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0 g! Y. @, N% T( R# _ q& i$ Y 
: ]0 s! j8 I, X1 ^, d# \5 s- p 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传来消息,两款用于深海作业的水下机器人日前面世。其中,遥控水下机器人是国内首台自行研发和制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潜水器,可潜入500米以下深海开展水下搜索、监测、打捞救助等作业。 0 t- Q, F; @( e+ k

1 G, H) g* ^$ s- A' B8 ] 据研发企业负责人介绍,此次研发的两款水下机器人分别为遥控水下机器人和自治水下机器人。其中,遥控水下机器人外形似方形盒子,主要由摄像头和4个助推器等部件组成,下潜过程中必须有线缆进行连接操控。自治水下机器人核心部件是传感器,外形酷似鱼雷,有一个助推器,靠卫星信号来控制。
9 ~" Y7 J% o/ B$ T( l0 ~
7 S; n, \) J8 Q7 l1 a$ j4 _ 该负责人介绍说,与国外千米级以上起步相比,目前我国水下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仍有很大差距。“以前国内所需的500米以下级水下机器人只能向国外购买,且都是‘一锤子买卖’。这次面世的深海机器人,成为目前唯一可替代国外同类水下机器人的产品。”
$ D1 `* N9 Y. E 目前,水下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水质监测、打捞与救助、船舶表面清理、海洋石油平台安装维修、海底地形探测、海洋资源勘探、海底管线铺设检修、水下考古、水下观光和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此次研发的深海机器人可在水中大范围巡航,也可以在特定的位置和深度悬停,下潜最深处可达千米以上。机器人携带的水下照明灯、水下摄像机、海洋取样器等设备,具有水下摄像照相、水文参数测量、设备安装和设备维修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水下搜索、检测和打捞救助等领域。
$ M( m4 d' ]* f' i9 y, }6 g 据悉,传统水下作业多采用“蛙人”,但“蛙人”的作业深度只有百米左右,水下机器人能够部分或全部代替“蛙人”完成诸多水下作业任务。以1000吨级货船清理为例,采用“蛙人”高压水枪清理,3个“蛙人”同时作业需90个工时,每次作业花费为6万元~8万元。同时,“蛙人”只能在船只闲置、风平浪静时进行作业,遇到涨潮、风浪及浑浊水域的情况作业就会受阻。如采用水下机器人,清理速度可达每小时1500平方米,工作一小时相当于“蛙人”工作24小时,每次作业花费约为2万元~4万元,且对水域、风浪没有特殊要求。
/ ~, {9 m5 ~- z. |: H; Q 目前,研发企业已与相关院校签订合作和研发协议,未来将进一步实现科技成果向产品的转化。同时,加强深海机器人领域的研发生产,计划通过水下机器人开展水下观光旅游和水下污染监控等民生工程。 0 R+ T3 ^' T2 N4 o5 d; j
  0 ]2 b1 v- U7 [; n/ W8 }! |
! ]' E$ |1 ^: ~; V% v$ a7 T. V4 m. ?) ^# `4 p
" g( G- _1 ~5 K
7 `- E+ |& h!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