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差的原因居然是“读书少”?

[复制链接]
" {% u! A) a( p! R. \! K& Z

原标题:数学差的原因居然是“读书少”?

0 J/ q1 B) |% {8 ? O/ U! X: r* T

& M: T, L- I9 M

图|pexels

/ ~1 u+ v/ b k

文|张蔚斐

. j+ y6 Q- v) y( v7 X

来源|成长的可能

) b7 s% a9 f2 V

“课堂上讲了多少遍的题目,怎么一到考试就不会了?”

5 L% E+ ^$ }. }9 W- @, r0 {) g2 v

“总说自己粗心,怎么每次考试都粗心?”

2 @/ q# Y( J& q' y+ ^7 F

“辅导作业的时候给他读一遍题目他就说会了,一到考试自己做题又不会了。”

- t7 |( |+ s* `" E. m

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一二年级数学成绩还挺好的,口算、心算能力都不错,怎么一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成绩就跟不上了?应用题一错错一大片,相同的题型换一个表述就做不出来了,怎么练习都提高不了。

# H( j7 n1 K+ m

在与小学数学老师程立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实际上,有些孩子的数学成绩还真不是“粗心”的事。反复刷题、培养细心检查的能力,有时候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阅读理解能力薄弱。

$ L& ?8 [! K/ Y* ^

#1

o0 K8 H9 h( m: t2 Y1 _2 j

重视数学应用题中的阅读理解

; _$ _4 i* V" U* q

三年级往往是很多孩子小学数学成绩的分水岭,应用题成为主要拉开差距的关键。为什么应用题对孩子而言有这么多困难?归根结底,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差,实际和孩子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6 K9 m; ] w0 ^2 M& d7 h' O' r

“数学题有时候也是另一种意义的文字游戏。”程立说。

% u8 i( f. t8 s

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往往是由题中的一些关键词决定的。常用的关键词有“乘”、“乘以”、“ 被...乘”、“...去乘”、“除”、“除以”、“被...除”、“用...去除”等等。如果学生在读题时有漏字的习惯,很容易一开始就写错算式。

& |) T$ `( q H9 L0 ~; S

“我举个例子:某节能灯厂需要生产一批灯泡,前3天一共生产了3600个。照这样计算,再生产6天就可以完成任务。这批灯泡共有多少个?有些孩子就读不懂,‘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前3天、再6天’,这些词对他们来说都需要稍作理解,有些孩子不能立刻把这些文字和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联系起来。我们班有些孩子特别有意思,实在读不懂,几个数字凑在一起加减乘除硬算。计算能力没问题,就是题目完全没看懂。”

4 i; G$ K- ^2 q2 ?' \) C% z

再比如:现需运输一批水果,如果每筐装40千克,要装15筐。如果每筐装50千克,那么现在比原来少装多少筐?许多学生就列式为:40×15÷50=12(筐),学生根本没有读懂问题是求现在筐数比原来筐数少多少筐,而把它求成了现在要装多少筐。

1 M6 q3 I7 n3 \5 b9 J4 P7 g4 ?7 ~3 l

对应用题表述中的数学术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是解题的基础。如“倍数问题”中“倍”的含义到底是加法还是乘法、行程问题中的“相向”和“ 相背”有没有搞清楚?学生对这些关键词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无法理解题意,进而无法建立正确的数量关系等式。

9 v2 @8 y" J2 O/ E

#2

" r8 B |( w- G* V- D6 L' u

数学学习中的两大误区:大量刷题、似曾相识

+ [. l3 v+ R, b! _- L Q

“我们班家长问我最多的问题是,我家孩子小学数学成绩一直不好,以后到了初中高中怎么办啊?实际上,在一直和我保持联系的学生中,有些小学数学成绩不好的孩子到了初高中自然就变好了,其实,就是理解能力变好了,读得懂题目了。因此,如果是阅读理解能力的问题,我现在都会劝家长不用太担心,随着孩子长大,理解能力会自然提高。当然,在小学阶段,也可以通过多看书等方法逐步提升。”

/ C m" ^7 M/ l# I; L

也有家长比较着急,不分析孩子的根本问题,盲目练习,最后收效甚微。

! r- S5 k" v1 T; M7 `& _

“最常见的两个误区是:刷题不注重质量;似曾相识,不求甚解。”

4 Z# r J" A+ Z, n3 R0 d

这两点是什么意思呢?

( n( m* y; {# Z0 _; ]

刷题有错吗?很多学生应用题做不出来,就大量刷题,其实数量上去了并不一定能解决数学学习的问题。如果学生是在阅读题目、理解题意上有困难,则更应该放慢速度用心读题,不要为了多练几道题而挤占了读题的时间。应用题的题干中往往藏着很多陷阱,刷题比较机械,下次题干稍有变形,孩子觉得眼熟,还是容易答错。

& s8 g0 u- M _$ F) {

还有部分学生做题追求速度,题目扫一眼就动笔,解题到一半感觉不对劲来又回头读题。“看似是平时做过的题,不假思索地开始答题,很容易被思维定势带偏。这就是似曾相识,但不求甚解。大量刷题导致孩子跟所有题混了个眼熟,题目肯定需要多练,但还得是有方法的练。”小学应用题的知识点范围不大,之所以难,难在题干的变形。

' \) c: q: i$ j3 v

“而且这种惯性思维带来的解题错误,往往是检查也查不出来的。有些学生能反应过来再读一遍题目发现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就算答题完了以后再检查5遍,也查不出问题,越检查越觉得自己满分。因为检查大多是验算计算结果有没有出错,很少深一步检查解题思路的。”

& x1 Y$ m9 Q% A) ?& A* |" A" K" f

#3

! [* Q& {' D9 d* C: T2 W+ r/ k

家长可以怎么做?

: n9 Z, S5 o" t. _8 a7 M

“前两年奥数学习盛行的时候,我们学校的奥数学习小组往往是在三年级开始选拔学生的,我带过好几届奥数小组,这群孩子有什么特点呢?一、心细,奥数应用题多,题目难就难在理解题干。二、往往语文成绩都很不错。各科成绩比较均衡,语文学习不费力,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学奥数。你想,如果本身语文、英语成绩还有偏科的,那学无余力,再让他们学奥数也不合适。”程立提到,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往往不会太差,首先在理解题意上就比其他人高出一截了。

5 j) n# |7 N4 d: [5 x

家长对于孩子的错题要多做分析,搞清楚孩子的薄弱环节到底是计算还是读题能力。如果孩子的计算能力没问题,每次都是因为没理解题干而丢分,那就要针对阅读能力加强练习。

2 ?9 d1 j' G9 g

对此,程立也总结了三条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

6 \0 d- I, |" L8 _3 r2 ~

一、增加科普类图书的阅读量

" @- X" Q2 A: w- u

小学阶段,阅读课外图书很重要,家长往往比较注重给孩子买名著、散文,毕竟这类图书对孩子提升作文水平有好处,其实,增加数学科学类科普读物也是很有必要的。科普类的书籍不仅能提高孩子对数理化的兴趣,而且语言上贴近生活,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理解文意,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也有好处。

9 k2 J% G% H3 U d

二、圈读复述法

# e9 S+ T$ [- ?! {* E- x! a$ M

这个办法比较适合和家长一起做,如果孩子读题能力比较差,就专攻审题。找出文字较多的应用题,让孩子圈出题目中的重点信息,读完之后不要急着做题,把题目放一边,先让孩子复述,梳理一遍题目的关键信息、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然后再去解题。

* e% z( H0 c$ n0 A+ y# |7 v

解题后也要让孩子讲一遍解题过程,重点是解题思路。每天不需要多练,抽出10-20分钟和孩子一起做这件事,坚持练习。

. o! F: T! x. x. ]* Z3 H" | S

三、错题本

5 j4 h' Z8 q- H) R5 @1 b3 A

很多孩子的错题本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的,今天错“相遇问题”,明天错“倍比问题”,后天又是“相遇问题”,整本错题本很乱,不成体系。

& d9 b. [3 D' H7 z$ F9 d

我一般都会建议孩子买活页本,一定要按照应用题的分类来做同类归纳。同类别的题目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是有根可循的,掌握规律,无论题干怎么变形,考试时首先搞清楚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再想方法,事半功倍。你不能用解决追击问题的思路解相遇问题。

. w2 d/ }9 O# [; }

错题本也不要只是把错题和答案抄下来,一定要分析清楚题目用到了哪一个数学模型、解题逻辑。

( \/ C& X; P/ i8 t

(根据受访者要求,本文均为化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3 T' ], k! j# x+ ?$ X& W 2 ~: j3 q% g5 t$ d8 }, B

责任编辑:

6 v( u+ x, `* K# s! ^$ x* |; x. o. y' d# l$ \( S! J% [5 T ! m0 Y+ L/ [6 [1 r8 y+ V , `& Y5 u2 z+ F2 \ * J' Z/ ^+ P _- ~4 @# j, j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白小禾
活跃在2024-1-2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