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走印度洋,深潜数千米,这群中国人找到了“黑烟囱森林”

[复制链接]
3 v$ Z$ @0 {2 W* i

原标题:远走印度洋,深潜数千米,这群中国人找到了“黑烟囱森林”

7 x- ^. `9 h6 M- B+ b) p1 g/ c, |3 W

远走印度洋,深潜数千米,这群中国人找到了“黑烟囱森林”

* K2 Z! H3 Q6 |: k

1964年6月5日,人类第一艘可以在深海作业的载人深潜器阿尔文号正式交付应用。从这一天开始的半个世纪里,它曾在海底找到丢失的氢弹,调查深海原油泄漏对生态的影响,拍摄泰坦尼克残骸纪录片,更重要的是它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洋底生命世界。

! C4 i# b: M# C9 p( F* ]0 u7 j

' x& u% ]6 U! u0 b

中国第一艘载人深潜器名为“蛟龙号”,它让中国获得了将人类送入深海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对于海洋探索开发、应对涉及海洋的国家危机,对深海工业的未来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7 r( H: l: c7 B; R

蛟龙号此次的目标是印度洋中一片黑烟弥漫的神秘海底,那里“黑烟囱”林立,深海生物穿行其中,是一片从未有人类亲身涉足过的地方……

6 ?0 l f w( z* J' ^

目的地:龙旂

6 M, m5 L7 }: ]& x" l- Z

: e u9 t5 p" B" z7 W

驮着蛟龙号的“向阳红9号”将在印度洋中的岛国毛里求斯停靠几天,科考队大部分人要飞到这里登船。他们来自国家深海基地、各个研究所、大学,他们当中有潜航员、工程师、科学家、学员,大多是年轻人。

) p! h0 [9 p7 y/ S% r- F

' b7 g1 r- L/ p2 y# a

海洋地球物理学家

. D* e, I8 [: w' G. E6 e6 i8 J

陶春辉

3 [- d/ D8 G0 j8 d# P) {

原来我学地球物理的,然后我2005年开始,就转到做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热液活动,就是因为它是探索性的,完全跟做侦探一样的

! m' v' N M6 V

( F; b; o* C2 _7 k% B% T* k, Q' J

微生物海洋学家

) q4 ]4 Z' j& M

肖湘

+ V- [- i: E5 n' F) K

这一次去西南印度洋,从科学的目标来说是看一看这个地方的生物多样性是跟太平洋相近,还是跟大西洋相近。我们去的西南印度洋还是国际上研究最少的一个区域。

$ O6 O! f1 V5 q5 x

12月18日下午5点,最后一名科考队员登船后,向阳红9号离开毛里求斯的路易港,驶向西南印度洋荒蛮的天际,两千公里外的海底山脉,洋中脊。

# E1 K6 f4 }! r) G2 n% ?

在大洋波涛下边,静静地伏卧着地球上最大的山脉——洋中脊。如果能够排干海水看到它,其壮观会令人叹为观止。

. ?4 u, B) n' k6 c( o. N

& L, A* {0 g! @" \

洋中脊穿过地球上所有大洋,蜿蜒曲折,绕地球一圈,长达6万公里。中央裂谷宽可达十几公里,深一到三公里。

/ i, y0 {# o+ \9 @ @5 H

洋中脊就像一条盘在大洋中的巨龙,它的脊背偶尔会露出海面,大西洋中的冰岛、亚速尔群岛、阿森松岛、加勒帕戈斯岛就是冒出海面的洋中脊。从这些雄伟的山脉,可以想象它被汪洋大海掩盖了的气魄。洋中脊的裂谷非同寻常,谷底隐藏着排山倒海的力量。

0 a! U5 ~1 P2 v( G6 J

" | o( @! r3 J3 G6 V- x

蛟龙号下潜的地方在西南印度洋洋中脊的南坡,它有一个来自《诗经》的名字:龙旂。这就是此行的目的地。这支中国团队要探寻近二十年来最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之一,黑烟囱

# t- z( }% y6 G. X) S- |( b

2015年的第一天,忽然晴空万里,人们心情大好。黑烟囱到底什么样?船上绝大多数人终于有机会亲眼得见。

4 m, E6 W& {. Q" U

“黑烟囱”

( }3 J4 @: Y7 o2 m1 l) n! z* ?' r

; z) `% g) p- S8 s0 X

元月2号清晨,海况不错,多云,阳光难得地露了一下,今天是第89潜次,也就是说,蛟龙号诞生以来的第89次下潜。

' t- r+ `, b+ r5 Y5 n+ C, {

一个半小时后,龙旂的海底已经在黑暗中越来越近。这次下潜的航线是事先定好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找到高温热液喷口:“Hydra(九头蛇)”,取回样品。

3 U0 U. k* |1 ~: b3 D5 _

龙旂已知的热液喷口都有取自《西游记》和西方神话的名字。这一处名叫“渔叉”,是英国科学家起的名字。

/ n: Y; Z% Y! G- w3 O/ T: c

三个人决定在这里取样拍照。为了稳住,需要将蛟龙号搭靠在渔叉上,就像把飞艇搭靠在一家人的阳台上一样。

0 P- t; v! H- Z2 `7 i

4 w& G+ @& g7 P' e

这个叫“渔叉”的地方竟然是个低温热液喷口,茫茫海底,黑螺、螃蟹、茗荷、贻贝和虾挤作一团,咫尺之外,便是寒冷和死亡。

2 ?! l7 h( G8 e, x2 ?: E$ |% Z

而潜器里却是热火朝天,测温度、取样、拍摄、布放实验设备,忙得不亦乐乎,“蛟龙”已堪当大任。

8 k+ H8 I( k, L8 B3 S

下一个目标九头蛇就在20米外,高温热液喷口才是他们跑了半个地球来找的东西。在石林似的死烟囱群里,海水就像蒙着一层黑纱,蛟龙的灯光勉强照射到7米之外。

- o D' [" @4 C9 s

2 R) s* R* j1 W) G5 E

如果真是九头蛇,为什么没有热液喷口冒出的浓烟?付文韬小心地驾驶着潜器,四周高耸的死烟囱并不结实,受到碰撞就有可能轰然倒塌。

3 s4 Y4 z) \8 M& {5 ]

这个热液喷口的温度已经远远超过水的沸点,龙旂怎么会有这么多炽热的黑烟囱呢?

" C4 h* j4 [; R; N4 X

" q1 @0 s( R. V: Y. ~: ]. q* C

海洋地球物理学家

# \' o; I' w. u0 p

陶春辉

0 G2 e/ z4 p+ x( y9 L4 O8 C

海地扩张过程中一般伴着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它会产生大量的裂隙,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裂缝、断裂,它(海水)会渗透下去。地球深部是热的,冰冷的海水碰到热的岩石里边,被加热之后,它会发生化学反应,里边溶解了各种金属离子啊,各种元素都溶解进来了,

& c9 V! P5 u: Z G& w

所以它变轻了之后它会沿着裂隙跑上来,它跟冷的海水就会混合,它跟海水又发生反应了,会沉淀下来,高温的我们叫硫化物,会形成黑烟囱,什么叫黑烟囱?它里边有很多物质嘛,它会很黑。

+ l4 x9 g* {9 `, I

热液带出的物质会让烟囱长高,龙旂发现的烟囱最高达二十多米,遇到有多处孔道时,热液会创造出像珊瑚一样精巧的喷口,它造就的环境,会吸引奇异的生命。

0 c0 a) |- \. u# \+ x+ I! s

6 L6 f( ^* w: _

热液虾的食物是能在沸水里生存的微生物,它们会迅速游过滚烫的烟囱口,然后舔舐身上粘的微生物。它们的食物还包括海洋上层落下来的生物尸体,天上掉馅饼在这里不是梦想。

' z2 {9 F/ J1 {- o, S: p

全神贯注的7个小时过得飞快,转眼到了上浮的时间,第一潜挑战龙旂成功。而龙旂也不是好惹的,蛟龙的眼睛上一块被烟囱熏黑的痕迹清晰可见。

/ ]: K G; O8 k2 M0 A! e- Q) u

0 |; Z5 b3 W8 S- w c# y0 K

汪洋大海,令人思接千载。微生物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老前辈,如果把地球45亿年的历史算作一年的话,最原始的生命大概自3月20日诞生于海洋中,而人类在12月31日下午7点才在非洲出现。

5 ^# e/ N/ O% E

2015年1月4日,为抢好天气,蛟龙号连续下潜。清早,人们为蛟龙装上压载铁。蛟龙号要抛掉这一对压载铁才能浮出水面。

1 P: s5 N1 `9 ?/ v% Z9 w

但这次,其中一块压载铁却意外地卡住了,潜器只能上浮到离水面1000米的地方。虽然还可以抛掉其他东西逃脱,却因为液压系统故障,无法实施。

( I: h7 F% X" R; k+ v# w6 d

) O6 n& t4 `- Q0 h' s& O

潜航员付文韬下潜这么多次以来,第一次紧张到全身不由自主发抖,左边是第一次下潜的副驾驶,右边是第二次下潜的陶春辉博士,他们甚至都不清楚这个故障意味着什么,付文韬必须冷静下来……

- w: f1 v/ ^" m/ c4 q" Q' `

10月24日至29日

4 I0 R$ x$ K9 G5 s) z6 r# p

纪录大时代《深潜》

" @ `4 J% B6 w, [/ r3 n0 u' L

六集连播,敬请观看

l+ B1 x1 t$ V4 l

, J) |" m% }, O, m4 o. W' l; C% Q0 [: E: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9 L2 B) q/ r( M# Y ) O, a0 c+ s% M

责任编辑:

; f( l6 m5 B( e& A& j3 g# w$ E8 Z4 g0 Y2 I# {4 | , F) x/ p' d2 ?" c P# h! K/ S # Q3 }2 r. b1 Y4 |, ~ 4 N9 O) j' c7 V% C0 M+ i4 A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