改为长达30米的舱室,用于携带大量特种和潜水设备。凭借波塞冬鱼雷,别尔哥罗德号可对美军航母战斗群执行威慑任务,而且将为俄军探索依托大型无人装备遂行水下作战的模式方法。 ) i, ~. d2 b( k1 ]+ e6 z7 V, {
# [# \, |' S) K7 E
' h( P# R/ P+ g) r" N7 j
5 B8 C, n9 H! g9 h7 r9 X
* T" a/ n3 g5 { J!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