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M- r0 h: [1 p' S
原标题:神秘极地,广袤海洋……《中国大科考》,带娃拓眼界、长见识! / f5 ?, z9 k% [6 _) ?. |7 Q0 l, [
$ o9 X; s# t7 G) w, f 自然观察
7 A% b3 z. ^3 T" w& u 父母必读
5 [0 M+ M0 v7 w4 y" I 露营椅
9 }! T' R" u) |) I$ ^% O2 x+ t 沙滩玩具
# U. G- q; w3 h! L 最近暑假陪孩子看了BBC纪录片《地球脉动2》中的“两极之间”,对南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恰好发现这套宝藏中国大科考科普绘本,它出自“理工男”出版社北科社100层童书馆。 3 ~+ F6 l7 D( y! g8 s4 B6 w
《中国大科考》科学绘本 ( b6 X0 Y3 j6 K* P" Z, I3 C
写给孩子的第一套 / x7 {5 D) a( E. j! B
极地海洋科考启蒙绘本 + h$ r! Z1 l& _# i i% H' I$ B7 C6 d
适读年龄:4-9 6+可尝试自主阅读 # K% [* |& A: r; N4 |& L3 I2 Y, F# E
规格:九册书匣精装
+ \8 a' L# }4 n* {4 X1 s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
1 D9 b* j6 R: f 这套绘本一共分为极地、深海、远洋三大主题。
5 |$ {6 ?; L8 v6 Q6 A4 b “向极地进发”系列里通过科考站、科考船,分为 《雪龙号出发了》《你好!中山站》《这里是北极》三册,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带领孩子走进茫茫的“白色沙漠”,探索地球两极的奥秘。 * J. J: q+ i' R. w1 s" k$ g& ]
“向深海进发”则聚焦我国首艘自主设计的潜水器“蛟龙号”,分为 《厉害了!蛟龙号》《潜航员请准备》《蛟龙号下潜了》三册,全方位介绍载人深潜,探索7000米深的海底世界。
+ o& q2 y, u- k+ [% d- k5 T “向远洋进发”的故事里,以“嘉庚号”科考船为切入点,科普科考船上的高科技与科学家进行海洋调查的趣味过程,分为 《科考船造好了》《科考船员请就位》《出发!去科考》三册。
! @0 p6 W$ V7 K. M1 [1 @# I* k 九本超精美的绘本套在一个书匣里,相当有质感,而且方便收纳,彩虹色书脊,方便查找! 0 w% W1 D) m5 Z' W. A! t( B
 / S& \ S5 P1 L- ^# g& M
 % C2 n% i/ C' J8 ?' Q
科学考察,看似高深冷门学术范儿,但其实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高中生开始加入到科考的行列。
& n3 X8 N. ]6 E& B4 ^/ _' | 
. L; t+ s! ]+ k4 q' p 极地海洋探测,是十四五规划中七大重大科学领域之一,这套书也成功入选了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
" |' K3 ?' @" B2 P0 C7 N2 ~ 市面极地海洋类的书多以百科图鉴、翻翻书为主,而这套却另辟蹊径选择从科考角度切入,书名为“中国大科考”,具体大在哪些地方呢?
% C9 B7 c$ a- n# e 一是科考领域大,从极地到远洋,再到深海;
9 P8 C9 s3 s7 b9 Z 二是科考本领大,国之重器展现硬核科技;
! Y: x& X; W" } 三是科考成就大,饱受社会关注话题度高,书中优选 中国海洋科考发展大事件,从 雪龙号出航,到蛟龙号再破载人深潜记录,再到嘉庚号诠释新时代向海图强,力求传递新时代新知识。
/ W- N" {, j; o: t! @ 四位创作者都是科考圈内资深人士,多次出征世界尽头--
# O+ D" d' ]6 L0 y# b 01
- ^$ L; [/ a# y! g" v 徐小龙,中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试验性应用航次科学考察队员 6 ^5 }3 l( \' o" g
02 / I9 _5 i" p* G2 ?
李航,三次参与南极科考,摄影作品曾刊登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 & Y: q* ?: X7 {$ z2 ?
03
( U3 R% e# e* |3 W5 v4 N( d 吴昊昊,厦门大学海洋学博士,曾以科学家身份随“嘉庚号”科考船出海调查,人称科普界张继科。 / u( |: s# b: _1 d& r
04
+ i( {, e1 V- R( T% O3 Q 崔祥斌,浙大地质资源与工程专业博士,中国曾先后参加了6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
& |, I% w, L4 E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民汉,蛟龙号现场总指挥刘峰,雪龙号船长沈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联合推荐,厦门大学科考船运行管理中心权威审订,一线科考队员倾情创作的国民级科普力作!
; a C: a" J7 |1 n1 O 这套书聚焦中国海洋科考前沿科技成果,展现中国极地科考、载人深潜科考、远洋科考的大国硬实力,用绘本语言还原科考现场,看大国重器考察海洋,鼓励孩子们以探险家的勇气探索未知,用科学家的智慧开创未来!
# @7 j0 R! L( X 说说最吸引我的几个点—— ( v3 b6 m& I6 p& o/ U
01
8 {! {! m% C( J! N# K* a: r 循循善诱,引导孩子用已知去思考未知 ' w* d3 c7 Y- Y- M% t
比如深海这套中的《厉害了,蛟龙号》讲的是蛟龙号的构造,它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利用已经有概念的知识,去思考解决未知世界的问题:载人舱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的球体呢? 9 E d2 ~% L K S$ M4 Q; l

6 y* \% L. j1 e2 B( A3 p; [ 因为要减少阻力,任何有棱角的形状都难以承受海底几千米的气压,会出现裂缝发生危险。4、5岁的孩子基本已经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很多物理学现象,书中通过这种趣味问题引导孩子用他们已知的科学知识去思考新的“为什么”。 ; ]/ Z& {9 G/ G4 s0 R# _5 t- I8 Q
联想到13年北京中考物理题,其实很多未来对理工科的畏难情绪可以靠小时候引导科普兴趣阅读去消解。 . T/ Q1 B! d8 T2 ]
 ; g/ }6 H2 y# o7 v' S1 M
02 5 d2 L. l; F5 Q! Y( M4 o
200多幅精美插画,500+条知识点细节拉满
P5 [3 W% b5 ?% V 除了循循善诱的语言,整套书有200多幅大场景插画,为孩子全方位展现神奇瑰丽的世界尽头,充分激发孩子对极地海洋科考的兴趣。
1 ^. o( w$ \, q! c$ \# } 
' B3 M9 l/ r0 f 画风色彩超唯美,科普绘本中着实少见!当看到《你好,中山站》时,我还以为自己在看日本动画电影,真实的茫茫冰原和可爱的极地生灵,绚丽极光视觉震撼力超强!真没想到科普绘本会有这么唯美的人物构图。 % _' r. F9 Z9 j0 c" F* R7 k R
 6 z- A8 k. X6 {4 p; D5 x
一位参与过南极科考的记者朋友和我说:很多图书书画的只能叫插画,这才叫绘本! ! e2 j. U5 N7 E- ~5 W# w

; ]1 j: w7 y) S1 Y$ L0 P 除了主线情节,还设有细节知识贴士很好的补充说明其中必要的专业术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