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4 J8 K% @9 ]8 P$ } g
/ d$ _) s! `9 F* c* d
5 V& w9 c4 R' S/ k) K5 C# G 200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UNESCO)联合发布《蓝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蓝碳》报告),确认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 _4 m* `2 u2 B( [1 t" L K 《蓝碳》报告主要关注红树林、滨海沼泽、海草床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指出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通过减缓水流促进颗粒碳沉降,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等特点。 " _, r: r/ l; f, Z; B8 Y
与绿碳储存周期在几十年左右相比,蓝碳可埋藏千年之久。其茂盛的根系和枝干固定沉积物、消波减浪,能够有效防止海岸侵蚀、缓解灾害性天气事件影响、应对海平面上升,并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产卵场和栖息地。 * V% K1 G/ [4 z k! r' ^
蓝碳概念的出现使各国科学家从减缓气候变化的角度重新审视海洋生态系统。蓝碳的范畴也由海草床、红树林、滨海沼泽等海岸带生态系统逐渐拓展,大型海藻、微型生物等的固碳能力和对碳循环的影响也被逐渐认识和讨论,蓝碳科学体系正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
+ F! _& R: Y4 ^2 k$ M3 T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3年发布了《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2013年补充版:湿地》,其第四章滨海湿地部分包括红树林、滨海沼泽和海草床三大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这标志着蓝碳(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被正式纳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相关机制。
, c0 E2 m' v' A% r4 T( e 蓝碳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治理热点领域的汇聚点,发展蓝碳还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拉姆萨尔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多项国际公约和原则。
. I. p0 e2 l# h" [% x 发展蓝碳,改善现有保护格局2 p6 F/ V( T' H* C
中国有近300万km2的主张管辖海域和1.8万km的大陆岸线,滨海湿地面积约为670万hm2,海草床、红树林、滨海沼泽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广泛分布。其中,海草床面积约2万hm2,分布在全国沿海;红树林面积约2.5万hm2,分布于浙江以南海域;滨海沼泽面积约1.2万~3.4万hm2,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
8 A% P2 M* C1 X: i) z4 S! b( W 近几年,中国政府认识到蓝碳在增加碳汇、缓解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划》等多份重要文件中对发展蓝碳作出了部署。“发展蓝色碳汇”内容也已两次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两年更新报告》。
: E2 ]/ w! D6 s6 a( B6 _& A, B. N 红树林、海草床、滨海沼泽三大蓝碳生态系统是我国大陆分布最广、最为典型、生态功能最为重要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
. x0 t" r" y3 }* B, l! t 受海洋和海岸带过度开发影响,我国滨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总体上呈退化趋势,发展蓝碳将有效改善现有保护格局,实现从点状保护向全面保护转变;将有效促进生态保护观念的转变,充分养护海岸带生态区;将碳汇价值纳入经济活动,极大提高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保护积极性,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向主动积极保护转变。 , M) u2 H- J+ q* O0 h: K3 _
蓝碳是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和生态海堤的主要载体。红树林、海草床和滨海沼泽植物茂盛的根系和枝干能够固定沉积物,消波减浪,有效防止海岸侵蚀、缓解灾害性天气事件影响、应对海平面上升。与“灰色”海堤相对应,蓝碳生态系统又被称为“绿色”海堤,是生态海堤建设的重要内容。 * n7 s# q; |, Z% J% Z( J
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传统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利用二氧化碳、过剩营养盐等传统经济副产品,通过发展蓝碳产出生态服务和生态产品,不仅增汇固碳,还提供净化水质、养护资源、降低灾害风险等生态服务,并将促进海洋生态工程、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相关产业发展,催生生态服务、碳交易等新型业态的发展,也将创造出更为优美的人居环境,提升地区竞争力。
8 J, @+ A" l4 x' K0 z$ i 发展蓝碳,助力提升国际影响力 , E1 ]+ t! r: l1 z- p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蓝碳具有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多目标相结合的特点,能够作为企业改善与当地社区关系,促进社区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我国“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的民心纽带。
W% C+ g1 [) {7 }- P 发展蓝碳有助于在多个层面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目前,政府间和非政府国际组织是推动蓝碳发展的主要力量,蓝碳的发展处于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阶段,中国及时倡导国际社会发展蓝碳将获得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并将极大提升我国在这些组织中的影响力。 5 C% D2 K- R i. a4 Y
小岛屿国家海草床、红树林、盐沼等蓝碳生态系统十分丰富,受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却最为严重。中国推动国际蓝碳发展将为小岛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的资金和技术渠道,也将进一步唤起国际社会对小岛屿国家的关注。从自然地理上看,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于蓝碳集中分布的亚热带、热带区域。 * R0 {! Z1 e; o& L) @! G
中国推动蓝碳发展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创造新的机遇。绝大部分发达国家是沿海国家,蓝碳属于低敏感的环境和气候变化议题,发展蓝碳对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2 r+ K9 X" v0 h
与此同时,在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已深深根植于社会之中。因此,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会支持蓝碳发展。总体来说,发展蓝碳符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发展蓝碳的努力将推动国际气候变化治理进程,将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 r' h- j& B1 U3 [
本文选自《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19.12期
- `6 v) W, ~) o" B# L 作者:赵鹏,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海洋核算项目顾问
; y4 F( ?5 S5 D/ r' L# X 欢迎亲爱的读者和朋友, 7 m6 R4 ] U: x* L, P4 w0 N
订阅2020年《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3 B% X$ i: z9 ~# @5 a/ d
每期30元,全年12期共360元。1、电话订阅
3 A. E/ W0 P7 |' e3 H 联系人:王影 电话:010-62116819 13801241296
7 l. m- [+ F. ?& Z6 { 收款人:《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杂志社
8 ?: D0 n0 `! A8 K8 f( U1 j# x" o3 Z 开户银行:中信银行中关村支行 银行账号:7111210182600071438" n0 E$ a* K2 [, n4 V6 m
2、通过邮局订阅,本刊国内邮发代号为82-520 3 R( C+ ~5 R3 r# a" @4 a' E g
3、直接后台留言,快速直接
9 b3 X! R9 {8 g" Y& b * V! }% [1 w6 Y7 y4 Y% f
- ^* g% S. A$ l |, U
+ C! i6 f9 ~# z1 j- q7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