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 O! K. e- k" Q4 N
1 K# }! `4 w* j 图丨1/6图片工作室 6 t0 W) t' |+ g% `( D. K' j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用科学创造未来”的探索目光转向了两个充满未知的领域:天空与海洋。尤其是经过二战中激烈的海上角逐,各国“海洋事关国家兴衰”的意识被强烈唤醒。 4 x) t% J3 d, V$ z, M
自此,“海洋科学”的价值被发现、被放大,甚至按了加速键。我国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开始加码经略海洋。
0 F7 x5 B! ]9 M) D9 c8 w
7 r- i& m. p% b5 u 渤海
, I" q7 A3 k- f- [7 V8 N6 Z 一股在蓝色疆域开疆拓土的“海洋热”开始袭来——探索建设“全球中心海洋城市”成为沿海城市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的一大发力点。而随着时代发展,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内涵需求已开始“由陆向海”推进。 - D" A8 m5 B' U3 Q& M! D
也就是说,中国“海洋中心城市”的竞争者们,如果想要在未来掘金蓝海,掌握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话语权,就不能依旧沿用海工和港口等传统逻辑来思考发展,必须跳出原有思维的窠臼,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从“由陆观海”到“由海观陆”,即切入“海洋科学”,推动海洋科学与城市发展目标有机链接,培育海洋科技产业的新动能。 ' D Z9 ~- Y3 W: b6 F4 h7 E
4 f* g2 ]9 d$ C9 U 维多利亚港 0 @+ r( [7 d6 D& {/ P
而城市想要实现“海洋科学”赋能,抢抓下一个风口,就必须先知道“海洋科学”在研究什么,关注什么。远眺“海洋科学”前沿,可以向“海洋科学”要出“三大机会”——
0 B/ \; h2 Y9 C5 H) q) g# K6 V! p 一、深海领域
. r- F+ V1 A" p9 w9 s( ^/ }( R- I' F7 O 从全球“海洋科学”发展来看,海洋科研的最大机遇在深海——海洋中大部分未知的事情都发生在深海,很多战略性资源也存在于深海,深海探索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象征。
7 j9 ?- a7 w# K+ h" Y 地球表面71%都被海洋覆盖,到目前为止,人类对海洋探测和了解的范围据估测仅5%左右,也就是说,仍有95%的区域我们还不了解,这其中主要是深海。 ( P- L {2 b! }3 b3 T3 a; V
尽管挑战很大,但如果没有对深海的探索与研究,就无法真正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所以,走向深海是海洋科学的必然选择! % @) d8 C3 p2 A) A+ ]5 [" t
7 D$ R4 e# e/ d3 W, S% f, ?; \. y 海洋 5 |" V" q0 ?# D5 ?
“海洋科学”越向深海挺进,技术装备的支撑就越重要,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 `8 m8 e+ [4 j8 g/ ] 作为探测与研究海洋最重要的平台——科考船正变得日趋重要。目前,我国在役各类海洋综合科考船和专业调查船,与世界“海洋科学”强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加速科考船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海洋科学的当务之急。而且,科考船的建造和发展,将为相关海工装备技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 a# ~% a q. v' R" p
' v1 f7 W4 r( r1 f marine national facility研究船
! d. v8 E5 q2 V% l( ]8 I 而深海探测不仅涉及科考船的设计建造,科考船所搭载的各种深海探测装备更成为重中之重,因为没有这些科技探索装备,我们的科考船就会无法带回各种深海数据。 " \; ^, o' b" b! w& l" o+ l
深海探测装备的研发,如果仅仅依靠科学院来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深海探测装备中的很多技术,如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等都涉及共性技术——传感器技术。因此,很多的科技企业完全可以参与到深海探测装备的研发之中。
9 b Y1 [3 z) y/ ]! B 所以说,深海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攻坚领域,对于科技企业来说,切入深海风口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而且,当深海科研的装备成为科技企业的机遇时,那些拥有相关共性技术的企业及其所在城市将迎来新的产业机遇——例如休斯敦。 2 Q7 P- J$ h5 {
休斯敦作为美国油气储量,尤其是深水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休斯敦成为了世界石化中心之一,并吸引了众多石油勘探、勘探生产、油田服务等企业,成为美国45%以上基础石化工业活动的承载地,全球油气作业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强大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也逐渐形成。
+ D8 _; }9 _" B9 K( g 2 Y( g) b, z% G n, R% L2 A) X4 w
海上勘探钻井平台
: V2 Y4 D+ S3 U4 g/ A 正是由于深海探测与原有石油勘探需要同样的共性技术——海洋平台建设及海底探测技术,因此,休斯敦转身成为深海探测工程科技的领军城市。 # q) m/ l! D; \! v
目前,在深水立柱式平台方面,休斯敦在船体设计和上部工程核心业务几乎实现了全掌控。休斯敦坐拥深海探测技术相关专利数97件、创新机构15家,石油海底勘探3D/4D地震图、深水浮式海洋平台等领域均位居世界领先水平。 / i' H: {8 G, ~* Z& B
6 {/ w; I4 |7 e
海上勘探钻井平台内部
6 ?: A3 J/ h4 w& ]/ ^; j 由此可见,新的技术将成为推动“海洋科学”向深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深海技术的研发,不仅是科研院所的事情,那些拥有相关共性技术的科技企业,同样可以得到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 i1 |, t& V# u0 h9 o1 n8 c: {1 j5 o
二、海洋测试 + z+ i+ a. _8 `5 K8 M' B- }0 t
深海科学需要科技装备的支持与带动,由此给科技企业带来新的机遇。但从整体国产海洋技术装备看,普遍存在自主化率低、核心技术源头供给不足等“卡脖子”问题。而且,对于国内城市而言,建设强大的科技产业基础,还有相当一段时间的持续投入。
1 A; R9 O9 R- e5 t. i5 o) R " i( C1 i# v$ E) R4 w7 e1 H! E
海港
3 S3 K2 S& U* Q3 y! ]" W7 N/ |2 H 而发展海洋测试,建设海洋测试场,则可有效促进海洋技术装备研制进度和产业化进程,解决创新装备由样机到规模化产品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被公认为是夯实“海洋科学”能力基础的必备一环。因此,海洋测试为更多的城市打开了“海洋科学”的机遇大门。
+ \7 Z* C( k [3 j
( ^' t# V y. J& j 海洋勘测平台
% L- \+ m. d) l3 M9 V; _ 而在海洋测试的发展中,随着蓝色能源革命时代的到来,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测试将成为时代新宠,非常值得国内拥有海岛资源的城市关注
5 ]4 K Z4 c8 k$ c 例如苏格兰的奥克尼群岛,在大陆资源供给困难的情况下,利用“高能”海洋场景吸引欧洲能源中心(EMEC),开展海洋测试,并且完善“海洋测试支撑服务体系”。最终,通过“海洋测试”引领发展,让岛屿效益衍生不断。如今,奥克尼群岛已经站在了蓝色能源革命时代浪潮的世界C位。 2 ?- V- R' B0 i- S6 l9 v& \
在我国广阔的海域范围内,可以进行海洋能测试的区域非常广泛。尤其是在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更应该建立海洋测试场,这不仅具有科学意义,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 |5 L: n) \. x( f5 t! ? 三、海洋生物医药 % @, g8 v) N* \2 a U; k! K
随着疾病在“去人群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医药需求本就在不断扩大。而海洋生物具有“够多、够奇”等种源优越性,让“向海寻药”成为全球大势。
o6 r: ^5 j# v+ `; ?+ V 海洋生物不仅是“药引子”,更是“聚宝盆”。虽然由于采样难、提取物含量极微等原因,半个多世纪,全球仅有13种海洋创新药批准上,但都有重量级价值。 0 E& i& B* l7 {8 g m4 f$ t
1 M' ]4 n! ?" N' t9 h8 B$ \ [
海底生物群落 9 c! g' E1 ^* F/ k# F( r* `. m, V
目前,随着海洋生物提取技术提升,海洋药物开发、上市速度已明显加快。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绑定海洋生物医药科学研发,无疑“钱”景广阔,可谓蓝海中的蓝海。
0 ?4 v; y( [3 G" G6 c' A ! _+ ~! Z9 _7 M( i4 i; }
海洋生物
( E# x7 _ t. J6 ]2 Z 我国发展海洋生物药方面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中国海域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3个气候带,带来了28000余种海洋生物资源。在物种数量整体由北向南递增的现象下,南海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域。福建、广东、广西等南部沿海地区可充分利用自身海洋生物特色,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 . d& ~ e- O, p- B
版权声明
9 h# M* H* g* v; y+ ? V7 P 本平台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 [, I& z9 V2 d3 _: H5 X) M. ]! Q
( e$ z: p8 P4 X+ r9 j; r4 D8 e, J
" O% U5 D" Q7 r
@! m1 O5 O! _6 ~; X3 h: D: N3 I k#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