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n' y# {0 [$ R% M% a
建设海水珍珠科技小院,创制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国家级新品种,年繁殖优质苗种10亿粒,培养600余位南珠植核技术人员;主持建设省级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培育南美白对虾“兴海1号”国家级新品种,累计推广养殖面积2.2万公顷,实现产值约116亿元……
5 W& W7 I$ F. m0 y- i6 P% _" ^3 D7 P 扎根一线,发挥学校涉海学科优势,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广东海洋大学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际行动。去年,该校与湛江雷州市、徐闻县结对共建并签订协议,如今一系列举措和成果已接连落地。
0 Y/ u( V8 R3 h$ Q2 P/ r 
9 \- l2 d t0 W" {) M 广东海洋大学校园风光
% ^: y2 _1 X+ K0 d- q, M “广阔的大地是最好的授业课堂,也是最广的科技创新舞台。”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说,学校利用涉海学科资源和科研实力,重点发力种业振兴、海洋牧场、特色农业、人才培养、美丽圩镇和文旅开发等方面,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成果推广服务“百千万工程”。
& G& o# f4 a) K/ I4 M3 {2 @ 
0 |6 a7 v, `4 B4 {5 L1 ] 发挥特色
& x9 }( p1 s g( z# j& U* {' G8 c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8 ~4 Z- M: E0 X: M
南方+:推动“双百行动”落地见效,助力“百千万工程”,广东海洋大学的思路是怎样的? , z; `/ Q" ^6 x* ?- u; P, l9 l7 g
杨洲:我们坚持“县域所需、海大所能”。作为海洋、水产、滨海农业特色鲜明的高校,我们有着明显的学科专业优势,在特色水产育繁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本地特色作物、果蔬和畜禽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根据前期的调研座谈,学校针对地市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发展需求开展各类项目,通过发挥技术和人才优势,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 B: p- r4 s& C( c9 h+ x
同时,我们坚持“六有”,即有组织、有主题、有团队、有项目、有成果、有贡献。 , N; A B( y3 ^: B5 p& X
有组织,即通过学校党委统筹谋划,构建覆盖全市县区的服务体系。有主题方面,学校精准服务“水产”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组建了乡村产业振兴、建设规划、公共服务、社会实践等4个专项工作组。 2 \5 @+ @9 S" E! b2 U
有团队、有项目,则围绕具体执行层面。我们组建了27个专家服务团队、24个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以34个揭榜挂帅项目为抓手牵引技术落地。 % w; N2 T- ~4 \. k2 X# R! i% k$ j
有成果,指的是坚持技术创新,围绕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发新品种、新产品。为了保证对县域“有贡献”,我们坚持分类施策,从科技赋能、生态支撑、综合服务等方面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 l1 f% ^. O; K( `4 B

; F* W" T, q; T8 x9 ` 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团队为雷琼牛种质资源保护和健康养殖提供指导
J8 G* o" z& f- {( N 南方+:有这样的思路,学校还有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
. I2 Q4 t! O' J1 Q3 z* j 杨洲:举措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 6 @- f6 Z1 }& S; E
在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学校精准服务对虾、生蚝、珍珠贝、深远海养殖鱼类等水产产业,服务徐闻菠萝、覃斗芒果、雷州黑山羊、雷琼黄牛等优质“土特产”,助推特色农业产业的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目前,学校已支撑当地企业建设雷州黑山羊、雷琼黄牛国家级保种场。珍珠研究团队与“双百行动”雷州实践基地-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合作的“广东雷州海水珍珠科技小院”获评“2024年全国优秀科技小院工作案例”。南美白对虾“兴海1号”依托“双百行动”徐闻实践基地-国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示范推广,取得不错的成绩。 1 X3 F9 O: \1 h* c, |

# y, d$ X' G4 U6 ~% x( \ “双百行动”服务队在海区检查珍珠贝稚贝生长情况
2 W) g) N. l) U2 e7 t# |% ?8 p 在智力赋能乡村公共服务方面,依托专业学院学科与师资优势,围绕水产、水稻、畜禽、果菜等产业领域,开展农业经理人、农技人员、高素质农民培育和乡镇干部、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累计超过1000人次。 : @' `1 o9 y) g' s$ b6 P
在文旅开发赋能乡村建设规划方面,学校在雷州龙门镇、覃斗镇,徐闻曲界镇、南山镇等地,开展了菠萝、芒果等“土特产”文创产品开发、“雷州文化”墙绘和古民居建筑保护、火山特色景观和乡村田园风光景观设计等工作。 " \( n! o+ r2 @0 q9 ]$ T. v
在大学生“走千村、访万户”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学校组织大学生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援教支教和科技创新实践等工作,同步组建了“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C$ \5 C9 p9 r5 e" |
 0 R9 P2 \! z2 X& c7 ?* T: u
广东海洋大学师生开展主题墙绘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9 s% Y5 v$ g% y5 b
把握机遇 . H( p2 z$ t% j( b. `. p1 l
在祖国大地上积极破题
8 {) ]+ |7 E; ]3 j4 d6 ` 南方+:推进“百千万工程”,对于学校自身建设有何助益?
, ]/ v$ J2 X, J ^+ H9 ] 杨洲:在学校“双百行动”的工作目标中就明确提到,“到2026年底,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学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升,结对县县域发展的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更加有力。” - D* u7 l6 }% Z7 ~0 _% X8 v4 a% B8 F
这也是学校的一次崭新机遇。在海洋强国和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学校将继续丰富人才培养内涵、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引导师生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U( O: }* X, F, ~% r& |
南方+:如何才能以此为契机,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 S r2 a' i" `
杨洲: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的重要使命,通过积极发挥学科建设、人才优势,以科技创新深度链接产业创新,构建政产学研协同新机制。
. ^ h! y! d, ]! t2 K% {4 i5 f7 V “科技赋能”是最重要的关键词,尤其是聚焦国家、区域和行业重大需求,着力解决涉海涉农“卡脖子”技术问题。今年,我们重点打造广东湛江东海岛海洋牧场种业创新基地,推进水产、耐盐碱作物等种质资源库建设,突破硇洲大黄鱼、金鲳鱼、章红鱼等海水优势鱼类种质创制与规模化繁育技术,推进南美白对虾、生蚝等重点产业新品种开发与优质种苗供应,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学技术更好更快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 L$ h! b- I) Y
另一个关键词是“人才支撑”。学校注重引导师生关心产业、认识产业、服务产业。为此,我们启动实施“产业科技创新型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了系列产业调研活动。依托海水珍珠、鲍鱼、石斑鱼、对虾、火龙果等5个科技小院,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聚焦科技兴农、机械强农、增收富农,每年组织超过200支师生队伍奔赴一线参加社会实践,既让学生丰富了理论知识,又能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一线。 7 N) ]. j$ Q( k( T& J5 Z: W
 # L% r$ d( j6 a4 H2 I7 j
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在广东雷州海水珍珠科技小院开展插核育珠工作 - j ^8 y/ k' d8 f/ D' a# x5 n. w
向海深耕 ( e/ t0 C- o, [2 m# |( @4 Q
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 i0 L% N9 O7 B- I' l 南方+:下一步,广东海洋大学将如何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 ; ?$ K R8 m! m% {) H P, ?
杨洲:我们把服务全面建设海洋强省、助力“百千万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形成了学校“1918”工作安排,即锚定1个高质量发展总目标,聚焦9个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18项具体行动。
) R& M' L( n( A 为更有效地对接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所需,我们实施学科布局优化调整,向海打造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
4 z: n! G7 i& J3 x' k6 {3 l! d+ P 聚焦生物种业、现代海洋牧场、红树林保护“三大创新链”,积极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集中大攻关,着力以科技创新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
1 q( X, L& [8 n& } 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地企”海洋创新联合体。依托南美白对虾省级种业产业园、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等平台和13个现代产业学院,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走进田间地头。并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X( T1 k7 W' r* ]1 C
接下来,学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高质量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效能社会服务为担当,不断提升赋能海洋新质生产力的能力和水平,为“百千万工程”聚智赋能,贡献海大力量。 " ^1 Q, c" A5 [0 ^- B
【案例】
: a& R7 E) V$ n7 H, o( Z! q 培育优良虾种,以科技“增鲜”对虾
# ]( g* u- G5 H1 O6 ~ 从徐闻沿岸向外远眺,海岸线上,虾塘紧密铺排。全国每5只对虾,就有3只来自湛江,徐闻县更是有着“十里银滩,十里虾塘”之称。 ; N `" r9 J& M5 {) I2 n7 L3 j
然而,目前对虾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仍存在种源受控、良种覆盖率低、对虾生态适应性机制不清等瓶颈。这一问题在徐闻同样存在。 : S* G$ U) }8 a3 F. t1 q" v
最早,徐闻县部分虾农养殖的是杂苗,成活率低。后来,则依赖养殖进口的南美白对虾。此前,广东海洋大学研发出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兴海1号”。
# O2 o" G; F, c! B# T 如何以良种力量及养殖技术助力徐闻产业发展?依托“双百行动”徐闻实践基地,广东海洋大学将自主研发的虾苗以较低价格提供给当地虾农,解决当地低价良种匮乏问题。
( [9 u; c& Y! j" P; |3 o' ]3 o7 A  6 Q: w2 Q* A' N2 u! J& L! D" C
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培育南美白对虾新品种助力产业发展
2 h/ ~3 K: N" R8 A* p: 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徐闻对虾科技小院的师生还将养殖“兴海1号”的技术要领制成手册,分发给育虾技术人员和当地虾农,并开展育虾科普和技术培训,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水温控制、饲料投喂等对虾养殖技术。 $ e; f# G9 U. s
病害防控情况对对虾成活率影响较大。为此,学校师生不仅前往徐闻养殖场进行水质、病菌监测,还引导虾农网购培养基、培养皿,指导他们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病菌检测。
" M% ]! a/ p0 l% R5 C% t2 f: G 文思郎是徐闻县的一名虾农。“以前一个月就要花费几千元测量病菌,现在自己动手,一个月只要300元。”他说。
$ X; Q7 W4 L4 V- S, V, o0 R 科技小院搭桥,助农养殖海水珍珠 , R: A2 `/ c, d ^9 r' H- Y. a
在雷州,广东海洋大学与海水珍珠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1 R/ F1 m2 y) z+ P
作为我国现代珍珠养殖技术的发源地,广东海洋大学科研团队针对海水珍珠产业的种质混杂、母贝规格小、育珠贝死亡率高等问题,培育出马氏珠母贝新品种“海选1号”,研发新型育珠技术与养殖模式。连续15年来,学校都向当地贝农无偿赠送优质苗种。
8 W' @4 [. j; p6 M 学校还与“双百行动”雷州实践基地-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广东雷州海水珍珠科技小院,把研究生派驻到养殖一线,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与创制,研发新型育珠技术与养殖模式,监测核心养殖区环境水质等研究工作。
J- z) [* R6 ] “从母贝的繁殖、培育,到插核育珠、取珠,再到珍珠的加工,学生要全流程进行观摩和实践操作。”科技小院负责老师王庆恒介绍,“我们还开展插核原理科普和技术培训,并将技术要领、注意事项制成手册,分给企业、珠农学习。”
- ?; J6 n" I7 x$ i& U& \* _) s8 t 得益于科技小院的技术加持,雷州优质海水珍珠每斤可以卖到1.5万元左右,比市场上普通珍珠的售价高出大约1000元。 5 \. G+ U1 t2 i. o+ u6 D3 Q+ o5 U8 B
“我们的优化研究能切实帮到大家,学到的理论知识能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在研究生林雨静看来,这也是海洋大学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8 {/ E; V. l! I5 l6 Z$ R9 `+ b. C9 P
【采写】南方+记者 钱明雅 通讯员 林宇 陈淦添 梁缘
0 E$ C6 d7 J0 T* e/ e( P 【设计】吴颖岚 谭唯
! P5 B# G8 {2 \4 `2 ~ 【开栏的话】
6 [4 l. ~; P0 w' _7 O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2023年8月,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双百行动”,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广东省教育厅推出“双百行动 高校担当”栏目,聚焦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人才智力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百千万工程”和高质量发展中的担当作为。敬请垂注。 " Z/ ]' k5 o0 |# e
【作者】 钱明雅;吴颖岚;谭唯 / o' n0 J, q/ G! h
广东教育头条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R. |) e% a, u, {
) m8 p, f! | h) G 责任编辑:
# I e1 x. }0 l6 @: C4 M/ i) e9 R' |) V5 s3 [8 \, X
# h! O \8 Q" |$ h* }; ?# M
# y1 T0 X {. y) o" X! |1 X
5 {- Z+ J) k: X;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