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又被称为“中国人造卫星之父”;' l# l; m4 }$ k5 `, S5 G" t# q- G7 x3 G) y
他是一位气象学大师,首先把数学、物理学引入气象领域,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奠基人之一;
. p( v) V8 g, U( H5 b- q! s他首先在我国开展海浪学研究,在1952年组建成立了海浪组并开展工作,开辟了中国海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 y2 D8 U' d6 e1 F p4 O8 x
2 Z" W# j3 \$ k4 i& d, m/ q ; G6 _" S! `6 U2 i# I
著名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赵九章 0 e( S+ p: Y4 j9 s
2 h3 v# ^" k5 v M
赵九章(1907.10.15-1968.10.26) & S/ ?3 z2 N% z/ E
4 S6 f7 }1 w: J+ P6 |* _
海浪预报研究
1 T% X$ ?9 i# `% `9 C, T2 W' g ) O: M6 S9 j0 S* ~1 {+ s5 Z: M/ B+ I3 k
7 P* C( ^5 r& I
' h: g% E U$ y0 h0 K 海洋中有本海区大风形成的海浪,有远海区台风产生巨浪传播到本海区的涌浪,有海底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构成的津浪。不同波高和波长的大型海浪,可能掀翻或折断船舰,冲刷海岸设施,对渔业捕捞、航海、海上勘探作业、海上和登陆作战、海港和防波堤建设等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赵先生在1952年就组建成海浪组,进行海浪和台风中心的预报研究工作,开辟了我国海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0 b* k1 u9 z6 m6 y6 G
5 v5 l8 k, r; c8 N2 b
2 P# B4 ~5 q) z! Y! j' s$ V 1953年,赵先生指导、审校管秉贤的《海浪预报》译著,并在序言中写道:“海塘工程和海港建设,都必须先掌握各地海浪的冲击压力和由海浪而引起的海流冲刷以及泥沙搬运的规律,才能作出完善的设计,不致在建筑以后为海浪所破坏。中国是一个拥有一万里以上海岸线的国家,为了祖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海浪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巨大工作。”他常列举不能正确地掌握海浪预报对渔民生命财产构成的威胁和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重大损失,教育青年要做好工作。他花了很大精力,亲自讲授海浪和流体动力学等理论以及风浪、涌浪、拍岸浪的预报原理,具体指导研究工作,培训科技人员;领导建立海浪仪制作和标定实验室,与中科院的有关所合作,开展海浪观测仪和波谱仪等研制;和海军多次协商,在当时还是海防前线的青岛地区一个小岛上合作建立了海浪观测台,进行海底和海面的波浪观测,测量未受阻碍的由西太平洋台风引发并传到本海区的涌浪先头波;查阅最新文献,分析观测资料,研究海浪预报理论;扩大与苏联、欧洲及国内的学术交流;筹划在浙江舟山群岛朱家尖新建海浪台;指导中国沿海海浪折射图绘制等等。到1958年,已获得多方面的科研成果,为日后的海洋环境预报打下了基础。赵先生为我国海浪预报研究作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重要贡献。
3 p7 T X( y) P5 n# J* z6 }( K; q* Q- U
% z- b2 I t% q2 u; O
台风中心和移动路径的预报研究
+ e+ ]7 _8 Y* ?5 Q; b
( P) u/ J" }4 S1 J% V+ m 1953年,赵先生指出:“海上风暴和台风是威胁海上交通、水产采集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自然灾害,我们除了利用海上岛屿,船舶的气象记载或者用飞机出海探测外,还可以利用沿海海浪的观测和分析,预测风暴的中心和它们移动的路径。”解放初期,国外海洋气象信息对我国实施封锁,影响我国台风预报的及时和准确性,为了打破封锁,提高台风预报精度,赵先生根据当时美国、苏联研究海浪的最新进展,与海军合作,选定在青岛地区小麦岛海面宽阔的地方,在海底几十米深处安装海浪自记仪,测量涌浪的先头波,这种先头波比风暴产生的涌浪波幅低很多,是周期很大的长波,用目测看不见,传播速度比涌浪快2倍,即它传播在风暴所产生的波峰前面,用海浪自记仪观测的资料和波谱仪分析的结果,可在台风产生的涌浪到达海岸前约一昼夜时间内预报出风暴中心,这既是海上台风预报新方法的研究,也是一种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 J; D0 {: V- v4 N# U1 o1 Z, E
$ q5 Z7 f# `- b+ x( E; p
: W1 E" {2 Z& g3 ?; k% h 此外,1956年,赵先生任国务院《十二年科学规划》委员会气象组组长、海洋组组长,他组织海洋学家拟定了海洋科学规划以及1956年和1957年进行同步观测计划,他担任同步观测组组长,实施了组织领导,对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起了先导作用。; T4 z# L' a. G6 U& |
B9 Y) l2 D* K2 s6 `1 X) S
; B; r, }' [6 y, C% L 赵九章对我国海浪研究的主要贡献. N# h* g8 Y" [1 T4 \+ N0 [. }
(1)为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开创我国海浪和台风中心预报研究,建立了中科院、海军、民用部门的紧密合作关系,培养出科技骨干,使科研可持续性发展,为海洋环境预报打下了基础。/ M; ~2 N, ^9 Y
(2)研制成功海底波浪自记仪、波谱分析仪、岸用光学测波仪、表面波自记仪。开始研制了海洋自动遥测漂浮站。( k! s& A2 X) M3 P
(3)在青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浪观测台,积累了大量实测资料。在舟山群岛建立了临时观测站,南北两站同时作海底波浪自记仪观测。
8 Y: {/ a# _4 b8 g) w: p3 ~ (4)在目测试验基础上,编制出我国第一套海浪目测规范。利用多年目测数据,制定了适合我国广阔大陆架的海浪预报图表。; |1 M6 P; j- g3 o
(5)研究了海浪生成、传播、预报理论,绘制了中国沿海的海浪折射图,统计、研究了海浪大小分布结构,提供了海浪和台风中心预报的基本条件。' b$ I, q) R5 w/ k3 F# I/ [; \$ A8 L0 T
(6)利用青岛海军观象台的气象资料和天气预报结果,试验了观象台海区的风成浪预报,验证结果良好。6 g0 Q8 n8 T" o; Y1 n: \
(7)对青岛、舟山两台站的自记仪资料进行了波谱分析,结合天气图、折射图、海浪波谱,作了由先头涌浪预报台风中心的分析研究。
5 P2 Y* V! {8 X (8)组织海洋学家拟定了海洋科学规划,领导了1956年、1957年海洋同步观测,对我国海洋科学发展和海洋普查起了先导作用。
. _( i0 \0 M, I0 j! l9 O- N( Y<hr/>内容出处:《科学时报》 2007年10月15日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杨俊文 原题:赵九章先生开创中国海浪研究;《海洋科学进展》2006年 第3期 管秉贤 原题:深切缅怀著名海洋学家、我国海浪科研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赵九章先生
% m \2 g9 T0 D/ V/ T7 _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 原题:气象人物志: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赵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