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 a5 v0 A; P& g( G 近日发布的《2019 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19 年,中国各海区沿海海平面均不同程度地上升,其中东海最为明显。海平面上升造成低洼地带淹没、生态系统变迁、沿海防护工程功能降低,加剧风暴潮、滨海城市洪涝、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咸潮等灾害,加重水资源短缺,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 X* h e' c+ v+ r0 `+ {' e
如何才能科学应对沿海海平面上升风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19 年中国海平面公报》从强化海平面监测评估、优化海岸带空间布局、提高海岸防护能力和深化国际合作与社会参与等四个方面提出了8项对策略建议:
6 }- Q2 T7 y& O+ ~ (一)强化海平面监测评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综合考虑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带灾害的加剧作用,加强海平面监测和调查,全面提升预警和综合风险评估水平。 ( g- ~* I1 {4 Z, D
(1)加强海平面监测和影响调查。完善和优化全国海平面观测站网,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完善与海平面变化相关的海岸侵蚀和海水入侵等的长期监测调查体系,强化对滨海地区地面沉降和堤防高程的监测,防范因地面沉降增加相对海平面上升风险,提高海洋灾害防御能力。
5 @' |; o: i& q+ H (2)提升预警和综合风险评估水平。提升极端高海平面、咸潮和滨海城市洪涝等的早期预警能力。提高海平面变化归因及预估技术水平。提升海岸带综合风险评估能力,精准评估海平面上升对我国国土空间格局、沿海地下水资源、海岸防护能力、重要承灾体和滨海生态系统等的影响。
3 h$ V" K( p3 d- m0 [) X& E$ b( e (二)优化海岸带空间布局。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未来海平面上升影响,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 k N4 F% Y; a \6 M; q4 A& ~ (1)将海平面上升作为国土空间规划要考虑的关键要素之一。充分考虑中长期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区土地、水、生态等的影响,将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点研究范畴,在科学评估未来海平面上升影响的基础上,转变国土空间开发属性,合理布局重点适应区,推进海岸带修复和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预留滨海生态系统后退空间,提升沿海国土空间的海平面上升适应能力。 # P4 Y. v) a5 I4 n$ v
(2)优化沿海城市与产业发展布局。考虑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人口密集和产业密布用地的布局应主动避让海平面上升高风险区,特别是生产易燃、易爆、有毒品的工业用地和存放危险品的仓储用地与海平面上升高风险区保持安全距离。 $ v2 _8 ]+ y" O" V/ H
(三)提高海岸防护能力。根据沿海地区的风险承受能力,统筹考虑海平面上升幅度和海岸带特点,提升基于生态理念的海岸防护能力。
6 U0 ~" m C2 X- ?9 C% q- p |' J (1)提升海岸防护水平。根据沿海地区的风险承受能力,考虑不同的海平面上升幅度,重新校核沿海基础设施的防洪排涝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升级改造。在保障已建海堤防护能力的前提下,推进海堤生态化改造,因地制宜发挥生态减灾的效益。
; O3 M8 B) y# T( U( x/ V+ n (2)注重基于生态系统的自然防护。保护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等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沿海生态系统的天然防护作用,倡导基于生态理念的海平面上升适应方案,兼顾碳封存和水质改善,增加海岸带的弹性恢复力,形成抵御和缓解海平面上升和极端海洋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天然屏障。
2 a( M4 Y3 ^8 P& O3 o3 ? (四)深化国际合作与社会参与。深化国际合作与社会参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海平面上升,保障人类福祉,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处。 ' r: I3 l' d5 ?& G* H
(1)加强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和双边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长期性、机制性的合作关系,借鉴和引进国际上应对海平面上升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积极提出体现"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共担海洋环境和灾害风险责任,打造全球海洋治理命运共同体。
4 j7 K6 w: z4 n' I, O (2)构建政府引领、公众和民间组织参与的全社会应对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加大经济投入和社会保障,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提升海平面上升应对协同效应,倡导社会公众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参与应对海平面上升与气候变化行动。(总台央视记者 郑天皓 李卉)
! Z6 Q% n1 c1 n
w' B- n a: _, |4 I, a) I9 _
" s; K- Z2 g* u6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