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大数据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做好海洋大数据的采集分析、综合管理、协同应用,对于山东提高“用数”水平、建设数字海洋具有重要作用。
O! v' U8 A- \; i* w, b8 _9 b# q; M$ Y- @3 U& A6 a0 ]
8 W: @7 i$ Z1 M! j随着卫星、传感等技术的发展,海洋大数据在数量、增长速度、种类扩展等方面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在海洋大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过程中,目前仍存在着信息孤立、系统封闭、重复建设等问题,制约了海洋数据应用能力的提升和海洋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进程,急需建立集中式综合管理平台,为数字海洋装上“最强大脑”。9 J8 `5 ]& |! C# Y2 n8 n
1 f% x$ P# J4 ]0 t/ D2 E q* q
, K6 R, l2 \0 h ~* I5 g5 n
$ C/ t* s# \" D3 f' |9 k2 D$ w打破“多龙治水”局面+ r/ [2 |2 k$ z* @1 [& S& x
% P! l5 i, w4 n0 j! i7 H$ l% j- N5 J0 @; g: K. ?: w' @
山东是海洋大省,在海洋综合管理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探索。如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打破了之前“多龙治水”的海洋管理局面,为海洋综合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再加上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已经具有了构建海洋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优势。
! |, i0 A' {0 L$ F3 z; W& b7 E7 H! b6 Q- d8 b2 k5 s3 }3 T9 ~
+ l% s! @" p7 |
山东省拥有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山东省大数据局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山东)等中心和平台,不仅储备了一批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集成等信息技术及大数据收集、挖掘运用、处理分析等高新技术,还储备了一批大数据人才和涉海人才,为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2 P/ n0 y4 e2 L/ [$ O E2 O2 j
( B K2 {6 q& y" z Q% ^# |+ ^9 i3 w [$ \+ u" Q5 S' D4 j) Y
近年来,随着海洋立体监测技术的发展与“数字海洋”建设的全面深入,山东省涉海机构和科研院所高校开展了一系列数字海域工程、海域动态监视监测项目、海洋环境和灾害预警系统等工程和专项,山东省目前已建有山东智慧海洋协同创新服务平台、青岛西海岸新区智慧海洋管理平台,在信息收集、处理以及日常维护方面积累了充足的海洋数据库建设经验,收集了大量海洋地理、水文、航运、生物、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海洋数据。
, Q! Q7 I) U6 b
# G+ r3 _5 ]- B7 n
3 j" }/ C3 Q: o. q$ ~" o$ G0 t x: A1 c, t
* x' R9 F2 I4 [4 U& f+ v
/ _6 ]$ k+ @% P: y( }# N$ v; F6 }建设综合性“大平台”
# Z3 Y0 |$ V2 S" a$ P* _
: U4 V( C5 |: q% X/ Q& O' x D
, [8 z" P X: r. d科学高效地利用海洋大数据,实现海洋数据信息资源的互通和共享,一直是各沿海国家和地区实现海洋综合管理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综合性平台成为当前海洋大数据应用的一个主流方向,国内外成熟经验为山东省海洋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借鉴。 P5 L) i) ?: b/ v6 u$ x
' U) j: C$ G) r: K5 ]0 r g$ [' R. h& X( K, J7 y+ i+ }( u1 S! }
通过建立兼容性平台框架提升涉及多部门、多任务的信息处理能力。美国联邦海洋数据门户是一个集成海洋信息系统,整合了海洋大气与环境、海岸带、海洋能源、海洋产业等多个部门的信息,能够提供包括海洋和沿海地图、资源、产业、海洋法等不同海洋领域的专业报告和信息搜索服务,为不同层面的政府机构提供政策与规划制定的决策建议。
% I2 f h1 _. \2 X& }9 |1 b9 @3 y# j6 y& ]9 {5 l
* h0 }7 j ?3 c; \8 u" f
利用大数据的信息挖掘能力,提升信息决策服务人性化、定制化水平。韩国海洋大数据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目的和习惯,对调用数据进行人性化的二次处理,最终输出结果可以轻松方便地与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对接;也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基于网格地图、大气环境、海底全景等多种数据格式的信息服务。, m( o8 q, T) z, C6 R( b
. W( r( F. P3 |4 }5 f
" [% ?& r& o5 k7 j
利用大数据的综合平台效应,提升海洋信息动态化协同管理能力。深圳市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采用GIS、GPS、RS、传感、网络、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纵向与各级海洋局,横向与涉海部门、涉海企业、社会公众的在线信息共享和智能服务,在深圳市海域动态监管、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p1 V( Z7 [, ]# s: Y
9 Y9 J- i) e0 t& x" s8 m0 |; D
g2 S% F9 h- H9 p4 N) n s. J0 O8 d6 s" X5 s7 P+ X3 I9 x
8 r- i k9 I$ p: W. l
% v/ K4 A0 e4 L5 w, g+ F
以“最强大脑”推进“最大化应用”
; u& q5 m7 @0 v9 F& x1 K- j* [- \" R% ^& ]+ S( B2 r' @+ j
" E2 u$ v% ?+ Y1 R5 e# D! l. ^8 e( u构建山东省海洋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需要多方合力方能完成。高水平的顶层设计,高效的协同机制、便利化的功能接口、标准化的信息构架是建设山东省海洋大数据综合管理平台的必备要素。2 k+ f& F4 n* j: Z. v; m
8 e& D8 q+ w/ Y6 o
8 m/ G" J8 }0 @' u- M/ g# g构建协同配合的顶层组织架构。由山东省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做好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工作,组建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核心团队,吸纳海洋管理机构和部门、涉海院校、涉海企业、沿海地方政府相关人员参加。通过统筹规划和集中管理,摸清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现状,把握平台的顶层设计,全面考虑中远期发展规划,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建设效率,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通过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完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沟通协作机制,打通信息孤岛,以及部门间、行业间、政企间、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壁垒。+ |2 w% a9 \8 p& ~
" M/ ~6 m! v4 H% C: t& B
' I5 K5 | U0 V7 S# A3 g
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构建大数据信息整合基础。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前期将以政府为主体进行资源整合和技术支撑,在平台稳定运营过程中,为降低长期维护成本,在明确平台开放程度的基础上,可适当引导其他主体参与,并鼓励适度的商业利用。一是在保障数据安全和合法授权的情况下,开放平台可以商业利用部分,允许企业围绕海洋大数据开发产品和服务,实现平台部分功能商业利用。二是探索政企合作、第三方合作的路径,推进多元化投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数据有偿开放等多种方式,充分吸引企业主体投资平台建设,发挥各企业优势资源的作用。
4 C/ H a' x4 r* M7 O! c! |7 W- e7 t
+ r- r, Y6 b$ @6 R$ V* o3 {2 h' A$ _
拓展平台运用功能,提升多元化信息服务决策能力。海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作用大小依赖其功能的开发与运用程度,要不断完善功能开发,覆盖更多的领域和职能,丰富内容,将广泛的海洋事务职能履行内容纳入平台之中,打造成涵盖海洋事务方方面面的海洋“一站式”平台。一是加强平台的宏观运用,以海洋大数据理念管理海洋,以大数据支撑各项政务决策,统筹海洋生态环保、防灾减灾、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规划与布局;二是强化平台的微观运用,在对海洋大数据价值进行高效利用的基础上,促使海洋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精细化、智能化、自动化,以全面掌握海洋信息及实时动态,精准开展监测预警和预期管理为目标,推动平台数据挖掘能力全面运用。7 z. O" \' D& W& B, _* ]/ l
8 R0 f# m" c6 t5 R9 V$ V' p
( Z# p# R& Y9 i. q3 w提升信息标准化程度,构建跨区域的海洋大数据网络。海洋大数据在具体应用时,由于各部门的需求不同,在接口标准和数据类型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建议信息提供方按照统一的接口标准进行系统整改升级,保证与大数据平台的兼容性,同时根据应用方的实际需求构建标准的信息处理规范和模块化流程,提升服务的可靠性。此外,为提升大数据平台的通用性,可逐步取消部门的海洋信息业务专网,将各职能部门、各行业信息平台统一迁移到大数据平台上运行(涉密或特殊行业除外),实现所有涉海部门共同使用“一张网”的局面。在标准化建设完成后,逐步向其他沿海省市推广,实现海洋大数据信息服务的网络化覆盖,提升平台的数据集聚能力及信息服务的便利化水平。# Q/ [- y0 y3 a2 Y3 C& W
6 w/ N( l& ]# p$ w( z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 g7 L3 Z/ W7 [9 w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