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科学家 | 中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曾呈奎 - 海洋科学家协会会员

[复制链接]
* e/ z3 m3 }+ w6 k1 }

———— / BEGIN / ————

; m4 l$ G3 k: H( H8 j g, k9 G" Z0 x

中科院海洋所生物楼一楼118室,曾经是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曾呈奎院士的办公室。推开这扇门,只见满屋的文献资料和堆积如山的文件、论著。他在这间办公室里,为科学、为人民、为国家奉献了毕生心血,开创了我国海洋科研的新时代。

1 G3 M; u% R% e( w6 s9 U3 v% v8 b

立志“泽农” 科学报国

5 V1 V% E5 E J: k6 u4 H/ }

1909年6月18日,曾呈奎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他目睹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毅然为自己取号“泽农”,以明心志。1929年,曾呈奎在厦门大学学习时,看到人们采集海藻为食,心想海藻可以吃,为什么不能种?既然能够在陆地上种庄稼,那么也应该能够在海里种海藻。由此他萌发了发展“海洋农业”的想法,立志要为人民在海上种“粮食”。

: W$ ^( f8 x6 ~ `" Z
: Q3 z8 V$ q) W3 T4 ~9 J

曾呈奎在植物标本室观察海藻标本

/ b- U( |! o' C- I
3 {- k& Y8 g" h# C

从那时起,他便与大海结缘,开始了“沧海桑田”的远征,并为之奋斗了终生。1940年,他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奖学金,赴美攻读硕士学位。1946年,37岁的曾呈奎放弃了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怀着报效祖国的愿望毅然回国,为实现“泽农”的志向,他义无反顾。

1 z& D/ V% W) R" `- f

刻苦钻研 科研创新

& u) V9 c8 F4 J

曾呈奎坚信,海洋科技发展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在科研和教学生涯中,他积极推动中国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始终活跃在国际海洋科技的前沿领域。

, Q& r3 X2 e9 s; C+ V. U
8 b1 {* M( r: x* w

曾呈奎先生雕像落成揭幕仪式

# X1 M$ { n( S* s% J; P
: @' P m, X8 e

现如今,海带老少皆知,是百姓餐桌上的常见菜。然而半个世纪前,海带在中国实属稀罕物,那时,中国海带还要依靠从日本和苏联进口。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呈奎创立了海带夏苗低温培育理论和海带施肥增产法,使原本只能在冷温带海域生长的海带,在南方暖温带海域和亚热带海域也能进行大规模人工栽培,海带南移栽培获得巨大成功。1978年,国际海藻学会主席率团专程来青岛看望曾呈奎,并出海参观一望无际的海带栽培区,外国专家兴奋不已,将中国海带栽培视作奇迹。

$ u+ E4 r" M% t

20世纪50年代初,紫菜冬长夏亡的生活史和孢子的来源一直是个谜,所以无法人工采苗和养殖,全凭经验和运气从海里捞取野生紫菜进行养殖,产量甚微。曾呈奎与助手进行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初得出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孢子,萌发为幼体后长成叶状体紫菜的结论。他们进而在实验室内证实了秋季海面上出现的大量孢子正是养殖紫菜需要的壳孢子,从而结束了养殖紫菜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开始了科学种植紫菜的新纪元。这一发现,使紫菜养殖业迅速发展,农民像在土地上种庄稼一样在海里种紫菜,曾呈奎真正做到了“泽农”。

' l& E/ U" ]" E2 N, g

生活简朴 奋斗不息

( D) U/ X0 [4 x* Z

曾呈奎的笔记里有这样的文字:“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抓紧时间多做些工作。”他身兼多职,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达旦。曾呈奎的秘书周显铜提供的“出差记录表”显示,仅在1990年,81岁高龄的曾呈奎就出差19次,长达189天。工作中,他总是充满魄力和激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海洋科学实践贯穿其一生,为我国水产养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 A; |, ]4 M& D

生活中,曾呈奎对自己的要求则近乎苛刻。他一生简朴,旧台历纸用作便笺条,旧信封的反面用于起草信函和稿件。20世纪40年代从美国带回来的台灯修补之后照常用,一把铁皮暖水瓶从70年代一直伴随着他,在外吃饭剩下的饭菜带回下顿热热再吃。曾呈奎总是默默地付出,低调地做人,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 {( b, ^" ^9 y6 ` Y! Z5 [4 }

2005年1月20日,曾呈奎院士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最后时刻,他要求将器官捐献,书籍和资料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骨灰撒入大海。曾呈奎院士就像蜡烛,为海洋学研究燃尽了生命的最后一滴蜡,他那海洋般的胸怀和境界犹如明亮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行。

# ^: m0 r7 [1 h1 B
2 p" |" Q/ H) n+ q( T6 [+ J9 x

图片、文章来源:《中国海洋科学家》

: a' a" r! H5 e6 f8 F

———— / END / ————

& U- k5 |/ J- {* x7 d8 O 8 p3 k4 F, F) E) i7 W : T. G$ h; }7 c; O" C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钩霜雪明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