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对南极的了解微乎其微。上世纪70年代末,有十几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上百个考察站,却没有一个属于中国。革开放40年,从最初只有5名工作人员的南极办,到现在建起了一支门类齐全、体系完备、基本稳定的科研队伍;从无船无航线无科考站,到现在的“一船五站一基地一飞机”;从没有表决权,到以东道主身份召开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我国极地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从无到有的中国南极站
自1983年起,中国开始努力参与南极科考,并建立了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随后又建立了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中山站成为中国南极考察的重心,并进行更大规模的科考与研究。昆仑站则是中国首个建在南极内陆的考察站,实现了由边缘到内陆的跨越。泰山站则作为中转站,进一步扩大了科考活动的范围。2018年,在南极恩克斯堡岛上,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选址奠基,开启了中国参与南极全球治理的新征程。
南极考察成果丰硕
2017年5月23日,中国首次担任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的东道国。会议期间,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南极事业》报告,回顾了我国南极事业30多年来的发展成就。在南极冰川学和固体地球科学观测领域,中国完成了中山站至昆仑站的综合观测研究,建立了深冰芯钻探系统,并获得了有关气候变化的重要信息。此外,在地质调查与研究、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在南极科研领域发表了大量论文,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重要论文,实现了在南极科研领域的突破。
后来居上的北极考察
我国北极考察起步较晚,但已取得国际水平。自1999年开始,中国进行了8次北极考察,建立了黄河站作为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通过对北冰洋海洋、海冰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综合调查,我国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样品。这为今后研究北冰洋区域环境变化、生态和气候效应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研究北极气候变异及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机理奠定了基础。
黄河站的建立完成了我国南北两极考察站的初步布局,彰显了中国作为极地考察大国的态势。中国正式加入了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并成为北极理事会特别观察员国。中国通过与北极国家的合作,为推动北极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和实现北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冰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北欧国家在北极领域的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极地国际事务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南极条约协商国和北极理事会的正式观察员国,中国为极地全球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尽管中国是后来者,但在极地考察领域绝不落后。
近些年合作情况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于2023年11月1日从国内出发,2024年4月返回,历时5个多月
.在第40次南极科考期间,中方计划开展国际南极科学前沿领域合作研究,其中包括实施与挪威、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的恩德比地航空调查任务,探究南极冰盖接地带这一关键数据空白区域的冰-海-基岩相互作用,支持冰盖物质平衡的精确评估和不稳定性研究;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俄罗斯、智利等国开展后勤保障方面的国际合作。
在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中方积极参与极地科考合作。2023年11月,中方代表参加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金砖国家“海洋与极地科学”专题领域工作组第五届会议,并就金砖国家海洋与极地领域的项目合作、平台建设、联合航次、参与“海洋十年”等方面内容进行了阐释,提出了下一步合作建议,致力于在海洋与极地科学领域打造金砖国家合作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