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7 I: C6 o$ W: Y4 q" f# ]: q
/ a1 `, W- l9 e3 Q. b2 L
$ s/ r0 B1 Q* {5 q D
) |9 B- Y+ C. T8 b: }
“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 * g$ P" G+ i* D2 u' C$ }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新松,1979年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作时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示教再现机械手和水下机器人”的研究课题。1986年,中国第一台遥控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诞生。基于这支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海洋机器人研究部”于1988年正式成立,从此,我们有了习惯上的称谓:“海人”。 5 q3 e8 N3 u* `+ w$ k
今天的“海人”已经是个大家族——研究所3个研究室近300人的大团队,这不仅是国内规模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海洋机器人专业研究机构。研制的海洋机器人囊括了全球的主要类型,面向海洋科学、海洋安全、海洋工程和深海资源四大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先后开发了遥控、自主、水面和混合四大类型、八大谱系海洋机器人包括“潜龙”“海翼”“探索”“海极/海斗”“防救”“长航程”和“载人潜水器控制系统”等。从近海到远洋,从海面到深渊,“海人”的足迹踏进了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马里亚纳海沟。
# |7 Q/ I$ e5 v- s 30年时间里,我们跨越了三大步:上世纪80年代起步打基础,90年代跟踪学为主,新世纪创新靠自主。 + @0 H7 ?$ L$ e; H) w8 a
多年来,“海人”在国内水下机器人领域创造了十多项“第一”,大多数研究课题在国内具有开拓性和引领性。诸多科研成果接近或达到了与国际相齐水平,有的项目技术指标已居世界顶级行列。 0 P6 t0 S6 _7 Z* Y6 y# x- ^/ E' t
骄人的成绩背后,不断发展和积淀形成的“海人”文化、海人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海人”文化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b" n" m: i. j$ z K4 e F
01 ! q7 N1 H: y* N. r! J
依靠团队集体力量从事大型工程科学研究
' m6 ~1 q3 R( y8 R4 i 大型综合性项目参研人员众多且装备研制周期长,但也会因工作量不平衡、难度不一使得每个人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贡献权重相差巨大。这就要求全体成员具有责任心、基于共同理念顾全大局和乐于奉献。蒋新松为此团队精神自豪,曾形象地将沈阳自动化所与其他研究单位进行比较。他说:“一对一单打对方能赢,二对二双打可能平手,三对三我方胜算的几率大。靠着这种精神,‘海人’团队在并非优势的领域连创佳绩,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 $ W2 w" }" U0 m. e
02 ! |# @- [. Q2 D' K6 J6 L) _
勇于探索不断开拓的创新精神
8 `. O( _3 o, `: ^$ {$ h “海人”团队对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各类先进海洋机器人几乎都进行过探索研究。所开展的研究课题绝大多数在国内具有开拓性,一些重大项目如:遥控水下机器人、自主水下机器人、轻型水下机器人、海底行走机器人、长航程水下机器人、6000米水下机器人、万米水下机器人等均属国内第一。 ; j0 P* q( C8 M; R: T$ |
& ]; A! B* f* j0 b 国内制造方唯一能参与国际竞标并提供海上服务的中型水下机器人以及国内唯一大批量生产的海洋机器人,皆出自“海人”团队。研制的“海斗”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888米的纪录,世界上仅有美、日两国有类似纪录。深度是体现海洋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海人”上一代科研人员给出的纪录是6000米,年轻人几乎将这一数据翻了一番。 , @! K2 K1 z( Z" t" p' E* z* V
众多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奖励、受到权威部门表彰并赢得媒体广泛赞誉,在很长时间内引领国内该领域的发展,肩负起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责任。
6 T) M0 g2 X! u+ p! U2 ~ 03
0 g6 |$ W* _. L$ S 虚心学习的态度
. |) G2 F/ r1 ^ G( } 向国内外一切先进思想、理念和技术学习,是“海人”团队的求实态度。团队认识到,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前面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缩短这段路程的明智选择是虚心向别人学习,三次重大国际合作是这种学习态度的例证: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美国引进中型潜水器RICON-IV,90年代初,与俄罗斯合作研制6000米自主水下机器人,以及与意大利合作研制海缆埋设机,这些国际合作使团队的研究水平从摸索和探索提升到相对成熟的阶段。外方先进的科研机制,科研人员严密、严谨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都使“海人”受益匪浅,成为“海人”文化形成的要素和外因。 " D2 L% U7 P) y0 B2 G1 S" U
04
; n# K, X/ G6 x1 y4 l- s9 X “五湖四海”大协作
& @2 h5 \& b( j# d# l: j Y% | 研究海洋机器人是国家需求,科技界共同责任,发展海洋机器人事业是国家行为,大协作是不二选择。“五湖四海”是蒋新松及其继任者践行的理念,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单位曾是“海人”多年一路同行的战略合作伙伴,新世纪里这个名单已经大大加长。沈阳自动化所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聘请外单位的专家做总师是没有先例的,国内各界朋友及所内兄弟单位的关心和支持,都是“海人”团队成长的重要资源,也是海洋机器人事业不断走强的重要支撑。 ; e2 I1 r/ x5 N6 |$ Y
05 2 Q) p# b; P- a: d' J: Q
优良作风代代传 % x- [0 {" s* o
蓝色的大海并不总是平静、美丽和浪漫的,它更多展现的是咆哮的一面,海上试验艰辛且充满风险,船上生活枯燥、乏味、晕船。 & h- }8 Z! C1 x* r0 ?" R3 P, ?$ P
近年来,我们每年都有数批科研人员、几千人次在海上度过,“我们拥有用青春和生命挑战深海的深潜英雄;晕倒在甲板上、躺着指挥作业的硬汉;夜以继日连续攻关的青年小组;带着无人照顾老人参加海试的好男儿;勇探高纬度冰区和深海冷泉区的‘80后’;有人刚刚喜得千金,也有人出发前刚刚完婚,还有的人在海上生病,吐出了胆汁”。这段话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今天年轻人投身科研的画面。
7 T Q4 h s& x. ^* C 回想起1985年,南海,头顶烈日,身下甲板能烤熟鸡蛋,为了不耽误下午的试验,一位老同志独自盘坐在甲板上一圈一圈地精心维护脐带电缆;当一台设备需要有人下到海面布放,可大鲨鱼就在稍远处游来荡去,时而跃出水面。这位老同志推开准备下海的年轻人说:我来吧,我比你年纪大,无后顾之忧。1997年,太平洋,回收人员在激烈颠簸的小舢板上,时而被举上浪尖时而被推向波谷,落差两三米,有时高达五米,还要面对头顶上几十公斤重上下翻飞的吊钩。完成挂钩作业是有风险的,面对这种作业,回收人员没有半点迟疑。这样的事例多不胜数。令人欣喜的是,“海人”的优秀品质一代一代传承至今;更令人欣喜的是,新一代“海人”正在崛起,他们中的骨干正在挑大梁、担大责,用激情和青春甚至生命续写历史。
6 m0 j, m# u8 k 30年后,老一辈的“海人”将从“而立”迈入“花甲”之年,将与共和国百年同庆华诞,这将是一段非凡的历史时期。为那时“海人”画像有点难,但是党和国家确定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是明确的,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原创性成果重大突破。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员,“海人”应面向世界,志向更高远,敢为世界先。为国家海洋科技的发展提供创新思想和原创技术,这是当代“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0 |1 R$ }; @# r4 u 水下机器人将惊喜亮相海洋展,一起探秘深之蓝
) c* u9 h: N1 J* V% f; n1 X0 Z 水下机器人技术逐渐成熟 未来消费市场规模可达百亿级
+ r, G. x( q/ f3 ]3 p2 l 来源:中国科学报
! G R: |' F6 s* Q+ ]) Q 作者:封锡盛 李一平
1 s9 d- m$ s0 p0 s) O% B( } & N+ } O4 T, ~& q7 D0 D9 p- a
$ I V6 u! E! s7 Z % ?4 W0 ]0 f8 ^6 E) z2 @
0 u b% g8 Q$ H7 U& M
9 F- f7 G+ J* K$ }+ g% d) G! F/ u( U8 g& L+ x5 \1 W) y, _
. P+ }8 f; w/ Q6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