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海洋学名词解释专题(三)

[复制链接]

《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物理海洋

运用物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海洋中的力场、热盐结构以及因之而生的各种机械运动的时空变化,并研究海洋中的物质交换、动量交换、能量交换和转换的学科。

2 b, v# N# }9 X' o. ~  O

201 怒涛(precipitous sea)

8 级风浪,波高大于 40 英尺。亦称长狂涌。

f7e3f8a071ba9653ace569046fe784c8.jpg

202暴涛(confused sea)

波高最大的风浪,亦称暴涌。

203 海啸(tsunami)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岩体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

204 斜向浪(diagonal wave)

波向与海岸水边线或海工建筑物水平截面线斜交传播的波浪。

205 波剖面(wave profile)

垂直于波峰线的切割波浪的铅直剖面。

206 有限风时谱(duration-limited spectrum)

风时一定的风浪谱。

207 有限风区谱(fetch-limited spectrum)

风区一定的风浪谱。

208 海浪谱(ocean wave spectrum)

海浪的总能量 E 由所有各组成波提供,其中频率为σ的组成波所提供的能量,以其相当量 S(σ)或 16235fd38b5f3ef45160f99305b8034d.jpg

表示,故 S(σ)代表海浪能量相对于组成波的频率分布。它被称为海浪频谱(或能谱)。

209 风浪谱(wind-wave spectrum)

风浪的每一个组成波的能量相对于组成波的频率分布被称为风浪频谱(或能谱)。

210波级(wave scale)

海浪按波高大小划分的等级。一般分为 9 级。

211 波峰线(wave crest line)

波峰的延长线。

212 方向波谱(directional wave spectrum)

考虑组成波方向的波浪频谱。

213 波能谱(wave energy spectrum)

称波浪的某一组成波的能量相对于组成波的频率分布为波能谱。

214 波浪反射(wave reflection)

波浪遇到陡峭的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215 波浪折射(wave refraction)

波浪传入浅水后,由于波速受地形的影响,导致波向发生转折的现象。

216 波浪散射(wave scatter)

波浪在特定条件下,向各个方向传播的现象。

217 波浪衍射(wave diffraction)

波浪绕过障碍物而进入其后的现象。

218 涌浪(swell)

通常指风浪离开风区后所形成的波浪。一般而言,风速、风向等风要素突变后也可能使风区内原来的风浪转变为涌浪。

219 先行涌(forerunner)

由风暴系统形成的涌浪因其转播速度很快,可先于风暴系统到达观测点。如果某点观测到周期大,波高很小,继而观测到的周期逐渐变小波高逐渐增大的涌浪,则意味着风暴可能向本地袭来。这种先于风暴到达的涌浪称为先行涌。

220 无涌(no swell)

零级涌浪。

221短轻涌(short low swell, average low swell)

1 级涌浪。波高小于 1 英尺。

222 长轻涌(long low swell)

二级涌浪。波高 1~3 英尺。

223 短中涌(short moderate swell)

3 级涌浪。波高 3~5 英尺。

224 中中涌(average moderate swell)

4 级涌浪。波高 5~8 英尺。

225 长中涌(long moderate swell)

5 级涌浪。波高 8~12 英尺。

226 短狂涌(short heavy swell)

6 级涌浪。波高 12~20 英尺。

227 中狂涌(average heavy swell)

7 级涌浪。波高 20~40 英尺。

228 长狂涌(long heavy swell)

8 级涌浪。波高大于 40 英尺。

229 暴涌(confused swell)

9 级涌浪。波高最大的涌浪。

230 潮汐(tide)

海面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升降现象。

231 潮位(tide level)

海面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铅直高度。

232 高潮(high water ,HW)

海面升高到最高时的潮位称为高潮或满潮。

233 低潮(low water ,LW)

海面降到最低时的潮位称为低潮或干潮。

234 涨潮(flood ,flood tide)

从低潮到高潮的潮位上升过程称涨潮。

235 落潮(ebb ,ebb tide)

从高潮到低潮的潮位下降过程称落潮。

236 大潮(spring tide)

指潮差最大的潮汐,一般出现在朔(阴历初一)望(阴历十五)后的一两天内。

237 小潮(neap tide)

指潮差最小的潮汐,一般出现在上弦(阴历初七、八)下弦(阴历二十二、三)后的一两天内。

238双高潮(double flood)

一个潮汐周期过程中出现两次高潮的现象。

239 双低潮(double tide)

一个潮汐周期过程中出现两次低潮的现象。

240 平潮(still tide)

高潮延续时段内的潮位阶段为平潮。

241 停潮(water stand)

低潮时段内的潮位阶段为停潮。

242 潮差(tide range)

相邻的高潮和低潮的潮位高度差。

243 潮升(tide rise)

指高潮位平均高度。如平均大潮升系指大潮平均高潮高,小潮升系指小潮平均高潮高。

244 引潮力(tide-generating force, tide-producing force)

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绕地月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球引力的合力称为引潮力。

245 引潮势(tide potential)

自地心(引潮力为零)移动单位质量物体至地面任一点克服引潮力所做的功。

246 引力潮(gravitational tide)

在实测水位中,直接由引潮力作用和从大洋直接传入的潮波在附属海产生的协振潮称为引力潮或天文潮。

247 天文潮(astronomical tide)

由天体引潮力所引起的潮汐现象称为天文潮。

248 假想天体(fictitious body)

与分潮对应的引起分潮振动的虚构天体。

249 平衡潮(equilibrium tide)

伯努利从静力学平衡的角度出发,假设地球表面都被海水覆盖,而且海面在任何时刻都能够保持与重力和引潮力的合力处处垂直。这种理想化的海洋潮汐,称为平衡潮。

250 分潮(tidal component, tidal constituent)

组成潮汐现象的许多周期不同且振幅各异的振动。

251 半日潮(semi-diurnal tide)

在一个太阴日(24 小时 25 分)中有两次低潮和两次高潮,相邻的低潮或相邻的高潮的潮高大体相等。

252 全日潮(diurnal tide)

在一个太阴日内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的潮汐现象。

253 太阴潮(lunar tide)

由月球引潮力引起的潮汐现象。

254 太阳潮(solar tide)

由太阳引潮力引起的潮汐现象。

255 朔望潮(syzygial tide)

朔(阴历初一)望(阴历 15 或 16)月出现的大潮。

256 回归潮(tropic tide)

当月球在南(北)赤道最大位置附近时(回归线)的潮汐现象。其时潮汐不等现象甚大,相应的潮汐称为回归潮。

257 分点潮(equinoctial tide)

对太阳而言,每年春(秋)分前后,赤纬最小,如果月球此时出现在赤道附近,则潮汐不等现象最小,相应的潮汐叫分点大潮。

258潮龄(tidal age)

大潮出现的时间比朔望日的时间迟后数天,这迟后的天数称为潮龄。

259 分潮日(constituent day)

分潮以日为单位的周期。

260 分潮时(constituent hour)

分潮以时为单位的周期。

261 太阴潮间隙(lunar tide interval)

某点月中天时刻到该点潮汐达高潮时的时间间隔。

262倍潮(over tide)

一个分潮的圆频率为另一分潮的圆频率的倍数者为倍潮。

263 复合潮(compound tide)

一个分潮的圆频率为两个分潮的圆频率之和者为复合潮。

264 散射潮(radiation tide)

具有正的流场散度的潮流。

265 混合潮(mixed tide)

指不正规日潮或不正规的半日潮。

266 日不等(现象)(diurnal inequality)

潮汐曲线每天相邻的高潮和相邻的低潮高度差逐日变化的现象。其周期为 27.3216 天,相应的潮汐变化称日不等现象。

267 潮流(tidal current)

潮波内水体的水平流动。通常把潮位上升过程中发生的海水水平流动叫涨潮流,反之为落潮流。

ad795df904ccc03d07753ca83cc80a98.jpg

268 旋转流(rotary current)

潮流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为旋转椭圆者为旋转流。

269 往复流(alternating current ,rectilinear current)

潮流水质点运动轨迹为一个直线上的往复者为往复流。

270 转流(turn of tidal current)

潮流流向的转变称转流。

271潮余流(tidal residual current)

潮流去掉周期性流动之后剩余的平均流动。

272 潮流椭圆(tidal ellipse)

潮流水质点在一个潮周期中的运动轨迹为椭圆者称潮流椭圆。

273 潮波(tidal wave)

由引潮力所引起的海水波动现象。

274 旋转潮波系统(amphidromic system, amphidromic)

潮波波面绕无潮点旋转传播的潮波系统。是海洋潮波传播的主要形式。

275 无潮点(amphidromic point)

无海面升降的潮波区。

276 内潮(internal tide)

在海水内界面处发生的潮波现象。

277 假潮(seiche tide)

港外长周期波从口门入侵,引起港内水域形成一种长周期驻波的强迫振动(共振)称为假潮。

278 涌潮(tidal bore)

潮波在河口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波陡趋于极限而破碎的潮水暴涨现象。

279钱塘江涌潮(Qiantang river tidal bore)

发生在中国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潮水暴涨现象,它汹涌澎湃,犹如一堵直立的水墙,排山倒海而来,怒涛滚滚,势不可挡。

9e76637a33044fa5a08e4b1662cf6fa6.jpg

280 同潮图(cotidal chart)

某一海区同一时刻的等潮位线分布图。

281 潮能(tidal energy)

潮能是潮汐能和潮流能的总称,是一种机械能,其能量的大小与潮差大小和潮量成正比。

282 潮混合(tidal mixing)

海水因潮流而产生的混合现象。

283 气象潮(meteorological tide)

由引潮力引起的大气潮汐。

284 风暴潮(storm surge)

由台风、热带风暴、温带气旋、冷锋等强风和气压突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水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或气象海啸。

285 异常水位(anomalous sea level)

大于警戒水位的高水位。

286 增水(set-up)

某一海区由风力引起的水量增加或水位升高。

287 海平面(sea level, SL)

多年平均海平面的简称,常用 18.6 年或 19 年里每小时的观测数据进行平均而求得。

288 平均海平面(mean sea level)

水平高度等于观测结果平均值的平静的理想海面。按观测时间长短不同,可分为日平均、月平均、年平均和多年平均海平面等。

289 海图基准面(datum of chart)

海图水深的起算面,一般取理论深度基准面(由潮汐调和分析求得的最大低潮面)或多年观测到的最低低潮面的水平面作海图基准面,以保证航行安全。

290 潮汐基准面(tidal datum)

潮高起算面,一般取多年最大低潮面为潮汐基准面。

291 半潮面(half –tide level)

1/2 潮差所处的水平面。

292 潮汐调和分析(harmonic constant of tide)

把任一点的潮位变化按展开式的谐波项分解为许多分潮,并根据潮位观测数据计算各分潮的振幅和相位的方法。

293 潮汐调和常数(harmonic analysis of tide)

只与地点有关的分潮的振幅(Hj)和赤角(gj)称为潮汐调和常数。

294 潮汐非调和常数(nonharmonic constant of tide)

由浅水非线性效应引起的分潮的调和常数,其频率是天文分潮频率的倍数,和数或差数。

295 潮汐表(tide table)

潮汐预报表的简称。它预报沿海港口或海域特定点未来每日每时的潮汐情况及重要海区的潮流情况。

296 最高天文潮位(highest astronomical tide ,HAT)

天体引潮力最大时引发的最高潮位。

297 最低天文潮位(lowest astronomical)

天体引潮力最小时引发的最低潮位。

298 海冰(sea ice)

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但广义的海冰指海洋上的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冰、冰山等。

299 锚冰(anchor ice)

冻结在底部的固定冰。

300 平整冰(level ice)

表面平整的冰。

301 堆积冰(hummocked ice)

冰层(块)在风、浪、流的作用下互相重叠堆积形成的冰。

302 重叠冰(rafted ice)

冰层(块)在风、浪、流潮作用下互相重叠而成的冰。

303 雪盖冰(snow-covered ice)

被积雪覆盖的冰。

304 碎冰(brash ice)

破碎不连续的浮冰。

305 固定冰(fast ice)

与海岸、岛屿或海底部分冻结在一起的冰。当潮位变化时,与海岸或岛屿冻结在一起者能随之发生升降运动。

306 流冰(drift ice)

随风、水流漂浮的运动冰。

307 浮冰(floe ice)

浮于水面的能随风、水流漂浮的冰。与流冰同义。

308 浮冰群(pack ice)

浮于水面的大量的碎冰。

309 冰原(ice field)

山岳冰川的一种类型,是贯通冰川进一步发展,几乎掩盖了山地的地势起伏的冰川。

310 冰壳(ice rind)

覆盖陆地或岛屿的冰层。

311 冰架(ice shelf)

大陆冰盖边缘部分自陆地向海洋伸展,漂浮于海上高出海面 2m 以上的冰体称为冰架(陆缘冰)或冰棚、冰障。

312 冰山(iceberg)

冰架冰断裂、崩塌后入海形成的高出海面 5m 以上的巨大冰体。

313 岸冰(shore ice)

海岸因岩土失热较快,水深较小,热量变化所产生的海水冻结冰。

314 陆源冰(land-origin ice)

来自河流或陆地冰川的冰。

315 极地冰(polar ice)

在极地冻结的海冰和陆上的冰川等。

316 冰厚(ice thickness)

冰层上下两面的最短距离。

317 冰期(ice period)

指地质历史中气候寒冷全球冰川面积扩展的时期。

318 冰盖(ice cover)

覆盖大陆的冰川。地球上有两大冰盖,即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占世界冰川总体积的 99% ,其中,南极冰盖占 90% 。

319 海冰密集度(sea ice concentration)

流冰海区的海冰所占海面的面积与该海区的面积之比称海冰密集度。

320 冰缘线(ice edge)

冰川或冰层的外缘。

321 冰间水道(lead lane)

冰层裂逢可通航者。

322 海洋气候学(marine climatology)

研究海洋上的气候形成、分布、特征和变化的科学。

323 海洋气候(marine climate ,ocean climate)

海洋大气的多年平均物理状态及其时空统计变化特征,它既反映海上气候要素的平均情况,也反映其极值、变率和频率。

324 海-气相互作用(air-sea interaction)

海洋和大气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彼此适应的物理过程,如动量、热量、质量、物质的交换,以及海洋环流与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等。

325 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 ,SO)

热带太平洋气压与热带印度洋气压的升降呈反相关联的振动现象。

326 厄尔尼诺[EL Niño(西)]

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海温异常升高的现象。

327 海-气边界过程(air-sea boundary process)

海气界面上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

328 海-气热交换(ocean-atmosphere heat exchange)

海洋与大气间的热量释放与吸收。

329 海洋气团(maritime air mass)

在广大海洋面上形成的气团。

330 海洋反照率(albedo of sea)

见海洋物理词条。

331 海陆风(land and sea breezes)

由于海面和陆地之间的昼夜温度差异而引起白天由海面吹向陆地的风称海风(sea breeze),夜间由陆地吹向海面的风称为陆风(land breeze)

332 海雾(sea fog)

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海面上空时形成的平流雾。

333 海龙卷(waterspout)

海面上空小直径的强烈风暴,产生于十分强烈的雷暴中,常以积雨云底部下垂的漏斗云形式出现。

334 蜃景(mirage)

统称“海市蜃楼”。空气光线穿过密度梯度足够大的近地气层而使光线发生显著折射时,在空中或地平线下出现的奇异幻景。


& Z4 X: ?; f) f: ]8 a3 x* D0 @$ P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南阳张小原
活跃在2022-11-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